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3035173
编辑推荐
作者在2002年7月与4位老师合作主编了普通高等教育测绘类规划教材《工程测量学》,2005年10月和7位老师合作编著了高等学校测绘工程专业核心教材《工程测量学》,又于2013年11月与5位老师合作主编了高等学校测绘工程专业核心课程规划教材《工程测量学》,均在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5年版的教材《工程测量学》一直被多所高校作为教材使用,曾于2009年获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测绘教材一等奖,销量超过7万册,但经过8年时间,许多内容需要更新,所以于2013年进行了重写和较大幅度的修定。这本《工程测量简明教程》算是一本作者独立编著的教材,前三本书是针对测绘工程专业本科学生的教材,都冠以工程测量学,本书则是针对测绘工程专业专科学生的教材,也可作为函授教育、成人教育、职业培训和非测绘类专业本科学生学习测量学的教材,作为从事测绘工作的工程测量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2005年版的教材《工程测量学》一直被多所高校作为教材使用,曾于2009年获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测绘教材一等奖,销量超过7万册,但经过8年时间,许多内容需要更新,所以于2013年进行了重写和较大幅度的修定。这本《工程测量简明教程》算是一本作者独立编著的教材,前三本书是针对测绘工程专业本科学生的教材,都冠以工程测量学,本书则是针对测绘工程专业专科学生的教材,也可作为函授教育、成人教育、职业培训和非测绘类专业本科学生学习测量学的教材,作为从事测绘工作的工程测量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内容简介
工程测量学是各种大专院校测绘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必修课。本书以作者多年从事工程测量学教学、科研和科技开发的经验和成果为基础,简明系统地讲述工程测量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涵盖工程测量学的全部内容。全书结构严谨、叙述清楚、观点正确、图表丰富、联系实际且简明易懂,每章给出重点、难点和思考题。本书配有简明工程测量学习题集、课程设计和实习指导书,有益于该课程的规范化教学。全书共14章,包括工程测量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工程测量控制网,地形图测绘和应用,工程的施工放样,工程的变形监测分析和预报,设备安装测量和工业测量,以及建筑工程测量、线路工程测量、水利和港口工程测量、桥梁和隧道工程测量、城市地下管线探测和矿山测量等典型工程测量,*后对工程测量学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进行系统性的归纳和总结。
目 录
第1章 绪论
1.1 工程测量学的定义和地位
1.2 工程建设各阶段的测量工作
1.3 工程测量学的内容和应用领域
1.4 工程测量学的发展历史
1.5 对工程测量人员的要求
重点和难点
思考题
第2章 工程测量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
2.1 已过时的理论?技术和方法
2.2 工程测量学的理论
2.3 工程测量学的技术和方法
重点和难点
思考题
第3章 工程测量控制网
3.1 工程测量控制网的作用和分类
3.2 工程测量控制网的基准和布设
3.3 工程测量控制网的质量准则和优化设计
3.4 工程测量控制网的数据处理
3.5 典型的工程测量控制网
3.6 工程测量控制网网点的埋设
重点和难点
思考题
第4章 地形图测绘和应用
4.1 地形图及其比例尺系列
4.2 地形图测绘简述
4.3 工程建设对地形图的要求
