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1366118
目录
明崇祯青花洗象图笔筒 ………………………………………………………………………………… 002明崇祯青花人物故事图笔筒 …………………………………………………………………………… 006清康熙青花《后赤壁赋》大笔筒 ……………………………………………………………………… 010清康熙青花加官进爵图笔筒 …………………………………………………………………………… 016清康熙青花十八学士雅集图笔筒 ……………………………………………………………………… 022清康熙釉下三彩山水人物图笔筒 ……………………………………………………………………… 028清康熙乌金釉青花魁星点斗图笔筒 …………………………………………………………………… 032清康熙五彩花鸟「喜相逢」图笔筒 …………………………………………………………………… 036清早期仿官釉树瘤形笔筒 ……………………………………………………………………………… 040清早期炉钧釉树瘤形笔筒 ……………………………………………………………………………… 044清早期仿哥釉笔筒 ……………………………………………………………………………………… 048清早期铁锈花釉笔筒 …………………………………………………………………………………… 052五代越窑模印海浪祥龙纹大盖盒 ……………………………………………………………………… 056唐代蓝地三彩花卉纹盖盒 ……………………………………………………………………………… 060明万历青花江崖海水双龙抢珠纹长方盖盒 …………………………………………………………… 064清康熙豇豆红釉印泥盒 ………………………………………………………………………………… 068清嘉庆青花矾红描金云龙纹「懋勤殿」铭大印泥盒 ………………………………………………… 072明万历青花五彩婴戏图瓷笔 …………………………………………………………………………… 076明万历青花五彩龙凤纹笔船 …………………………………………………………………………… 080北宋影青狻猊香熏 ……………………………………………………………………………………… 084北宋湖田窑影青八方小炉 ……………………………………………………………………………… 088南宋龙泉窑青釉冲天耳三足鼎式炉 …………………………………………………………………… 092明万历青花五彩狻猊香熏 ……………………………………………………………………………… 096清早期霁红窑变釉钵盂炉 ……………………………………………………………………………… 100清嘉庆粉彩和合二仙杂宝香盘 ………………………………………………………………………… 104明哥釉四方洗 …………………………………………………………………………………………… 108清康熙天蓝釉铴锣洗 …………………………………………………………………………………… 112清雍正仿官釉三足洗 …………………………………………………………………………………… 116清雍正仿官釉椭圆形笔舔 ……………………………………………………………………………… 120清雍正斗彩缠枝花卉纹镗锣洗 ………………………………………………………………………… 124清乾隆霁蓝釉撇口水盂 ………………………………………………………………………………… 128清康熙豇豆红釉暗刻团螭纹太白尊 …………………………………………………………………… 132清乾隆仿石纹釉「勤能补拙」长方章 ………………………………………………………………… 136清康熙
序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与王德元先生虽未曾谋面,但翻览着他的自珍集《小有文章—静德轩藏文房瓷特展》初稿,顿生会心之念,有神
交之感。刘勰有云:“文附质也;质待文也”。要而言之,就是有形式有内容,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两者缺一不可。看了这本书稿,设计精美,图版养眼,形式有了;所录俱为古代名窑文房佳器。五彩斑斓,五色氤氲,令人目不
暇接,流连忘饭,内容也有了。康熙豇豆红印泥盒,系出名门,依红偎翠,娇漾欲滴;嘉庆“懋勤殿”款龙纹大印泥盒,金碧辉煌,使人颇生翰
林文心;有意思的是那只万历五彩狻猊香熏,东西少见别致不说,怎么看都是憨态可掬,令人忍俊不禁……其余虽不一一罗列,但均可叹为佳赏。真是“小有文章”,大有名堂。期待展览早日开幕,可一饱眼福;期待书稿早日付梓,可赏心悦目;更期待王君再接再厉,令人再发后生可畏之
叹、之喜。是为序。
王刚戊戌深秋于北京
"扫象图"杂感(代序)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针对神秀法师,禅宗六祖慧能给出的世界观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明末禅风大盛,《五杂俎》记载:"今之释教殆遍天下""上自王公贵人,下至妇人女子,每读禅拜佛,无不洒然色喜矣"。近代硕学陈垣亦言:"万历而后,禅风寝盛。士夫无不谈禅,僧亦无不与士夫结纳。"禅宗主张超然物外,而反映在纹饰图案上就出现了"扫象图"-破除对于名相的执着恰好反映了禅宗的思想。
丁云鹏、吴彬、崔子忠等明代晚期活跃于画坛的道释人物画家皆有"扫象图"流传于世,《图绘宗彝》及《历代名公画谱》则有木刻版画收录其中,甚至在制墨名家程君房的《程氏墨苑》中也有出现。由此可知,"扫象图"作为一种喜闻乐见的人物故事题材,在当时广受欢迎。其实,景德镇的青花瓷器上也可寻得踪迹,如作为首件重器收录于本图录的青花笔筒即是绝好的一例。通观此器,青花色泽明快悦目,工艺精湛,刻绘兼施,巨象圆浑威武,人物轻盈飘逸,堪称明末瓷器"上品细料器"的典型作品。古物有灵,历经沧海桑田,人手相传至今,犹为难得!
