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4760518丛书名: 中国20世纪文化遗产聚焦丛书
编辑推荐
《山腰上的记忆:红旗渠访问笔记》是“中国20世纪文化遗产聚焦”丛书之一,本丛书获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办公室出版资助。红旗渠中华民族*后一个宏大的手工制品,作为旅游景点的红旗渠,是至今还“活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推荐:
内容简介
“中国20世纪文化遗产聚焦”丛书之一《山腰上的记忆:红旗渠访问笔记》主要内容包括:中华民族最后一个宏大的手工制品;作为旅游景点的红旗渠;旁观者说;有信仰的人;马英锁和郭换朝;至今还“活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双晶和花牛;杨用才们等。作者以访问笔记的形式,详细记录了关于红旗渠的历史记忆,以此发掘了它的人文价值。
目 录
中华民族最后一个宏大的手工制品
作为旅游景点的红旗渠
旁观者说
有信仰的人
马英锁和郭换朝
至今还“活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双晶和花牛
杨用才们
有关红旗渠的文本
作为旅游景点的红旗渠
旁观者说
有信仰的人
马英锁和郭换朝
至今还“活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双晶和花牛
杨用才们
有关红旗渠的文本
免费在线读
中华民族最后一个宏大的手工制品
地理形势的突然转换不仅提供了人类审美的更大可能,而且通常也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相对优越的条件。比如海与岸、盆地与丘陵、江河湖泊与平原,往往从一开始就成为了人类最原始的理想栖息地。
山脉与平原相交的地方容易形成风景,高大与平展突然并列到了一起,本身就是绝佳的审美对象。两者相映,显得山更高,平原更开阔,为行走其间的人们提供了一种鲜明的体验异样地理形势的经验——这种经验一方面使人们对新鲜的地理形势印象深刻,另一方面也使人对原来习以为常的地理形势有了更准确的判断与把握;在对照之中为人们的视野形成了诸多仰望与俯瞰的可能,从而打破了人们通常在统一的地理形势中的相对单调的感受。
在中国东部内陆,太行山由东北向西南斜向矗立在与华北平原相交的这一条线上,形成了众多的风景区,如北京西南的十渡、保定抱阳山汉墓、曲阳北岳庙、石家庄封龙山、邢台将军墓、邯郸娲皇宫、焦作云台山、济源太行和王屋二山等。即使没有什么名山大川、著名风景的地方,如果有与平原最为接近的山,那山也往往会成为平原上的城市与村镇中的人们仰望与想象、休闲或运动的最近便的对象,成为人们进行宗教信仰活动、自然审美活动集中的地方。这种情况在太行山脉中部的林州也不例外,且因为其山势的格外整齐而显得越发突出;出了平原上的城区向西,地势突然被抬起,高高的太行山巍峨耸立,如一堵上天修建的高墙,以一种绝对雄伟挺拔的气势成为人们目光中须仰视才能见到的巨大自然存在。
从东到西,无数条小路在平原上一直都很舒展很笔直,突然就被高高地扬起,形成一种立体的视觉,引导着行路人从某一个平原上的点开始不由自主地攀登。攀登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的回头俯瞰,既是行走过程中的休息,也是行走过程中的审美。随着小路升高程度的加大,身后山与平原相交的广阔全景就一点点地展开在了每一个攀登者的视野之中。不知不觉,你就会将攀登的畏难情绪彻底遗忘,完全投身于这在相当辽阔的领域里的抬升着视野的审美愉悦里去了。