4.4 地形图的应用
4.5 竣工总图实测与编绘
重点和难点
思考题
第5章 工程的施工放样
5.1 建筑限差和施工放样
5.2 施工放样的种类和方法
5.3 道路曲线计算和曲线测设
5.4 典型工程的施工放样举例
重点和难点
思考题
第6章 工程的变形监测分析和预报
6.1 变形监测的基础知识
6.2 变形监测方案设计
6.3 变形监测数据处理
6.4 变形监测资料整理及成果表达与解释
重点和难点
思考题
第7章 设备安装测量和工业测量
7.1 概 述
7.2 设备安装控制测量
7.3 设备安装测量方法
7.4 设备安装测量实例
7.5 三维工业测量系统
重点和难点
思考题
第8章 建筑工程测量
8.1 大型厂区测量
8.2 高层建筑物测量
8.3 高耸建筑物测量
8.4 异形异构建筑物测量
重点和难点
思考题
第9章 线路工程测量
9.1 概 述
9.2 高速铁路工程及测量的特点
9.3 高速铁路工程的控制网布设
9.4 CPⅠ?CPⅡ和CPⅢ三网合一测量技术
9.5 轨道系统精密测量
9.6 双块轨枕精调测量
9.7 轨道板精调测量
9.8 高速铁路的变形监测
重点和难点
思考题
第10章 水利和港口工程测量
10.1 概 述
10.2 水利工程勘测阶段的测量
10.3 水利工程施工阶段的测量
10.4 大坝安全监测
10.5 港口工程的控制测量
10.6 港口工程桩基定位测量
10.7 港口工程施工测量和安全监测
重点和难点
思考题
第11章 桥梁和隧道工程测量
11.1 概 述
11.2 桥梁工程在勘测和施工阶段的测量
11.3 桥梁的变形监测
11.4 隧道贯通误差影响值估算
11.5 隧道工程的控制测量
11.6 隧道工程的联系测量
11.7 隧道施工与竣工测量
重点和难点
思考题
第12章 城市地下管线探测
12.1 概 述
12.2 城市地下管线探测
12.3 城市地下管线测绘
12.4 城市地下管线网信息系统
重点和难点
思考题
第13章 矿山测量
13.1 概 述
13.2 矿山控制测量
13.3 矿井联系测量
13.4 矿山施工测量
13.5 其他的矿山测量
重点和难点
思考题
第14章 工程测量学的回顾?现状和展望
14.1 工程测量学的回顾
14.2 工程测量学的发展现状
14.3 工程测量学的发展展望
重点和难点
思考题
参考文献
1.1 工程测量学的定义和地位
1.2 工程建设各阶段的测量工作
1.3 工程测量学的内容和应用领域
1.4 工程测量学的发展历史
1.5 对工程测量人员的要求
重点和难点
思考题
第2章 工程测量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
2.1 已过时的理论?技术和方法
2.2 工程测量学的理论
2.3 工程测量学的技术和方法
重点和难点
思考题
第3章 工程测量控制网
3.1 工程测量控制网的作用和分类
3.2 工程测量控制网的基准和布设
3.3 工程测量控制网的质量准则和优化设计
3.4 工程测量控制网的数据处理
3.5 典型的工程测量控制网
3.6 工程测量控制网网点的埋设
重点和难点
思考题
第4章 地形图测绘和应用
4.1 地形图及其比例尺系列
4.2 地形图测绘简述
4.3 工程建设对地形图的要求
4.4 地形图的应用
4.5 竣工总图实测与编绘
重点和难点
思考题
第5章 工程的施工放样
5.1 建筑限差和施工放样
5.2 施工放样的种类和方法
5.3 道路曲线计算和曲线测设
5.4 典型工程的施工放样举例
重点和难点
思考题
第6章 工程的变形监测分析和预报
6.1 变形监测的基础知识
6.2 变形监测方案设计
6.3 变形监测数据处理
6.4 变形监测资料整理及成果表达与解释
重点和难点
思考题
第7章 设备安装测量和工业测量
7.1 概 述
7.2 设备安装控制测量
7.3 设备安装测量方法
7.4 设备安装测量实例
7.5 三维工业测量系统
重点和难点
思考题
第8章 建筑工程测量
8.1 大型厂区测量
8.2 高层建筑物测量
8.3 高耸建筑物测量
8.4 异形异构建筑物测量
重点和难点
思考题
第9章 线路工程测量
9.1 概 述
9.2 高速铁路工程及测量的特点
9.3 高速铁路工程的控制网布设
9.4 CPⅠ?CPⅡ和CPⅢ三网合一测量技术
