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建筑建筑史与建筑文化雷州民居(岭南建筑经曲丛书·岭南民居系列

雷州民居(岭南建筑经曲丛书·岭南民居系列

作者:梁林 编著 出版社: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03月 

ISBN: 9787562338444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36.99

类别: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SKU:5d85c1f65f98494bcc127f54 库存: 缺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大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2338444丛书名: 岭南建筑经典丛书·岭南民居系列

编辑推荐

    梁林编写的这本《雷州民居》共分为九章。首先阐述了雷州半岛的自然地理、历史沿革、人文奇观等,探讨了雷州半岛特有文化产生的种种原因及在各方面的影响。在此研究基础之上,又针对雷州半岛民居聚落及建筑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描述与分析,从不同的切入点将调研考察过的村落进行特征归类叙述,本书以知识介绍为主线,以期给读者一个较为全面的雷州民居印象。

 

内容简介

    
岭南建筑经典丛书之岭南民居系列,以《广府民居》、《客家民居》、《潮汕民居》和《雷州民居》四册建构,就是希望能通过图文并茂的编撰方式向读者介绍这四种*代表性的岭南民居建筑,使读者对岭南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特色有一个大体的认识。本书是其中的《雷州民居》一册,由梁林编写。全书共分9章,包括:。

目  录

v1 天南重地
  自然环境
  历史沿革
  人文环境
  雷州奇观
2 天造门户
  军屯制度
  雷州所城
3 红砖大蹯
  文化探源
  兼容并蓄
4 赤地彤屋
  海陆聚落
  城镇聚居
  村落格局
  公屋大厝
5 三雷古堡
  潮溪村
  东林村
  青榈洋村
  昌竹园村
  周家村
6 广厦连绵
  邦塘村
  东岭村
  鹅感村
  禄切村
  苏二村
  庐山村
7 南陲宽院
  潘家宅
  那练村
  林宅村
8 碧海南珠
  滨海茅屋
  渔耕秀景
9 山墙锦绣
  样式多变的山墙
  含义深远的装饰

前  言

    
早在五千多年前,已经有人类在雷州半岛劳动、生息。大禹治水成功,建立夏朝分天下九州,南为扬州,雷州属南徼,“禹贡属扬州为南徼荒服”(万历雷州府志,卷一)。虽然雷州半岛地处大陆边陲,却很早与中原文化开始了接触。由于历史的沿革,民族的迁徙,民族文化的融会,古老的雷州半岛形成了多元性的地域文化,但它依然保留并传承着古老的土著特色。汉唐以后中原汉人为避战乱多迁徙居雷,尤其是宋元明之时,闽南人大量迁至雷州,他们带来了自己民族的特有文化。融会雷州的地域文化,形成了亲海、冒险、勇猛的民族性格以及以海洋文化为主要特征的多元地域文化。

    这些文化通过建筑、民俗、艺术等不同的载体鲜活地展现给世人。
    
笔者作为华南理工大学民居建筑研究所的一员,于2010年开始,曾多次到雷州半岛的诸多古村落进行聚落与民居建筑的调研考察,深深地惊叹于这些曾经辉煌的民居建筑群,更折服于这些古村落用朴素的智慧来适应自然,融合环境,求得自然与人的和谐法则。

    雷州民居的村落及建筑空间有类似于广府民居聚落的规整布局,有着封建等级秩序的缩影,但更多显现了灵活多样的空间布局:其建筑立面色彩丰富,极具特色活力,拥有造型多样甚至夸张的风火山墙及淡雅朴实的建筑装饰艺术;民居建筑红砖赤瓦及茅草乡土材料的使用,独具风格。

    
目前在广东民居建筑界,人们所熟知的是广府、客家、潮汕这三大片区的民居聚落与建筑,而受多方影响且独具特色的雷州民居却不曾引起众人的关注。地处边陲,远离文化中心,经济的相对落后与交通的不便成为人们无法熟识这些民间瑰宝的主要障碍。同时,经济的窘迫与发展的需求使得雷州半岛传统村落的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外出打工以寻求更好的生计。因此,传统村落逐渐呈现“空心化”
状态,村落的生命活力也随之下降,这样更加剧了这些古老村落的衰败。再加之过去民众受消极价值观及文化观的影响,对身处其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毫无认同感与地域自豪感,肆意对传统聚落的民居建筑进行拆建改造,破坏了传统聚落中的智慧:传统与现代的割裂更造成了传统聚落的急速破败。

