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8000197丛书名: 服装中职教育“十二五”部委级规划教材
服装概论是一门服装专业基础课,涵盖服装领域的各项知识和概念。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服装的起源及演变、服装的意义与目的、服装的功能及分类、服装产业链概述、服装行业人才需具备的素质、服装的展示、服装流行与流行趋势等。为了方便广大读者学习与理解,本书还包含有丰富的实例分析和介绍。本书总结作者多年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而成,内容既包括服装专业基础知识的讲解,又包含服装行业技术及人才素质的要求,可作为中职院校服装专业教材使用。
服装概论是一门服装专业基础课,涵盖服装领域的各项知识和概念。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服装的起源及演变、服装的意义与目的、服装的功能及分类、服装产业链概述、服装行业人才需具备的素质、服装的展示、服装流行与流行趋势等。为了方便广大读者学习与理解,本书还包含有丰富的实例分析和介绍。
本书总结作者多年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而成,内容既包括服装专业基础知识的讲解,又包含服装行业技术及人才素质的要求,可作为中职院校服装专业教材使用。
章 绪论001
节 服装的起源和形成002
第二节 服装的演变005
第三节 中西方服装发展历史010
第四节 服装的目的和意义016
本章小结020
思考题020
第二章 服装的功能和分类021
节 服装的基本概念022
第二节 服装的功能023
第三节 服装的分类029
本章小结035
思考题035
第三章 服装产业链概述037
节 服装产品开发038
第二节 服装生产过程041
第三节 服装销售过程046
本章小结055
思考题055
第四章 服装行业从业人员岗位职业技能与素质057
节 服装设计类从业人员岗位职业技能与素质058
第二节 工厂技术类从业人员岗位职业技能与素质061
第三节 销售业务类从业人员岗位职业技能与素质067
第四节 经营管理类从业人员岗位职业技能与素质068
本章小结069
思考题069
第五章 服装展示071
节 服装静态展示072
第二节 服装动态展示081
第三节 服装表演089
本章小结094
思考题094
第六章 服装流行与流行趋势095
节 服装的流行096
第二节 服装的流行趋势103
第三节 服装设计风格及著名服装设计师风格105
本章小结126
思考题126
参考文献127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装产业发展迅速,现已成为世界
的服装加工生产国和出口国,这样的新形势对我们培养服装专业
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教材的专业水准决定了教育教学质量的
高低,是我们发展教育的基础条件。近年来,全国各服装院校积
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特点,提出许多新方法和新观念,从一定程
度上提高了专业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的技术水平,保证了人才的
适用性。由此,我们汇集全国各地服装院校教学的成果和经验,
组织相关服装院校有经验的专业教师共同编写这本实用型服装教
材。全书结构安排如下:
章介绍了服装的起源及演变、服装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介绍了服装的基本概念、服装的功能和分类。
第三章简要介绍了服装产品开发,并且重点介绍了服装生产
的全过程,包括前期准备、生产流程、包装与储运等工序步骤。
第四章介绍服装行业人才即服装设计类人才、工厂技术类人
才、销售业务类人才以及经营管理类人才所需具备的素质。
