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15377098
一曲理性乐观者的牧歌通俗易懂的世界通史入门读物
娓娓道来几十段精彩的文明史片段,闪耀人类文明的三卷赞歌!
《文明之光》系列荣获由中宣部、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推选的2014“中国好书”奖。
作者以人文与科技、经济结合的视角,选取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人或事件:大航海,文艺复兴,古代罗马,美第奇家族,瓷器,牛顿,爱迪生,航天飞机,原子能,绘画、音乐,计算机时代……透过有趣易懂的故事式的讲解,揭示人类文明不断解决问题、曲折前行的辉煌历程,以及平凡人等对社会进步的巨大贡献。在阅读过程中,读者既能够增长历史知识,也可以体会到人类文明发展历程的多样性。
在具体的讲述上,作者以科学的态度提及不同的观点,并不只执一家之言或是轻易给出一个结论,比如评价宋朝就提到了钱穆、陈寅恪、费正清的不同观点。正是这种贯穿始终的科学态度,让这本书给人启发的同时也令人信服。
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先生、美国著名华裔物理学家张首晟教授分别为《文明之光》作序,对本书给予了高度评价。
吴军博士从对人类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却在过去被忽略的历史故事里,选择了有意思的几十个片段特写,以人文和科技、经济结合的视角,有机地展现了一幅人类文明发展的宏大画卷。
《文明之光》系列大致按照从地球诞生到近现代的顺序讲述了人类文明进程的各个阶段,每个章节相对独立,全景式地展现了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的多样性。《文明之光》系列第三册讲述了音乐、美术、计算机、互联网、金融、硅谷对世界科技发展的启迪、微粒子和宇宙天文学、环境保护等,共八个专题。
看完这个系列,读者朋友可以体会到,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社会虽然不断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但人类总是会有办法解决它们,我们要成为一个“理性乐观派”;其次是能够认识到普通人对文明发展的贡献,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贡献者。
第十七章 从巴赫到柴可夫斯基一近代音乐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精制而典雅的巴洛克音乐
第二节 英雄史诗般的古典主义音乐
第三节 凸显个性的浪漫主义音乐
第四节 丰富多彩的民族主义音乐
附录一 贝多芬给他的永恒爱人的书信
附录二 格里尔帕策(Franz Grillparzer,1791—1872)在贝多芬葬礼上的演讲
附录三 经典音乐发烧唱片推荐
第十八章 从达维特到麦克斯一绘画的发展和个性的解放
第一节 标准审美的(新)古典主义
第二节 温情脉脉的浪漫主义
第三节 光与色交织的印象派
第四节 写实人生的新世纪绘画
附录一 近代到现代绘画艺术的主要流派
附录二 世界著名艺术博物馆馆藏介绍
第十九章 计算的时代一从算盘到人体的一部分
第一节 自动计算一从梦想到实现
第二节 划时代的发明一电子计算机的诞生
第三节 超越科学计算
第四节 让每个家庭都拥有计算机
第五节 “三无”时代
附录 计算机大事记
第二十章 伟大的博弈一华尔街的今昔