9.5 轨道系统精密测量
9.6 双块轨枕精调测量
9.7 轨道板精调测量
9.8 高速铁路的变形监测
重点和难点
思考题
第10章 水利和港口工程测量
10.1 概 述
10.2 水利工程勘测阶段的测量
10.3 水利工程施工阶段的测量
10.4 大坝安全监测
10.5 港口工程的控制测量
10.6 港口工程桩基定位测量
10.7 港口工程施工测量和安全监测
重点和难点
思考题
第11章 桥梁和隧道工程测量
11.1 概 述
11.2 桥梁工程在勘测和施工阶段的测量
11.3 桥梁的变形监测
11.4 隧道贯通误差影响值估算
11.5 隧道工程的控制测量
11.6 隧道工程的联系测量
11.7 隧道施工与竣工测量
重点和难点
思考题
第12章 城市地下管线探测
12.1 概 述
12.2 城市地下管线探测
12.3 城市地下管线测绘
12.4 城市地下管线网信息系统
重点和难点
思考题
第13章 矿山测量
13.1 概 述
13.2 矿山控制测量
13.3 矿井联系测量
13.4 矿山施工测量
13.5 其他的矿山测量
重点和难点
思考题
第14章 工程测量学的回顾?现状和展望
14.1 工程测量学的回顾
14.2 工程测量学的发展现状
14.3 工程测量学的发展展望
重点和难点
思考题
参考文献
前 言
本书是在2013年11月出版的高等学校测绘工程专业核心课程规划教材《工程测量学》(第2版)的基础上,重新组织并改写的。删除“工程建设各阶段的测量及信息管理”一章;将“高速铁路工程测量”改为“线路工程测量”;将“桥梁工程测量”和“隧道与地下工程测量”改写合并为“桥梁和隧道工程测量”;增加了“矿山测量”和“工程测量学的回顾、现状和展望”两章;其他章节,如“水利和港口工程测量”也做了较大的修改和压缩,力求简洁明了。正如本书*后一章中所述:“在近半个多世纪,测绘科技的发展就超过了过去几千年。”所以,有许多理论、技术和方法都面目一新,一些测量理论、技术和方法面临过时而淘汰。本书指出了已过时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同时,贯穿了下面的思想:“测绘学是一个古老而现代的学科”、“测绘工作是一个普通而广泛的职业”、“大型工程建设包括规划设计(又称勘测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营管理三个阶段”、“大型特种精密工程是工程测量学发展的动力”、“精密工程测量是工程测量的高峰”、“变形监测是基础,变形分析是手段,变形预报是目的”、电磁波测距技术是*核心的测量技术等。本书在工程测量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广义可靠性理论,基于可靠性的工程控制网优化设计和变形监测基准网点确定的组合后验方差检验法等研究,以及科傻软件系统系列软件和测量机器人软件等方面,体现了作者的研究成果。
全书共14章:第1章绪论;第2章至第7章是工程测量的共性部分,是必学的基础性内容;第8章至第13章属于典型工程测量,可选择性地学习。每一章都附有重点、难点和思考题。各章之间有独立性和相关性,例如:工程测量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在各种工程中都有应用;工程的变形监测除了在第6章有系统性的讲述外,在建筑工程测量中有深基坑的变形监测,在高速铁路工程、桥梁工程和水利工程中也有许多典型的变形监测内容;对于工程测量控制网,其他许多章节也有涉及;对于矿山测量的知识,本书仅作为一章,并提出了作者的一些观点;城市地下管线探测一章涉及的面较宽,体现了本书的完备性;第14章与第1章相互呼应,既有工程测量学的发展历史,又有现状和展望。
参加编写的作者及分工情况如下:
张正禄博士,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教学名师?主要从事精密工程测量?变形监测分析与预报?测量数据处理和工程信息系统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负责全书的组织?统稿和检校,撰写和部分撰写第1章至第14章?