俯瞰林州,南北长约70千米,东西宽30多千米,总面积为2046平方千米。山峦重叠、沟谷纵横是林州最基本的地貌特征,全县有7600多个山头、7800多条沟谷,山丘占了总面积的86%o从西到东,地形分布上依次是海拔1000~2000米的中山、海拔500~1000米的低山和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平原与盆地。低山主要分布在南北两个方向上,西为中山,东为丘陵,中间形成了大大小小诸多的盆地、平原地貌。太行山在林州西部的这一段长约60千米,面对盆地、平原,海拔乍然而起千米,最高峰四方脑的海拔是1663米。从城关盆地仰望西部的太行山,巍峨雄伟的山脉耸立如墙,蔚为大观。不过山顶一般都比较平缓,连绵的冈峦与山西高原连接了起来。
河南林州的百里大峡谷因为它背倚群山、面对平原陡然而起的地势而成为人们审美的对象,大约是有人类以来就存在着的事实了。因为那里海退山出,形成高耸如墙的山脉与平坦开阔的平原相交的地势,肯定是早于人类出现很多很多年的事情了。不过,其成为商业化的审美活动——旅游——的目的地,还是这些年的事情。在普遍解决温饱以后的发展进程中,某些具有审美价值的地域被进行商业化的定位,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需要的同时,也能给地域本身带来经济上的好处,这已经是当下中国社会的一个基本思路和开发套路了。不过,不管怎么商业化,也不管这些开发本身存在的诸多争议,一个地方本身历史中那些文明的元素,还总是能成为旅游者潜移默化的观赏与学习对象的。在林州,在林滤山大峡谷,即使不走古人翻越鲁班壑(从林州城出发)或者刘家梯(从姚村出发)的老路,只是坐着汽车穿越一下开在山腰上的隧道,隧道的这一边和隧道的那一边的不同感觉,也已经对人们以视觉为首的全部身心形成了巨大的冲击。这太行山将军背上的隧道最初开始修建于1959年冬,开工一年多以后停工;在1970年1月,当时的石板岩公社又组织了250人的专业施工队伍开凿隧道。坚硬的石英岩和非常容易塌方的片麻岩都给施工造成了巨大的困难,在付出了巨大的劳动量和流血流汗的牺牲以后,终于在1974年5月凿成了这个高6米、宽7米、长1004米,接通太行山东西两侧公路的隧道,把石板岩公社通往县城的路程缩短了一半以上。以前有人类活动的几千几百年来的历史上,山里的石板岩乡的各个自然村,要想出山,要么就要顺着大峡谷绕行露水河口,要么就要翻山走那“上去70个弯,下去100个弯”的鲁班壑或者“直上5里,直下7里”的刘家梯,这要消耗大量体力和时间,而隧道也就成了一个久已有之的梦想。如今驱车钻洞,瞬间可穿过大山的东西两侧,快捷方便使大多数人都已经放弃了那古老的“一壑一梯”的翻山之路。
我曾经在一年夏天里尝试着感受了一下翻越山口的古老交通方式,走了鲁班壑,从山外到达山里直线距离其实不超过三五千米,却上上下下整整走了半天多的时间。在路上遇到一个背着一捆新农具的当地人,他从山外的村子里回山里的村子,没有舍得买票坐车,而选择了翻山。他告诉我,走这条路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除了他这样没有事的、想省点钱儿的,还有不惜体力的人以外,就是个别放牧的人了。我们在鲁班壑的山口上坐着,登山的汗水在山口的风里逐渐冷却;荆条花儿带着庞大的山体与层层巨石的馨香,弥漫在我们逐渐平息下来的呼吸里。从向两边遥望的视野里将目光收回来的时候,正看见脚下那些光滑的石头台阶。台阶虽然因为这些年来的人迹罕至而长了草,不过正中间那些被无数双负重的脚踩踏过的地方,仍有略略的凹陷,从台阶表面上还是能看出由于长期使用造成的脚印痕迹的。在这里,山口上、山里山外、山下的平原、山上的植被,尽收眼底,一种骑在高高的墙顶上玩耍的儿童视野里的惬意,让人久久不愿离去。背着新农具的乡亲慢慢地翻过山口消失在了山的那一边,自己还在这里伫立着。古人的路是艰辛的,也是有美感的。这通天高墙一般的大山上的山口,据说是鲁班为了人们着想一斧子给劈出来的,但是完全劈开显然也不是他的力量所允许的,他为人们留下那样一个少爬数百米的豁口已经让人们感激不尽了——当然事实是,人们对于能在这么高的山上享受几百米的优惠一直心存感激,想象出了“鲁班劈山”来让自己崇拜和感谢。人在自然里获得的任何一点点优待,尤其是很恶劣的环境里的优待,都应该心存感激。这样的感激对峡谷中人来说是世世代代一直以来都绵延无尽的。与一个知道感激自然的人交谈,和一群这样的人在一起,生活由他们组成的居住环境里的时候,你会由衷地感到一种符合人性的愉悦。这或许就是在大峡谷里之所以总是有那么舒适的感觉的最深层的原因吧。