文房雅器,座右之宝。本展收录了私家珍藏的历代名瓷美品,件件可圈可点-或文化背景、或工艺技法、或稀少程度、或传承经过,无不各具特色,值得倾心把玩。这其中,也包括近年以来拍卖市场上出现的的多件明星作品,今天观之如晤老友,令人心生感慨。收藏不易,传承文化,传递喜悦。作为藏家的同好之友,在此谨祝展览圆满成功!
金立言二零一八年十一月
序
经月累日,“小有文章—静德轩藏文房瓷特展”终于筹备告成,即将开幕;披阅增删,数易其稿,这本配合展览出版的同名图册也终于杀青付梓,即将功德圆满。
能主办这样一场充分体现个人品味与眼光,又充满学术价值和显示效果的展览,同时能协助静德轩主编撰眼前这部书稿,与有幸焉。这既是中汉的责任,也是中汉的幸运,更要感谢静德轩主人的支持和信任。
静德轩主刚过而立之年,在业内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已然崭露立行、立德之象,令人钦佩。
数次见到他在各大艺术品拍卖会上争夺心仪之物,力拔山兮气盖世;也多次目睹他在众人剑拔弩张之际引而不发,相机行事,收放自如。既能意气风发,斗志昂扬,也能稳坐钓台,愿者上钩;既能动如脱兔,也能静如处子,殊途而同归,异曲而同工。运筹帷幄之准,专业素养之高,令人佩服。
之前与静德轩主曾有多面之缘,多在海内外各大拍场上下,每次均匆匆数言,未及深谈,却真切感受到其低调和谦逊,讷于言而敏于行,颇具君子之风。
直到去年香港秋拍前夕,静德轩主夜晒朋友圈,一只色美质佳的康熙豇豆红印泥盒跃入眼中,正是我觊觎数日之物。于是心有灵犀,知道棋逢对手。立刻致电过去,寒暄数语后开门见山,话入主题,三言两语,便知静德轩主夺宝之心甚笃。而我英雄气短,只能甘拜下风,慨然允让。或许只是顺水人情之想,却也不乏油然而生朋友情长、成人之美之念。临末却不忘找补一句:兄要尽力拿下,不能半途而废,更不可功亏一篑。
事后想想,香港大拍场上,处处问鼎之心,是八方诸侯、各路烟尘亮剑之地,龙争虎斗,刀光剑影,无限风光在险锋。自己挂免战牌退下阵来,却要求别人必须力挫群雄,拔下头筹,未免不近情理,有隔山观虎斗,看热闹不嫌事大之嫌。
很快得知静德轩主果然笃行坚志,以善价得宝。事后更相约分享得宝之乐,颇有相识、相见恨晚之慨,于是又分享了静德轩其他众多藏宝,谈兴渐浓之际,便有了这场展览和这本图册之约。
今日再看这娇红娆绿,竟有旭日朝阳之韵。得此一宝,实乃人生快事,而得宝之趣、君子之约,更属人生乐事。
静德轩及其主人,也当得起这一人生境界和造化:快乐。
预祝展览成功,友情绵长。
是为序。
卞亦文戊戌深秋,京城大拍前夜
小有文章-静德轩藏文房瓷特展自序
秋风起,案头青烟,把酒盈樽话收藏。
生来,似乎就好古。五岁收铜钱,十二岁集邮,十八岁学瓷,正式踏入收藏之路。至二十八岁,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认为从警已影响到了个人收藏,遂义无反顾地辞去了国家公务员职务,从为人民服务转变到为自己服务,将兴趣爱好作为工作、事业,潜心收藏、经营中国古代陶瓷艺术品。是为独乐乐,悦己。
中国古代艺术品,是历代社会昌明、文化发达之结晶,尤其是中国陶瓷的发明及其辉煌成就,对人类社会文化做出过卓越的贡献。中华文明源远流长,陶瓷文化一路相伴。一部“中国陶瓷史”既是中华民族发展史的缩影,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传播、传承的重要载体。
中国陶瓷按照功用性质,愚以为可分为两类,一是供人们生活所需之用品,诸如盘、碗、杯、碟等。二是满足人们精神、人文、风雅之欲,如笔、砚、洗、花器之类,是为文房瓷。
吾父为文人,自幼受其影响,喜爱文化。因出生于偏远大西北,自小深知唯有文化能够解放自我,令我走出大山,改变命运,遂自幼拼命读书。至收藏中国陶瓷艺术品,在选择器型门类时,偏爱文房器,因文房器为读书之器,文人之器。故文房器作为个人收藏、经营之重要门类之一,钟爱至今。
何为收藏,古今各个时代对其已多有概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时至物质、精神文明高度发达之今日,愚以为,收藏是一种精致、优雅的生活方式。国富民强之时,酒足饭饱之后,体乏心疲之际,盆满钵盈之时,心富神爽之态,偷得浮生半日闲,纵情诗酒,品茗焚香,三两好友,拿出几件珍爱美器,置于案头,欣赏、把玩,顿时凡世之尘嚣、人事之烦躁,烟消云散,神形俱爽。何为收藏?何为优雅?收藏即是优雅,优雅就该收藏。
