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9214876丛书名: 云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辅导教材
编辑推荐
因印刷批次不同,图书封面可能与实际展示有所区别,增值服务也可能会有所不同,以读者收到实物为准。
《中公版·2018云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辅导教材:公共基础知识高频考点速记》专为云南省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量身打造,教材严格依据云南省事业单位考试大纲及真题编写,内容涵盖了云南事业单位招聘考试难点、重点知识,符合考试难度。教材每一部分设置了“内容导读”,在重要知识点处标注下划线,还对知识点进行了对比分析,归纳总结成表格形式,帮助考生更加轻松、更加有效地进行备考。本教材“身材小巧”,便携易带,考生购书可享有移动自习室配套全方位服务——核心考点轻松学+在线题库任意练+考友圈答疑解惑+视频直播免费看。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18云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辅导教材:公共基础知识高频考点速记》严格依据云南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大纲及真题编写。本教材共分为十一部分,分别是地方概况与国情地理、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公文、科技与生活、人文与历史、公民道德建设、事业单位概况和社会保障基础知识。本教材力求以精练语言呈现核心考点,帮助考生解除“内容多”“篇幅长”的学习顾虑,使考生真正把握云南省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的内容,做到成竹在胸。
目 录
章云南省情
一、省情概况
二、重要州市简介
三、云南省时政文件
第二章国情与地理
一、我国的自然环境
二、我国的资源、能源与自然灾害
三、我国的疆域、人口和民族
四、自然地理概况
章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哲学概述
二、物质
三、意识
四、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五、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六、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七、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
八、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一、商品
二、货币与货币流通规律
三、价值规律
四、资本
五、剩余价值
六、利润和平均利润
第三章思想
一、思想的科学内涵
二、思想的形成条件
三、思想活的灵魂
四、思想的科学体系
第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四、改革和对外开放
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六、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七、“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八、“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九、科学发展观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第五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一、“十三五”规划纲要(要点)
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三、其他重大会议及文件要点
章法理学
一、法的特征
二、法的作用
三、法律关系
四、法的运行
第二章宪法
一、国体
二、政体
三、其他基本制度
四、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五、国家机构
第三章民法
一、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
二、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三、宣告失踪与宣告死亡
四、法人
五、人身权
六、物权
七、债的发生根据
八、知识产权
九、民事法律行为
十、代理的分类
十一、表见代理
十二、民事责任
十三、遗产的范围
十四、法定继承
十五、遗嘱的有效要件
十六、无效婚姻
十七、夫妻共同财产
第四章刑法
一、犯罪构成要件
二、犯罪的故意
三、犯罪的过失
四、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
五、故意犯罪过程中的停止形态
六、主刑与附加刑
七、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八、侵犯财产罪
九、贪污贿赂罪
第五章行政法
一、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
二、行政处罚的管辖
三、行政许可的范围
四、行政复议的范围
五、行政复议的管辖
第六章经济法
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
三、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
第七章诉讼法
一、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二、民事诉讼适用级别管辖的案件
三、民事诉讼的地域管辖
四、代理人
五、期间、送达、调解
六、撤诉、缺席判决和延期审理
七、诉讼中止和终结
八、二审程序与一审程序的区别
九、刑事诉讼的级别管辖
十、刑事诉讼的专门管辖
十一、强制措施
十二、审程序
十三、行政诉讼的管辖
十四、行政诉讼被告的确认
十五、行政诉讼代理人
章市场经济
一、市场经济体制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三、我国经济建设
第二章微观经济
一、市场体系
二、市场机制
三、市场结构
