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11607601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打通分工与组织的关系,帮助企业完成思考,学会构建中国人自己的商业理论 包政 30年研究经验首次集中分享
内容简介
企业由何而来?现代产业社会是怎样运行的?
企业的性质和大学商学教育之间有哪些误区?
如何培育构建企业的管理系统和价值创造流程?
管理学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提高未来经理人的理论素养:不仅让他们学会思考,而且成为思考的实践者。
包政老师用平实的语言,结合他既往教学和企业咨询的案例,逐一剖析了如何通过学习理论来解决企业的现实问题。
企业的性质和大学商学教育之间有哪些误区?
如何培育构建企业的管理系统和价值创造流程?
管理学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提高未来经理人的理论素养:不仅让他们学会思考,而且成为思考的实践者。
包政老师用平实的语言,结合他既往教学和企业咨询的案例,逐一剖析了如何通过学习理论来解决企业的现实问题。
管理已经成为每个职业人尤其是经理人的基本素养,成为每个企业不可或缺的职能。
管理教育要回归教育的本质——教书育人。不仅要关注课程,更要关注学习课程的人,关注他们的成长。
管理教育要回归管理学教育的本质——理论联系实际。理论可以使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使我们的思维变得更加强大、更加简练、更加犀利。
管理教育要回归企业管理的本质——与时俱进。
目 录
目录
前言
1.从产销矛盾开始管理学教育的反思 / 1
2.从处理到管理需要经过治理环节 / 5
3.销售部门增加职能来化解产销矛盾 / 8
4.企业的产销矛盾是市场供求矛盾的反映 / 10
5.管理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提升经理人的理论素养 / 13
6.管理学教育的关键:读经典 / 16
7.管理是不可或缺的本领 / 19
8.管理是艰苦卓绝的工作 / 22
9.管理不是一堆工具 / 25
10.公司故事至少要符合逻辑 / 28
11.管理不只是分配 / 30
12.企业文化要遵循“组织原则” / 33
13.对管理学教育的两个建议 / 35
14.管理学经典都来自管理实践 / 38
15.管理学教育的误区 / 41
16.管理学是一套构念 / 44
17.中国产业界的根本问题是教育问题 / 47
18.一个普通员工的不普通问题 / 50
19.管理学的人文关怀 / 54
20.用管理学理论解读管理实践 / 57
21.公司的事业理论必须符合天道 / 60
22.企业要像孕育孩子一样完成从0到1 / 63
23.管理学是哲学不是科学 / 67
24.丰田的经营范式和经营模式 / 70
25.企业是具有统一性的生命体 / 73
26.企业家的战略头脑 / 76
27.企业领导者要完成事业理论的思考 / 80
28.创业也要事业理论的指导 / 85
29.企业无论大小都要建设系统 / 89
30.企业是融合老少心智的共同体 / 93
31.包子堂互联网大学的商学教育实践 / 96
32.分工与组织是企业系统的两个方面 / 99
33.企业要建立有效的管理系统 / 103
34.每一个人都要为管理系统做贡献 / 107
35.关注每一个人如何工作 / 110
36.把每一个人统一于价值创造流程 / 113
37.发育价值创造流程是企业的事业基础 / 117
38.顶层设计与事上练 / 122
39.销售人员也是管理者,使系统有效率 / 127
40.销售人员的日常关键事项 / 132
41.企业进行管理学教育的途径 / 137
42.管理学的内在统一性是什么 / 142
43.我们还没学会对知识工作者的管理 / 147
44.不改变企业性质,就不会管理知识工作者 / 151
45.创业期间价值创造流程的价值 / 155
46.福特和华为的业务流程 / 159
47.价值创造流程的两个命题 / 164
48.中储运的战略演绎 / 167
49.中化国际的战略演绎 / 172
50.企业战略思考的方向 / 175
51.洛阳拖拉机厂的战略演绎 / 178
52.企业制度要具有两个合法性 / 182
53.工资发放的基础 / 186
54.经理人如何管人事 / 190
55.人事管理的基本内容:职务和资格 / 193
56.考核评价和工资绩效 / 197
57.劳动者的工作活动与工作内涵 / 201
58.职务内涵是工作不是指标 / 206
59.战略任务下的绩效才是有效的 / 213
60.分利关系的三个内涵 / 218
61.奖金分配的依据 / 223
62.组织的定义及构建前提 / 226
63.初创企业不能忽略的命题 / 232
64.组织与管理的关系 / 236
65.举例辨析组织与管理的关系 / 240
后记 / 244
前言
1.从产销矛盾开始管理学教育的反思 / 1
2.从处理到管理需要经过治理环节 / 5
3.销售部门增加职能来化解产销矛盾 / 8
4.企业的产销矛盾是市场供求矛盾的反映 / 10
5.管理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提升经理人的理论素养 / 13
6.管理学教育的关键:读经典 / 16
7.管理是不可或缺的本领 / 19
8.管理是艰苦卓绝的工作 / 22
