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9664071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吴兰波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担任中学教师、文化馆员、文学刊物编辑和芜湖市文联的业务工作。出版长篇历史小说《戴安澜》、长篇现代小说《女人河》、戏剧集《韩珠娘》等。曾荣获安徽省“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安徽省老作家文学贡献奖等奖项。《将军与红颜》汇编了他的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散文共计15篇,包括《将军与红颜》《车上的感觉》《父亲的微笑》等。
内容简介
《将军与红颜》收录了作者吴兰波创作的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散文作品。小说《将军与红颜》讲述了一位仰慕者与戴安澜将军之间发乎情、止乎礼的动人故事;《大地是小姑》追忆了养育自己的小姑令人感叹的人生际遇;《晚霞绚烂无比》描写了一个热情奔放、单纯朴实的姑娘小七子对爱情的追寻;《铁窗锈迹》回忆了一段特殊的铁窗生活;《被遗忘的谋杀案》展现了一个律师历经磨难仍坚守底线的故事。
目 录
代序 在坚守中突破(凤元华)
中篇小说
将军与红颜
大地是小姑
晚霞绚烂无比
钢窗锈迹
被遗忘的谋杀案
中篇小说
将军与红颜
大地是小姑
晚霞绚烂无比
钢窗锈迹
被遗忘的谋杀案
短篇小说
红莲
水牛
莲村情话
特别考场
车上的感觉
散文
永远的怀念
旅美散记
希望的田野
父亲的微笑
南北纪行
后记
记忆的碎片
前 言
在坚守中突破
凤元华
如果不是因为荣获“安徽省老作家文学贡献奖”,估计我们芜湖喜欢文学的,很少有人想起这位曾在芜湖很活跃的资深文学工作者吴兰波。老作家文学贡献奖,是一种终身殊荣,首届是七年前颁发的,当时芜湖市只有王兴国一人获得。这一届授给了吴兰波。这一奖项,让暌违芜湖文坛长达二十年之久的吴兰波重新回到大众视野,成为热点。
的确,之前很多人对吴兰波这个名字感到陌生。一方面是因为吴老先生20世纪90年代初就已退休去了美国,造成时空上的客观阻隔;另一方面是他主观上内敛低调,喜欢宅在书斋很少和外界接触,从美国回来也不愿告知他人。我算是幸运的一个,早在2011年就知道了这位老作家。三年前的一天,李幼谦老师向我推荐了一部长篇小说《女人河》,说如果读得有点感觉就写点心得,要是没感觉就放一边。我顺口应承下来,也没特别当回事,毕竟当下的小说粗制滥造的太多,质量不敢恭维。然而,阅读经验告诉我,《女人河》是一部拿得出手的佳作。小说写的是一个男人生命中遭遇若干女人的爱情故事。作者以饱含热泪的笔调抒写了主人公展望舒对几个女人的款款深情,让人从生命的藤蔓上嗅到真爱的芬芳。宏大的叙事背景、在政治倾轧下闪耀的人性光亮、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叙事手法、双线交织的线索等,大大增强了小说的故事性、精彩性和可读性。文本之外,我对小说作者吴兰波有了一份特别的敬意。后来,吴老读到我写的书评也较为认可,从此我们因文结缘,开始交往。
