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21148766
卷三
后记一切说法均是方便
代序求一件的东西
……又一个白天到来了,当太阳升起来的时候,即照见这个忙忙碌碌的人世上,五光十色的车辆正川流不息。在林立的高楼和缤纷的橱窗之间,不论是仪态万方的女士,或者是踌躇满志的男人,也都步履匆匆的。一切又照常地开始了,日复一日地,这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又诚然在寻求着自己的东西,在奔向自己的归宿之地。
这时候,在一处经堂里,一位法师也正在给人们说法。经堂在庙宇的楼上,小小的庙宇则落在喧嚷的街市里。这当然也是一种会议,正如普天之下,此时此刻,也不知道有多少会议在召集。
而人们若是聚在一起,便总是在说生计。法师当然也是这样,如其不然,就是不会有人聆听的。人们既然来了,说不定就还有一种希望留在这里。这时候法师就问大家,诸位今天来到这里,便都是于佛有求的,是不是呢?
事情诚然如此,人们都没有异议,便算是默许。
这就很好。法师说,出家人是不打诳语的,我佛慈悲,能给大家一件的东西。我们如果有什么要求取的,就赶快向他求取吧。那么我提醒大家,一定得求取这件的东西,不然的话,就错过了这样难得的机遇。
我们就从这儿开始我们的叙述。在不得不对这生命和生活加以讨论的时候,我们也不得不尽量地削减论说的风貌。日子辗转地来到今天,我们都已经太累了,也已经被各种各样的论说吓坏了。如果还有什么话不能不说,或许就得像法师这样,直指人心为好。
那么,这的东西是什么呢?或者说,我们到底该要什么呢?法师要大家好好想一想,果真是了,然后再说出来。
稍一停即有人说,他要求身体健康,这或许就是应该求取的东西了。
法师却摇头说,这不算大。再健康的身躯,到头来也是要朽坏的。连释迦牟尼佛也有灭度的时候,那身躯也要舍弃,又何况我们呢?佛之所以要灭度,就是要对我们说,有生必有灭,一切有形有象的东西,后都是要溃散的。人总有健康的时候,也总有丧失健康的时候,牵挂也无用,你牵挂它做什么呢?
又有人说出了自己的心愿,说话的是一位妇女。她说得很坦率,说她希望的,就是儿子能考上学校,除此之外,她倒想不出别的。
法师笑了,又摇头说,这也不算大,这只是个要求而已。往后儿子念完了书,你就还会要求他有一个好的职务。等有了好的职务,又还会要求他娶上一个好媳妇。然后再生一个好儿子,又要求他也考上学校。这样一次又一次地要求下去,就是没有尽头的。
大家想想也是。如果可能的话,我们就应该只用一个请求,便把我们所需要的东西要求完毕。如其不然,就总是在要求,人的一生就是不会有结果的。
于是有人说了,还是要钱为好。这是一位成年的男人说的,他说如果把金钱与权力相比,金钱还是胜过权力。要是权力不能化作名利的话,谁还会去争夺呢?只要有了钱,便什么都是可以收买的。
这位男人没有避讳什么,而且还不无义愤,就引得人们都笑了。
法师也笑了,就对他说:现在你已经求到钱财了,那么你拿它们来做什么呢?
这甚至都用不着回答了,男人把手一挥,就一一地数说起来:可以去买房子,去买家具;还可以买汽车,买各种电器;然后去旅游,住漂亮的酒店,吃好吃的东西,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还有什么不能做呢?
法师等他说完,却仍旧问他:可是这位施主,你又为什么要这么多的东西呢?
这就很舒服了,男人笑着说,难道还能为别的?
法师追问他,哪儿舒服呢?
男人照实说了,当然是这心里舒服。
这就对了,法师说,我们辛辛苦苦忙忙碌碌,后都得回到心里来,都是为了心里舒服。那么,要是我们的这颗心从来都是舒服的,本来就没有什么不舒服,那又怎么样呢?那就不需要再去找些什么东西来满足它了,不用再含辛茹苦,也不用再绞尽心机。我们不是永远都只有一些东西?那就不管我们有些什么东西,或者又换成了什么东西,就始终都是舒服的。
法师的话有些让人意外,但这些话似乎也引动了人们的心意,经堂里开始活跃起来了。
一位学生模样的年青人站起来,向法师行了一个礼。
我明白了,他对法师说,这个的东西,是不是真理?