9.管理不是一堆工具 / 25
10.公司故事至少要符合逻辑 / 28
11.管理不只是分配 / 30
12.企业文化要遵循“组织原则” / 33
13.对管理学教育的两个建议 / 35
14.管理学经典都来自管理实践 / 38
15.管理学教育的误区 / 41
16.管理学是一套构念 / 44
17.中国产业界的根本问题是教育问题 / 47
18.一个普通员工的不普通问题 / 50
19.管理学的人文关怀 / 54
20.用管理学理论解读管理实践 / 57
21.公司的事业理论必须符合天道 / 60
22.企业要像孕育孩子一样完成从0到1 / 63
23.管理学是哲学不是科学 / 67
24.丰田的经营范式和经营模式 / 70
25.企业是具有统一性的生命体 / 73
26.企业家的战略头脑 / 76
27.企业领导者要完成事业理论的思考 / 80
28.创业也要事业理论的指导 / 85
29.企业无论大小都要建设系统 / 89
30.企业是融合老少心智的共同体 / 93
31.包子堂互联网大学的商学教育实践 / 96
32.分工与组织是企业系统的两个方面 / 99
33.企业要建立有效的管理系统 / 103
34.每一个人都要为管理系统做贡献 / 107
35.关注每一个人如何工作 / 110
36.把每一个人统一于价值创造流程 / 113
37.发育价值创造流程是企业的事业基础 / 117
38.顶层设计与事上练 / 122
39.销售人员也是管理者,使系统有效率 / 127
40.销售人员的日常关键事项 / 132
41.企业进行管理学教育的途径 / 137
42.管理学的内在统一性是什么 / 142
43.我们还没学会对知识工作者的管理 / 147
44.不改变企业性质,就不会管理知识工作者 / 151
45.创业期间价值创造流程的价值 / 155
46.福特和华为的业务流程 / 159
47.价值创造流程的两个命题 / 164
48.中储运的战略演绎 / 167
49.中化国际的战略演绎 / 172
50.企业战略思考的方向 / 175
51.洛阳拖拉机厂的战略演绎 / 178
52.企业制度要具有两个合法性 / 182
53.工资发放的基础 / 186
54.经理人如何管人事 / 190
55.人事管理的基本内容:职务和资格 / 193
56.考核评价和工资绩效 / 197
57.劳动者的工作活动与工作内涵 / 201
58.职务内涵是工作不是指标 / 206
59.战略任务下的绩效才是有效的 / 213
60.分利关系的三个内涵 / 218
61.奖金分配的依据 / 223
62.组织的定义及构建前提 / 226
63.初创企业不能忽略的命题 / 232
64.组织与管理的关系 / 236
65.举例辨析组织与管理的关系 / 240
后记 / 244
前 言
前言
回顾实践和反思,是为了改进
我17岁进工厂,在那里待了6年,23岁上大学,时值1978年。我在中国人民大学整整待了37年,直到60岁退休。退休以后,我创办包子堂互联网教育平台,从事企业及管理的教育工作。
过去是跟着校方从事教育工作,领导要求干什么,我就干什么。现在独立创办教育平台,就需要思考,需要对管理教育工作进行反思,这就是本书的由来。
首先,我们应该回归教育的本质—教书育人。我们不仅要关注课程,更要关注学习课程的人,关注学员的成长。
古人曰:天地君亲师。每个人一生中有三个引路人:第一个引路人是父母;第二个引路人是老师;第三个引路人是上司或老板。经过三个引路人的指引,一个人便可以成才了。要想出道,就要见天见地见人,道法自然,走向实践。
老师是引路人,从事的是教育,而不是交易;从事的是教书育人,而不是买卖课程。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教育是全方位的,老师必须把自己的功力或心法传授给学生,不仅要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还要强化学生的心智模式,帮助他们开启生命的旅程,使生命更灿烂。
老师必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师生之间必须结成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大学(universitas)源自拉丁语,是指“师生之间的社区”或“师生共同体”。
其次,要回归管理学教育的本质—理论联系实际。理论可以使我们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使我们的思维变得更加开阔、更加简练、更加犀利。
企业管理注重的是实践,光学不练不行。要如王阳明的学习方法“心上学,事上练,达于道,合于一”,否则很难通达、悟道、知行合一,从心所欲不逾矩。
只学理论,不从事实践,容易犯教条主义的错误;只从事实践,不学理论,容易犯经验主义的错误。
我从师十多年,最大的收获就是在导师的引导下,走上了研究、教学和实践三结合的道路。
理论是一套概念体系,用于刻画一个特定世界的内在联系。概念反映的是某个“人、事、物”的本质特征,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反映的是各个“人、事、物”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因此,一套概念体系或理论刻画的是一个特定世界的内在联系,对我而言,就是企业及管理世界。
马克斯·韦伯说,现代学者头脑中所反映出来的客观世界及内在联系,得益于马克思给出的一套概念体系。谁不承认这一点,谁就不是一个诚实的学者。