次拜访吴兰波先生的情景仿佛仍在眼前。那天,由李幼谦老师引路来到芜湖城北的吴老家中,那是一幢三层带院落的独栋别墅,院子里种着一些蔬菜和花草,是颐养天年的好住处。见到我们,吴老特别高兴,亲自下厨,并拿出从美国带回的星巴克咖啡和自酿的葡萄酒款待我们。吴老个头不高,头发花白,慈祥的面容上两只眼球略显外凸,说话语速不快,但很流利,口中不时发出笑声,同时辅以拍掌的动作,煞是可爱,完全不像年逾古稀的老人。我们虽是初次见面却没一点生疏感,东拉西扯,相谈甚欢。吴老还领我们参观了家中每个角落,让我羡慕的是那间书房,四壁藏书整齐地陈列着,午后的阳光照进来,暖融融的,特别有一种想睡进书中不愿醒来的感觉。临别时,吴老向我们透露了一个创作小秘密,说明年他又要推出长篇,以后争取两年一部。说实在的,我当时将信将疑。
次年,吴兰波的长篇历史小说《戴安澜》由安徽文艺出版社作为年度重点书目正式出版。这也印证了老先生的话并非挂在嘴上说说而已。几乎是时间,吴老就将这一喜讯电话告诉我,并邀我去他家赠我一本。我也乐意成为《戴安澜》批读者之一。和部长篇相比,《戴安澜》的创作受到史实的限制较多,难度明显增加,但这方面吴老处理得游刃有余,是创作上的一大突破。为获得手素材,早在20世纪80年代他就多次采访了跟随戴将军赴缅甸作战的国军退伍老兵。《戴安澜》在充分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公正而大胆地取舍,细节部分予以灵活精巧地创造,是史实与细节的完美兼容。小说不仅真实再现了规模宏大的抗日战争场面,构造了错综复杂的人物矛盾,创设了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还对作为将军的戴安澜进行了血肉丰满的塑造。该书以戴安澜将军叱咤风云的戎马一生为主线,既展现了戴将军身先士卒、不惧牺牲、奋勇杀敌、精忠报国的铁血气概,又体现了戴将军多才多艺、兴趣广泛、情感丰富、有情有义的侠骨柔情。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栩栩如生,历历在目。该书是部全面展示戴安澜将军一生的文学作品,省出版部门专家版前审读认为,是一部难得的内容鲜活的爱国主义教育读本。这是对这部长篇历史小说一个很中肯的评语。甫一上市,好评如潮。
2014年12月,长篇历史小说《戴安澜》荣获省委宣传部颁发的安徽省“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是该奖项设立30年来,芜湖市创作的图书首次获奖,实现了文学创作的突破。受到中共芜湖市委和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奖励。
吴兰波先生早年从事戏剧创作,成果丰硕。小说《戴安澜》一书出版后,影响较大,芜湖的黄梅戏剧团,特意约请他编写了大型黄梅戏《海鸥颂》和黄梅戏折子戏《铁血将军戴安澜》,在舞台上树起了民族英雄的光辉形象,起到了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作用。剧本得到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和市里宣传文化部门的重视和扶持。这几年,吴兰波先生的小说和戏剧著作在海内外销售,并被诸多图书馆收藏。
吴老并不满足多年来获得的成绩,他继续埋头笔耕,目前已经完成并准备出版的书稿就有三部。
一部是讲述几个青年人进入戏剧圈艰难寻梦故事的长篇小说《追寻》;一部是近几年新编创的剧本结集而成的戏剧集《海鸥颂》;一部是小说散文集《将军与红颜》。他把文学创作视为终身事业在坚守,他不断突破自我,不满足于已有的写作模式,不把写作当作廉价的自我复制过程。
这部小说散文集《将军与红颜》选入的中篇小说《将军与红颜》,在安徽省作家协会第二届小说大奖赛中荣获“‘古井杯’江南小说大奖”。中篇小说《大地是小姑》在中国散文学会主办的第二届“新视野”杯全国文学征文大赛终被评为小说类一等奖。此文集还收入了他早些年在省、市文学刊物上发表的中短篇小说和散文作品十余篇。