第一节 庞氏游戏和泡沫
第二节 华尔街的诞生和发展
第三节 一个人掀翻华尔街
第四节 将鸡交给狐狸照看
第五节 不断重复的愚蠢
附录一 些金融术语的含义
第二十一章 亘古而长青一硅谷的奇迹
第一节 旧金山湾区
第二节 硅谷的诞生
第三节 硅谷的发展
第四节 常青的奥秘
附录 硅谷大事记
第二十二章 互联网时代
第一节 互联网的诞生
第二节 商业模式之争
第三节 互联网的本质
第四节 互联网从2.0到3.0
附录 互联网大事记
第二十三章 上帝的粒子一希格斯玻色子和希格斯场
第一节 世界是能量的
第二节 上帝的粒子
第三节 宇宙的起源一大爆炸
第四节 宇宙的终结
附录 宇宙诞生的时间表
第二十四章 增长的极限一珍爱我们的地球
第一节 人类对环境的影响
第二节 缓慢的增长
第三节 珍爱地球
第四节 科技的力量
附录一 有关中国历代人口变化的说明
附录二 有关韦伯太空望远镜有趣的统计数据
索引
★著史需史才、史学和史识。吴军博士的史才,我们在《浪潮之巅》中已经领略;他在不同文化、不同机构下科研工作的积累,加上他长期游历欧美实地考察,也赋予了他难得的史料厚度和相关知识底蕴;从科学家向投资家身份的成功转型,使得他常常能道出超越同侪的见识。这些独特条件,确保了他能以一人之力,从浩瀚的原材料中,合理选择片段,拼成一幅文明之光的拼图。
——王石/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
★古代罗马的强大,今日美国的繁荣,是因为那些建国元勋,真正接受了来自于欧几里得的灵感,理解并提炼了科学的精神,活学活用,悟出了治国之道。由此可见,人类文明跨领域的交流可以创造新的奇迹。
在今天的世界,用铁路与航海来建立地理的联络已不是那么重要,而建立知识的桥梁,连接不同知识领域的孤岛,才是推进文明的动力。知识跨领域的连接能有效提高信息的密度,必然导致我们网络时代的文明大爆炸。
——张首晟/物理学家,斯坦福大学教授
★吴军的书有一种魔力,吸引你要赶快把它读完,这种魔力源于他与众不同的看问题的视角和平实的叙述。从《浪潮之巅》、《数学之美》,再到今天的《文明之光》,无一例外。吴军创作的另一个特点,是从来不坐在书斋里编书。为了创作《文明之光》,吴军走遍世界各地,寻访当年文明的遗迹,并到各大博物馆参观了大量的文物,然后写下了自己对文明的感悟。
书中文字轻松而优美,图文并茂,引人入胜。毫不夸张地讲,在快速消费时代,这是一本适合人们拿在手上慢慢欣赏品读的好书。
——陶宁/创新工场首席运营官
★在我看来,吴军的这部“文明之光”,最独特之处,也是最有价值之处,不在于他的语言、视角、论证、笔触之类的表面,而在于他所阐述的价值观:一个民族、国家、或者个人,他的“武功”(包括疆土、财富、地位、声望)不论多高,都会消散;而只有留下“文治”(包括思想、科学、艺术、文化,统称文明),这个民族或者个人才会名垂千古,因为只有文明的进步才是对人类发展最重要的东西。吴军远远超脱了民族主义和功利主义的狭隘历史观,写下这三卷人类文明的赞歌,这才是“文明之光”最核心的价值。
——Ryan
★作者是一位科学家。因此,他的视角和写法与所有的历史书、文明史(作者大多来自文科)都不同。即便是讲述历史(古代的宋朝)和艺术(中国以至于世界上的瓷器),也都注重事实,冷静地约束文科作者无法抑制的感性描述,用客观的笔触渐次道来,因为毫无刻意向读者“强加”什么观点的企图而令人读得放松。另一方面,对于史料的转述细致清晰,把古书中被我们忽略的许多细节一一列出,转换为今人可以理解的度量,注释详细,令人感受到深切的对于读者的尊重和认真。文字的逻辑性自不必说,而文采斐然,又不输于任何文科作者。即便是关于科学类的片段,我这个文科生竟然读起来也感觉亲切自然,如沐春风。
——斗室的碎玉 (公众微信号:Jade_Home.)
