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3940950
本书简明扼要地勾勒出了一幅较为完整的俄罗斯历史画卷,让广大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俄罗斯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如果要了解俄罗斯文明,就让我们翻开本书,一起走进俄罗斯那广袤的大地,去探寻这个奇异的国度中蕴藏的神奇魅力吧。希望通过这本书,能让读者对俄罗斯文明有一个比较明晰的、客观的认识,并从中学到俄罗斯人的独特的处世风度和民族风范。
俄罗斯在东方人眼里是“寒冷”的代名词,是极地国家的象征,而在西方人的眼里,她又是一个充满了神秘色彩的东方国家。正是东西方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融,才形成俄罗斯这不同凡响的独特文化。
广袤的国土,丰富的资源,众大的人口,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俄罗斯的发展历史上,每一次巨大的进步与飞跃都起源于这块土地上曾经发生的,而且至今依然影响人类文明的划时代改革乃至伟大的革命。
第一章 探寻俄罗斯文明的轨迹
俄罗斯的起源
金帐汗国的统治
莫斯科公国的崛起
恐怖的伊凡大帝
专题: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精神——双头鹰
第二章 彼得大帝的中央集权制度
中俄《尼布楚议界条约》
彼得大帝向西方学习
波尔塔瓦战役
彼得的改革与功绩
第三章 俄国女皇重振雄风
在痛苦中寻道图强
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开明专制
对外的扩张和影响
第四章 专制与反抗
暴君统治的时代
亚历山大一世的改革
莫斯科保护卫战
十二月党人革命
第五章 帝国鼎盛时期的扩张和没落
战争打开扩张之旅
历史上最伟大的立法
尼古拉二世的统治时期
第六章 危机中的划时代革命
血色的星期天
一战中的俄国
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
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
第七章 苏联的发展模式
斯大林的执政方略
粉碎德国闪击战
赫鲁晓夫的改革
极权主义
第八章 新生的俄罗斯联邦
叶利钦时代
打造军事强国
休克疗法
改写历史的总统
强人总统普京
第九章 世界第一的科技大国
精英荟萃的科学领域
“化学之父”门捷列夫
“火箭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
飞机设计奠基人图波列夫
太空旅行第一人加加林
第十章 群星璀璨的文学艺术
文学大师辈出的国度
为自由而歌的诗人
悠远深沉的古典音乐
无与伦比的绘画艺术
极富个性的芭蕾舞蹈
别具一格的建筑风格
第十一章 无可匹敌的世界体育大国
重振俄罗斯体育大国
国际象棋大师
一章探寻俄罗斯文明的轨迹
在欧亚大陆北部,有一个地跨欧亚两大洲,国土面积为17 075 400平方千米的国家。这就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联邦。这是一个十分神奇的国度,从发展的历程来看,它总是不断地演绎着神奇,时而落后,时而强大,总喜欢扮演着在灾难重重中崛起、强大,又在顶端峰峦之上跌落、衰败的角色。它曾经威震一时,与超级大国的美国分庭抗礼,却因为内部的动乱而分崩离析,陷入经济崩溃的边缘。集强大与羸弱于一身,汇发达与落后于一体。也许这就是这个国家的特征。无论怎么样,它始终彰显了超级大国中的强国形象,其科技实力雄厚,特别是航空航天技术,位居世界前列。它还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对安理会议案拥有一票否决权。除此以外,它还是五个金砖国家之一。
俄罗斯的起源
俄罗斯民族是东斯拉夫人的一支,而东斯拉夫人是斯拉夫人的一个支系。
