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6052650
本书正是考虑到互联网时代传播介质的特性和受众特点,基于跨学科的学术视野,以经典案例与现实环境全面、立体衔接,让你对变化着的新闻编辑得心应手。
第一章 当代新闻编辑的挑战
第一节互联网信息秩序下的新闻挑战
一、公众的社会价值多元
二、社会需求的多元
三、新闻实践的创新性挑战
四、复合型专业新闻人才的挑战
第二节当代新闻编辑:互联网信息社会的“第二权力者”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新闻编辑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议程设置理论的三层含义
第二节“媒介即讯息”
第三节信息不对称理论
第四节受众使用与满足理论
本章小结
第三章新闻编辑的宏观思维与设计
第一节新闻编辑的宏观思维
一、新闻事件的事实价值判断
二、“事实价值”的类型
案例1“中国发射‘神十’飞船”的“政治与公共价值”分析
案例2“广东佛山2岁女孩小悦悦”事件的“道德失序”
案例3吴英案“起死回生”的“市场经济意义”
案例4“广州市政府‘39号文’”的“政治经济意义”
案例5“支付宝内部股变更”的“市场经济意义”
案例6“归真堂企业上市申请争议”的“科技意义”
第二节新闻主题的选择策略
案例7深圳富士康公司员工跳楼新闻事件“事实价值”分析
第三节新闻报道的策划与组织
一、何为“新闻报道的策划与组织”
二、新闻报道策划的分类、策略及难点
三、建立新闻的报道实施方案
案例8高速公路的“团雾吃人”的规律
案例9“7·23”甬温高铁特大事故的“必然性”分析
案例10新华人寿的“内部股东利益关系”分析
案例11高铁新闻事件“利益共同体”分析
案例12甬温线高铁特大事故的横向比较:日本和德国
案例13苹果公司和惠普公司对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的评估
案例14公众对于“小悦悦”事件中“冷漠路人”的讨论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四章新闻稿件的审美与搭配
第一节新闻故事类型
一、重要的新闻故事
案例1官方网站的常规数据引出重要新闻
案例2“反弹琵琶”出新闻奇作
二、有趣味的新闻故事
案例3“中国达人秀”的人性故事
案例4角色翻转的人物故事
案例5美国特工的“英雄式揭秘”故事
三、备用的新闻故事
案例6旧闻变新闻
案例7“绯闻”成新闻
案例8爱“贴标签”的专题策划
第二节 写作的审美
一、写作审美的评估标准
二、写作的结构逻辑与形式逻辑判断
案例9创新型的特写生动再现“新闻现场”
案例10新闻人物与文化融合的新闻分析
第三节新闻专题的策划与制作
案例11负面新闻事件的心理学和社会学分析
案例12“评论”在新闻专题中的功能
第四节新闻的平衡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五章新闻稿件修改的原则与技巧
第一节新闻事实的核实与把关
案例1未经第三方核实而出假新闻
案例2数据未经核实的错误新闻
案例3作者身份与稿件内容严重不符
案例4当事人主动曝料,编辑记者甘心上当
案例5“相关人士”的“新闻陷阱”
案例6未遵循“双重专业性”的新闻调查
第二节新闻文本修改
一、导语的修改
案例7罗列新闻由头的“伪导语”
案例8导语与标题无呼应
二、内文的修改
案例9动态事件新闻的文本修订
案例10新闻立场的修订
第三节标题的修改
案例11好标题“言简而意丰”
案例12新闻标题的“导语化”
案例13新闻标题的“标签化”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六章新闻信息的可视化表达
第一节新闻信息的平面可视化表达
一、新闻图片、图表和绘图的审美原则
二、新闻信息的平面可视化
案例1新闻图片的“新闻语言”
案例2复杂新闻事件的绘画配图
案例3创意与理性的版式结合