文鸿雁博士,桂林理工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工程形变分析?测量数据处理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参编撰写第6章?
葛永慧博士,太原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山西省教学名师?主要从事测量数据处理?数字成图和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参编撰写第3章?
王宝山博士,河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矿山测量?3S技术及应用?测量数据处理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参编撰写第13章?
薛雁明硕士,郑州测绘学校高级讲师,摄影测量高级技师?长期从事测绘职业教育的教学工作?参编撰写第4章?
王铁生博士,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水利水电工程测量和数据处理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参编撰写第10章?
同济大学张松林副教授对第2章?第5章?第7章?第8章和第12章进行了检校,并提出了修改意见;杨喜平博士和张宇冉?周武平硕士对部分电子稿的格式和文字进行了检校?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著书多,没有穷尽;读书多,身体疲倦?”应提倡多著书?多读书,但不要以著书多?读书多为念,要写好书?读好书,并且要在实践中学习,读天地万物和大自然这本书?由于作者的水平和精力有限,书中所存在的谬误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全书共14章:第1章绪论;第2章至第7章是工程测量的共性部分,是必学的基础性内容;第8章至第13章属于典型工程测量,可选择性地学习。每一章都附有重点、难点和思考题。各章之间有独立性和相关性,例如:工程测量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在各种工程中都有应用;工程的变形监测除了在第6章有系统性的讲述外,在建筑工程测量中有深基坑的变形监测,在高速铁路工程、桥梁工程和水利工程中也有许多典型的变形监测内容;对于工程测量控制网,其他许多章节也有涉及;对于矿山测量的知识,本书仅作为一章,并提出了作者的一些观点;城市地下管线探测一章涉及的面较宽,体现了本书的完备性;第14章与第1章相互呼应,既有工程测量学的发展历史,又有现状和展望。
参加编写的作者及分工情况如下:
张正禄博士,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教学名师?主要从事精密工程测量?变形监测分析与预报?测量数据处理和工程信息系统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负责全书的组织?统稿和检校,撰写和部分撰写第1章至第14章?
文鸿雁博士,桂林理工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工程形变分析?测量数据处理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参编撰写第6章?
葛永慧博士,太原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山西省教学名师?主要从事测量数据处理?数字成图和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参编撰写第3章?
王宝山博士,河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矿山测量?3S技术及应用?测量数据处理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参编撰写第13章?
薛雁明硕士,郑州测绘学校高级讲师,摄影测量高级技师?长期从事测绘职业教育的教学工作?参编撰写第4章?
王铁生博士,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水利水电工程测量和数据处理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参编撰写第10章?
同济大学张松林副教授对第2章?第5章?第7章?第8章和第12章进行了检校,并提出了修改意见;杨喜平博士和张宇冉?周武平硕士对部分电子稿的格式和文字进行了检校?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著书多,没有穷尽;读书多,身体疲倦?”应提倡多著书?多读书,但不要以著书多?读书多为念,要写好书?读好书,并且要在实践中学习,读天地万物和大自然这本书?由于作者的水平和精力有限,书中所存在的谬误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在线试读
*后,简单谈谈如何使用本书学习和学好工程测量。本书采用了“一般与特殊”、“纵向与横向”相结合的结构体系。“一般”指各种工程的共性;“特殊”则指各种工程的特殊性。对于共性,进行统一讲解;而对于特殊性,则针对某一类工程进行具体描述。“纵向”指按工程建设的三个阶段阐述测量工作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横向”指按典型工程分别进行讲述。学习时,要熟悉全书的结构体系,重点掌握共性方面的知识,即学好第1~7章和第14章,根据情况,选择性地学习第8~13章。书中每章都给出了重点和难点,以及思考题。本书还有配套的简明工程测量学习题集、课程设计和实习指导书(简称指导书)。应结合工程实践进行学习,要重视习题练习、实习和课程设计。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