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9769263
编辑推荐
《国际史学研究论丛》是由世界史所创办的,其总体思路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尽可能及时、全面、深刻地介绍、了解、探讨国际史学和史学理论的历史发展和现实状况,包括它们在历史和现实中的发展特点、格局、趋势、理论、存在问题、主要的流派、代表人物、冲突、争论、前景瞻望等重大问题。
本论丛讨论的重点是当代历史学的新发展问题。当今的历史学不仅与20世纪前的传统史学相比,而且与20世纪的“新史学”相比,都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历史学的方方面面,如历史认识、历史方法、历史语境、历史资料、历史与跨学科研究、历史与现实、历史流派与趋势、历史与未来等。
历史学,作为人文科学的基础学科,它的发展和进步总是既为了满足时代提出的要求和挑战,又为了适应自身内部发展的逻辑。反过来,历史学的发展又会在很多方面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推动和促进的作用。在当代,这种情形就更为明显。*近30年来,人类社会经历的迅猛而复杂的变化,对历史认识和历史研究的影响是根本性的。可以说,人们必须对历史学“另眼相看”,对它的本质、对象、问题域、方法等进行重新思考和分析。正因为这样,世界各国对历史学的发展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对历史学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
本论丛正是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国际史学日新月异的变化应运而生的。它将提供有关国际史学各方面发展的新动态,各大洲、各主要国家、各重大领域、各有关问题的研究成果,以及著名史家访谈、疑难问题争论、一手史料公布等广泛和丰富的内容。
本论丛讨论的重点是当代历史学的新发展问题。当今的历史学不仅与20世纪前的传统史学相比,而且与20世纪的“新史学”相比,都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历史学的方方面面,如历史认识、历史方法、历史语境、历史资料、历史与跨学科研究、历史与现实、历史流派与趋势、历史与未来等。
历史学,作为人文科学的基础学科,它的发展和进步总是既为了满足时代提出的要求和挑战,又为了适应自身内部发展的逻辑。反过来,历史学的发展又会在很多方面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推动和促进的作用。在当代,这种情形就更为明显。*近30年来,人类社会经历的迅猛而复杂的变化,对历史认识和历史研究的影响是根本性的。可以说,人们必须对历史学“另眼相看”,对它的本质、对象、问题域、方法等进行重新思考和分析。正因为这样,世界各国对历史学的发展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对历史学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
本论丛正是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国际史学日新月异的变化应运而生的。它将提供有关国际史学各方面发展的新动态,各大洲、各主要国家、各重大领域、各有关问题的研究成果,以及著名史家访谈、疑难问题争论、一手史料公布等广泛和丰富的内容。
内容简介
本论丛讨论的重点是当代历史学的新发展问题,是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国际史学日新月异的变化应运而生的。它提供了关于国际史学各方面发展的新动态,各大洲、各主要国家、各重大领域、各有关问题的研究成果,以及著名史家访谈、疑难问题争论、一手史料公布等广泛和丰富的内容。
目 录
卷首语【陈启能】
若干发展趋势
新世纪国际史学的特点和流向
——”21世纪国际史学发展趋势”学术研讨会综述【张文涛】
当代西方”元历史学”本体论辨析【韩 炯】
当代史学的主要发展趋势和理论创新【〔俄〕洛·彼·列宾娜 著 曹特金 译】
当代中国史学
回归学术 走向专精
——新世纪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述评【陈 峰】
