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7313220
《琼瑶集》是著名藏书家韦力的*作品。韦力先生追寻古书三十余年,私家藏书楼“芷兰斋”收藏古籍七万余册,二十余万卷,对古籍又读又藏又研,当世无两。
本书着眼于人与人、人与书物之间的奇妙缘分:讲《孟子私淑录》,信手牵出一段版本掌故;说《词学胜境》,道出了未谋面书友间的朴素情意;评《建筑你的末世语言》,却讲述了读易洞读书会的故事与趣事……听作者娓娓道来,趣味盎然。
书中谈到的图书超过二百种,当代著名文化人的交往、故事、性格乃至文化界的波澜都在其中。
本书是藏书家韦力先生“师友赠书录”的第二集,其内容时段为2016年9月底到2017年5月底之间,时段与*次结集首尾相接。初集名为《琼琚集》,按照《诗经·国风·卫风》中的叙述顺序,本集便取名为《琼瑶集》。
作者以月为单位,把每月所得之书及所得之物进行品评记录,并配以细部书影及相关图片。作者对书、物所评并不是着眼于内容或主题,而是关注人与人、人与书物之间的奇妙缘分;作者有如对座闲谈,讲述自己与赠书者交往的点滴细节,既有素未谋面的书友默默赠书的感人故事,也有多年老友间的惺惺相惜,还有书物背后的掌故,寥寥数笔勾勒出人物精神和世相百态,举重若轻。该书既是世情人情的侧影,也可作为阅读搜书的指南。
目录:
序言
2016年9月
《藏书小识》 《书蠹牛津消夏记》 《我读故我在》 《前辈写真》 《序跋荟存》 《书林扬尘》 《文史刍论》 《鲁迅藏浮世绘》 《人类的演化》 《古典文学》 《虹隐楼诗文集》 《品味书简》 《牡丹亭》 《唤风集》 《宋:现代的拂晓时辰》 《孤往雄心》 《从华夏到中国》 《王献之楷书洛神赋十三行》 鸿禧笺纸
2016年10月
《孟子私淑录》 《阅微草堂笔记》 金石博古钤印扇 《鲁拜集》 《伦敦的书店》 《一个人的出版史》 《张爱玲丛考》 《中国国学院院长访谈录》 《春游词稿》 《怀土小集》 《子卿印痕》 《国图日历·本草养年》 《古都之美·北京的巷陌民风》 《中国书房》 《词学胜境》 《唐诗之美日历》 《龙头凤尾》 《笺边漫语》 《故宫日历》 《觅宗记》 《头条号芷兰斋》
2016年11月
《萋香轩文稿》 《红楼梦脂评之研究》 《新编红楼梦脂砚斋评语辑校》 《树新义室书话》 《书者生也》 《云心石面》 《瀛涯敦煌韵辑别录》 《量守居士遗墨》 《竹伴愿堂百回春》 《听雨文余:高贞白书画》 《双照楼诗词稿》 《尔雅书画》 《般若丹青》 《东莞当代学人》 《东莞现代人物》 《东莞历史人物》 《耕读》 《莞城历代诗词选》 《发现麻涌》 《杜诗二字构辞类辑》 《伦明评传》 《兰台万卷》 《不发表
就出局》 《书海扬舲录》 《不蠹斋珍丛》 《桂林文物古迹览胜》 《书之旅》 《恋猫物语》 《没有字的故事》 《思考出版》 《读者说》 《书天堂》 《阅读看见未来》 《开卷闲话十编》 《玉吅读碑》 《弄闲斋诗稿》
2016年12月
《鸣沙习学集》 《纽顿藏书目录》 《老子道德经二卷》 《我们的中国》 《吴郡顾氏宝树园印集》 《园林|艺术 商业:中国木刻版画》 《苏州古籍书店志》 《撂地儿》 《拾叶集》 《当下四重奏》 《庐山藏书史》 《书缘琐记》 《国际汉学研究通讯》(第十二期) 《阳谋》 《黄丕烈藏书楼》 《寒山寺掌故》幻灯片 《蒋风白印谱》 《苏州博物馆藏古籍善本》 《题跋古今》 《苏州名人故居》 《李根源与王小山》 《苏州文化世家与清代文学》 《苏州名人故踪》 《续修四库全书提要》 《楹联三十年》 《甘肃对联集成》 《“一带一路”楹联文化论文集》 《记忆的碎片》 《待起楼诗稿》
2017年1月
易福平所书金文 《清诗话考》 《金陵生小言》 《蠹简遗韵》 《书在别处》 《谢稚柳先生书简》 《子复心赏》 《文学起步 101》 《齿留余香忆京城》 《愚园路上》 2017 年生肖日历 《开封琐记》《清代版本叙录》《词学胜境》 《徐时栋年谱》 《静盦汉籍解题长编》 《唐代政治史略稿》 《邓子龙传》 《苍蝇》《奉新故事新编》 《李之藻研究》
中国美术史·大师原典 《逛书店》 《清牌记》 贺年卡 《张爱玲的画》 《藏书家日历》 《琼琚集》
2017年2月
《冷冰川墨刻》 《东西六短篇》 《李锐六短篇》 《魏微六短篇》 《韩东六短篇》 《少功六短篇》 《海男六短篇》 《阿来六短篇》 《格非六短篇》 《闲话茶事》 《可居室藏书翰·罗振玉》 《苏州小王山摩崖石刻》《吴下名园记》 《数卷听春》 《龙亭胜迹志》 《朱兰文集》 《溪上轶事》《溪上人物》《问津书韵》 《书香天津文丛》四种 《方寸芸香》 《过云楼家书》
