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22111746
本书是为适应高职课程改革需要,以“必需、够用”为原则,以滴定分析工作过程为主线,对传统理论体系进行重构整合,从而形成的具有职业化特点的模块化创新教材。全书包括定量分析基础知识、滴定分析基础、滴定分析技术、称量分析技术、常用分离技术与定量分析一般步骤五个模块,14个学习单元。本书努力体现“淡化理论、强化实践、突出能力”。每个模块前有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模块后均设有目标检测,并附有答案,供检查学习效果使用,并有《化学分析实训》教材配套使用,其中标注为选学内容。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化工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分析、检测等专业工作的培训教材,同时可供厂矿企业有关专业的工程、科技人员参考。
模块一 定量分析基础知识
单元一 定量分析概论
一、定量分析的任务与作用
二、定量分析的分类
三、定量分析的发展趋势
单元二 误差与数据处理
一、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二、分析结果的精密度
三、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四、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五、分析结果数据处理
六、定量分析结果的表示
内容小结
目标检测
模块二 滴定分析基础
单元一 滴定分析概述
一、概述
二、滴定分析的分类
三、滴定分析的方式
单元二 滴定反应平衡
一、化学平衡常数
二、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单元三 标准溶液
一、基准物质
二、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
三、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单元四 滴定分析计算
一、滴定分析计算依据
二、滴定分析计算应用实例
内容小结
目标检测
模块三 滴定分析技术
单元一 滴定分析原理
一、滴定曲线的计算及绘制
二、影响滴定曲线突跃范围的因素
三、滴定终点的确定方法
四、终点误差与直接滴定条件
单元二 滴定标准溶液
一、酸碱滴定标准溶液
二、配位滴定标准溶液
三、氧化还原滴定标准溶液
四、沉淀滴定标准溶液
单元三 滴定分析应用实例与结果计算
一、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二、配位滴定法的应用
三、氧化还原滴定法应用
四、沉淀滴定法的应用
内容小结
目标检测
模块四 称量分析技术
单元一 概述
一、称量分析的分类和特点
二、沉淀式和称量式
三、沉淀剂的选择
四、有机沉淀剂
五、沉淀剂的用量
单元二 沉淀影响因素
一、同离子效应
二、盐效应
三、酸效应
四、配位效应
五、其它影响因素
单元三 沉淀条件的选择
一、沉淀的类型
二、沉淀的形成
三、沉淀条件的选择
四、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
单元四 称量分析结果计算
内容小结
目标检测
模块五 常用分离技术与定量分析一般步骤
单元一 定量分析中常用分离方法
一、概述
二、沉淀分离法
三、溶剂萃取分离法
四、离子交换分离法
五、色谱分离法
单元二 定量分析的一般步骤
一、分析试样的采集和制备
二、试样的分解
三、干扰组分的分离方法
四、测定方法的选择
内容小结
目标检测
目标检测答案
附录
附录1 常用化合物的摩尔质量
附录2 弱酸、弱碱在水溶液中的解离常数(25℃,I=0)
附录3 金属离子与氨羧配位剂配合物稳定常数的对数
附录4 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常数
附录5 标准电极电位(25℃)
参考文献
本书是为适应高职课程改革需要,打破传统教材的体系和结构,以滴定分析工作过程为主线,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对内容进行重构整合,从而形成具有职业化特点的创新教材。该教材主要特点如下。
1?把四大滴定内容重构为一个模块,将其中的理论部分进行整合。避免了部分内容的重复,节约了课时,提高了教学效率。
2?本体系实现“淡化理论教学,强化实践”目的。首先大大减少理论内容,特别是与《无机化学》重复的内容,在其它滴定理论中,努力体现“必须、够用”基本思想。其次强化工程应用,主要表现在对标准溶液配制与滴定分析应用进行强化,列举各类分析方法及生产实际中的应用实例。通过减少传统理论课教学内容,这样可加大实验课时,真正把过去传统理论课变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达到理论与实验课时基本平衡。
3?模块化后,把四大平衡理论整合同一模块中,便于进行对比教学。讲清一个滴定曲线,并与其它三类滴定曲线对比,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效果。除此之外,为了对比方便,教材把相关(类同)的内容总结归纳成表格。一方面,降低有关理论教学的难度;另一方面便于学生掌握。
通过打破传统分析化学体系,按照滴定分析工作过程进行模块化整合,把传统理论课程
《分析化学》变为《化学分析技术》工程技术课程。
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力求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每一模块首先归纳出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素质目标,把专业外语和职业素养渗透在教学内容中,在每一模块后进行归纳小结,同时配有目标检测(并附有答案),供检查学习效果使用,并有
《化学分析实训》教材配套使用,其中标注为选学内容。
本教材模块一、模块三、模块四分别由赵冬梅、高军林、赵文华编写;模块二由柳滢春编写;模块五由王安群编写。全书由高军林统稿。
在本教材编写过程中,杨秋菊、朱屋彪做了大量校对工作,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目前高职课程改革日新月异,项目化教学、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都在进行,由于首次编写这种创新体系教材,加之编者水平和经验有限、时间紧,书中有不尽如人意之处,衷心希望各位同仁提出宝贵意见。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