第五章介绍服装展示,包括服装静态展示和服装动态展示,
并为广大读者提供了多幅服装展示的图片欣赏,便于理解体会。
第六章介绍了服装流行与流行趋势,以及著名服装设计师不
同的设计风格,为读者提供一些参考和设计灵感来源。
参与本书编写的有重庆师范大学孙鑫磊、郭东梅、王力等老
师,广西科技职业学院陈桂林教授,辽源市职业中专张艳华
和孙晓梅老师,长春市中等专业学校周桂芹老师以及陕西工
业职业技术学院徐明亮老师。全书由孙鑫磊老师统稿。
本教材既注重理论知识点的系统性与科学性,又强调实践的
应用性和操作性。希望本教材的出版能够丰富服装专业的教学内
容,在我国服装专业教材建设中起到推动作用。
编者
2013年1月
章
绪论
课程名称:绪论
课题内容:服装的起源和形成
服装的演变
中西方服装发展历史
服装的目的和意义
课题时间:9课时训练目的:让学生了解服装的起源、演变和发展,对服装发展史有一定的了解,旨在对今后的服装设计实践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同时让学生熟知服装的目的和意义。教学方式:由教师讲述,并结合多媒体演示来证实服装发展的客观性,以便对以后学习提供理论依据,进一步明确服装的目的意义。
教学要求:1?让学生掌握服装的起源。
2?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服装的作用和意义。
3?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理解服装发展的演变过程。
4?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讲评。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掌握服装的目的和意义。
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人类历史背景,人类服装的起源、发展和演变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同步进行的。要了解我国乃至世界服装的发展演变规律,必须从服装的起源入手,通过了解世界各地各个时期所涌现出来的服装文化,正视中国和外国在服装发展史上的异同,寻找和借鉴外国服装发展的精髓,对促进中西服装文化的交流和从根本上提高我国服装行业的素质,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研究服装发展史时,我们不能把求知的水平仅停留在追溯年代的顺序及时代的服装穿着上,而是要对每个历史时期的服装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每个时代、每个地区所产生的服装样式特点,从中寻出服装演变的原因和规律、交流和影响,通过我国和外国相近服装款式的对比,加上对当时当地的各种环境、各种因素渗透的分析,从而认识时代变迁中的大演变,以加深对今天流行的衡量与理解,同时能够预测未来服装的发展趋势。在发展本民族服装优势的前提下,了解和借鉴外国的服装史,对于研究我国服装的演变及促进中西服装交流,起到积极作用,同时借鉴和汲取精华来为我所用,提高和加强我国服装在国际服装市场中的影响力。这些都是我们要学习服装演变史的理由和目的所在。
节 服装的起源和形成
一、服装的起源
服装是人类衣食住行实用生活的必需品之一,始于原始的实用效益,正因为它的实用才沿用至今,经过包裹、伪饰的历史阶段,朝着更高层次的需求演变关于服装的起源,似乎无法用一个定论去解释,由于研究者的立场和出发点不同,所得出的结论也各不相同。尽管能举出许多实例,可其结论并不是的。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看待这个问题,使服装起源学说产生了多种理论,代表性的服装起源学说有遮羞说、装饰说和保护说。
(一)遮羞说