21世纪的中国古代史研究:实践与经验【彭 卫】
孙中山研究口述史的理论与实践【胡 波】
中国口述史研究现状与口述历史学科建设【左玉河】
清帝国扩张的历史书写【〔美〕柯娇燕 著 马少甫 译】
雷蒙·阿隆在中国
——中国学术界对雷蒙·阿隆历史哲学思想研究述评【朱伟明】
当代亚洲史学
民族主义、现代性、东方主义、后殖民主义
——晚近西方学术语境中的韩朝历史编纂学【赵轶锋】
印度史家苏米特·萨卡尔的社会史观及其对”底层研究”转向的批评【谢进东】
古代世界区域整体史研究的一个案例
——日本”古代东亚世界论”评介【徐建新】
当代西方史学
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史学转型一瞥【沈 汉】
二战后联邦德国当代史研究之兴起与发展【范丁梁】
新世纪以来德国历史学研究趋向刍议
——以历史学家大会为考察对象的分析【孟钟捷】
比较、文化转移与网络研究
——走向跨国家的欧洲史【〔德〕菲利普·泰尔 著 姜 芃 译】
当代俄罗斯史学
论俄罗斯当代史的分期【马龙闪】
苏联解体后俄史学界苏联民族关系史研究的变化【刘显忠】
俄罗斯史学中研究后苏联一体化的几个基本方向
——以俄罗斯学者的研究成果为考察对象【邢媛媛】
信息史学
信息史学的研究概要:定义、学术史脉络和理论建构的主要内容【王旭东】
人文社会学科的理论问题
西方全球化理论述评【吴 英】
尼采、虚无主义与后现代性【张文涛】
东西方诗学比较之一瞥【倪培耕】
若干发展趋势
新世纪国际史学的特点和流向
——”21世纪国际史学发展趋势”学术研讨会综述【张文涛】
当代西方”元历史学”本体论辨析【韩 炯】
当代史学的主要发展趋势和理论创新【〔俄〕洛·彼·列宾娜 著 曹特金 译】
当代中国史学
回归学术 走向专精
——新世纪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述评【陈 峰】
21世纪的中国古代史研究:实践与经验【彭 卫】
孙中山研究口述史的理论与实践【胡 波】
中国口述史研究现状与口述历史学科建设【左玉河】
清帝国扩张的历史书写【〔美〕柯娇燕 著 马少甫 译】
雷蒙·阿隆在中国
——中国学术界对雷蒙·阿隆历史哲学思想研究述评【朱伟明】
当代亚洲史学
民族主义、现代性、东方主义、后殖民主义
——晚近西方学术语境中的韩朝历史编纂学【赵轶锋】
印度史家苏米特·萨卡尔的社会史观及其对”底层研究”转向的批评【谢进东】
古代世界区域整体史研究的一个案例
——日本”古代东亚世界论”评介【徐建新】
当代西方史学
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史学转型一瞥【沈 汉】
二战后联邦德国当代史研究之兴起与发展【范丁梁】
新世纪以来德国历史学研究趋向刍议
——以历史学家大会为考察对象的分析【孟钟捷】
比较、文化转移与网络研究
——走向跨国家的欧洲史【〔德〕菲利普·泰尔 著 姜 芃 译】
当代俄罗斯史学
论俄罗斯当代史的分期【马龙闪】
苏联解体后俄史学界苏联民族关系史研究的变化【刘显忠】
俄罗斯史学中研究后苏联一体化的几个基本方向
——以俄罗斯学者的研究成果为考察对象【邢媛媛】
信息史学
信息史学的研究概要:定义、学术史脉络和理论建构的主要内容【王旭东】
人文社会学科的理论问题
西方全球化理论述评【吴 英】
尼采、虚无主义与后现代性【张文涛】
东西方诗学比较之一瞥【倪培耕】
前 言
卷首语
陈启能
一
创办《国际史学研究论丛》,不是心血来潮,而是为了适应国内外史学发展的新形势,推进我国史学的革新和前进。虽然我们力量有限,但是希望能多少起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国际史学研究论丛》的总体思路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尽可能及时、全面、深刻地介绍、了解、探讨国际史学和史学理论的历史发展和现实状况,包括它们在历史和现实中的发展特点、格局、趋势、理论、存在的问题、主要的流派、代表人物、冲突、争论、前景瞻望等重大问题。认清历史学的特质,准确把握历史学发展的脉络,立足中国历史学发展的国情,把重点放在现当代和国际史学发展中较少注重和研究的问题和方面,这些应是做好我们工作的关键。必须清醒地看到:历史学,作为人文科学的基础学科,它的发展和进步总是既为了满足时代提出的要求和挑战,又为了适应自身内部发展的逻辑。反过来,历史学的发展又会在很多方面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推动和促进的作用。这种情形越接近现当代就越为明显。
那么,什么是“国际史学”呢?