过去我们强调,君子独善其身,在管理学教育上这可能行不通。企业是一个群体,是一个共同体,管理学教育必须对它们的整体施加影响。构建学习型社区,在共同学习和相互交流的基础上,形成共同的目标和对目标做贡献的意愿,这也是理论联系实际最重要的环节和方法。
任何学习都应该有最终的落脚点和目的性,这叫学以致用。否则,就会失去学习的方向和动力。
本书最重要的特点就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是概念来、概念去,而是向读者展示“理论联系实际”的魅力。本书中的很多事情都是我本人的亲身经历,有切身的感受。
我想告诉大家,理论是可以联系实际的,而且企业的实践必须在理论框架下进行。企业的经理人必须加强理论学习,共同构建有关企业的事业理论和概念体系。
最后,要回归企业管理的本质—与时俱进。有人问赫伯特·西蒙,当理论和实践发生冲突时,孰是孰非?西蒙回答,错的一定是理论。他还说,在理论上说得通的事情,在实践中未必行得通。
管理是有关人与事的事情,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也叫有限的理性。反过来说,人在做事情的时候,往往夹杂着情感。用西蒙的话说,人有人的计划,牛有牛的计划,牛顽固地执行自己的计划,使人的计划破产。
尤其人是会变的,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人的变化又构成了时代的变迁。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至少有四件事情会使整个管理世界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一是供求关系的逆转;二是做事情的劳动者和知识工作者成为企业价值创造的主体;三是“85后”“90后”的年轻人成为社会的主体人群;四是互联网时代的来临。
过去,企业是通过机器代替人力,来构建分工一体化的关系体系,即以机器代替人力,来提高创造价值的效能。
与此相联系,管理采用的是经济学的原理,在技术/经济层面上,构建分工一体化的关系体系。把人的劳动简单化、规范化或傻瓜化,以合乎机器系统的要求,充分发挥机器系统在创造价值中的作用。
未来,企业必须转向以知识代替人力,并依靠创新和营销的职能创造价值,否则,机器系统包括产能和产量就是成本。竞争的重心已经从生产活动领域,转向了商务活动领域和技术活动领域。
与此相联系,企业必须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转向人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在企业性质上下功夫,通过制度性创新,构建企业共同体,并在社会/心理层面上,构建分工一体化的关系体系,从根本上唤醒全体员工的良知和良心,使他们愿意为企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事业做贡献。
在管理层面上,构建知识系统以及经验数据库和专家库。依靠知识系统的引导和约束,确保企业各项活动的整体一致性,同时充分调动和发挥每个人的天赋和聪明才智、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就是所谓的思想解放和个性解放,为共同事业做贡献。
互联网手段为解放个性和解放思想,以及积累和丰富经验数据库和知识支持系统提供了方便。
互联网作为一种手段,最大的价值在于共享大脑,而不是共享单车和房子。并且,在知识系统、经验数据库和专家库逐渐形成的过程中,行政体系也可以逐渐向管理体系转变,原来行政等级上的长官或官僚,成为工作团队同僚或同事,成为下属员工的求助系统和支持系统。组织机构也会随之逐渐扁平化、去中介化。
发挥个性天赋、主动性和创造性,本身就是一种激励因素,使知识工作者成为工作狂,被成就感所激励。
反思不是目的,目的是要改进管理学的教育,这关系到产业社会的正常运行。因为管理已经成为每个职业人尤其是经理人的基本素养,成为每个企业不可或缺的职能。
回顾实践和反思,是为了改进
我17岁进工厂,在那里待了6年,23岁上大学,时值1978年。我在中国人民大学整整待了37年,直到60岁退休。退休以后,我创办包子堂互联网教育平台,从事企业及管理的教育工作。
过去是跟着校方从事教育工作,领导要求干什么,我就干什么。现在独立创办教育平台,就需要思考,需要对管理教育工作进行反思,这就是本书的由来。
首先,我们应该回归教育的本质—教书育人。我们不仅要关注课程,更要关注学习课程的人,关注学员的成长。
古人曰:天地君亲师。每个人一生中有三个引路人:第一个引路人是父母;第二个引路人是老师;第三个引路人是上司或老板。经过三个引路人的指引,一个人便可以成才了。要想出道,就要见天见地见人,道法自然,走向实践。
老师是引路人,从事的是教育,而不是交易;从事的是教书育人,而不是买卖课程。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教育是全方位的,老师必须把自己的功力或心法传授给学生,不仅要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还要强化学生的心智模式,帮助他们开启生命的旅程,使生命更灿烂。
老师必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师生之间必须结成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大学(universitas)源自拉丁语,是指“师生之间的社区”或“师生共同体”。
