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2953315丛书名: 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辅导教材
编辑推荐
因印刷批次不同,图书封面可能与实际展示有所区别,增值服务也可能会有所不同,以读者收到实物为准。
《中公版·2018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辅导教材:考前冲刺5套卷》为帮助广大考生备考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中公教育组织相关教师对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近年来招聘考试的真题进行研究,编写了本书。本套试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色:
1.精选习题,内容较新
本书五套试卷以2017年考试真题为模板,精选题目,覆盖高频考点,真正做到少而精,为考生提供实际、有效的帮助。
2.立足真题,解析详细
本书在深入研究2017年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真题的基础上,依据真题的题型题量和标准精心编写了5套考前冲刺试卷。每套考前冲刺试卷考查的难度、考点尽量与真题契合,每道题目的解析都力求简单易懂,帮助考生掌握知识点,加深理解。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18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辅导教材:考前冲刺5套卷》认真研究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近几年考试真题,根据真题的题型、考点编写了五套考前冲刺试卷。本书的编写目标是让考生在尽可能短的复习时间内通过大量的题目训练全面掌握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考试的规律。书中的考点符合真题难度、答案解析由中公教育师资反复推敲审定,以使考生通过演练真题,从解题思路中掌握考试要点,达到事半功倍、举一反三的复习效果。我们在此目标下精心设置内容,以期真正做到让考生夯实基础,提升能力。
目 录
试卷部分
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考前冲刺试卷一
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考前冲刺试卷二
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考前冲刺试卷三
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考前冲刺试卷四
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考前冲刺试卷五
答案部分
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考前冲刺试卷一参考答案及解析
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考前冲刺试卷二参考答案及解析
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考前冲刺试卷三参考答案及解析
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考前冲刺试卷四参考答案及解析
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考前冲刺试卷五参考答案及解析(87)
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考前冲刺试卷一
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考前冲刺试卷二
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考前冲刺试卷三
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考前冲刺试卷四
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考前冲刺试卷五
答案部分
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考前冲刺试卷一参考答案及解析
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考前冲刺试卷二参考答案及解析
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考前冲刺试卷三参考答案及解析
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考前冲刺试卷四参考答案及解析
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考前冲刺试卷五参考答案及解析(87)
免费在线读
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考前冲刺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慷慨细腻美不胜收炯乎不同
B.嘹亮孕育尽态极妍各得其所
C.拮据斑斓一泄千里锐不可当
D.祈祷推祟物竞天择随机应变
2.下列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这场抗击“非典”的战役中,广大医务工作者始终战斗在最前线,他们中的感人事迹不胜枚举
B.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穷形尽致
C.古人中不乏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D.我们应该向先进企业学习,起初可能是邯郸学步,但终究会走出自己的路来
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硕求余文以记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B.其木皆十围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C.必仕则忘其身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将买田于泗水之上而老焉虽鸡狗不得宁焉
4.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八项规定带有“徙木立信”的作用,让人看到风清气正的希望。“徙木立信”是关于我国古代历史上哪一位改革家的故事?()
A.管仲B.商鞅
C.王安石D.张居正
5.下列作家与其作品的对应,错误的是()。
A.刘禹锡——《陋室铭》B.白居易——《琵琶行》
C.柳宗元——《小石潭记》D.杜甫——《阿房宫赋》
6.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下列有关过去五年的成就说法错误的是()。
A.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益完善,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等
C.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国产大飞机C919投入运营等
D.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等
7.“四个全面”是新一届党的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战略布局。下列与“四个全面”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党的十八大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B.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C.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D.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将“从严治党”首次提升到“全面从严”的高度
8.“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峰会结束后,形成了高峰论坛成果清单。该清单主要涵盖了5大类,共76大项、270多项具体成果。下列不属于清单的5大类成果的是()。