“国际史学”这一概念的提出不是偶然的。这是一个新的概念,在今天提出有它的意义。这是与今天世界的发展密切相关的。
当代世界发展的两大趋势是全球化和信息化,这使得当代史学的发展中出现不少共同的或类似的问题、流派、趋向。同时也与过去欧洲中心的时代不同,世界的发展越来越具有多中心的特点。在这样的情况下,历史学的发展自然具有许多新的特点。若从总体来看,世界各国历史学的发展之间会有众多复杂的、相互的、多元的、或隐或现的、不可分割的关系。这就要求研究者在考察个别国家的历史学时,不能孤立地、单独地、就事论事地进行,而要注意它与国际上整体史学发展的种种关系,在这个复杂的关系网中加以观察。这是一个层面。
然而,这个国际性的关系网本身不是单一的,在不同的时段、地域、影响的大小等方面都会有变化。而且这些变化和相互关系又往往因考察国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因此在具体考察某个特定国家的历史学时,就要在这方面加以注意。这可谓第二层面。
后一个层面是要对国际史学的整体进行考察,探讨它有哪些总体性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在进行这样的探讨时,也必须联系有关的国家和地区的史学发展,要看出这些趋势和特点在哪些国家和地区有反响,有哪些具体的影响,等等。
总之,“国际史学”的概念提示我们: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当今,对历史学的研究要求我们把“总体”和“个别”、“普遍”和“独特”、“全面”和“特殊”、“概括”和“专题”两个方面结合起来进行考量。当然,这种要求不是容易做到的。但这是“国际史学”这一概念的本质要求,是需要研究者在工作中不断努力去贯彻和完善的。
下面的问题是,既然“国际史学”是一个新概念,是与当代的时代特征密切相关的,那么我们在考察古代和近代的史学时是不是也需要用这个概念呢?如果需要又如何使用呢?因为那时并没有“全球化”和“信息化”,又如何去使用与之没有关联的概念呢?我们认为,也还是可以和需要使用“国际史学”的概念去考察古代和近代的史学的,这主要是指也要用它所具有的方法和思路去对古代和近代的史学进行研究和考察,如把“总体”和“个别”、“普遍”和“独特”、“全面”和“特殊”、“概括”和“专题”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对古代和近代的史学的有关问题进行必要的比较、对照、参考,这样必然会加深对问题的研究和认识。又如,把过去和现在,把古代、近代和现当代的史学进行有联系的比较和对照,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的发展变化过程来观察,这样的思路和研究视角,应该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当然,必须承认,“国际史学”还只是刚提出的概念,还不成熟,需要经过更多的讨论和实践加以补充和修改。但愿我们这套“论丛”可以成为有效的试验场所。
为此,我们认为,以下几点是应该特别加以注意的。首先,要注重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开展跨学科、跨文化和跨民族的比较。其次,要强调研究的原创性、精品意识,加强综合的深层次的理论研究,以及结合丰富的史实材料并与现实问题相结合的理论分析。再次,强调不同学术观点的讨论和争鸣,重视体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精神的研究成果。后,突出中国学者的学术视野和理论观点,进行有中国学术语境、气派、风格的创新探索。
此外,在“论丛”的内容和版式上,要力求多样活泼。除以论文为主外,还要增加“评论”“圆桌会议”“访谈”“动态·信息”“专题探讨”“书评·书讯”“人物剪影”“史学流派”“史坛简讯”“综述”“理论沙龙”“一家之言”“原始史料”“新观点”“读者来信”等专栏。
我们期待着广大作者和读者的热情支持和提供宝贵的建议意见。让我们共同努力把这块史学新园地耕耘好,使其日益繁荣昌盛,花团锦簇。
我们要特别感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及其领导,他们的无私支持才使得本丛书有可能与广大读者见面。
二
下面谈谈本辑的情况。
本辑是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国家重大社科规划项目“当代国际史学研究及其发展趋势”课题组和《世界历史》编辑部共同主办的“21世纪国际史学发展趋势”学术座谈会(2014年3月30日~4月1日,广东中山)的基础上,另组若干新的稿件结集而成的。