其次,要回归管理学教育的本质—理论联系实际。理论可以使我们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使我们的思维变得更加开阔、更加简练、更加犀利。
企业管理注重的是实践,光学不练不行。要如王阳明的学习方法“心上学,事上练,达于道,合于一”,否则很难通达、悟道、知行合一,从心所欲不逾矩。
只学理论,不从事实践,容易犯教条主义的错误;只从事实践,不学理论,容易犯经验主义的错误。
我从师十多年,最大的收获就是在导师的引导下,走上了研究、教学和实践三结合的道路。
理论是一套概念体系,用于刻画一个特定世界的内在联系。概念反映的是某个“人、事、物”的本质特征,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反映的是各个“人、事、物”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因此,一套概念体系或理论刻画的是一个特定世界的内在联系,对我而言,就是企业及管理世界。
马克斯·韦伯说,现代学者头脑中所反映出来的客观世界及内在联系,得益于马克思给出的一套概念体系。谁不承认这一点,谁就不是一个诚实的学者。
过去我们强调,君子独善其身,在管理学教育上这可能行不通。企业是一个群体,是一个共同体,管理学教育必须对它们的整体施加影响。构建学习型社区,在共同学习和相互交流的基础上,形成共同的目标和对目标做贡献的意愿,这也是理论联系实际最重要的环节和方法。
任何学习都应该有最终的落脚点和目的性,这叫学以致用。否则,就会失去学习的方向和动力。
本书最重要的特点就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是概念来、概念去,而是向读者展示“理论联系实际”的魅力。本书中的很多事情都是我本人的亲身经历,有切身的感受。
我想告诉大家,理论是可以联系实际的,而且企业的实践必须在理论框架下进行。企业的经理人必须加强理论学习,共同构建有关企业的事业理论和概念体系。
最后,要回归企业管理的本质—与时俱进。有人问赫伯特·西蒙,当理论和实践发生冲突时,孰是孰非?西蒙回答,错的一定是理论。他还说,在理论上说得通的事情,在实践中未必行得通。
管理是有关人与事的事情,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也叫有限的理性。反过来说,人在做事情的时候,往往夹杂着情感。用西蒙的话说,人有人的计划,牛有牛的计划,牛顽固地执行自己的计划,使人的计划破产。
尤其人是会变的,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人的变化又构成了时代的变迁。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至少有四件事情会使整个管理世界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一是供求关系的逆转;二是做事情的劳动者和知识工作者成为企业价值创造的主体;三是“85后”“90后”的年轻人成为社会的主体人群;四是互联网时代的来临。
过去,企业是通过机器代替人力,来构建分工一体化的关系体系,即以机器代替人力,来提高创造价值的效能。
与此相联系,管理采用的是经济学的原理,在技术/经济层面上,构建分工一体化的关系体系。把人的劳动简单化、规范化或傻瓜化,以合乎机器系统的要求,充分发挥机器系统在创造价值中的作用。
未来,企业必须转向以知识代替人力,并依靠创新和营销的职能创造价值,否则,机器系统包括产能和产量就是成本。竞争的重心已经从生产活动领域,转向了商务活动领域和技术活动领域。
与此相联系,企业必须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转向人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在企业性质上下功夫,通过制度性创新,构建企业共同体,并在社会/心理层面上,构建分工一体化的关系体系,从根本上唤醒全体员工的良知和良心,使他们愿意为企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事业做贡献。
在管理层面上,构建知识系统以及经验数据库和专家库。依靠知识系统的引导和约束,确保企业各项活动的整体一致性,同时充分调动和发挥每个人的天赋和聪明才智、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就是所谓的思想解放和个性解放,为共同事业做贡献。
互联网手段为解放个性和解放思想,以及积累和丰富经验数据库和知识支持系统提供了方便。
互联网作为一种手段,最大的价值在于共享大脑,而不是共享单车和房子。并且,在知识系统、经验数据库和专家库逐渐形成的过程中,行政体系也可以逐渐向管理体系转变,原来行政等级上的长官或官僚,成为工作团队同僚或同事,成为下属员工的求助系统和支持系统。组织机构也会随之逐渐扁平化、去中介化。
发挥个性天赋、主动性和创造性,本身就是一种激励因素,使知识工作者成为工作狂,被成就感所激励。
反思不是目的,目的是要改进管理学的教育,这关系到产业社会的正常运行。因为管理已经成为每个职业人尤其是经理人的基本素养,成为每个企业不可或缺的职能。
包政
2018年7月11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