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3357154丛书名: 客家区域文化丛书
内容简介
香港客家人多半是在1700提至1750年间从粵东移民到香港的,但也有少数在1800年以后才迁入。他们的祖籍地一般是五华、兴宁、梅县,也有少部分来自福建和邻近香港的惠州一带。由于他们移民来港的时候数以万计,建立了400多座村庄,在人数的经济能力上可以和本地人抗衡,因此没有被同化。直到1970年以前,客家人在香港新界的乡村居住,过着简单朴素的农村生活。本书的作者们探讨了香港客家文化的多个方面,包括源流、语言、民居、宗教信仰、环保意识、教育、饮食和生态旅游资源等。尽管香港客家已经因为香港都市化而不断融入本地主流社会,
但是香港客家文化曾经有过一段璀璨的时期,本书希望为这些光辉留下一点记录。
本书既可作为大学客家学课程的参考读物,同时对有兴趣了解客家历史文化的人士具有参考价值。
在新的学术环境下,香港的客家研究也日益走向多学科交流的现象,社会、语言、宗教、音乐、文学等学科发挥的作用也日益重要;领域也不囿于象牙塔中,地方政府、教会机构、民间组织以及个人都加入到研究的队伍中。
现在客家研究已经形成全球化的趋势,香港特殊的社会环境,如何在这一局势下,展现出特殊 的文化脉络,将是学者们关注的问题、究竟谁是“客家”?“客家”在不同的历史情境下到底意味着什么?以上的研究便提醒我们,没有一个固定的“客家”或“客家意识”,通过考察不同时期的人们,如何描述“客家”,以及研究客家的学者又如何定义客家,也许能够看出“客家”族的历史,如何在逻辑与事实的边缘,谱写着动人的乐章。
但是香港客家文化曾经有过一段璀璨的时期,本书希望为这些光辉留下一点记录。
本书既可作为大学客家学课程的参考读物,同时对有兴趣了解客家历史文化的人士具有参考价值。
在新的学术环境下,香港的客家研究也日益走向多学科交流的现象,社会、语言、宗教、音乐、文学等学科发挥的作用也日益重要;领域也不囿于象牙塔中,地方政府、教会机构、民间组织以及个人都加入到研究的队伍中。
现在客家研究已经形成全球化的趋势,香港特殊的社会环境,如何在这一局势下,展现出特殊 的文化脉络,将是学者们关注的问题、究竟谁是“客家”?“客家”在不同的历史情境下到底意味着什么?以上的研究便提醒我们,没有一个固定的“客家”或“客家意识”,通过考察不同时期的人们,如何描述“客家”,以及研究客家的学者又如何定义客家,也许能够看出“客家”族的历史,如何在逻辑与事实的边缘,谱写着动人的乐章。
目 录
总序
导言
香港客家研究综述
作为中国国族事业的客家言说——从香港看近代客家文化认同性质的变迁
香港客家人的源流
香港新界客家张氏源流初探
十约:沙头角地区的定居与政治
香港的客家话
香港新界之客家民居
香港客家教会的发展和贡献
香港客家村落中的天主教
香港客家人与教育事业
香港客家菜馆与“正宗东江菜”
香港风水林土壤研究的意义
以21世纪精神探讨香港客家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后记
再版后记
导言
香港客家研究综述
作为中国国族事业的客家言说——从香港看近代客家文化认同性质的变迁
香港客家人的源流
香港新界客家张氏源流初探
十约:沙头角地区的定居与政治
香港的客家话
香港新界之客家民居
香港客家教会的发展和贡献
香港客家村落中的天主教
香港客家人与教育事业
香港客家菜馆与“正宗东江菜”
香港风水林土壤研究的意义
以21世纪精神探讨香港客家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后记
再版后记
在线试读
香港客家研究综述
陈丽华
香港,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近代历史、政治形势的发展,逐渐形成一个包括香港岛、九龙、新界及200多个离岛的地域概念。不同时期大量涌入的移民,在这个舞台上进行着社会整合,也建构着不同的身份认同。
香港在一个半世纪中,作为英国殖民地的特殊性,使得它成为一个中文文献和西文文献交叉建构着“客家”族群的地方。于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主要是西方的传教士和学者,在英文文献中定义和记录着这个群体;20世纪以降,随着新一轮的移民潮,在大陆民族主义和西方种族主义影响下形成的族群概念也蔓延及香港;随后是西方学者将对“中国”的关注也倾注在对香港部分“客家”村落的研究中;80年代以来本地学者研究队伍的壮大,及90年代以来“客家学”的兴起,使得对“客家”族群意识的研究空前高涨。
本文试图对这一脉络浅作勾勒,唯冀抛砖引玉,以求教于方家。
一、19世纪西方传数教士-学者对客家(Hakka)的记录