遮羞说指服装起源于人类的道德感和性羞耻。我国古代礼制对裸体进行了约束,由于两性生理不同而产生的羞耻感造成了人类的遮羞心理。在现代文明社会中,这种学说对服装起源的解释似乎很容易被人们接受,但是现代人不可能从原始人的经验出发去考虑,来自考古学、社会心理学等的研究也都证明了遮羞说作为服装起源的理由是不准确的。而且对于人类应该遮掩哪个部位,不同文化背景和种族有不同的看法。因此,可以说羞耻感不是服装产生的原因,而是服装产生后的一种结果。与其说羞耻产生服装,还不如说服装产生了羞耻。羞耻产生在服装之后,有了服装人类才知道羞耻。现在有些社会心理学家认为:服装乃是为了夸耀羞耻的部分而产生的。服装羞耻心理和民族风尚很有关系,现在有些非洲的土著民族,并没有把赤身裸体作为羞耻。有些民族的女性认为,赤脚裸露在他人面前为耻辱。所以,羞耻是在文明产
章 绪论 00 3
生后,根据民族地区习惯和环境的不同而定的。一般现代女性穿着内衣裤被人看见为羞耻,而在海滨、游泳池,穿着的泳衣比内衣还暴露,仍视为正常现象。
(二)装饰说
这类学说认为,服装的起源来自于人类想使自己更富有魅力,想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心理冲动。这其中包括护符说、象征说、审美说。
1?护符说
原始生产力在伟大的自然面前显得非常渺小,以至于人们总想借助于神奇的精神力量来对付自然,并把精神分离于肉体而独立存在,称之为灵魂。原始人寄希望于灵魂,他们认为灵魂有善恶之分,善灵可以给人类带来幸福和欢乐,恶灵则给人类带来灾害和疾病。因此,他们用绳子把一些特定物体,如贝壳、石头、羽毛、兽齿、叶子、果实等自然界的东西戴于身上,以示保佑和辟邪。他们相信这些带在身上的护身符,具有无形的超自然的力量,有了它人就能得到保护。在这种自然崇拜和图腾信仰中,这些护身符逐渐演化成为某种形式的饰品装饰于人体之上。
2?象征说
这种学说认为,初佩挂在人身上的物体是作为某种象征而出现的,到后来就演变为衣物和装饰品。原始部落中,强者、勇士、酋长等为了象征自己的力量和权威,把一些鲜艳醒目、便于识别的物体装饰在身上。平原印第安诸部族中软皮靴跟上拖一条狼尾,颈后插一根鸟羽,不仅是为了好看,重要的是表示此人立过战功。原始诸部落的文身、疤痕等装饰方法都有表示年龄和社会地位的作用。3?审美说
服装起源说中的审美说是一种比较普遍的说法,这种说法认为,服装起源于美化自我的愿望,是人类追求美的情感的表现。科学家们通过实验表明:人类及一些比较高等的动物,都有一种本能范畴的、对明显的美的事物的良好感觉。诸如对优美旋律、鲜艳色彩、芳香气味的好感,并对其采取不自觉的接受状态。但是只有大脑发达的人类,才能把这种潜在的对美的事物的好感上升到自觉的审美意识。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随着人类智慧和能力的进步,审美能力也逐渐提高。原始人类用美丽的羽毛、闪光的贝壳来装饰自己,彩色文身、刺青、疤痕、毁伤肢体、人体变形等装饰方法都是出于这种审美的需要。这种装饰方法不仅有许多可信的事实依据,而且极为优美,恰合人意。
(三)保护说
这种学说是从生理的角度出发,认为人类的服装是面对外界环境对自身采取的一种保护措施。这种观点认为服装的起源其根本原因是出于实用。所以保护说认为,服装的起源是人类为了适应自然环境或为了使身体不受到伤害,而从长年累月的裸体生活之后进化到用自然的或人工的物体来遮盖和包裹身体。保护身体既是服装起源的目的,又是服装起源
00 4 服装概论
的起因。自然界中存在着危害人类生存的因素,为了避免被外界其他物体所伤害,人类想办法把躯干、四肢、脚等包裹起来,起初是用树叶、树皮、兽皮、羽毛等,这是服装的雏形,后来渐渐用布代替,这就产生了衣物。关于服装起源的各种学说,似乎都有各自的依据,而且在推理上也有其合理性。但综合起来这些起源学说可以归纳为两方面:自然本能的人体保护观念和社会心理的装饰观念。
二、服装的形成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人们大多数是通过狩猎兽皮或者采摘植物的叶子和藤蔓等来遮身、保暖御寒。这主要是为了抵御自然界环境、气候的影响和为抵御野兽的骚扰,这就属于保护说。服装除了御寒的功能外,还有一种力的象征,例如用兽皮御寒就是体现了这种观念,在狩猎中夸耀自己的勇敢或者奖赏在狩猎中的英雄,就戴上了用兽骨或牙齿串成的项链来表达这种寓意,这就体现出象征说。有的甚至文身、割裂、穿鼻、裹足等不惜忍痛在肉体上留下特定的疤痕,这一切都是出于美化自己的动机。
