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0327220
认识李萍,是从她为了修读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学博士做备考时开始的。那时她趁我在上海音乐学院“集中教学”期间,几次特地从武汉过来与我讨论关于民族音乐学的种种问题。之后,李萍在2009年正式入读上海音乐学院,在我的辅导下研读博士学位。两年修课之后的论文开题,李萍挑选了几个她感兴趣的课题与我一起做了研究可行性的探讨和比较,后我们把议题落定在无锡地区的宣卷,聚焦于宣卷作为一种具有仪式性的音声行为进行研究。
李萍于2012年完成论文,取得博士学位,其后继续对此课题进行进一步研究和思考。时隔5年,她在之前论文的基础上做了大量增添,显得更为完整和更具说服力。现在这部专著作为李萍对无锡宣卷仪式音声研究的阶段性终结,应该是她学术生涯中的一个里程碑,我很为她高兴!
书写文本的宝卷及其仪式性音声行为的宣卷,在中国文化历史中有着悠久的历史。以静态的宝卷文本为中心的研究体系在文史、社科学界已经有了丰厚的研究成果。而音乐学对宝卷的活态体现——一种在仪式语境内音声表达的念卷或宣卷活动的研究,却相对甚少。20世纪50年代初和90年代初,中国音乐学界对全国各地区做的音乐普查形式的“集成”,其中含有一些对宣卷音乐的抽样采录,但不足以被视为具有理论意义的学术研究。进入21世纪,学界才开始对宣卷展开较为严谨的音乐学/民族音乐学研究,李萍的《无锡宣卷仪式音声研究》是其中的一个地方性个案研究。
基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意识形态的影响,宣卷传统在许多地区出现了断层的状况,直至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全国性推行,宣卷在不少地区有了复原的迹象。今日无锡地区的民间信仰活动颇为活跃,各种道观庙宇或民众家宅举行的“念佛”仪式极盛,而“念佛”仪式语境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环节便是“宣卷”。可以说,宣卷的生命力是在仪式语境中得以维持的。经由地方音乐研究者钱铁民老师的协助,我曾经在无锡观摩过一次家宅念佛仪式(主家为祈求他们孩子学业进步而请了当地颇受欢迎的“佛头”及班底执行为期一天的“念佛”)。据我的观察,其中宣卷在这个仪式语境内的仪式性本质是十分明显的。因此,李萍将宣卷置于仪式信仰的语境中对其进行研究的理论方法学取向是无可置疑甚至是必然的。
李萍的研究以文史梳理、实地考察、音乐分析三个角度展开——对作为书写文本的宝卷做了详尽的背景交代,通过共时性的实地考察进行音乐民族志的研究,以“仪式中音声”理论模式“仪式中音声”是我提出的一个在“音声—仪式—信仰”框架内对仪式场景中发生的音声事件进行分析描述的“说音乐”理论模式。对宣卷的仪式性和仪式化含义进行了阐释。
蒂莫西·赖斯(Timothy Rice)在2010年发表的《民族音乐学理论》一文内Timothy Rice,“Ethnomusicological Theory”,Yearbook for Traditional Music,No42,2010,pp100-134,提到了安东尼·西格(Anthony Seeger)对亚马逊盆地的苏亚印第安人音乐的研究《苏亚人为何歌唱:对亚马逊人音乐的人类学研究》(Why Suya Sing: A Musical Anthropology of an Amazonian People)(1987)。西格在文章中以社会理论为取向,对南美原住民的歌唱在其社会进程中起到的作用做了一个“每一次演唱都是一次再创造,重新建立或改变了参与演出的人、时间、地点和观众的意义”的结论。赖斯认为西格的这个理解是一种民族音乐学的理论,对学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因为它可能是学界在对其他地方研究中所共有和共享的现象。顺着这个思路,我注意到李萍在她的研究中也展现了以下几个具有理论指向的陈述。
,宣卷是“念佛”仪式整体中的一个部分,它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说唱”。“共有和共享”:中国文化传统内有不少我们以为理所当然的“音乐”,它们往往不是独立存在的文化现象,而是在某种生态语境中的有机组成。
第二,“念佛”仪式的结构具有“主干”(固定性结构因素)和“分支”(非固定性灵活因素)。“共有和共享”:“定”与“活”(固定与非固定)是大部分音乐文化的运作机制。
第三,宣卷音声的模式化符合集体参与性的仪式行为。“共有和共享”:音声或音乐的模式化可能是促成音乐制造过程的群体性因素之一(如仪式)。
第四,无锡宝卷和宣卷通过表演,相需为用,在时代更迭中同步变迁,“共生”互动,“文本”与“口头”传统在其生成、传播和接受的过程中互为交织、互相影响。“共有和共享”:中国音乐文化传统内,书写与口头之间的“共生”比比皆是,在研究中以此聚焦,当可造就关及中国现象的跨学科意义的理论研究。
后,期待李萍以她在宣卷课题中取得的经验和认知,进一步运用和延伸到其他研究之中,再接再厉!
曹本冶
2018年元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