阿弥陀佛,法师给年青人还了礼,然后回答他说,这样对你说吧:你在痛苦的时候,就不会再问什么叫痛苦,而你在快乐的时候,也不会再问什么叫快乐,是不是这样呢?
是的,年青人点头说,这时候我就已经知道了什么是痛苦和快乐。
这就好。法师说,那么,如果你的心里已经很安静了,很自在了,到了这样的时候,你又还要真理来做什么呢?
年青人被问住了,禁不住一怔。
这时候经堂里已经很活跃了,人们轻声地交谈起来,都在推测着这的东西究竟是什么。而法师的用意也很清楚了,应该说从一开始,他就在把人们引导到这件东西上去。
这样地过了一会之后,即有人犹犹豫豫地问道:这的东西,莫非是心?
确实,在这天的法会上,虽然才只有几个人说出了自己的心愿,其余的心愿也就用不着再说了,把这些心愿加在一起,就几乎是我们平日里所要求的全部东西。人类的一部历史,也好像不过如此而已。而我们在要求这一切的时候,不就是用这颗心去要求的?那么又或许只有这心灵,倒是我们没有想到的。
而这心灵,也好像就是的东西,或者小小的东西。它若是大起来的时候,不是能把天地万物都收在心里?若是小起来的时候,便有眼也不识泰山,就连一点小小的得失也是放心不下的。
人们静下来了,都在等着法师回答。
法师这才点头说,是的,这的东西,就是心。佛能帮助我们找到的,是一颗涅槃妙心;我们只能向佛求取的,也是一颗涅槃妙心,一颗宁静、圆满而自在的心。
诸位不是于佛有求的?法师于是就开诚布公地说:所以我要对各位说,凡是向佛求心的,就是对佛法的正信;凡是向佛求福的,就是对佛法的迷信;而凡是向佛求术的,就是对佛法的邪信。
我们该求取什么呢?法师就要大家善思念之。
法师这天早上的这些谈话,就仿佛是一段序言,一个引子。
在推测着的东西就是心灵的时候,大家还有些兴奋。等到法师证实了这一点之后,人们倒反而沉寂下来了,感到隔膜,也充满疑问。
就只是求心吗?这不就是很渺茫的?世界是这样的真实,人生是这样的艰辛,生活是这样的繁复,光求心又有什么用呢?这就不仅让人疑惑,而且还让人觉得这是糊涂的,不切实际的。
然而法师的这些话,又还是牵动了人们的思绪。也许在平日里,对于我们所怀着的这颗心灵,我们是有些熟视无睹了。我们总是把眼光看着世界,总是让这心灵牵引着我们走来走去,却很少回过头来打量我们自己。现在一回过头来,也就不能不看见,要说秘密的话,这心灵本身,又何尝不是一个秘密?而且这天地之间,又还有什么秘密,能比这生命更秘密呢?
这心灵虽说很渺茫,却又真实不虚,是人人都能感到的。要是我们没有这颗心灵的话,就不成其为人了,又哪里还能谈论生活、创造历史呢?应该说造化的全部秘密,就不仅留在世界那儿,也留在我们的心灵这里。我们虽然把世界认作客体,而把我们自己认作主体,但我们又不在世界之外,而正是在世界之内的。我们既是生活在世界里,同时也是生活在我们的心灵里。我们就是用这个秘密的心灵,去打量秘密的世界。就算有朝一天我们能把世界打量完毕,不是也还要回过头来,面对这心灵的秘密?
那么这心灵究竟是一种什么东西呢?它所含藏着的秘密,不就是后的秘密?
而事实上,如果我们是用一种秘密去解开另一种秘密,就终是不会有结果的。我们解不开心灵的秘密的时候,也就解不开世界的秘密。这就并非不切实际了,恰恰相反,倒正是切合着这个基本的实际。这时候只要稍微深入一下,我们便很快就会看到,世界的真相,命运的咽喉,历史的步伐,人生的意义,全都会搅缠在心灵这里;如果解不开心灵的秘密,这所有的秘密也就是注定地解不开的……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