由于人类经常受到猛兽的骚扰和部落种族之间的争斗,为了摆脱这种不安的心理处境,人们就寻觅某种超自然的力量来充实自己。氏族人民把自然界的一切都看成是有神灵的,从天上的日月星辰,空中的风云雷电,到地上的生物和非生物,还包括人类自己和所造的器物,都相信有神灵存在。为了生存与发展,每一个部落和氏族会把某种物作为自己的部落或氏族的保护神,也作为自己的象征,大家供奉和崇拜它,把神灵视为自己的祖先,作为精神的寄托,这就叫图腾崇拜。图腾中除绘有自然界的形象外,大部分绘的都是蛇、虎、狼、鹰等凶猛动物和禽类。
当一个部落或氏族兼并掉另一个部落或氏族时,就把被兼并氏族中厉害的部分也吸收到自己的部落或氏族的图腾上,这样形成的图像,就成为一种虚拟的综合性生物了。图腾崇拜反映了人们与大自然斗争的软弱无力,是祖先崇拜与自然崇拜相结合的产物。它是一种原始的宗教信仰,在当时起着团结成员和维系氏族的积极作用。如古埃及是一个多神崇拜的国家,图腾崇拜和自然崇拜甚为流行。特殊的自然环境决定着服装的款式,一定的款式又需要符合特定的功利目的,如捕鱼、狩猎和战争等。出于人的险恶环境中生存之需求,服装是人类对抗自然和适应自然的产物。
居住在极地严寒气候的爱斯基摩人的海豹皮防水靴和蒙古人、西藏人厚重的皮靴,都是为了防止荆棘和动物的侵害、寒冷的袭击。而在热带草原和干燥的沙漠,人们为了对抗烈日和风沙的灼烤,经常穿着长头巾、大披肩、长袍和宽大裤子。这类款式既防晒、防尘,还有抗强热、散热快、清凉宽敞的功能。
人们很早就从对抗中寻找适宜的着装,在险恶的自然环境中生息、繁衍,因此,服装才得以流传,并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不断丰富和完美起来。服装始于原始社会的实用效益,实用就是大功能。服装的实用目的,决定着款式
章 绪论 00 5
的面貌,更决定着款式的存亡,其次才是观念。战争,曾在世界各个角落都掀起过,盔和甲则是理想的保护服装。这种服装不仅在欧洲,同时还在近中东和我国古代都大量采用过,金属盔甲的美在于战争中能抵御攻击、保护自己。而火器的问世,暴露盔甲沉重僵硬的缺点,从而逐步消亡。
人类穿衣在务实的前提下,更重要的是为了满足其精神需要,为了保持礼节与显示尊重,显示身份地位,不惜紧箍腰肢,甚至以摧残肉体的形式为美(如文身、割裂等),这不仅包含着美的愿望,其中更是对身份、地位、权势的崇尚,是人的社会属性的外化。原始的自然环境,贫瘠的物质条件,服装的功能只能是遮体御寒、防侵袭。而现在社
会,服装对于人体的保护和防御作用已经退主居次。服装既然是商品,那么,服装生产的终目的是服装消费,伴随着消费者购买能力的不断提高,功能也随着分工的发展,步向了多样化的领域,运动服、旅游服、沙滩服、泳装、工作服、演出服、军服、礼服等特殊功能的服装设计层出不穷。各种需求带来了不同的着装方法,但其基本的要素(不是永久性的因素)仍属保护。
前面的种种事实,都足以说明服装的实用性是为身体御寒、为劳动、为运动、为休息、为卫生、为礼节等用途上的功能需要而制作的。
近年来,一些文化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普遍认为,服装的起源和产生有保护身体和传达感情的目的,都是以装扮的形式体现出来。通过有意识的装扮来传达感情。社会的不断发展,每个服装消费者都想使服装对自身的外貌、气质等起到扬长避短的作用。而且随着审美能力的逐步提高,以及注重尊严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人们的穿着向个性化的方向发展。从而也反映出服装的主要四大功能:一是保护身体,二是美化装饰,三是遮羞,四是标志。只有保护身体是生理需要,其余均属于心理需要。所以,服装的产生与功能的体现几乎是同步的,随时间的演进,逐步由生理需要而转变为心理需要。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