四、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第三章宏观经济
一、国民收入核算及国内生产总值
二、总供给与总需求
三、宏观调控目标
四、财政收支与财政政策
五、货币政策
六、通货膨胀
七、通货紧缩
第四章国际经济
一、国际贸易
二、国际金融
三、世界经济组织
四、其他组织
章公共管理基础知识
一、公共管理的概念
二、公共管理的职能
三、公共政策
四、公共决策
五、公共危机管理
第二章行政管理基础知识
一、政府职能
二、行政组织
三、行政领导
四、行政执行
五、行政监督
章公文基础知识
一、公文概述
二、公文的特点
三、公文的种类
四、公文行文规则
五、公文格式
第二章公文处理
一、公文拟制
二、公文办理
三、公文管理
第三章常用法定公文写作
一、决定通知
二、公告通告
三、报告请示
四、函意见
五、通报批复
第四章机关事务性文书写作
一、简报
二、调查报告
三、总结
四、记录
章高新技术
一、通信技术
二、计算机高新技术
三、新能源技术
四、生物工程技术
五、我国航空航天技术
第二章生活常识
一、物理常识
二、化学常识
三、生物常识
章文化常识
一、中国传统文化
二、中国文学
第二章历史常识
一、中国古代史
二、中国近现代史
章公民道德概述
一、道德的基本内涵
二、公民道德规范的内涵
三、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
第二章社会公德与家庭美德
一、社会公德
二、家庭美德
第三章职业道德
一、职业道德概述
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
章事业单位概述
一、事业单位的内涵
二、事业单位的特征
三、事业单位存在的社会基础
第二章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
一、岗位设置管理制度
二、公开招聘制度
三、聘用制度
四、考核和培训制度
五、人事争议处理
第三章事业单位改革制度
一、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要点)
二、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要点)
三、科研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暂行办法(要点)
章社会保障概述
一、社会保障的概念
二、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
三、社会保障的主要特征
四、社会保障的功能
五、社会保障体系
六、社会保障基金
第二章社会保障政策法规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二、国务院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要点)
三、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的意见(要点)
云南省事业单位考试课程简章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190)
一、省情概况
二、重要州市简介
三、云南省时政文件
第二章国情与地理
一、我国的自然环境
二、我国的资源、能源与自然灾害
三、我国的疆域、人口和民族
四、自然地理概况
章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哲学概述
二、物质
三、意识
四、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五、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六、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七、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
八、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一、商品
二、货币与货币流通规律
三、价值规律
四、资本
五、剩余价值
六、利润和平均利润
第三章思想
一、思想的科学内涵
二、思想的形成条件
三、思想活的灵魂
四、思想的科学体系
第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四、改革和对外开放
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六、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七、“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八、“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九、科学发展观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第五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一、“十三五”规划纲要(要点)
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三、其他重大会议及文件要点
章法理学
一、法的特征
二、法的作用
三、法律关系
四、法的运行
第二章宪法
一、国体
二、政体
三、其他基本制度
四、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五、国家机构
第三章民法
一、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
二、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三、宣告失踪与宣告死亡
四、法人
五、人身权
六、物权
七、债的发生根据
八、知识产权
九、民事法律行为
十、代理的分类
十一、表见代理
十二、民事责任
十三、遗产的范围
十四、法定继承
十五、遗嘱的有效要件
十六、无效婚姻
十七、夫妻共同财产
第四章刑法
一、犯罪构成要件
二、犯罪的故意
三、犯罪的过失
四、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
五、故意犯罪过程中的停止形态
六、主刑与附加刑
七、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八、侵犯财产罪
九、贪污贿赂罪
第五章行政法
一、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