本书面世,希望能带给广大读者更多的阅读惊喜。
(凤元华,青年作家,中学教师。)
凤元华
如果不是因为荣获“安徽省老作家文学贡献奖”,估计我们芜湖喜欢文学的,很少有人想起这位曾在芜湖很活跃的资深文学工作者吴兰波。老作家文学贡献奖,是一种终身殊荣,首届是七年前颁发的,当时芜湖市只有王兴国一人获得。这一届授给了吴兰波。这一奖项,让暌违芜湖文坛长达二十年之久的吴兰波重新回到大众视野,成为热点。
的确,之前很多人对吴兰波这个名字感到陌生。一方面是因为吴老先生20世纪90年代初就已退休去了美国,造成时空上的客观阻隔;另一方面是他主观上内敛低调,喜欢宅在书斋很少和外界接触,从美国回来也不愿告知他人。我算是幸运的一个,早在2011年就知道了这位老作家。三年前的一天,李幼谦老师向我推荐了一部长篇小说《女人河》,说如果读得有点感觉就写点心得,要是没感觉就放一边。我顺口应承下来,也没特别当回事,毕竟当下的小说粗制滥造的太多,质量不敢恭维。然而,阅读经验告诉我,《女人河》是一部拿得出手的佳作。小说写的是一个男人生命中遭遇若干女人的爱情故事。作者以饱含热泪的笔调抒写了主人公展望舒对几个女人的款款深情,让人从生命的藤蔓上嗅到真爱的芬芳。宏大的叙事背景、在政治倾轧下闪耀的人性光亮、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叙事手法、双线交织的线索等,大大增强了小说的故事性、精彩性和可读性。文本之外,我对小说作者吴兰波有了一份特别的敬意。后来,吴老读到我写的书评也较为认可,从此我们因文结缘,开始交往。
次拜访吴兰波先生的情景仿佛仍在眼前。那天,由李幼谦老师引路来到芜湖城北的吴老家中,那是一幢三层带院落的独栋别墅,院子里种着一些蔬菜和花草,是颐养天年的好住处。见到我们,吴老特别高兴,亲自下厨,并拿出从美国带回的星巴克咖啡和自酿的葡萄酒款待我们。吴老个头不高,头发花白,慈祥的面容上两只眼球略显外凸,说话语速不快,但很流利,口中不时发出笑声,同时辅以拍掌的动作,煞是可爱,完全不像年逾古稀的老人。我们虽是初次见面却没一点生疏感,东拉西扯,相谈甚欢。吴老还领我们参观了家中每个角落,让我羡慕的是那间书房,四壁藏书整齐地陈列着,午后的阳光照进来,暖融融的,特别有一种想睡进书中不愿醒来的感觉。临别时,吴老向我们透露了一个创作小秘密,说明年他又要推出长篇,以后争取两年一部。说实在的,我当时将信将疑。
次年,吴兰波的长篇历史小说《戴安澜》由安徽文艺出版社作为年度重点书目正式出版。这也印证了老先生的话并非挂在嘴上说说而已。几乎是时间,吴老就将这一喜讯电话告诉我,并邀我去他家赠我一本。我也乐意成为《戴安澜》批读者之一。和部长篇相比,《戴安澜》的创作受到史实的限制较多,难度明显增加,但这方面吴老处理得游刃有余,是创作上的一大突破。为获得手素材,早在20世纪80年代他就多次采访了跟随戴将军赴缅甸作战的国军退伍老兵。《戴安澜》在充分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公正而大胆地取舍,细节部分予以灵活精巧地创造,是史实与细节的完美兼容。小说不仅真实再现了规模宏大的抗日战争场面,构造了错综复杂的人物矛盾,创设了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还对作为将军的戴安澜进行了血肉丰满的塑造。该书以戴安澜将军叱咤风云的戎马一生为主线,既展现了戴将军身先士卒、不惧牺牲、奋勇杀敌、精忠报国的铁血气概,又体现了戴将军多才多艺、兴趣广泛、情感丰富、有情有义的侠骨柔情。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栩栩如生,历历在目。该书是部全面展示戴安澜将军一生的文学作品,省出版部门专家版前审读认为,是一部难得的内容鲜活的爱国主义教育读本。这是对这部长篇历史小说一个很中肯的评语。甫一上市,好评如潮。
