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哲学/宗教哲学康有为孔教思想研究-(基于古典宗教社会学的视角)

康有为孔教思想研究-(基于古典宗教社会学的视角)

作者:王士良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11月 

ISBN: 9787520324656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43.99

类别: 哲学 SKU:5d85ff0f5f98494bcc12e5da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0324656

内容简介

本书将康有为的孔教思想与实践置于“儒学是否宗教”之争的背景下对其进行定位,以古典宗教社会学为理论视角和基本框架,从宗教的定义与本质、宗教的“社会相关”(宗教形成发展中的社会因素)、宗教的“彼岸世界”观念、宗教的教会组织形式等基本问题域出发,对康氏的孔教思想与实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

 

本书详细梳理了康有为倡立孔教的思想基础与时代关切,揭示了康氏孔教“源于天道、发于人道、兼存神道”的本质,从宗教与社会互动的角度说明了孔教的历史与未来发展前景,论证了康有为的大同思想与孔教理路的内在关联,分析了康有为组织孔教会的思想基础与实践方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中西比较研究,从而拓展了康有为孔教思想研究的理论视域和方法论,深化了“儒学是否宗教”之争中相关问题的理解。

 

本书为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HB17ZX012)研究成果

本书由唐山师范学院出版基金资助出版

作者简介

王士良,1988年生,山东邹城人,哲学博士,唐山师范学院社会科学部讲师,兼任河北省哲学学会理事。主要从事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主持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等科研项目多项,在《自然辩证法研究》《世界宗教文化》《中共中央党校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目  录

绪论 ……………………………………………………………………(1)

一“儒学是否宗教冶之争背景下的孔教论 ……………………(1)

二康有为孔教思想的相关学术史梳理 …………………………(5)

三古典宗教社会学的视角何以成立 ……………………………(16)

章康有为倡立孔教的思想基础与时代关切 …………………(24)

节少涉百家之学 ,长通六经之恉 :康有为早期的

儒学根基 …………………………………………………(25)

第二节潜心佛典 ,长斋静坐 :康有为的思想转向及其影响 ………………………………………………………(30)

第三节于人心既不忍 ,以为人道莫宜于孔子 :康有为

向儒家的复归 ……………………………………………(35)

第四节兼读西书 ,穷究物理 :康有为的西学基础与主张 ……(41)

第二章古典宗教社会学的时代课题、理论旨趣与基本问题域 …(48)

节古典 —现代 :宗教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轨迹 …………(49)

第二节古典宗教社会学的时代课题 :对现代宗教危机的

社会学回应 ………………………………………………(54)

第三节古典宗教社会学的理论旨趣 ……………………………(63)

第四节古典宗教社会学的基本问题域 …………………………(66)

第三章人道与神道之间 :孔教的基本特质 ………………………(73)

节神道设教 …………………………………………………(74)

第二节孔教以人道为教 ,而亦兼存鬼神 ………………………(82)

第三节天道、人道及其内在关联 ………………………………(89)

一同本于元 ,同化于气 :本体意义上的天人关系 ………… (90)

康有为孔教思想研究

二天命之谓性 :天之于人的统摄性 …………………………(95)

三裁成辅相 ,参赞化育 :人之于天的主体性 ………………(100)

第四章孔教的 “社会相关冶 ………………………………………(108)

节孔教的生成与发展 ………………………………………(109)

一宗教生成与发展的社会根源 ………………………………(109)

二孔教的生成、发展及其与中国社会的关联 ………………(113)

第二节孔教的存在形态、历史衍化及现代适应 ………………(121)

一宗教形态与社会阶层 ………………………………………(121)

二孔教的形态及其衍化 ………………………………………(127)

第五章世间法之极者 :孔教的大同世界图景 ……………………(137)

节两个世界 :神圣与凡俗 …………………………………(139)

一宗教力及其表现形式 ………………………………………(139)

二神圣、凡俗及其关系 ………………………………………(140)

第二节宗教共同体及其与现世的紧张 …………………………(144)

一宗教共同体的三层含义 ……………………………………(145)

二宗教共同体与现世的紧张 …………………………………(147)

第三节儒教 /孔教与现实世界的关系 ……………………………(153)

第四节世间法之极者 :孔教的世界图像 ………………………(160)

一小康 —大同 :康有为孔教理路的逻辑归结 ………………(160)

二大同之境 :孔教的世界图像 ………………………………(164)

三对大同之境的评价 …………………………………………(172)

第六章康有为孔教会的理论与实践 ………………………………(179)

节先知、教士与大众 ………………………………………(180)

一先知 …………………………………………………………(181)

二教士阶层 ……………………………………………………(184)

三大众 …………………………………………………………(186)

第二节康有为倡立孔教会的理论与实践 ………………………(188)

一康有为倡立孔教会的早期思想基础 ………………………(188)

二康有为戊戌时期的孔教会构思 ……………………………(194)

三康有为民国初年的孔教会理论与实践 ……………………(197)

第三节建构与解构 :现代社会的两种宗教理路 ……………… (206)

结论 :儒学、孔教与现代社会 ………………………………………(210)

参考文献 ………………………………………………………………(217)

后记 …………………………………………………………………… (227)

抢先评论了 “康有为孔教思想研究-(基于古典宗教社会学的视角)”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论语译注(简体字本) 2017修订

EUR €19.99
加入购物车

老子(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EUR €17.99
评分 5.00 / 5
阅读更多
缺货

哲学日历.2019

EUR €50.99
阅读更多
缺货

和繁重的工作一起修行:平和喜乐地成就事业

EUR €20.99
评分 5.00 / 5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