★历史、科普类的著作,国外有很多把书写得很有趣的作家;国内鲜有出众者,吴军老师打破了这个疆界。
——○勇 (内负宿心,外恧良朋)
★《文明之光》——科技史与人文史的完美融合,Geek们不容错过的时间旅行手册。
这样的细节在全书中处处可见,作者以其深厚的技术积淀和广阔的历史视野,加上深邃的人文主义情怀,将千年来的许多故事向我们娓娓道来。在书中的一些章节,作者还以极大的责任感和勇气,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触及到了当代一些现实和敏感的话题,体现出了作者极大的担当。
——水流云 (曾因醉酒鞭名马生怕多情累美人)
★人文主义的透视镜。
从具体方法上来讲,吴军先生采用的是社会学与艺术史的混合视角。对于每一个文明,他都简短地总结了其农业、语言、技术水平、教育、军事与政治制度等各方面的特点。这样的高度概括,从理论上应该是抽象而浅显的。但是吴军先生通过人文主义的视角,用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等人的传记将每个时代的各方面串联起来——以人写史。这一点与中国古代史学大家的纪传体记史竟不谋而合。但更进一步的,吴军先生通过对人物的寥寥几笔,在纸面上再现了一个立体的社会,如写意风流,留白处自有意。可见,吴军先生的历史观从根本上是以人为本的,是人文主义的。
——贾雯
随着文明的进步,艺术和科学都在不断地发展,但两者的发展模式有着根本的不同。艺术没有科学那种积累的效果,即21世纪的科学水平一定比17世纪的高。今天,几乎所有的物理学家水平都会超过牛顿,可在艺术上,我们就未必敢说今天的艺术家水平超越了前辈艺术家。事实上今天的画家很难超越米开朗基罗,今天的音乐家也很难超越贝多芬。艺术的发展带有明显的时代色彩和地域特点,并且为时代服务,因此对不同时代的人来讲,最好的艺术是他们喜闻乐见的,而不是他们理解不了的。正因如此,艺术不仅浓缩了历史上不同地区的文明特点,而且成为了解人类文明过程的一把钥匙,透过一种艺术,我们能够了解产生它的那个时代、那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和文明发展。
艺术和科技在发展模式上虽然有着根本的不同,但也有相似之处,那就是两者都有人才辈出、快速发展的高峰,以及发展相对平缓的低谷。比如在人类的绘画史上有过两个高峰: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和19世纪的法国。关于文艺复兴,第一册已作过介绍,这里我们不妨从人类绘画史的第二个高峰,即19世纪从古典主义到印象派的这一百年讲起。通过回顾绘画艺术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再到印象派的发展和演变,我们不仅能够看到人类审美不断完善和进步的过程,艺术家对个性解放的不断追求,而且可以看出近代以来,人类社会都在朝着追求人的幸福和个性解放的方向发展。到了20世纪,绘画艺术的发展趋势是个性化、多样性和自我表现主义,这其实折射出整个社会发展的轨迹。现在,就让我们回到18世纪末的法国,体会一下那些古典主义大师们所生活的年代和他们的代表作。
第一节标准审美的(新)古典主义
我们在前面介绍古典音乐时讲过,古典主义是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这一时期文化和艺术的整体潮流。它出现在欧洲启蒙运动之后,强调理性和秩序,这些特点在绘画中体现得非常明显。为了区分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古典艺术和启蒙运动之后的古典艺术,后一个时期在艺术史上也被称为“新古典时期”,相应的艺术就是“新古典主义”(Neoclassicism)。但是,在不混淆的情况下,艺术家们一般直接称后一个时期为“古典主义”,而称前一个时期古希腊和罗马时期。
古典时期音乐的代表人物(比如莫扎特和贝多芬)都出现在德国,而在绘画上古典主义大师都出现在法国。第一位也是最重要的一位古典主义大师就是达维特(Jacques—LouisDavid,1748—1825)。达维特出生在法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波旁王朝末期,他9岁那年便失去了父亲(死于决斗),于是和妈妈一起来到舅舅家生活。达维特从小喜欢画画,在书本上画满了画,并且很早就立志当一个画家。但是他的妈妈和舅舅都反对他从事这个职业,认为当穷画家养不活自己,而是希望他像舅舅那样成为一个建筑师。我的老师、著名书画家王乃壮在讲述幼年经历时,说他自己学习绘画时也遇到过家里人反对的情况,但是坚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是日后成功的开始。在达维特的一再坚持下,家里人还是允许他学习绘画了,并且把他送到一位当时颇有名气的洛可可’画家那里学习。很快,他的老师就很难再指导他了,于是达维特进入法国当时最高等艺术学院一皇家艺术院继续学习。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