2014年12月,长篇历史小说《戴安澜》荣获省委宣传部颁发的安徽省“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是该奖项设立30年来,芜湖市创作的图书首次获奖,实现了文学创作的突破。受到中共芜湖市委和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奖励。
吴兰波先生早年从事戏剧创作,成果丰硕。小说《戴安澜》一书出版后,影响较大,芜湖的黄梅戏剧团,特意约请他编写了大型黄梅戏《海鸥颂》和黄梅戏折子戏《铁血将军戴安澜》,在舞台上树起了民族英雄的光辉形象,起到了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作用。剧本得到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和市里宣传文化部门的重视和扶持。这几年,吴兰波先生的小说和戏剧著作在海内外销售,并被诸多图书馆收藏。
吴老并不满足多年来获得的成绩,他继续埋头笔耕,目前已经完成并准备出版的书稿就有三部。
一部是讲述几个青年人进入戏剧圈艰难寻梦故事的长篇小说《追寻》;一部是近几年新编创的剧本结集而成的戏剧集《海鸥颂》;一部是小说散文集《将军与红颜》。他把文学创作视为终身事业在坚守,他不断突破自我,不满足于已有的写作模式,不把写作当作廉价的自我复制过程。
这部小说散文集《将军与红颜》选入的中篇小说《将军与红颜》,在安徽省作家协会第二届小说大奖赛中荣获“‘古井杯’江南小说大奖”。中篇小说《大地是小姑》在中国散文学会主办的第二届“新视野”杯全国文学征文大赛终被评为小说类一等奖。此文集还收入了他早些年在省、市文学刊物上发表的中短篇小说和散文作品十余篇。
本书面世,希望能带给广大读者更多的阅读惊喜。
(凤元华,青年作家,中学教师。)
在线试读
1939年12月爆发于广西宾阳县境内的昆仑关战役,是中日两军桂南会战的核心战役,国民党军队某师担任主攻。鏖战十余个日夜,戴将军挥师入关,取得了抗日正面战场自武汉失守以来的一次重大胜利。在总结昆仑关战役的南岳军事会议上,何应钦代表蒋介石主持会议,赞许戴将军为“当代之标准青年将领”。昆仑关大捷在全国各地引起热烈反响,报刊、号外、大标语层叠不穷。后方城镇,万众欢腾。攻占昆仑关后,某师继续追歼日寇,扩大战果,而溃逃的日寇仍然贼心不死,伺机反扑。
1940年1月11日,一个天色阴沉的日子,戴将军和参谋长张维翰乘吉普车到炮兵营阵地巡视、督战。
炮营向敌阵地连续发射百余发炮弹,还是压不住敌人的炮火。戴将军举镜嘹望片刻,亲临炮位,将观测器材仔细察看了一番,在剪形镜前标定方位、距离,调整发射角度,然后退离炮位大吼一声:“给我打!”
炮手立即进入炮位,迅速开炮。随着一发发炮弹在敌阵地炸开,腾起一片红色的火光和灰黑色的烟雾。但这一阵猛烈而准确的炮击,仍然没有压住敌炮阵地的炮火,他们反而越打越猛。后来得知,在这次炮击中,日军一旅团长被炸,当场身亡。日军被打得恼羞成怒,向国民党军队阵地接连发射一百多发炮弹。只听得轰隆一声,其中一枚炮弹落在离戴师长不远处爆炸,炮弹的碎片击中了他的左背,戴将军一个踉跄,跌倒在地。
连长及炮手们立即拥上,齐声呼喊道:“师长!”
戴将军的左背涌出一股鲜血,洒在了桂南的土地上!
