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7107508
《父母,请别走入爱的误区:好父母教子手册》从“爱孩子,不要事事为他包办;爱孩子,学会放开他的手:爱孩子,理智对待他的学习;爱孩子,不是‘任其发展’;爱孩子,要把握恰当的尺度;爱孩子,不能想当然地对待他;爱孩子,充分尊重他的意愿:爱孩子,有效地激励他成长”等8个方面,全面总结了父母可能会走入的“爱
” 孩子的60个误区。
《父母,请别走入爱的误区:好父母教子手册》有叙述,有议论,更有方法。在书中,我们引用了很多权威的调查、数据,以及令人警醒的现实案例,希望给父母以提醒,帮父母洞悉自己
“爱”的误区,再辅以正确的教育方法与培养建议,让父母赶紧纠正自己的不当教育方式,从而及时地“转身”,轻轻松松地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
第一章 爱孩子,不要事事为他包办
1.凡事都代劳——不要剥夺孩子成长的权利
2.替孩子解决一切困难——看似帮孩子,实则是害孩子
3.事事都替孩子做主——要把选择的权利还给孩子
4.只给孩子“铺路”——给孩子“指路”才是关键的
5.不让孩子做家务-一家务,激发潜能的重要途径
6.为照顾孩子去“陪读”——会让孩子变得更依赖
第二章 爱孩子,学会放开他的手
7.过度保护孩子——要让孩子会“自保”
8.整天对孩子唠叨个不停——“点到为止”更有效
9.总是替孩子承担后果——要培养有责任感的孩子
10.不重视挫折教育——别让孩子做温室里的花朵
11.不忍心让孩子吃苦——现在不吃苦,以后会吃大苦
12.舍不得让孩子参加体育锻炼——身强体健利于成长
13.监视孩子-一孩子需要自由成长的空间
第三章 爱孩子,理智对待他的学习
14.对孩子期望过高——无形的“大山”会压垮孩子
15.太看重孩子的分数——分数不是衡量优秀的唯一标尺
16.限制孩子读有益的课外书——学习,不仅仅是学课本
17.超前学习课本知识——“提前走一步”未必是好事
18.同时给孩子请多个家教——孩子“应接不暇”反而无心学习
19.盲目地鼓励孩子竞争——“双赢”才是与时俱进好结果
20.时间都安排到学习上——劳逸结合效率才会高
21.跟风学奥数、珠心算——也许不是开发潜能,而是透支潜能
22.名校,没条件也要上——根据孩子的自身情况选择学校
23.鼓动孩子出国留学——别让孩子成为“断线的风筝”
24.只看书不动手——正确引导孩子活学活用
25.给孩子买电脑却不引导他——别让孩子染上“电子海洛因”
第四章 爱孩子,不是“任其发展”
26.把孩子完全交给老人带——隔代的爱有时也不理智
27.纵容孩子任性——在未来,孩子终将铸成大错
28.不纠正孩子的小错——树小不修剪,树大也难长直
29.纵容孩子生活懒散——教孩子学会过有条理的生活
30.纵容孩子的不良行为——小时真可爱,大时真无奈
31.不在乎孩子的不良情绪——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32.一门心思“赚钱养家”——再忙也要抽时间陪孩子
第五章 爱孩子,要把握恰当的尺度
33.跟孩子无原则地平等——会让孩子变得没大没小
34.对孩子有求必应——别让孩子成为欲望的奴隶
35.仅用物质奖励孩子——孩子变功利,只为奖励而做事
36.无原则地迁就孩子-一孩子会变得自我、自私、自大
37.过分关注孩子,给他掌声——不要让孩子变成“小太阳”
38.给孩子买过多的零食——别让不健康的饮食害了孩子
39.过度地夸奖孩子——千万不要让孩子在骄傲中迷失自己
第六章 爱孩子,不能想当然地对待他
40.只给孩子钱,不教他理财——别让畸形消费毁了孩子
41.不好意思与孩子谈性——性教育,永远不能回避的课程
42.助长孩子的“身份荣耀感”——不要让“光环”套住孩子
43.照搬别人的教育经验——“哈佛女孩”是克隆不出来的
44.不让孩子吃亏,睚眦必报——不吃小亏,以后会吃大亏
45.重智育,轻德育——百善孝为先,德行培养才最重要
46.忽视对孩子的爱心教育——别让孩子变得冷漠
47.不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有感恩心,会更有幸福感
第七章 爱孩子,充分尊重他的意愿
48.认为“我都是为你好”——“好心”还需要“好方法”
49.要孩子绝对服从自己——孩子不是我们的“附属品”
50.过多地干涉孩子-一有时让孩子感到无奈的“爱”
51.把自己未竟的理想加给孩子-一孩子也有他自己的理想
52.不听孩子的意见——鼓励孩子表达内心的想法
53.认为“搞不懂孩子”——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想问题
第八章 爱孩子,有效地激励他成长
54.给孩子下否定性的预言——“激将法”有时未必奏效
55.对孩子太过挑剔——越挑剔,越容易让孩子止步不前
56.做错了也不向孩子道歉——道歉对孩子是无形的激励
57.认为没必要向孩子学习——放下架子,孩子反而自我激励
58.对孩子表现出不信任——被信任的孩子更优秀
59.拿他与别的孩子作比较——盲目比较弊处多
60.一味相信“言教”——拥抱、握手、眼神有时更有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