    
2011年初,广东省委及省农委、农业厅提出了打造并发展广东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号召,这对于众多逐渐衰败的广东古村落来说,无疑是一极大的喜讯。恰逢其时,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组织众多专家学者出版岭南建筑经典丛书,并将广东民居作为一个单独板块介绍。更让笔者兴奋的是,在广东民居的分类上,各位专家学者首次同意并提出了雷州民居的专有概念,终于使得雷州半岛这片神奇土地上的芳华有机会进入公众视野。

    
全书分为九章。首先阐述了雷州半岛的自然地理、历史沿革、人文奇观等,探讨了雷州半岛特有文化产生的种种原因及在各方面的影响。在此研究基础之上,又针对雷州半岛民居聚落及建筑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描述与分析,从不同的切入点将调研考察过的村落进行特征归类叙述,本书以知识介绍为主线,以期给读者一个较为全面的雷州民居印象。因雷州民居研究在学术界基本空白,笔者调研对象的深度与广度参差有别,加之收集的资料有限,不免在诸多地方存在纰漏,敬请读者鉴别指正。

    
后,对资助本书调查研究的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对本书的编写提出宝贵意见的华南理工大学陆元鼎教授、魏彦均教授、陆琦教授,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章吉青处长,湛江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李心声局长,雷州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蔡建主任、湛江市博物馆叶彩萍馆长,湛江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质检站田永平站长,遂溪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徐闻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华南理工大学民居建筑研究所的博士生陈亚利、硕士生林琳、赖奕堆、刘楚及调研组2008级本科生等有关单位和个人,特致感激之忱。在此,真诚地感谢爱人张可男在本书编写过程中的朝夕相伴,那些辩论与鼓励、督促与帮助,让我初次写作的艰辛得以疏解。每每从电脑屏幕前侧目,都有一双笑意盈盈的双眼,点亮了许多日夜……
作者 2012年夏于英国卡迪夫市 

在线试读

    
秦灭亡后,楚汉相争,战乱连年。在中原没有建立统一中央王朝的情况下,赵佗一举统一了岭南地区,以番禺为都城,建立南越国,自立为南越武王。赵佗统一岭南后,继续在南越实行“和揖百越”、“汉越一家”的民族融合政策,要求所有中原官兵和移民要尊重越人。他还自称“蛮夷大长老”,身穿越人服装,结发头顶,一副越人的装束。他不仅起用了一批少数民族杰出人物拜相将兵,而且大力倡导中原人与越人通婚,带头让自己的儿女与越人结姻,开创了中原人与岭南百越少数民族亲如一家、自然融合的局面,从根本上克服了民族分裂、民族仇视的隐患。

    
西汉王朝建立以后,为了国家的统一,稳定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五月,刘邦委派大夫陆贾携带诏书南下番禺,奉劝赵佗归顺汉朝,封赵佗为南越王。汉高祖在诏书中高度评价了赵佗治理和开发岭南地区的功劳,赞扬他
“居南方长治之,甚有文理。中县人(中原迁徙到岭南的移民)以故不耗减,粤人相攻击之俗亦止,俱赖其力”。
    
岭南自成为汉朝的疆域后,并没有出现稍具规模的移民,其主要原因是不存在移民的来源。南越远离人口稠密地区,其周围的今福建、江西、湖南、贵州等地都是人口非常稀少,尚未开发的地方,不可能有大规模的移民输出。而中原人口稠密区南迁的人口至长江流域就已定居,难以越过这大片未开发区到达岭南。

