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9501136
1.南怀瑾国学经典辅读版,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南怀瑾先生是国学大师,精通诸子百家、诗词曲赋、天文历法、医学养生,又兼通儒、释、道三家之言,堪称一代宗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传播者,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教育家和实业家。
《中庸》是一部蕴含丰富处事哲理的传世经典。中庸之道是中国文化当中*核心的部分之一,其所提出的行为目标是知行合一,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南怀瑾先生深谙中庸妙义,对中庸之道有过深入研究和精到阐述。本书立足南怀瑾先生的中庸思想,联系生活实际,从当下的为人处事、经营管理、修养教化、自我教育、思辨哲学等方面入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庸智慧,运用中庸之道。
章 南怀瑾谈中庸内涵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庸
南怀瑾(1918—2012年),著名禅宗大师、国学大师,精通诸子百家、诗词曲赋、天文历法、医学养生,又兼通儒、释、道三家之言,堪称一代宗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传播者,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教育家和实业家。南怀瑾出身于浙江的书香门第,自幼饱读诗书,对中国传统文化涉猎甚广,体悟深刻。经过多年的学习研究,他学贯中西,练就了文采斐然、通文达理的文笔。他四处讲学,门生弟子众多,在中西方文化界享有极大的名望和赞誉。南怀瑾先生晚年更是秉承奉献精神,奔走各地传授一生所学,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竭心尽力。他一生奉行“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的人生理想,对各类传统文化经典著作进行阐释,用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为人们提供打开文化宝藏的钥匙。南怀瑾先生希望用这样的办法,加深人们对自身民族文化的理解,重建文化自信。近代以来,中国受西方文化影响甚巨,国内崇洋媚外的风气愈演愈烈,传统国学逐渐式微,命如悬丝。南怀瑾先生因此而焦虑担忧不已,他认为,一个国家如果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其富有特色的传统文化至关重要,失去本国的文化支撑,永远难以得到其他国家的敬重。国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不仅根植在民族发展的文化土壤中,也存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和习惯中。南怀瑾先生博闻强识,对国学研究颇为深广,希望能借助国学的力量,向全世界宣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南怀瑾先生特别推崇中庸思想,认为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应用实际生活的重要方法和工具。《中庸》出自《礼记》,据传是孔子之孙子思所著。司马迁的《史记》中记载:“子思作《中庸》。”大儒郑玄也认为:“《中庸》,孔子之孙子思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也。” 中庸之道是一种自我教育、自我修养、自我完善的方法,传统儒学要求达到理想人格,实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境界。由于中庸之道多针对于自我修养和自我超越,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儒家思想提倡中庸养德,道家、佛家以及各诸子百家也都主张中庸之道,依照天道人伦的规律为人处世,做到不偏不倚,恰到好处,这是一个人成功的条件。《中庸》作为我国古老的文化典籍之一,被纳入“四书”之列,两千多年来,在中国文化史上散发着智慧的光芒。南怀瑾先生研究中庸思想,著有《中庸讲记》《话说中庸》等书,围绕《中庸》智慧,结合历史故事和现实生活,做出深入浅出的解读,并旁征博引,融会儒、道、佛三家之学,通过分析世间万物生成变化的原理,突出中庸之道的全民性和应用性,让读者明白为人处世的道理。这就使得《中庸》不再晦涩拗口,不再神秘难懂,力图让每个人都可以利用中庸之道修身养性,体悟生命的智慧。本书包含南怀瑾先生阐释《中庸》中的为人处世、管理智慧、修养教化、自我教育、思辨哲学等精神,同时引入道家老庄的中庸思想、佛教定心静神等中庸之道进行互证。在思想方面,本书尽努力再现南怀瑾先生对经典的研究和阐释;在文字方面,尽力融入南怀瑾先生的著述风格。读者不仅可以从书中学习到南怀瑾先生的讲解,还能寻找到解惑的方法,为自己的人生找到正确的指引和帮助。读完此书,你会发现中庸之道是一门很平易近人、贴近生活的学问,也是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学问。