第二节新闻信息的互联网可视化表达
一、互联网新闻信息可视化的成因
二、互联网可视化的新闻编辑
案例4阿里巴巴上市的股权结构分析
案例5周永康的家族关系
案例6周永康的红与黑的关系网
案例7清点中国2532家上市公司的“官员独董”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七章专业新闻修改
第一节时政新闻的编辑
一、中国时政新闻的内容特点
二、时政新闻的报道特点
三、时政报道的新闻编辑特点
案例1“政策报道”的转型趋势
案例2解读政策公文的“议程设置”
案例3重大事件的重要信源缺失
第二节社会新闻的编辑与修改
一、社会新闻的内容特点
二、社会新闻的报道特点
三、社会新闻的编辑特点
案例4慎用“报料人或网络信息源”
案例5源于网络的社会新闻真假辨析
第三节财经新闻的编辑
一、财经新闻的内容特点
二、财经新闻的报道特点
三、财经新闻的编辑特点
案例6财经新闻的逻辑分析与证据寻找
案例7财经新闻文本的逻辑结构
第四节人物新闻的编辑与修改
一、人物新闻的报道特点
二、人物新闻的编辑特点
案例8娱乐明星的严肃报道
案例9“因爱弑女”母亲的人物专访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八章新闻的受众分析与价值暗示
第一节受众分析
一、新闻编辑与媒体利润
二、新闻编辑与受众
三、受众与新闻信息
四、受众与市场
案例1电视节目成为争议新闻事件的“主角”
案例2典型人物的非典型报道
第二节新闻的价值暗示与禁忌
一、客观性与价值暗示之间的矛盾
二、新闻的品位
案例3新闻报道的合理与合情
案例4媒体不能成为“帮凶”
案例5新闻报道的过度渲染
第三节注意力与影响力
一、注意力模式
二、影响力模式()本章小结()思考题()
参考文献
当今社会千变万化。从传播学角度而言,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社会发展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是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发达使得一般信息的传播与接收变得更加迅速,信息总量无限增加,渠道愈加通畅。但是,信息传播也变得更加随意、碎片化、无核心,因此,可能无法更快地凝聚成更有效的信息。本书的研究对象是新闻信息。新闻信息不是一般信息;一般信息即使经过公开渠道传播,也不能等同于新闻信息。一般信息经过专业的新闻认知和辨别工作,被筛选出有效信息,还必须与其产生的社会环境相关联——因为任何有效信息必然受到政治、经济、文化和技术等宏观因素的规范和约束。经过这些专业过程生产出来的有效信息,才有可能成为新闻信息。
新闻专业生产过程的主要环节是新闻信息的采写和新闻信息的编辑。新闻信息采写着重于新闻信息(包括文本、音频和视频等资料)的采集与分析、新闻的文本写作等;新闻编辑工作则主要针对新闻信息的采写内容进行宏观和微观的编辑工作,是呈现新闻专业性的重要手段。新闻信息的编辑工作既包括较为宏观的编辑决策与设计工序,又包括组稿、修订等微观操作。对于任何一种新闻生产过程来讲,不论是平面媒体、电视媒体还是互联网媒体,新闻内容都必须经过专业编辑工作之后才能公开发布和传播;当然,各个传播媒体由于介质差异,编辑工作的具体内容可能有所不同,但新闻编辑工作的流程却大体相同。
以往的新闻编辑工作偏重于文本内容的修订与编辑的微观操作,但在互联网时代,对于一位专业新闻编辑来讲,宏观编辑思维尤其重要。互联网时代的新闻报道与传播的目标,并不仅仅提供事实性的微观信息,也要提供融合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宏观社会背景的意见性信息——这种基于新闻事实性信息之上的意见性,可以使得新闻媒介成为社会人群之间进行有效信息交流的平台。这种宏观编辑思维涉及新闻专业工作者对新闻微观事实和宏观意义的融合认知:对于“微观事实”的认知判断一个事件能否成为新闻,对于“宏观意义”的认知判断这个新闻能否成为有意义、有价值的新闻。新闻编辑不仅要追求信息的数量,还要追求信息的质量;不仅要追求信息的速度,还要追求信息的深度。