戴将军咬着牙,从上衣口袋中取出一枚白色的手绢,捂住左背受伤处,白手绢上立刻染满了鲜血……
几个人将戴将军抬上吉普车,吉普车随即开动。吉普车路过师部时,陈副官换下了张维翰,陪同师长赶赴柳州野战医院。
吉普车在次日天刚亮开到时,已有柳州军政方面及得知消息的市民群众等候在医院门口。医务人员也抬着担架在守候。
人群中有不少男女青年。有一青年女子挤在其中,更是表露了对戴将军受伤的焦急心情。
戴将军被几个人抬上担架时,陈副官帮着捂伤口的带血的白手绢,不慎掉落在地。他见到一位青年女子赶忙拾起那条被将军的鲜血染红了白手绢,双手颤抖,热泪盈眶……
戴将军困在吉普车上整整一个夜晚,伤痛疲倦可想而知。他被抬进医院后,看护长先将他的伤口进行清洗,接着拍x光探查弹片所在,然后立即送进手术室开刀,丝毫没有延误。
戴将军做完手术,被送进住院部的病房。
第二天早上,看护长进房为戴将军换药。
病床边的床头柜上放了一只花瓶,里面插着一枝淡红色的蜡梅。戴将军靠在床头,读着英语书本。
看护长和蔼地问:“戴师长,您醒了?”
戴将军说:“看护长,是您送来这枝蜡梅的香气把我唤醒的。真要谢谢您,连伤口也不疼了。”
看护长说:“不该谢我,应该谢一位小姐。”
戴将军问道:“什么?谢一位小姐?”
看护长说:“是啊。这位小姐还说,她送上这傲雪梅花,象征戴将军坚毅的品格。因为你没有醒,怕惊动了你,她一直站在病房门口,我没让她进来。”
“一位小姐?她送了花,还说出这么有品位的话来,那绝不是一般的女青年了!”戴将军说,“看护长,这位小姐要是再来,你请她进来见我,我要当面感谢她!”
看护长笑着说:“下次她来了,我一定带她进来见师长!”
遗憾的是,这位小姐没有再到医院来了。
二
戴将军伤愈之后,回到部队,率某师移防广西来宾县。4月转至湖南祁阳整训。春夏之交,戴将军率某师换防到贵州安顺、曲靖一带,加强整训,蓄势待命。
这一天,安顺商会许会长请某师的师长、团官长前来许府聚会,帮他们接风洗尘。客厅里设下四大圆桌酒席。某师官长与安顺名流要人聚会一堂。戴将军端坐首席。他没穿军装,而是西装革履,与胖胖的穿长衫的许会长并坐,更显得英俊洒脱。
许会长起身说了几句接风辞。从蒋委员长领导国民党军队对日寇大举反攻的抗战大局,说到戴将军率某师激战昆仑关,击毙日军数名高级将领,是国民党军队正面战场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话不多,言简意赅,满腔热情。紧接着许会长举杯祝贺。
安顺众名流和军官们起身举杯响应。宴席上宾客兴致正浓之时,客厅的门被推开。一名端庄青年女子毫不拘谨地进了客厅。陈副官一眼认出,她就是在柳州医院拾起染血的白手绢,后来又给戴将军送花的青年女子,正感十分惊讶,许会长起身介绍道:“师座,这是小女茹英。刚从国外回来,无拘无束,有失礼仪。”
……
1940年1月11日,一个天色阴沉的日子,戴将军和参谋长张维翰乘吉普车到炮兵营阵地巡视、督战。
炮营向敌阵地连续发射百余发炮弹,还是压不住敌人的炮火。戴将军举镜嘹望片刻,亲临炮位,将观测器材仔细察看了一番,在剪形镜前标定方位、距离,调整发射角度,然后退离炮位大吼一声:“给我打!”