二、行政处罚的管辖
三、行政许可的范围
四、行政复议的范围
五、行政复议的管辖
第六章经济法
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
三、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
第七章诉讼法
一、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二、民事诉讼适用级别管辖的案件
三、民事诉讼的地域管辖
四、代理人
五、期间、送达、调解
六、撤诉、缺席判决和延期审理
七、诉讼中止和终结
八、二审程序与一审程序的区别
九、刑事诉讼的级别管辖
十、刑事诉讼的专门管辖
十一、强制措施
十二、审程序
十三、行政诉讼的管辖
十四、行政诉讼被告的确认
十五、行政诉讼代理人
章市场经济
一、市场经济体制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三、我国经济建设
第二章微观经济
一、市场体系
二、市场机制
三、市场结构
四、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第三章宏观经济
一、国民收入核算及国内生产总值
二、总供给与总需求
三、宏观调控目标
四、财政收支与财政政策
五、货币政策
六、通货膨胀
七、通货紧缩
第四章国际经济
一、国际贸易
二、国际金融
三、世界经济组织
四、其他组织
章公共管理基础知识
一、公共管理的概念
二、公共管理的职能
三、公共政策
四、公共决策
五、公共危机管理
第二章行政管理基础知识
一、政府职能
二、行政组织
三、行政领导
四、行政执行
五、行政监督
章公文基础知识
一、公文概述
二、公文的特点
三、公文的种类
四、公文行文规则
五、公文格式
第二章公文处理
一、公文拟制
二、公文办理
三、公文管理
第三章常用法定公文写作
一、决定通知
二、公告通告
三、报告请示
四、函意见
五、通报批复
第四章机关事务性文书写作
一、简报
二、调查报告
三、总结
四、记录
章高新技术
一、通信技术
二、计算机高新技术
三、新能源技术
四、生物工程技术
五、我国航空航天技术
第二章生活常识
一、物理常识
二、化学常识
三、生物常识
章文化常识
一、中国传统文化
二、中国文学
第二章历史常识
一、中国古代史
二、中国近现代史
章公民道德概述
一、道德的基本内涵
二、公民道德规范的内涵
三、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
第二章社会公德与家庭美德
一、社会公德
二、家庭美德
第三章职业道德
一、职业道德概述
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
章事业单位概述
一、事业单位的内涵
二、事业单位的特征
三、事业单位存在的社会基础
第二章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
一、岗位设置管理制度
二、公开招聘制度
三、聘用制度
四、考核和培训制度
五、人事争议处理
第三章事业单位改革制度
一、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要点)
二、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要点)
三、科研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暂行办法(要点)
章社会保障概述
一、社会保障的概念
二、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
三、社会保障的主要特征
四、社会保障的功能
五、社会保障体系
六、社会保障基金
第二章社会保障政策法规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二、国务院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要点)
三、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的意见(要点)
云南省事业单位考试课程简章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190)
在线试读
部分
地方概况与国情地理
综合近几年云南事业单位考试真题来看,地方概况与国情地理部分考查题量较少,主要为识记型的基础题目。省情部分的考查内容多集中在云南自然地理、自然资源、时政文件以及重要城市的市情等;国情与地理部分,我国的自然环境、疆域和自然地理等属于考查重点。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要注意抓住常考知识点,打牢基础,可以结合图表进行辅助记忆。另外,考生应该将基础知识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复习,以应对综合性试题。
章云南省情
一、省情概况
1.自然环境
地理位置: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北回归线横贯南部,总面积39.4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4.1%。东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和贵州省毗邻,北以金沙江为界与四川省隔江相望,西北隅与西藏自治区相连,西部与缅甸唇齿相依,南部和东南部分别与老挝、越南接壤,共有陆地边境线4061千米。
地形地貌:云南属山地高原地形,山地面积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84%;高原面积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10%;盆地面积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6.0%。地形以元江谷地和云岭山脉南段宽谷为界,分为东西两大地形区。东部为滇东、滇中高原,是云贵高原的组成部分,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表现为起伏和缓的低山和浑圆丘陵,发育着各种类型的岩溶(喀斯特)地貌;西部高山峡谷相间,地势险峻,山岭和峡谷相对高差超过1000米。
2.自然资源
植物资源:云南是全国植物种类多的省份,被誉为“植物王国”。在全国3万种高等植物中,云南占60%以上,列入国家一、二、三级重点保护和发展的树种有150多种。云南树种繁多,类型多样,优良、速生、珍贵树种多,药用植物、香料植物、观赏植物等品种在全省范围内均有分布,故云南还有“药物宝库”“香料之乡”“天然花园”之称。