新闻编辑课是各大高校新闻系的传统课程,国内外相关书籍汗牛充栋。然而仍须思考两个问题:一是新闻编辑如何更加接近现实的新闻实践?二是如何将互联网的编辑思维和方式融入专业新闻编辑的工作之中,以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变化与挑战?关于第一个问题,我认为主要从两个方面培养新闻编辑的专业知识:一是新闻宏观思维框架,二是体现新闻品位的微观操作技巧。新闻宏观思维框架体现在,当新闻事件发生之后,能够从政治价值、公共价值、经济价值和人文价值等角度解析新闻事件有可能产生的各种选题,然后根据媒体机构的特点或偏好对新闻的主要选题和辅助选题进行搭配与组合,最后根据这些搭配组合策划各种新闻报道方案。体现新闻品位的微观实施操作技巧,是对新闻内容进行详细的审阅与把关。审阅包括修改加工文本的导语、内文和标题,以及搭配其他非文字的信息,等等;把关不仅包括对事实的传统把关,还有对新闻伦理层面的把关,在受众对严肃信息与娱乐信息的多重需求中寻找新闻平衡,从而确保新闻故事的品位。关于第二个问题,我认为主要从信息有效传播的角度来理解当代新闻编辑工作的内涵与意义。21世纪初以来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为新闻实践带来了更多的想象力,也赋予了更具延展性的创新空间。互联网时代的新闻编辑与传统媒体的新闻编辑在宏观思维和微观实施上是一脉相承的;但是,互联网时代新闻编辑工作场域最鲜明的特色是“媒介融合”,即新闻编辑的工作平台,既有传统的平面和视屏的介质平台,亦有各种个人电脑终端和移动终端的互联网介质平台。对于每一篇新闻故事,新闻编辑都应该斟酌新闻信息、介质平台以及受众的特质,将其进行合理的组合与搭配,从而生产出一组符合互联网时代传播特征的优秀产品。
对于上面两个问题,本书尽可能给出探索性的思考与案例研究。本书的写作逻辑遵循新闻编辑部的工作流程,从编辑的选题讨论开始,逐次进入报道方案策划、新闻故事的选择与平衡、文本的审美与把关、信息可视化等流程,并以60个案例配合上述流程的解析。从本书的文本内容来看,涉及新闻宏观思维的是第一章至第三章:第一章分析当代新闻编辑在互联网信息时代所面临的种种挑战,第二章是理论阐释,第三章是新闻事件的事实价值分析、主题选择以及新闻策划的建立。涉及微观实施内容的是第四章至第七章,解析如何进行新闻故事的审美、新闻把关、文本修订、新闻信息可视化、专业新闻的修订。第八章是新闻的“价值暗示”以及新闻编辑所要恪守的新闻品位,是新闻编辑完成所有具体工作之后,对于新闻编辑之于社会因素的种种深层思考。
本书初稿完成于2013年年底,后数次修订完善。首先要感谢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将我这位新闻“赤子”收编。其次,感谢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2008级以来的新闻系本科学生,他们以包容的态度,见证了我从一位新闻工作者向新闻教师的转型。最后,还要感谢中山大学出版社周建华总编辑,在他真诚的鼓励与支持下,本书得以顺利出版。 本书可以成为新闻院系的学生、无修习新闻专业但目前在新闻机构工作的新闻从业者以及在互联网媒介平台工作的新闻编辑的参考用书。
我曾经在新闻机构从事采编、管理工作15年。专业工作生涯使我深刻理解:使新闻报道成为公众关注的、具备公信力和影响力的产品,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但是,新闻作为一项特殊的精神文化产品,既有商品性又有准公共物品特性,媒体机构追求商业利益的同时,如何履行这种职业所带来的天然的社会责任,则是一个更艰难的命题。希望继续与各位志同道合者坚持不懈地探索下去。
2015年1月于广州大学城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