斯拉夫人是欧洲最为古老、最为庞大的部族集团,在公元1000年左右,就已经散居在欧洲中部和东部的平原了。他们身材高大强壮,能够忍受饥饿与寒冷,机巧灵活,善于攻城略地。公元6世纪,斯拉夫人已经分化为西斯拉夫人、东斯拉夫人和南斯拉夫人。
东斯拉夫人散居在德涅斯特河以东、第聂伯河中游一带,以后逐步向第聂伯河上游、奥卡河、伏尔加河上游、道格瓦河地区扩展。他们从事农业、畜牧业和渔猎经济,会加工、使用铁器。东斯拉夫人视万物为神灵,以太阳神为主神,认为一切自然现象均是神灵操纵的结果。他们在政治和社会生活方面,带有较浓厚的军事民主制色彩。
公元8世纪以前,东斯拉夫人各部族仍然处于流动和迁移的过程中,彼此分散。东斯拉夫人部落是后来的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三个民族的祖先。这三个民族由于相近的血缘、地缘关系和长期的共同生活,其文化、历史和语言比较亲近。
公元8世纪,长期居住在东欧平原的东斯拉夫人的氏族和部落被农村公社取而代之。9世纪以后,东斯拉夫人内部矛盾日益加剧,农村公社中从事征战的上层人物逐渐形成武士阶级。他们把公社土地据为己有,让奴隶和依附农民耕种,武士集结在某军事首领周围,跟随他四处征战,这种主从关系于是成了以后君臣关系的萌芽。
彼得的改革与功绩
彼得执政的俄国,是一个十分落后的国家,其经济发展水平十分低下,由于统治阶级上层的内讧和战乱频仍,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农民因饥荒、破产和贫困而四处逃亡,出现了大量土地荒芜的现象。直至17世纪末,农业生产仍未得到完全恢复,农民的耕地仍比过去减少25%左右。政治机构也存在着诸多弊端,诸如行政、财政、司法的权限不分;分工不明确;财政制度紊乱;缺乏统一的监督;机构过于庞大等。军事制度也存在着不少弊端。旧时的贵族军队,因平时经营地产、临打仗时行动迟缓,纪律松弛,已渐渐失去它的军事意义。新成立的射击军,因主要由手工业者和商人组成,他们不仅当兵,平时还从事手工业和买卖,加上训练和装备都很落后,作战能力很低,也不能适应国家对内政策和对外战争的需要。文化教育也十分落后,宗教思想在一切思想文化领域占绝对统治地位。居民中识字的人很少,社会上出现的书籍都是手抄本,错误连篇,价钱昂贵,行销的也都是一些宣扬宗教的作品。这种落后状况,严重地阻碍着俄国社会的发展。
彼得一世洞悉国家存在落后的种种弊端,也深切地体会到:要改变国家落后的现状,摆脱面临的困境,唯一的途径就是改革。想就做,于是,彼得一世就在俄国实行了自上而下、大胆果断的全面改革。
彼得一世的改革首先是从生活方式和行为习俗这些细节开始。第一件事是剪胡子。1698年当几位大臣来问候远途归来的彼得大帝时,彼得一世突然操起手中的剪刀朝他们的胡子剪去,从而揭开了一系列改革的序幕。第二件事情是革除传统的宽袖长袍。他认为这种服装华而无当,有碍工作,必须禁止。他在宴会上自己动手,把客人的大袖袍剪得干干净净,一边剪还一边说:“大袖子太碍事,到处惹祸;不是把玻璃杯子拂下来,就是弄汤弄水,撒人一身。剪下来这一段,你还可以拿去做一双靴子。”
而在国家的改革措施上,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改革军事,加强国防,夺取出海口。彼得一世的改革活动,主要是在北方战争期间(1700-1721)进行的,这就决定了彼得的许多改革措施是围绕着军事改革而展开的。所以,马克思认为彼得一世的“全部事业都是以征服波罗的海沿岸为转移”。为了击败堪称欧洲强国的瑞典,夺取出海口,早在北方战争前夕,彼得就着手改组军队。1700年彼得下令废除射击军,实行义务兵役制,规定各阶层不分贵贱,服兵役一律平等。彼得一世在位期间,先后征兵53次,约有284000人被强征人伍。为了提高军队干部的技术和指挥能力,彼得把大批贵族青年派往意、法、英、荷等国去学习军事,并以重金聘请外国人在俄国军队中担任要职。1721年,在俄国著名将领中,有14名是外籍人。同时,在国内还开办了各种军事学校、技术学校和训练班,大力培养军事人才。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