古代文人,注重个人品味,追求生活艺术之情调。
他们有着开阔的知识视野,精深的文章学问,较高的艺术品味,万里挑一的有趣灵魂,他们参与艺术创作,引领社会潮流。
书房是功名的起点,也是功名的落脚点。
书斋清供,文房雅器,是历代文人士大夫寻求精神解放与升华的载体,亦是历代文人士大夫留下的宝贵艺术财富。小巧精致,恰恰小器着文章。文房之品,美器如佳人,文人讲究的是器形,追求的是雅致,迷恋的是线条,钟情的是味道……何为味道?大概就是挺拔、饱满、干凈、整齐、利索、生动、飘逸、秀气、清新,多一分则肥,减一分则瘦……种种体会。
个人收藏之路,异常崎岖,却也是异常快乐。每每收获一件心爱之物,就如恋爱般美妙。系列收藏如同古时三宫六院,一字排开,各个喜爱,蔚为壮观。把玩之余,感叹生甚逢时,盛世芳华,中华五千年文明何其壮丽,泱泱大国,何其伟大,爱物爱国之心油然生起。
收藏之乐,在于分享。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我们需要做的,终是传承文化,传承祖先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是次举办个人文房瓷展,与其说是对个人收藏、经营主题之一的摸索,不如说是抛砖引玉,藉此分享文房瓷的趣味,展示文房瓷的魅力,探讨文房瓷的玩法,博请各位方家多批评指正,众乐乐,是为悦人。
所藏文房瓷,甚爱一件康熙青花十八学士文会图笔筒。筒形饱满挺拔,线条俊朗,拉胚成型娴熟有力,可谓直上直下,瓜瓜笔挺。通体满绘十八学士文会图,康熙青花独步本朝,墨分五色,层次分明,人物刻画栩栩如生,或对弈,或抚琴,或品香,或吟诗,或书法,纵情世外,悠然自得,体现了康熙盛世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文人士大夫尽情享乐之高雅生活。且文会图画片落于文房笔筒之上,愚认为是文房佳器中型、画、品完美结合之佳品。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一同风格画片康熙笔筒,绘画风格笔法极为相似,故推断应为同一画师所为。
清嘉庆青花金红彩龙纹“懋勤殿”大印盒,利于大型玺印钤用,为清宫懋勤殿钤用宝玺所特制专用,系嘉庆四年(1799)之前,乾隆皇帝身为太上皇训政时期,为嘉庆皇帝御用而制。殊为珍贵。
明万历青花五彩龙凤纹笔船,为万历朝名品佳作,存世殊罕,器型少见,造型别致。青花五彩绘龙凤纹,画风豪旷,设色分明,龙主阳为天,凤主阴为地,并辅以华丽富贵之纹饰,为万历宫廷御用之精品。
唐三彩香盒,器型饱满,尤为精美,既有大唐丰盈之态,又兼具清瓷般秀丽规整,无半点粗糙之感。唐三彩在装饰艺术上成功之处在于,它突破了以往单色釉的局限,运用多种釉色装饰器物,取得了华丽非凡的艺术效果,巧妙利用釉彩的自然流动,尽显其独到突出之处。“三彩挂蓝,价值连城”,此物尤甚,以蓝釉为地,铺满白、黄彩花,犹如湛蓝星空,桂花绽放,幽香遍地,赏心悦目,尽显大唐盛世气象,远非明清官窑同类盒可比拟。
五代越窑青瓷刻龙纹盖盒,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所藏越窑青瓷刻龙纹碗纹饰、表现形式可谓一致,堪称一流,代表了越窑瓷烧制的水平。
……所喜之器甚多,不一一赘述。
收藏之路漫漫,我们需要不停的在路上,边走边摸索,什么该玩儿,该怎么玩儿,我们一起去探讨。
是此展览,蒙卞亦文先生及其北京中汉团队倾力相助,不辞辛苦,对照实物,查阅数据,旁征博引,一场严谨的非商业性展览才得以呈现,衷心感谢!
展览图录蒙国家图书馆出版社予以出版,呈于业界;又得中国古陶瓷学界泰斗耿宝昌先生题写书名;著名表演艺术家、收藏家王刚先生拨冗赐序,令展览图录增色添彩,万分感谢!
是此展览,过于匆忙,纰漏、粗糙、错谬之处在所难免,敬请业界指正批评。有遗憾,更有期待,意犹未尽,定当再接再厉。
王德元2018年10月22日夜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