对香港地区客家居民民族志式的记录,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基督教团体巴色传道会(Basel Evangelical Missinary S0-iety),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巴色会1815年成立于瑞士,1846年,在1831年即来华传教的牧师郭士立(Rev.Karl Friedrich August Gutzlaff)的要求下,派遣韩山文牧师(Rev.Theodore Hamberg)及黎力基牧师(Rev.Rudolph lechler)两人来华传教。郭士立通晓闽、粤地区主要方言,很早便注意到广东有被称为“客人”(Kea-jin)的人群。韩山文即跟随他学习客语,主要在香港,上溯珠江、东江、韩江一带的客家地区活动。由于其在宣教策略上重视宣教对象的本土语言,韩编纂了客家话字典的手写本,并由黎力基等几代传教士续编,于1905年出版。
清咸丰至同治年问的太平天国起义,与珠江三角洲西部地区的土客械斗,影响深远。一直致力于在客家人中传教的牧师韩山文,和太平天国的领导人洪仁玕有过接触,在他1854年所著的《太平天国起义记》一书中,记录了客家人(Hakka)及其与广西本地人械斗的关系。文中将音译的hakka,取代意译的定居者(settler),作为一个有着特殊语言的群体的称呼。
随后,礼贤传道会(Rhenish Missionary Society)的高怀义牧师(Rev.Rudolph Krone),于1859年在旧的皇家亚洲学会中国分会所办的刊物Transactions上,发表了一篇题为“A Notice of the Sanon District”(新安城)的文章,里面提到40年前有一份新安村落的名单,列出了854个村庄,其中579个是本地(Pun-ti)人定居的,275个是客家(Hak-kas)村。⑤在这里,他已经将Hakka这个发音记号,直接当作一个群体符号使用。
……
陈丽华
香港,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近代历史、政治形势的发展,逐渐形成一个包括香港岛、九龙、新界及200多个离岛的地域概念。不同时期大量涌入的移民,在这个舞台上进行着社会整合,也建构着不同的身份认同。
香港在一个半世纪中,作为英国殖民地的特殊性,使得它成为一个中文文献和西文文献交叉建构着“客家”族群的地方。于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主要是西方的传教士和学者,在英文文献中定义和记录着这个群体;20世纪以降,随着新一轮的移民潮,在大陆民族主义和西方种族主义影响下形成的族群概念也蔓延及香港;随后是西方学者将对“中国”的关注也倾注在对香港部分“客家”村落的研究中;80年代以来本地学者研究队伍的壮大,及90年代以来“客家学”的兴起,使得对“客家”族群意识的研究空前高涨。
本文试图对这一脉络浅作勾勒,唯冀抛砖引玉,以求教于方家。
一、19世纪西方传数教士-学者对客家(Hakka)的记录
对香港地区客家居民民族志式的记录,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基督教团体巴色传道会(Basel Evangelical Missinary S0-iety),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巴色会1815年成立于瑞士,1846年,在1831年即来华传教的牧师郭士立(Rev.Karl Friedrich August Gutzlaff)的要求下,派遣韩山文牧师(Rev.Theodore Hamberg)及黎力基牧师(Rev.Rudolph lechler)两人来华传教。郭士立通晓闽、粤地区主要方言,很早便注意到广东有被称为“客人”(Kea-jin)的人群。韩山文即跟随他学习客语,主要在香港,上溯珠江、东江、韩江一带的客家地区活动。由于其在宣教策略上重视宣教对象的本土语言,韩编纂了客家话字典的手写本,并由黎力基等几代传教士续编,于1905年出版。
清咸丰至同治年问的太平天国起义,与珠江三角洲西部地区的土客械斗,影响深远。一直致力于在客家人中传教的牧师韩山文,和太平天国的领导人洪仁玕有过接触,在他1854年所著的《太平天国起义记》一书中,记录了客家人(Hakka)及其与广西本地人械斗的关系。文中将音译的hakka,取代意译的定居者(settler),作为一个有着特殊语言的群体的称呼。
随后,礼贤传道会(Rhenish Missionary Society)的高怀义牧师(Rev.Rudolph Krone),于1859年在旧的皇家亚洲学会中国分会所办的刊物Transactions上,发表了一篇题为“A Notice of the Sanon District”(新安城)的文章,里面提到40年前有一份新安村落的名单,列出了854个村庄,其中579个是本地(Pun-ti)人定居的,275个是客家(Hak-kas)村。⑤在这里,他已经将Hakka这个发音记号,直接当作一个群体符号使用。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