本次会议和本辑讨论的重点都是当代历史学的新发展问题。当今的历史学不仅与20世纪前的传统史学相比,而且与20世纪的“新史学”相比,都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历史学的方方面面,如历史认识、历史方法、历史语境、历史资料、历史与跨学科研究、历史与现实、历史流派与趋势、历史与未来等。这是很值得注意的。近30年来,人类社会经历的迅猛而复杂的变化,对历史认识和历史研究的影响是根本性的。可以说,人们必须对历史学“另眼相看”,对它的本质、对象、问题域、方法等重新进行思考和分析。正因为这样,世界各国对历史学的发展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对历史学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
当代国际史学总体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趋势,是它本身的激烈的改组、转型。“转型”包括历史认识论、史学方法论的巨大进展,可以概括为史学“范式”的变化。譬如,在新千年初,在历史认识论领域,陈旧的关于宏观史-微观史、结构-事件、理性-非理性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逐渐被抛弃。这从当代史学发展趋势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中可以看出。譬如,在微观研究持续发展的同时,宏观研究重又引起关注。这与“全球化”和“信息化”趋势的发展有关。在1990年代和2000年代,新的史学科目——全球史(“新全球史”)应运而生,对近500年来全球性的相互关系的发展在生态的、流行病的、人口的、文化的、心智的等领域造成的后果进行了探讨。当代的微观史学,也有了很多变化,已经越过经典的民族-国家共同体的身份范畴,进入地域环境与全球背景之相互关系的视角。
这样的变化不仅要求在研究上把“微观史学”和“宏观史学”结合起来,而且更引出一个“身份认同”问题。在19世纪,经典的“历史学”的形成是与它的明确的“身份认同”相一致的,那就是“民族国家”。这个传统一直延续至今。然而,进入当代,由于“全球化”趋势造成众多世界性的问题,或称“全球灾害”,这就使得没有一个民族国家能够单独处理自身的所有问题,从而民族国家不再成为解决民族问题的单位,而世界性的问题则创造着跨民族的共同性。关于全球化及其后果在政治、社会、经济、国际关系等方面的表现等问题,不属于历史学的范围,我们不拟讨论。但历史学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也不能不受到“全球化”“信息化”的影响。这种影响对历史学,特别是对史学理论和历史认识影响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经典的民族国家史学及其概念受到冲击。如果说微观史学模式“从底层”“由下而上地”批判“经典的”民族史学,即根据对个人和地方共同体的研究来批判的话,那么新的宏观模式则重新转向超个人的视角。这并不意味着对经典“民族史学”的抛弃,而是指新的宏观史学绕开民族国家共同体这一身份,直接进入地域语境和全球氛围的相互作用的层面。也就是说,当代全球史是指众多地域方案的存在,从而远离了经典现代化理论的线性模式。
史学范式的变化还反映在研究方法上。当代史学正逐渐从习惯的因果解释方法转向语境方法。当然,在不同的史学领域,语境方法的表现形式是不一样的,有变异的。一般是把语境看成一种“形势”“情境”。它不仅为任何“行为”提供社会条件,并且提供这一“行为”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应该指出,对“语境方法”或“普遍语境化”的作用也存在不同的看法。此外,当代史学还具有多中心和跨学科的特征。多中心是明显地与过去固有的欧洲中心主义相对立的。跨学科性则要求对与所选择的研究题目有关的社会-人文科学的所有知识进行整体的综合的分析,而不是随意地选取社会-人文科学的某个研究战略。历史学家所选用的综合的分析方法的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毗邻的”学科理论的掌握深度。总之,当代国际史学在“范式”层面上的变化始终未曾间断。这正是国内外史学需要跟踪研究的重要问题,也是国内研究较少的领域,因而存在较大的创新空间。
当代国际史学总体发展中还有一个重要趋势是“文化的转向”对它的影响。所谓的“文化的转向”是当代整个思想界、人文-社会科学界出现的一个重要趋向,是一种质的进步。这反映出对人类在过去和现在的主观能动性的表现的日益重视,也表明要在新的理论-方法论的基础上对这种主观能动性的具体化-语境化进行探讨,以适应当代文明的全球性特点、开展跨文化对话的目的和多样性统一的原则。研究和比较世界的不同图景、研究和对比不同历史社会和文明之间文化理想内涵及价值体系的特点——这些已成为当代国际史学的中心课题之一。自然,当代国际史学的发展特点和趋势并不只限于上述几点,许多问题还有待于今后深入的研究。