    交通的不便也限制了人口的迁入,虽然秦朝时就已开辟了几条越过南岭的道路,并通过开凿灵渠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但路途遥远,状况艰险,利用率很低。“旧交趾七郡贡献转运皆从东冶泛海而至,风波艰阻,沈溺相系。”可以了解到当时交趾七郡对朝廷的贡献品和物资转运,都是从海路通过东冶(今福州市)转达的,很不安全。所以岭南便成了贬官罢黜流放罪犯及其家属的地方,而且以合浦郡为主
(今广东徐闻县南)。史书记载,阳朔元年(公元前24
年),京兆尹王章被杀,妻子被迁合浦(今广东徐闻县南)。此后有罪官员、外戚及其家属多被迁合浦,仅少数有返回的机会。
    
而另一方面,岭南“处近海,多犀、象、毒冒、珠玑、银、铜、果、布之凑。中国往商贾者多取富焉”。地方官吏会以此牟利,就连被徙的官员家属也因此致富,如汉成帝时京兆尹王章被杀后,妻子徙合浦,居然因从事珍珠生产而成为巨富。因此,岭南不仅会增加一些流动人口,如商人,也会吸引一些人定居。

    
西晋“永嘉八王之乱”后,东晋十六国与南北朝时期,历时一百多年的移民高潮,使得大批中原移民迁徙南方,此次迁徙基本分东、中、西三条主线,而大多数移民定居于秦岭江淮一带,越岭南之地者为数不多,但也有一些记载,如梁大同年间
(535—546年),冯业曾孙、高凉太守冯宝与当地俚族首领、高凉州刺史冼挺之妹结婚,从此得到了冼夫人和俚族地方势力的全力支持。

    汉族北方移民与本地民族相结合,冯氏也发展为岭南显赫的豪族,历经陈、隋和唐初不衰,直到唐高宗后才没落。

    
唐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正是唐代开元、天宝盛世的鼎盛阶段,身兼范阳、卢龙二节度使的安禄山,发所部兵及周边民族部众反于范阳(今北京市区南);“时海内久承平,百姓累世不识兵革,猝闻范阳兵起,远近震骇”。安史之乱爆发不到一年时间,战火便燃遍黄河中下游的主要地区,并愈演愈烈。为了躲避战争灾难,黄河流域人民纷纷向战火未烧到的地区迁徙,寻找保全性命的安全场所。避难者“不南驰吴越,则北走沙朔”。

    
因叛军未能进入秦岭以南和长江以南,甚至在淮河以南的活动也相当有限。广大的南方地区得以避免战争侵扰,从而吸引了无数的北方移民,形成一股又一股的南迁洪流。顾况说:
“天宝末,安禄山反,天子去蜀,多士奔吴为人海。”李白诗:“
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这些诗文都展现了安史之乱以后北民南迁之多之乱的社会大动荡。
    
不过战乱并不是北方人民迁移的原因,农民处境的日益恶化也是重要的原因。至德二年(756年),肃宗诏书说:“诸州百姓,多有逃亡,或官吏侵渔,或盗贼驱逼,或赋敛不一,或征发过多。

    俾其怨咨,何以辑睦?”
唐广德元年(763年),安史之乱结束,估计八年间有250万北方移民定居南方。
    
唐大和八年(834年),诏岭南、福建、扬州地方官对蕃客常加存问,不得征收重税,安史之乱后,经海路前来贸易的外商日益增加,故有是令。

     唐开成元年(836年),士大夫流放岭南后代未北归者达数百家。
    
唐乾符二年(875年),王仙芝、黄巢分别起义,继之而来的是军阀混战,再次引发了大规模北民南迁的高潮。
     P8-9

抢先评论了 “雷州民居(岭南建筑经曲丛书·岭南民居系列”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中国建筑史(伊东忠太著)

EUR €53.99
评分 4.75 / 5
加入购物车

中国建筑史

EUR €41.99
评分 5.00 / 5
加入购物车

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全新修订版,著名建筑大师罗伯特?文丘里经典之作! 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宣言!全新中文版经典再现!)

EUR €31.99
评分 5.00 / 5
加入购物车

中国大百科全书(普及版):结构之美–中国历代建筑

EUR €18.99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