《过云楼日记》 《让钞稿本说话》 《版本目录学研究》(第七辑)《天一阁文丛》(第 14 辑) 《天一阁藏四明丛书珍稀文献图录》 《高莽书影录》 《寒云藏书题跋辑释》 丁酉年木版套印版画 《一日一读 》
杂志一批 《书之美》 《琼琚集》
2017年3月
宣晔法书 曾经纬法书 唐吟方法书 唐张继诗拓片 陈乐道法书 顾村言法书 龙门寺诗碑 《第五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图录》 《吴湖帆的手与眼》 《文溯四库》 《瑰意琦行》 《百年萃英门》 《无尽心》 《白先勇细说红楼梦》 《甘肃近代工业珍档录》 《云南藏书文化研究》 《我与甘肃省图书馆》 《中国印刷史研究》 《知味》 《衢州孔氏南宗家庙志》 《舞文詅痴》 《梅事儿》 王家安手雕葫芦 张大愚所刻芷兰斋印章 《杜甫年谱》
2017年4月
《书海行舟》 《海源阁善本叙录》 《海源阁藏书研究》 《知寒轩谭荟》 《批浙江省珍贵古籍名录图录》 《第二批浙江省珍贵古籍名录图录》 《稼轩词》 《观堂遗墨》 《上饶市文献学会成立纪念》 《饮水园》 《耕读》 《毛春翔文集》 《张宗祥先生纪念画册》 《婺源风俗通观》 《婺源虹关》 《国楮》 《无锡文博论丛》(第 1 辑) 《书楼觅踪》 《硃痕探骊》
2017年5月
《中国古代图书史》 《采铜于山》 《藏书家陆心源》 《端午》 《顾随和他的弟子》 《掌故》(第二集) 《严修日记(1894—1898)》 《中国出版家张元济》 铁琴铜剑楼抄书纸 《天禄琳琅知见书录》 汤显祖研究书系 《海源续阁藏善本古籍掇英》 《书魂寻踪》
韦力先生藏书万卷,不弃丛残;访书千里,足遍闾巷。生平无所好,惟嗜书一途。手自编撰,日夜以继。积以问世,已有数十。观其所著,藏之当有所值,读之必有所得。
——陆昕
韦先生讲故事的方法环环相扣,俗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韦先生的实践,当代无人能及。
——俞晓群
本质上,韦力是个爱静的人,他说自己不爱旅行,也不喜欢各种应酬和社交活动,但他又不得不“走出去”,去做他认为值得的事情。
——绿茶
【序言】
本书为“师友赠书录”的第二次结集,其内容时段为2016 年9月底到2017年5月底之间,这个时段恰与次结集首尾 相接,就内容而言,亦为初次结集的延续。初集既然名为《琼琚
集》,按照《诗经·国风·卫风》中的叙述顺序,本集当仁不让 地取名为《琼瑶集》。
虽然如此,但在给该书起名时,我多少有些犹豫,这当然是 因为琼瑶姐姐的名气太响,而我给自己的小书起同样的名字,颇有贴牌蹭热之嫌。然好在《诗经》中几千年前就有了此词,说不定琼瑶姐姐之名也谐音于此,假如真是这样,我以“琼瑶”为书
名,不过是与其同源,当然也就没有了侵权之事。想到这一层, 我也就把心放回了原来的位置,大胆使用之。
在这一年的时段内,我收到了师友们太多的赠书赠物,我的所写依然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我将朋友的厚爱,有选择地写入文中,这并不代表我对落选者的不敬。不写,自然有不写的缘故在,而我不写的理由当然要对朋友、对读者给予交待。
首先,与我完全没有交往过的朋友。我所接到的赠书与赠物,几乎每月都有这样的情形:收到赠物后,面对对方的大名颇感茫然,我努力搜索脑中的记忆,确认不曾与这位师友有过交集,虽然他的作品让我读来颇有受益,但我与这位师友间却没有交往的故事,所以也无法写起。虽然说,没有交往,我也应当写一写拜读大作后的感悟,并且这种做法我也曾试过几次,但是有
些师友所赠之书,却并非我所熟悉的领域,故而的确难以置喙。
其次,有些赠物者,确实是我熟悉的师友,然所赠之书有可能是旧作新版,而该书的旧版我在以往曾经作过评论,如今新旧版之间未曾增加新的内容,面对此况,我也的确是“卑之无甚高论”,难以妙笔生花地写出新认识、新看法、新高度,故对这些
老友的所赠只能将感激之情铭记在心。
第三,还有些相熟的老友,所赠大作的内容却非我所熟悉的领域,朋友视野的开阔令我兴叹,但我却无法跟得上奔驰的时代列车。我在此做个比喻(我说过了,就是个比喻),霍金赠给了我一本他的新作,因为他对宇宙的起源有了全新的看法,我得到这样的赠书,当然兴奋异常,肯定会在朋友圈大发特发,而所发的内容不过就是在“耶”字后面加了一大堆感叹号,对于该书的中心思想,我当然不敢置一词,想拍马屁都找不准位置,咋写?