本辑收集文章的出发点是,既注重国际史学发展中带有普遍性、共同性的趋势和问题,又对不同地区和国家的史学发展进行专门的探讨,并尽可能地在它们之间进行比较。具体地说,本辑设有专栏探讨国际史学发展的若干总体性的趋势,另有专栏研究当代的中国史学发展,还为中国以外的亚洲史学、西方史学、俄罗斯史学设了专栏。另要说明的是,为了强调跨学科研究,还专门设立了“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问题”专栏,发表了史学以外学科的一些文章。需要着重指出的一点是,本辑特别辟了“信息史学”的专栏,这是为了突出这一新兴的学科。它是当前“信息时代”历史学的新发展,也在某种程度上预示了史学未来发展的某些方面。
我国是有悠久而又优秀的历史传统的世界大国。我国的历史学在当代也有长足的进展,影响日益扩大。我国史学的发展自然要继承我国优秀的历史传统,走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绝不能盲目地跟着西方或任何别的国家的史学发展跑。这是必须做到的。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坚持改革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不能脱离世界文明发展大道。我国历史学的发展离不开对国际史学发展的了解。唯有加强彼此间的互动交流,我国的历史学才能取长补短,营养自身,从而得到更快更健康的发展。这也是我们编辑本辑的初衷。鉴于我们的学识有限以及时间的仓促,错误之处在所难免,谨望读者不吝指正。后还要说明一点,本辑所有文章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文责自负。
此外,对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和江西师范大学的慷慨资助,我们表示由衷的感谢!
2014年8月2日
陈启能
一
创办《国际史学研究论丛》,不是心血来潮,而是为了适应国内外史学发展的新形势,推进我国史学的革新和前进。虽然我们力量有限,但是希望能多少起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国际史学研究论丛》的总体思路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尽可能及时、全面、深刻地介绍、了解、探讨国际史学和史学理论的历史发展和现实状况,包括它们在历史和现实中的发展特点、格局、趋势、理论、存在的问题、主要的流派、代表人物、冲突、争论、前景瞻望等重大问题。认清历史学的特质,准确把握历史学发展的脉络,立足中国历史学发展的国情,把重点放在现当代和国际史学发展中较少注重和研究的问题和方面,这些应是做好我们工作的关键。必须清醒地看到:历史学,作为人文科学的基础学科,它的发展和进步总是既为了满足时代提出的要求和挑战,又为了适应自身内部发展的逻辑。反过来,历史学的发展又会在很多方面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推动和促进的作用。这种情形越接近现当代就越为明显。
那么,什么是“国际史学”呢?
“国际史学”这一概念的提出不是偶然的。这是一个新的概念,在今天提出有它的意义。这是与今天世界的发展密切相关的。
当代世界发展的两大趋势是全球化和信息化,这使得当代史学的发展中出现不少共同的或类似的问题、流派、趋向。同时也与过去欧洲中心的时代不同,世界的发展越来越具有多中心的特点。在这样的情况下,历史学的发展自然具有许多新的特点。若从总体来看,世界各国历史学的发展之间会有众多复杂的、相互的、多元的、或隐或现的、不可分割的关系。这就要求研究者在考察个别国家的历史学时,不能孤立地、单独地、就事论事地进行,而要注意它与国际上整体史学发展的种种关系,在这个复杂的关系网中加以观察。这是一个层面。
然而,这个国际性的关系网本身不是单一的,在不同的时段、地域、影响的大小等方面都会有变化。而且这些变化和相互关系又往往因考察国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因此在具体考察某个特定国家的历史学时,就要在这方面加以注意。这可谓第二层面。
后一个层面是要对国际史学的整体进行考察,探讨它有哪些总体性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在进行这样的探讨时,也必须联系有关的国家和地区的史学发展,要看出这些趋势和特点在哪些国家和地区有反响,有哪些具体的影响,等等。
总之,“国际史学”的概念提示我们: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当今,对历史学的研究要求我们把“总体”和“个别”、“普遍”和“独特”、“全面”和“特殊”、“概括”和“专题”两个方面结合起来进行考量。当然,这种要求不是容易做到的。但这是“国际史学”这一概念的本质要求,是需要研究者在工作中不断努力去贯彻和完善的。