动物资源:云南动物种类数为全国之冠,素有“动物王国”之称。全国见于名录的2.5万种昆虫类中云南有1万余种。云南珍稀保护动物较多,许多动物在国内仅分布在云南。珍禽异兽如蜂猴、滇金丝猴、野象、野牛、长臂猿、印支虎、犀鸟、白尾梢虹雉等46种,均属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熊猴、猕猴、灰叶猴、穿山甲、麝、小熊猫、绿孔雀、蟒蛇等154种,属国家二类保护动物;此外,还有大量小型珍稀动物种类。
土壤资源:云南因气候、生物、地质、地形等相互作用,形成多种多样土壤类型,土壤垂直分布特点明显。经初步划分,全省有16个土壤类型,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其中,红壤面积占全省土地面积的50%,是省内分布广、重要的土壤资源,故云南有“红土高原”“红土地”之称。
矿产资源:云南地质现象种类繁多,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尤以有色金属及磷矿著称,被誉为“有色金属王国”,是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宝地。云南矿产资源的特点:一是矿种全;二是分布广;三是共生、伴生矿多,利用价值高。云南有61个矿种的保有储量居全国前10位,其中,铅、锌、锡、磷、铜、银等25种矿产含量分别居全国前3位。
能源资源:云南能源资源得天独厚,尤以水能、煤炭资源储量较大,开发条件优越;地热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能也有较好的开发前景。云南河流众多,全省水资源总量2256亿立方米,居全国第3位;水能资源蕴藏量达1.04亿千瓦,居全国第3位,水能资源主要集中于滇西北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大水系;可开发装机容量0.9亿千瓦,居全国第2位。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滇东北,全省已探明储量240亿吨,居全国第9位,煤种也较齐全,烟煤、无烟煤、褐煤都有。地热资源以滇西腾冲地区的分布为集中,全省有出露地面的天然温热泉约700处,居全国之冠,年出水量3.6亿立方米,水温的为25℃,高的在100℃以上(腾冲县的温热泉,水温多在60℃以上,高者达105℃)。太阳能资源也较丰富,仅次于西藏、青海、内蒙古等省区,全省年日照时数在1000~2800小时之间,年太阳总辐射量每平方厘米在90~150千卡之间。省内多数地区的日照时数为2100~2300小时,年太阳总辐射量每平方厘米为120~130千卡。
旅游资源:云南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全省有景区、景点200多个,A级以上景区有134个,其中,列为风景名胜区的有石林、大理、西双版纳、三江并流、昆明滇池、丽江玉龙雪山、腾冲地热火山、瑞丽江—大盈江、宜良九乡、建水等12处,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的有陆良彩色沙林、禄劝轿子雪山等53处。有昆明、大理、丽江、建水、巍山等5座历史文化名城,有腾冲、威信、保山、会泽、石屏、广南、漾濞、孟连、香格里拉、剑川、通海等11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有禄丰县黑井镇、会泽县娜姑镇白雾街村、剑川县沙溪镇、腾冲县和顺镇、云龙县诺邓镇诺邓村、石屏县郑营村、巍山县永建镇东莲花村、孟连县娜允镇等8座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还有14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14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和1个省级历史文化街区。
3.历史沿革
云南省简称“滇”或“云”,是人类重要的发祥地之一,生活在距今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猿人,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我国和亚洲早人类。夏、商时期,云南属中国九州之一的梁州。秦朝以前,曾出现古滇王国。秦汉之际,中央王朝在云南推行过郡县制。西晋时期,云南改设为宁州,是全国十九州之一。唐宋时期,曾建立过南诏国、大理国等地方政权。1276年,元朝在云南设立行中书省,“云南”正式成为全国省级行政区划名称。1950年2月24日,云南完全获得解放,云南从此翻开了崭新的历史篇章。
4.历代名人
郑和:郑和原名马和,小名三保,1371年出生于云南昆阳州(今晋宁县)宝山乡和代村,是中国明代的航海家、外交家。1404年,马三保因战功显赫,获成祖赐姓“郑”的殊荣,从此改称郑和。郑和于1405—1433年七次下西洋,1433年在第七次下西洋的归国途中,病逝于古里(今印度卡利卡特)。
聂耳:聂耳,云南省玉溪人,音乐家。他开辟了中国新音乐的道路,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先驱。1933年,聂耳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年初,创作了著名的《义勇军进行曲》。1935年7月17日,年仅23岁的聂耳在日本藤泽市游泳时不幸溺水身亡。
地方概况与国情地理
综合近几年云南事业单位考试真题来看,地方概况与国情地理部分考查题量较少,主要为识记型的基础题目。省情部分的考查内容多集中在云南自然地理、自然资源、时政文件以及重要城市的市情等;国情与地理部分,我国的自然环境、疆域和自然地理等属于考查重点。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要注意抓住常考知识点,打牢基础,可以结合图表进行辅助记忆。另外,考生应该将基础知识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复习,以应对综合性试题。
章云南省情
一、省情概况
1.自然环境
地理位置: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北回归线横贯南部,总面积39.4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4.1%。东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和贵州省毗邻,北以金沙江为界与四川省隔江相望,西北隅与西藏自治区相连,西部与缅甸唇齿相依,南部和东南部分别与老挝、越南接壤,共有陆地边境线4061千米。