基于此,我在此做个小小的声明:师友们所赠之书,凡是未写入此中者,我都曾翻阅一过,虽然我的见识很肤浅,无法做出“龙筋凤髓判”,然这些大作惠我以识却是千真万确。
近两年来,不断有读者留言,说看过我的师友赠书录后,会选择其中一些感兴趣的书买回来阅读,本录成为了部分读者的购 书指南,这是出乎意料的事。首先申明,这份师友赠书录出现的原因乃是由于我的懒惰。俗人万事忙,这些年来我也不知自己为什么这么忙,虽然不时收到朋友们的所赠,而我却无法立即回复予以感谢,笨人有笨办法,于是我每月集中一天向这些赠书赠物的师友们表达感谢之情,其初始动机绝非是购书指南。而今这份
赠书录受到了越来越多朋友们的关注,并且有人根据我的点评而 去购买相应的著作,我觉得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不是一件坏事,我替读者点明了一些书中的亮点,虽然我的点评不无偏颇,
但总体上还算中肯,这给朋友在选择阅读上节约了时间。二者, 我也在无意间替师友们的大作,做了推广,虽然功德很少,但按 照古代的功过格,也算是积善的一种表现了。
既然本录被附加以更多的作用,那我也只能勉励自己继续写下去。只是在写的过程中若有不确之处,也希望读者以及作者本人予以一一指出,以期我在未来的过程中有所改正,谢谢大家!
韦 力
《孟子私淑录》 [ 清 ] 戴震 著
数天前,在京见到了朱旗先生,朱先生简约地向我通报了他的工作变动情况,每过不长时间,他就会有新的进步,这份上进让我十分地佩服,但朱先生更为兴奋者,似乎是另一件事。他在手机内让我观看一部书影,乃是旧抄本的《孟子私淑录》。他跟我说:“这本书你很熟悉,因为你已经写进了自己的《芷兰斋书跋初集》之中,而今我又找到了一部,你看看这有怎样的区别?”我望着该书影的首页,注意到上面有着傅增湘、缪荃孙等人的多方藏印,看来此书大有来头。果真,朱先生告诉我,该书著录于《藏园群书经眼录》中,缪荃孙的笔记中也有记载,并称该书是出自于孔府。
他的这句话提醒了我,毕竟我对此书的来龙去脉还是下过一些工夫,更何况,乾隆时期孔府后人孔广森本就是《孟子私淑录》作者戴震的著名弟子,故孔府能有此抄本,一点都不奇怪。如果该书确为孔广森时代所抄,那么该抄本的抄写时间当在乾隆时代,这个时段几乎等同于戴震撰写此稿的时间,念及这一层,这个抄本太重要了,因为它接近于原稿。如此说来,该书的价值比我所藏要更加难得。显然,这个结果我从心里不愿意承认。
朱先生是何等的聪明,他对我的心理可谓洞悉,于是他不紧不慢地让我看卷首首行“休宁戴震撰”这几个字,其实不用他揭示,我看眼时,就已经注意到了“宁”字不缺末笔,且细看字体,末笔也非后人添加者,这是一条很重要的证据。但此字仅证明该书抄于清道光之前,因为其未避道光皇帝旻宁的名讳,但却并不能说明该本必抄于乾隆年。
我的这个说法朱先生早已料到,而后向我讲述了该本的来源,以及相应的考证。他告诉我,《孟子私淑录》的初始撰写年代有可能是戴震二十几岁时所为,这个结论让我听来可谓惊骇。毕竟该书内容上颇为奇特,戴震自称这是他重要的作品,而他的弟子们在其去世后,却否认这种说法,即此可知,该书关涉古文经学皖派创始人的思想变化,如果这种说法得到了学界的普遍确认,这将会对中国经学史产生很大的影响,这等重要之物若不能到手,将是何等的遗憾。我马上向朱先生确认,该抄本是否就是秋拍的重头拍品?朱先生笑着跟我讲,这不是拍品,仅是他们公司今年收购到的重要之书,没有出让的意思。
这个说法让我很不满意:勾起我的食欲,而让我仅看个影子而已。朱先生却跟我说,不要着急,他们已经知道该书的价值所在,近日内会将其做限量版的影印,届时必赠我一部。没过多久,我就收到了这本赠物。我感慨于上图公司做事之麻利,当然也佩服朱先生雷厉风行的性格,但在这里,我还是不想夸赞他,虽然他赠给我了这部限量版的第八号,但我觉得赠我号也不过瘾,因为影印本毕竟也就是过屠门而大嚼,哪里有原物能够满足我的饕餮之情。显然,这种说法有些丧良心,即便如此,也在所不惜了,谁让他勾起我的食欲又不让我吃呢。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