下面的问题是,既然“国际史学”是一个新概念,是与当代的时代特征密切相关的,那么我们在考察古代和近代的史学时是不是也需要用这个概念呢?如果需要又如何使用呢?因为那时并没有“全球化”和“信息化”,又如何去使用与之没有关联的概念呢?我们认为,也还是可以和需要使用“国际史学”的概念去考察古代和近代的史学的,这主要是指也要用它所具有的方法和思路去对古代和近代的史学进行研究和考察,如把“总体”和“个别”、“普遍”和“独特”、“全面”和“特殊”、“概括”和“专题”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对古代和近代的史学的有关问题进行必要的比较、对照、参考,这样必然会加深对问题的研究和认识。又如,把过去和现在,把古代、近代和现当代的史学进行有联系的比较和对照,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的发展变化过程来观察,这样的思路和研究视角,应该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当然,必须承认,“国际史学”还只是刚提出的概念,还不成熟,需要经过更多的讨论和实践加以补充和修改。但愿我们这套“论丛”可以成为有效的试验场所。
为此,我们认为,以下几点是应该特别加以注意的。首先,要注重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开展跨学科、跨文化和跨民族的比较。其次,要强调研究的原创性、精品意识,加强综合的深层次的理论研究,以及结合丰富的史实材料并与现实问题相结合的理论分析。再次,强调不同学术观点的讨论和争鸣,重视体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精神的研究成果。后,突出中国学者的学术视野和理论观点,进行有中国学术语境、气派、风格的创新探索。
此外,在“论丛”的内容和版式上,要力求多样活泼。除以论文为主外,还要增加“评论”“圆桌会议”“访谈”“动态·信息”“专题探讨”“书评·书讯”“人物剪影”“史学流派”“史坛简讯”“综述”“理论沙龙”“一家之言”“原始史料”“新观点”“读者来信”等专栏。
我们期待着广大作者和读者的热情支持和提供宝贵的建议意见。让我们共同努力把这块史学新园地耕耘好,使其日益繁荣昌盛,花团锦簇。
我们要特别感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及其领导,他们的无私支持才使得本丛书有可能与广大读者见面。
二
下面谈谈本辑的情况。
本辑是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国家重大社科规划项目“当代国际史学研究及其发展趋势”课题组和《世界历史》编辑部共同主办的“21世纪国际史学发展趋势”学术座谈会(2014年3月30日~4月1日,广东中山)的基础上,另组若干新的稿件结集而成的。
本次会议和本辑讨论的重点都是当代历史学的新发展问题。当今的历史学不仅与20世纪前的传统史学相比,而且与20世纪的“新史学”相比,都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历史学的方方面面,如历史认识、历史方法、历史语境、历史资料、历史与跨学科研究、历史与现实、历史流派与趋势、历史与未来等。这是很值得注意的。近30年来,人类社会经历的迅猛而复杂的变化,对历史认识和历史研究的影响是根本性的。可以说,人们必须对历史学“另眼相看”,对它的本质、对象、问题域、方法等重新进行思考和分析。正因为这样,世界各国对历史学的发展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对历史学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
当代国际史学总体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趋势,是它本身的激烈的改组、转型。“转型”包括历史认识论、史学方法论的巨大进展,可以概括为史学“范式”的变化。譬如,在新千年初,在历史认识论领域,陈旧的关于宏观史-微观史、结构-事件、理性-非理性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逐渐被抛弃。这从当代史学发展趋势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中可以看出。譬如,在微观研究持续发展的同时,宏观研究重又引起关注。这与“全球化”和“信息化”趋势的发展有关。在1990年代和2000年代,新的史学科目——全球史(“新全球史”)应运而生,对近500年来全球性的相互关系的发展在生态的、流行病的、人口的、文化的、心智的等领域造成的后果进行了探讨。当代的微观史学,也有了很多变化,已经越过经典的民族-国家共同体的身份范畴,进入地域环境与全球背景之相互关系的视角。