地形地貌:云南属山地高原地形,山地面积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84%;高原面积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10%;盆地面积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6.0%。地形以元江谷地和云岭山脉南段宽谷为界,分为东西两大地形区。东部为滇东、滇中高原,是云贵高原的组成部分,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表现为起伏和缓的低山和浑圆丘陵,发育着各种类型的岩溶(喀斯特)地貌;西部高山峡谷相间,地势险峻,山岭和峡谷相对高差超过1000米。
2.自然资源
植物资源:云南是全国植物种类多的省份,被誉为“植物王国”。在全国3万种高等植物中,云南占60%以上,列入国家一、二、三级重点保护和发展的树种有150多种。云南树种繁多,类型多样,优良、速生、珍贵树种多,药用植物、香料植物、观赏植物等品种在全省范围内均有分布,故云南还有“药物宝库”“香料之乡”“天然花园”之称。
动物资源:云南动物种类数为全国之冠,素有“动物王国”之称。全国见于名录的2.5万种昆虫类中云南有1万余种。云南珍稀保护动物较多,许多动物在国内仅分布在云南。珍禽异兽如蜂猴、滇金丝猴、野象、野牛、长臂猿、印支虎、犀鸟、白尾梢虹雉等46种,均属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熊猴、猕猴、灰叶猴、穿山甲、麝、小熊猫、绿孔雀、蟒蛇等154种,属国家二类保护动物;此外,还有大量小型珍稀动物种类。
土壤资源:云南因气候、生物、地质、地形等相互作用,形成多种多样土壤类型,土壤垂直分布特点明显。经初步划分,全省有16个土壤类型,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其中,红壤面积占全省土地面积的50%,是省内分布广、重要的土壤资源,故云南有“红土高原”“红土地”之称。
矿产资源:云南地质现象种类繁多,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尤以有色金属及磷矿著称,被誉为“有色金属王国”,是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宝地。云南矿产资源的特点:一是矿种全;二是分布广;三是共生、伴生矿多,利用价值高。云南有61个矿种的保有储量居全国前10位,其中,铅、锌、锡、磷、铜、银等25种矿产含量分别居全国前3位。
能源资源:云南能源资源得天独厚,尤以水能、煤炭资源储量较大,开发条件优越;地热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能也有较好的开发前景。云南河流众多,全省水资源总量2256亿立方米,居全国第3位;水能资源蕴藏量达1.04亿千瓦,居全国第3位,水能资源主要集中于滇西北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大水系;可开发装机容量0.9亿千瓦,居全国第2位。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滇东北,全省已探明储量240亿吨,居全国第9位,煤种也较齐全,烟煤、无烟煤、褐煤都有。地热资源以滇西腾冲地区的分布为集中,全省有出露地面的天然温热泉约700处,居全国之冠,年出水量3.6亿立方米,水温的为25℃,高的在100℃以上(腾冲县的温热泉,水温多在60℃以上,高者达105℃)。太阳能资源也较丰富,仅次于西藏、青海、内蒙古等省区,全省年日照时数在1000~2800小时之间,年太阳总辐射量每平方厘米在90~150千卡之间。省内多数地区的日照时数为2100~2300小时,年太阳总辐射量每平方厘米为120~130千卡。
旅游资源:云南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全省有景区、景点200多个,A级以上景区有134个,其中,列为风景名胜区的有石林、大理、西双版纳、三江并流、昆明滇池、丽江玉龙雪山、腾冲地热火山、瑞丽江—大盈江、宜良九乡、建水等12处,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的有陆良彩色沙林、禄劝轿子雪山等53处。有昆明、大理、丽江、建水、巍山等5座历史文化名城,有腾冲、威信、保山、会泽、石屏、广南、漾濞、孟连、香格里拉、剑川、通海等11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有禄丰县黑井镇、会泽县娜姑镇白雾街村、剑川县沙溪镇、腾冲县和顺镇、云龙县诺邓镇诺邓村、石屏县郑营村、巍山县永建镇东莲花村、孟连县娜允镇等8座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还有14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14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和1个省级历史文化街区。
3.历史沿革
云南省简称“滇”或“云”,是人类重要的发祥地之一,生活在距今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猿人,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我国和亚洲早人类。夏、商时期,云南属中国九州之一的梁州。秦朝以前,曾出现古滇王国。秦汉之际,中央王朝在云南推行过郡县制。西晋时期,云南改设为宁州,是全国十九州之一。唐宋时期,曾建立过南诏国、大理国等地方政权。1276年,元朝在云南设立行中书省,“云南”正式成为全国省级行政区划名称。1950年2月24日,云南完全获得解放,云南从此翻开了崭新的历史篇章。
4.历代名人
郑和:郑和原名马和,小名三保,1371年出生于云南昆阳州(今晋宁县)宝山乡和代村,是中国明代的航海家、外交家。1404年,马三保因战功显赫,获成祖赐姓“郑”的殊荣,从此改称郑和。郑和于1405—1433年七次下西洋,1433年在第七次下西洋的归国途中,病逝于古里(今印度卡利卡特)。
聂耳:聂耳,云南省玉溪人,音乐家。他开辟了中国新音乐的道路,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先驱。1933年,聂耳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年初,创作了著名的《义勇军进行曲》。1935年7月17日,年仅23岁的聂耳在日本藤泽市游泳时不幸溺水身亡。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