章南怀瑾谈中庸内涵 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庸《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影响了中国千年的民族文化,但现如今的《中庸》却常常被人误读,甚至被调侃为“国家民族百年来吃尽了苦头”的“罪魁祸首”,中庸之道也被理解为得过且过、随波逐流,这其实是对《中庸》内涵的极大误解。南怀瑾先生就此指出,《中庸》是发挥圣学的宏文,而培养中庸之道,乃是培养“不勉而中,不思而得”的圣人学养。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之道侧重于内圣,同道家、佛家讲修养功夫有密切关系。——南怀瑾《中庸》堪称中国儒家思想的总纲,作者是孔子的嫡孙子思,本是《礼记》的一篇,后来被宋代哲学家朱熹选入了“四书”。朱熹曾写道:“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南怀瑾先生认为“中”是相对来说的,因为先有两边,而后才有中,文学上说得过去,但是哲学上说不过去,“不偏之谓中”简单来说就是不走。“不易之谓庸”,就是说不能变动的叫作“庸”,南怀瑾先生认为天下没有不能变动的东西,因为《易经》上有“周流六虚,变动不居”,所以 “万变之谓庸”才有道理,也就是说不管怎么变化始终适用的东西才能称之为“庸”。中庸是一种永不过时的思想方法对于《中庸》,朱熹还说道:“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于万事。”换句话,中庸就是讲一个东西,然后把人事等各种各样来比方,“末复合为一理”,后又归到一个道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朱熹引用《易经》的思想,说《中庸》的学问之大,把它开展起来,整个宇宙都在《中庸》的学说思想范围之内,收藏起来,变成密宗了,也就是变成了普遍适用的思想了。一百多年以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那时森林里大约有四千只鹿,但是这里也有凶残的豺狼,它们残害着这些美丽的鹿。当地居民对狼憎恨不已,于是他们组成了狩猎队,到森林中大肆捕杀狼。二十余年间,在凯巴伯森林中,狼与其他一些鹿的天敌总共被杀掉六千多只。凯巴伯森林从此成了鹿的乐园。它们大量繁殖,总数很快超过了十万只。可是森林中反而闹起了饥荒,鹿吃光了所有绿色植物。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紧接着,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样在鹿群中游荡。仅仅两个冬天,鹿就死去了六万只。到1942年,凯巴伯森林只剩下了八千只病鹿。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狼吃掉一些鹿,使鹿群不会发展得太快,森林也就不会被糟蹋得这么惨;同时狼吃掉的多半是病虚弱鹿,反倒解除了传染病对鹿群的威胁。而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多地繁殖,反倒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这个故事和中国的名言“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有异曲同工之妙。中庸是适中之道,世界上没有好的,只有适合的,而中庸就是适合,也就是“无过无不及”。
中庸是时至今日依然适用的处世哲学1906年,学者辜鸿铭把《中庸》翻译到了西方,立即引起了轰动,人们是被《中庸》的标题吸引的,因为“中庸”翻译成英语是“the universal order or conduct of life” (对人生普遍的指导)。这篇文章通篇其实只谈了两个字“中庸”,但这两个字却是一把打开幸福之门的钥匙。它告诉人们,凡事要适可而止,既不能不够,也不能超过,但是也要坚定不移,不能动摇,不能偏废两端,要不偏不倚地行事。这一智慧,既可以用于做人,也可以用于治学,所以说,它是“对人生普遍的指导”。庄子在山中行走,看见一棵大树,它的枝叶非常茂盛,伐木人停在树旁却不去砍伐。庄子问他为什么不去砍伐,他说:“没有什么用处。”庄子说:“这棵大树因为不够良木的材质,所以才能享尽天赋的寿命。” 庄子走出山区,在老朋友家歇息。老朋友很高兴,便叫童仆杀鹅来款待庄子。童仆问道:“有一只鹅会叫,另一只鹅不会叫,请问杀哪一只?”主人说:“杀不能叫的。” 第二天,弟子向庄子问道:“昨天遇见的山中之树,因为材质不好而能够终享天年;现在主人家的鹅,却因为没有才能而被杀。先生将要处于哪种情境呢?”庄子笑着说:“我庄周将要处于有才和无才之间。不过处于有才和无才之间似乎妥当,其实不然,所以不能免于拖累。若是顺应自然之道而游于虚无之境,那就大不一样了。那时,既没有美誉也没有毁谤,时隐时现犹如龙蛇一般,随时变化,而不偏执一端。上上下下随意飞腾与潜伏,以顺应自然为法则,游心于万物产生之前的浑沌境界。主宰万物而不被外物所役使,那么怎么还会受到外物的拖累呢!这是神农和黄帝的处世法则。若是万物的情况和人类的习俗就不是这样了,有了汇合就有分离,有了成功就有毁坏,锐利的将被挫折,尊贵的将被非议,有作为的人将要遭受亏损,有贤能的人将要遭人谋算,没出息的人就会遭受欺侮。谁又能得知荣辱福祸必然来临的原由呢,可悲啊!弟子们要记住,想要免于拖累,只有进入清静无为的大道境界了。”所有的车都是两个轮安在一个轴上,但是车子总是沿着两轮之间的轨迹行走。人都有两条腿,可是人走路的路线,既不在左腿,也不在右腿,而是在两腿之间。中庸处世,也是如此:不要走,保持中和。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