这样的变化不仅要求在研究上把“微观史学”和“宏观史学”结合起来,而且更引出一个“身份认同”问题。在19世纪,经典的“历史学”的形成是与它的明确的“身份认同”相一致的,那就是“民族国家”。这个传统一直延续至今。然而,进入当代,由于“全球化”趋势造成众多世界性的问题,或称“全球灾害”,这就使得没有一个民族国家能够单独处理自身的所有问题,从而民族国家不再成为解决民族问题的单位,而世界性的问题则创造着跨民族的共同性。关于全球化及其后果在政治、社会、经济、国际关系等方面的表现等问题,不属于历史学的范围,我们不拟讨论。但历史学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也不能不受到“全球化”“信息化”的影响。这种影响对历史学,特别是对史学理论和历史认识影响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经典的民族国家史学及其概念受到冲击。如果说微观史学模式“从底层”“由下而上地”批判“经典的”民族史学,即根据对个人和地方共同体的研究来批判的话,那么新的宏观模式则重新转向超个人的视角。这并不意味着对经典“民族史学”的抛弃,而是指新的宏观史学绕开民族国家共同体这一身份,直接进入地域语境和全球氛围的相互作用的层面。也就是说,当代全球史是指众多地域方案的存在,从而远离了经典现代化理论的线性模式。
史学范式的变化还反映在研究方法上。当代史学正逐渐从习惯的因果解释方法转向语境方法。当然,在不同的史学领域,语境方法的表现形式是不一样的,有变异的。一般是把语境看成一种“形势”“情境”。它不仅为任何“行为”提供社会条件,并且提供这一“行为”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应该指出,对“语境方法”或“普遍语境化”的作用也存在不同的看法。此外,当代史学还具有多中心和跨学科的特征。多中心是明显地与过去固有的欧洲中心主义相对立的。跨学科性则要求对与所选择的研究题目有关的社会-人文科学的所有知识进行整体的综合的分析,而不是随意地选取社会-人文科学的某个研究战略。历史学家所选用的综合的分析方法的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毗邻的”学科理论的掌握深度。总之,当代国际史学在“范式”层面上的变化始终未曾间断。这正是国内外史学需要跟踪研究的重要问题,也是国内研究较少的领域,因而存在较大的创新空间。
当代国际史学总体发展中还有一个重要趋势是“文化的转向”对它的影响。所谓的“文化的转向”是当代整个思想界、人文-社会科学界出现的一个重要趋向,是一种质的进步。这反映出对人类在过去和现在的主观能动性的表现的日益重视,也表明要在新的理论-方法论的基础上对这种主观能动性的具体化-语境化进行探讨,以适应当代文明的全球性特点、开展跨文化对话的目的和多样性统一的原则。研究和比较世界的不同图景、研究和对比不同历史社会和文明之间文化理想内涵及价值体系的特点——这些已成为当代国际史学的中心课题之一。自然,当代国际史学的发展特点和趋势并不只限于上述几点,许多问题还有待于今后深入的研究。
本辑收集文章的出发点是,既注重国际史学发展中带有普遍性、共同性的趋势和问题,又对不同地区和国家的史学发展进行专门的探讨,并尽可能地在它们之间进行比较。具体地说,本辑设有专栏探讨国际史学发展的若干总体性的趋势,另有专栏研究当代的中国史学发展,还为中国以外的亚洲史学、西方史学、俄罗斯史学设了专栏。另要说明的是,为了强调跨学科研究,还专门设立了“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问题”专栏,发表了史学以外学科的一些文章。需要着重指出的一点是,本辑特别辟了“信息史学”的专栏,这是为了突出这一新兴的学科。它是当前“信息时代”历史学的新发展,也在某种程度上预示了史学未来发展的某些方面。
我国是有悠久而又优秀的历史传统的世界大国。我国的历史学在当代也有长足的进展,影响日益扩大。我国史学的发展自然要继承我国优秀的历史传统,走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绝不能盲目地跟着西方或任何别的国家的史学发展跑。这是必须做到的。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坚持改革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不能脱离世界文明发展大道。我国历史学的发展离不开对国际史学发展的了解。唯有加强彼此间的互动交流,我国的历史学才能取长补短,营养自身,从而得到更快更健康的发展。这也是我们编辑本辑的初衷。鉴于我们的学识有限以及时间的仓促,错误之处在所难免,谨望读者不吝指正。后还要说明一点,本辑所有文章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文责自负。
此外,对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和江西师范大学的慷慨资助,我们表示由衷的感谢!
2014年8月2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