炮手立即进入炮位,迅速开炮。随着一发发炮弹在敌阵地炸开,腾起一片红色的火光和灰黑色的烟雾。但这一阵猛烈而准确的炮击,仍然没有压住敌炮阵地的炮火,他们反而越打越猛。后来得知,在这次炮击中,日军一旅团长被炸,当场身亡。日军被打得恼羞成怒,向国民党军队阵地接连发射一百多发炮弹。只听得轰隆一声,其中一枚炮弹落在离戴师长不远处爆炸,炮弹的碎片击中了他的左背,戴将军一个踉跄,跌倒在地。
连长及炮手们立即拥上,齐声呼喊道:“师长!”
戴将军的左背涌出一股鲜血,洒在了桂南的土地上!
戴将军咬着牙,从上衣口袋中取出一枚白色的手绢,捂住左背受伤处,白手绢上立刻染满了鲜血……
几个人将戴将军抬上吉普车,吉普车随即开动。吉普车路过师部时,陈副官换下了张维翰,陪同师长赶赴柳州野战医院。
吉普车在次日天刚亮开到时,已有柳州军政方面及得知消息的市民群众等候在医院门口。医务人员也抬着担架在守候。
人群中有不少男女青年。有一青年女子挤在其中,更是表露了对戴将军受伤的焦急心情。
戴将军被几个人抬上担架时,陈副官帮着捂伤口的带血的白手绢,不慎掉落在地。他见到一位青年女子赶忙拾起那条被将军的鲜血染红了白手绢,双手颤抖,热泪盈眶……
戴将军困在吉普车上整整一个夜晚,伤痛疲倦可想而知。他被抬进医院后,看护长先将他的伤口进行清洗,接着拍x光探查弹片所在,然后立即送进手术室开刀,丝毫没有延误。
戴将军做完手术,被送进住院部的病房。
第二天早上,看护长进房为戴将军换药。
病床边的床头柜上放了一只花瓶,里面插着一枝淡红色的蜡梅。戴将军靠在床头,读着英语书本。
看护长和蔼地问:“戴师长,您醒了?”
戴将军说:“看护长,是您送来这枝蜡梅的香气把我唤醒的。真要谢谢您,连伤口也不疼了。”
看护长说:“不该谢我,应该谢一位小姐。”
戴将军问道:“什么?谢一位小姐?”
看护长说:“是啊。这位小姐还说,她送上这傲雪梅花,象征戴将军坚毅的品格。因为你没有醒,怕惊动了你,她一直站在病房门口,我没让她进来。”
“一位小姐?她送了花,还说出这么有品位的话来,那绝不是一般的女青年了!”戴将军说,“看护长,这位小姐要是再来,你请她进来见我,我要当面感谢她!”
看护长笑着说:“下次她来了,我一定带她进来见师长!”
遗憾的是,这位小姐没有再到医院来了。
二
戴将军伤愈之后,回到部队,率某师移防广西来宾县。4月转至湖南祁阳整训。春夏之交,戴将军率某师换防到贵州安顺、曲靖一带,加强整训,蓄势待命。
这一天,安顺商会许会长请某师的师长、团官长前来许府聚会,帮他们接风洗尘。客厅里设下四大圆桌酒席。某师官长与安顺名流要人聚会一堂。戴将军端坐首席。他没穿军装,而是西装革履,与胖胖的穿长衫的许会长并坐,更显得英俊洒脱。
许会长起身说了几句接风辞。从蒋委员长领导国民党军队对日寇大举反攻的抗战大局,说到戴将军率某师激战昆仑关,击毙日军数名高级将领,是国民党军队正面战场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话不多,言简意赅,满腔热情。紧接着许会长举杯祝贺。
安顺众名流和军官们起身举杯响应。宴席上宾客兴致正浓之时,客厅的门被推开。一名端庄青年女子毫不拘谨地进了客厅。陈副官一眼认出,她就是在柳州医院拾起染血的白手绢,后来又给戴将军送花的青年女子,正感十分惊讶,许会长起身介绍道:“师座,这是小女茹英。刚从国外回来,无拘无束,有失礼仪。”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