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9172681
内容简介
本书从基础、临床及护理等方面对高血压的中西医结合研究进行了综合论述。全书共分9章,分别为高血压概述、发病机制、动态血压监测、临床评价及诊断步骤、非药物和药物治疗,高血压时间治疗学、顽固性高血压的诊断治疗和高血压的护理。本书既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介绍,又紧密联系临床工作实际,反映了高血压中西医结合研究发展的前沿。内容新颖,实用性强。本书可供临床各科医师、科研工作者及中西医院校师生参考。
目 录
第1章
高血压概述
节 高血压的定义及分类
第二节 血压的测量
第三节 中医学对高血压病的认识第2章
高血压发病机制
节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
第二节 高血压中医学病因病机第3章
动态血压监测
节 诊断标准及监测方法
第二节 动态血压监测的指标体系
第三节 动态血压监测的临床应用第4章
高血压临床评价及诊断步骤
节 高血压临床症状评估
第二节 高血压中西医结合研究
第三节 高血压中医学辨证分型
第四节 中西医结合高血压诊断思路及步骤第5章
高血压非药物治疗
节 良好的生活方式
第二节 合理的膳食习惯
第三节 气功、针灸与推拿第6章
高血压药物治疗
节 高血压治疗策略
第二节 高血压西医药治疗
第三节 高血压中医药治疗
第四节 高血压防治管理第7章
高血压时间治疗学
节 时间治疗学的基础及原理
第二节 中医时间治疗学
第三节 高血压与时间治疗学第8章
顽固性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
节 顽固性高血压的定义及原因
第二节 顽固性高血压的中西医结合研究
第三节 顽固性高血压的诊断思路及步骤
第四节 顽固性高血压的治疗策略第9章
高血压的护理
节 高血压饮食护理
第二节 高血压休息与运动护理
第三节 高血压病情观察及护理
第四节 高血压药物护理
第五节 高血压患者心理护理参考文献
高血压概述
节 高血压的定义及分类
第二节 血压的测量
第三节 中医学对高血压病的认识第2章
高血压发病机制
节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
第二节 高血压中医学病因病机第3章
动态血压监测
节 诊断标准及监测方法
第二节 动态血压监测的指标体系
第三节 动态血压监测的临床应用第4章
高血压临床评价及诊断步骤
节 高血压临床症状评估
第二节 高血压中西医结合研究
第三节 高血压中医学辨证分型
第四节 中西医结合高血压诊断思路及步骤第5章
高血压非药物治疗
节 良好的生活方式
第二节 合理的膳食习惯
第三节 气功、针灸与推拿第6章
高血压药物治疗
节 高血压治疗策略
第二节 高血压西医药治疗
第三节 高血压中医药治疗
第四节 高血压防治管理第7章
高血压时间治疗学
节 时间治疗学的基础及原理
第二节 中医时间治疗学
第三节 高血压与时间治疗学第8章
顽固性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
节 顽固性高血压的定义及原因
第二节 顽固性高血压的中西医结合研究
第三节 顽固性高血压的诊断思路及步骤
第四节 顽固性高血压的治疗策略第9章
高血压的护理
节 高血压饮食护理
第二节 高血压休息与运动护理
第三节 高血压病情观察及护理
第四节 高血压药物护理
第五节 高血压患者心理护理参考文献
前 言
高血压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心血管疾病,是中国人群首位死因——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在我国其流行病学特征有“三高三低”:即发病率高、致残率及病死率高;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低。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高血压的发病率必将继续上升。鉴此,2006年12月我们主编了《实用高血压诊断与治疗》一书,该书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和国内一些专家的好评,这是对我们的极大鼓励和支持,也是促使我们继续修订本书的动力。
《实用高血压诊断与治疗》出版迄今已逾6载,有关高血压病的理论研究和临床诊治都有了不断的发展,新观点、新疗法不断涌现。为及时反映国内外的进展,更好地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我们对《实用高血压诊断与治疗》一书进行了修订再版,并本着充实、提高、更新的原则,重点参考《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力求充分反映当代在高血压领域的新观点、新成就、新进展,同时又注重实用,注意总结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使之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指导性。
为了保持与《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一致性,新版书对原有的各章大都作了一定的补充修改。在格式与体例上仍保持原貌,突出新颖和实用的特点。如第1章高血压概述中的表1-1血压的定义及水平分类、表1-2影响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预后的重要因素和第6章高血压药物治疗中的图6-1初诊高血压患者的评估及监测程序,完全遵照了《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在第2章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中补充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及药物性高血压的相关内容。在第6章高血压药物治疗的中医药治疗一节中增加了具有降压功效的单味中药,同时增加了高血压防治管理一节。在第7章高血压时间治疗学中,对血压的昼夜节律性进行了补充,增加了血压波动的类型图,并对如何根据各类降压药在体内的有效时间选择用药时间作了详细的介绍。
本版书仍然从中西医结合的视角组织编写。为进一步提高本书的编写质量,邀请了著名老中医薛莎教授和从事中医药基础及临床研究的同道参加了修订。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中西医结合是我国临床医学的独特优势,我们在中西医结合防治高血压方面积累了数十年的经验,有较厚实的临床和科研基础。本书正是在结合部分名老中医经验荟萃的基础上,结合作者多年的临床研究心得和体会编写而成。力求准确、系统地反映近代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的概况,并着眼于临床实用性和创新性。
谨向在本书中被引用资料的国内外专家及为本书付出辛勤劳动的同道们深表谢忱!
由于我们水平有限所致遗漏和谬误之处,恳请广大同仁批评指正。
《实用高血压诊断与治疗》出版迄今已逾6载,有关高血压病的理论研究和临床诊治都有了不断的发展,新观点、新疗法不断涌现。为及时反映国内外的进展,更好地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我们对《实用高血压诊断与治疗》一书进行了修订再版,并本着充实、提高、更新的原则,重点参考《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力求充分反映当代在高血压领域的新观点、新成就、新进展,同时又注重实用,注意总结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使之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指导性。
为了保持与《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一致性,新版书对原有的各章大都作了一定的补充修改。在格式与体例上仍保持原貌,突出新颖和实用的特点。如第1章高血压概述中的表1-1血压的定义及水平分类、表1-2影响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预后的重要因素和第6章高血压药物治疗中的图6-1初诊高血压患者的评估及监测程序,完全遵照了《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在第2章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中补充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及药物性高血压的相关内容。在第6章高血压药物治疗的中医药治疗一节中增加了具有降压功效的单味中药,同时增加了高血压防治管理一节。在第7章高血压时间治疗学中,对血压的昼夜节律性进行了补充,增加了血压波动的类型图,并对如何根据各类降压药在体内的有效时间选择用药时间作了详细的介绍。
本版书仍然从中西医结合的视角组织编写。为进一步提高本书的编写质量,邀请了著名老中医薛莎教授和从事中医药基础及临床研究的同道参加了修订。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中西医结合是我国临床医学的独特优势,我们在中西医结合防治高血压方面积累了数十年的经验,有较厚实的临床和科研基础。本书正是在结合部分名老中医经验荟萃的基础上,结合作者多年的临床研究心得和体会编写而成。力求准确、系统地反映近代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的概况,并着眼于临床实用性和创新性。
谨向在本书中被引用资料的国内外专家及为本书付出辛勤劳动的同道们深表谢忱!
由于我们水平有限所致遗漏和谬误之处,恳请广大同仁批评指正。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