A.政策沟通B.设施联通
C.通信畅通D.民心相通
9.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下列做法中违背这一原则的是()。
A.量体裁衣B.因材施教
C.对症下药D.刻舟求剑
10.近些年来,每当遇到流行性疾病发生,医学专家都会表示可防、可控、可治,不必过于惊慌,这是因为()。
A.追求真理是认识活动的归宿
B.人的主观能动性受客观规律的制约
C.人类可以认识和改变规律造福自身
D.人类能够认识和改造世界
11.“没有理性的指导,眼睛是最坏的证人”,意在强调()。
A.感性认识的重要性
B.理性认识的重要性
C.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重要
D.感性认识比理性认识更重要
12.“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说明()。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生产工具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C.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D.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
13.下列观点与“人是万物的尺度”哲学思想一致的是()。
A.气者,理之依也
B.存在即被感知
C.理生万物,理在事先
D.无其器则无其道
14.国务院明确要求,继续提高稻谷的最低收购价。政府通过制定最低收购价来收购粮食,这有助于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在这里,政府所运用的宏观调控手段是()。
A.经济手段B.政治手段
C.行政手段D.法律手段
15.衡量消费结构是否合理的三个主要标准是()。
A.经济标准、公平标准、生理标准
B.效率标准、社会标准、生理标准
C.经济标准、效率标准、公平标准
D.经济标准、社会标准、生理标准
16.下列工资收入属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是()。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工资B.工业企业职员的工资
C.高等学校教师的工资D.文艺工作者的工资
17()是组织社会经济活动的根本原则,是在社会经济活动的一定(或全部)范围内,人们普遍承认,并且实际共同遵守着的一种行为规范。
A.经济制度B.经济体制
C.经济形式D.经济机制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慷慨细腻美不胜收炯乎不同
B.嘹亮孕育尽态极妍各得其所
C.拮据斑斓一泄千里锐不可当
D.祈祷推祟物竞天择随机应变
2.下列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这场抗击“非典”的战役中,广大医务工作者始终战斗在最前线,他们中的感人事迹不胜枚举
B.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穷形尽致
C.古人中不乏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D.我们应该向先进企业学习,起初可能是邯郸学步,但终究会走出自己的路来
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硕求余文以记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B.其木皆十围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C.必仕则忘其身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将买田于泗水之上而老焉虽鸡狗不得宁焉
4.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八项规定带有“徙木立信”的作用,让人看到风清气正的希望。“徙木立信”是关于我国古代历史上哪一位改革家的故事?()
A.管仲B.商鞅
C.王安石D.张居正
5.下列作家与其作品的对应,错误的是()。
A.刘禹锡——《陋室铭》B.白居易——《琵琶行》
C.柳宗元——《小石潭记》D.杜甫——《阿房宫赋》
6.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下列有关过去五年的成就说法错误的是()。
A.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益完善,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等
C.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国产大飞机C919投入运营等
D.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等
7.“四个全面”是新一届党的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战略布局。下列与“四个全面”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党的十八大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B.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C.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D.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将“从严治党”首次提升到“全面从严”的高度
8.“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峰会结束后,形成了高峰论坛成果清单。该清单主要涵盖了5大类,共76大项、270多项具体成果。下列不属于清单的5大类成果的是()。
A.政策沟通B.设施联通
C.通信畅通D.民心相通
9.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下列做法中违背这一原则的是()。
A.量体裁衣B.因材施教
C.对症下药D.刻舟求剑
10.近些年来,每当遇到流行性疾病发生,医学专家都会表示可防、可控、可治,不必过于惊慌,这是因为()。
A.追求真理是认识活动的归宿
B.人的主观能动性受客观规律的制约
C.人类可以认识和改变规律造福自身
D.人类能够认识和改造世界
11.“没有理性的指导,眼睛是最坏的证人”,意在强调()。
A.感性认识的重要性
B.理性认识的重要性
C.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重要
D.感性认识比理性认识更重要
12.“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说明()。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生产工具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C.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D.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
13.下列观点与“人是万物的尺度”哲学思想一致的是()。
A.气者,理之依也
B.存在即被感知
C.理生万物,理在事先
D.无其器则无其道
14.国务院明确要求,继续提高稻谷的最低收购价。政府通过制定最低收购价来收购粮食,这有助于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在这里,政府所运用的宏观调控手段是()。
A.经济手段B.政治手段
C.行政手段D.法律手段
15.衡量消费结构是否合理的三个主要标准是()。
A.经济标准、公平标准、生理标准
B.效率标准、社会标准、生理标准
C.经济标准、效率标准、公平标准
D.经济标准、社会标准、生理标准
16.下列工资收入属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是()。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工资B.工业企业职员的工资
C.高等学校教师的工资D.文艺工作者的工资
17()是组织社会经济活动的根本原则,是在社会经济活动的一定(或全部)范围内,人们普遍承认,并且实际共同遵守着的一种行为规范。
A.经济制度B.经济体制
C.经济形式D.经济机制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