地理形势的突然转换不仅提供了人类审美的更大可能,而且通常也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相对优越的条件。比如海与岸、盆地与丘陵、江河湖泊与平原,往往从一开始就成为了人类最原始的理想栖息地。
山脉与平原相交的地方容易形成风景,高大与平展突然并列到了一起,本身就是绝佳的审美对象。两者相映,显得山更高,平原更开阔,为行走其间的人们提供了一种鲜明的体验异样地理形势的经验——这种经验一方面使人们对新鲜的地理形势印象深刻,另一方面也使人对原来习以为常的地理形势有了更准确的判断与把握;在对照之中为人们的视野形成了诸多仰望与俯瞰的可能,从而打破了人们通常在统一的地理形势中的相对单调的感受。
在中国东部内陆,太行山由东北向西南斜向矗立在与华北平原相交的这一条线上,形成了众多的风景区,如北京西南的十渡、保定抱阳山汉墓、曲阳北岳庙、石家庄封龙山、邢台将军墓、邯郸娲皇宫、焦作云台山、济源太行和王屋二山等。即使没有什么名山大川、著名风景的地方,如果有与平原最为接近的山,那山也往往会成为平原上的城市与村镇中的人们仰望与想象、休闲或运动的最近便的对象,成为人们进行宗教信仰活动、自然审美活动集中的地方。这种情况在太行山脉中部的林州也不例外,且因为其山势的格外整齐而显得越发突出;出了平原上的城区向西,地势突然被抬起,高高的太行山巍峨耸立,如一堵上天修建的高墙,以一种绝对雄伟挺拔的气势成为人们目光中须仰视才能见到的巨大自然存在。
从东到西,无数条小路在平原上一直都很舒展很笔直,突然就被高高地扬起,形成一种立体的视觉,引导着行路人从某一个平原上的点开始不由自主地攀登。攀登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的回头俯瞰,既是行走过程中的休息,也是行走过程中的审美。随着小路升高程度的加大,身后山与平原相交的广阔全景就一点点地展开在了每一个攀登者的视野之中。不知不觉,你就会将攀登的畏难情绪彻底遗忘,完全投身于这在相当辽阔的领域里的抬升着视野的审美愉悦里去了。
俯瞰林州,南北长约70千米,东西宽30多千米,总面积为2046平方千米。山峦重叠、沟谷纵横是林州最基本的地貌特征,全县有7600多个山头、7800多条沟谷,山丘占了总面积的86%o从西到东,地形分布上依次是海拔1000~2000米的中山、海拔500~1000米的低山和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平原与盆地。低山主要分布在南北两个方向上,西为中山,东为丘陵,中间形成了大大小小诸多的盆地、平原地貌。太行山在林州西部的这一段长约60千米,面对盆地、平原,海拔乍然而起千米,最高峰四方脑的海拔是1663米。从城关盆地仰望西部的太行山,巍峨雄伟的山脉耸立如墙,蔚为大观。不过山顶一般都比较平缓,连绵的冈峦与山西高原连接了起来。
河南林州的百里大峡谷因为它背倚群山、面对平原陡然而起的地势而成为人们审美的对象,大约是有人类以来就存在着的事实了。因为那里海退山出,形成高耸如墙的山脉与平坦开阔的平原相交的地势,肯定是早于人类出现很多很多年的事情了。不过,其成为商业化的审美活动——旅游——的目的地,还是这些年的事情。在普遍解决温饱以后的发展进程中,某些具有审美价值的地域被进行商业化的定位,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需要的同时,也能给地域本身带来经济上的好处,这已经是当下中国社会的一个基本思路和开发套路了。不过,不管怎么商业化,也不管这些开发本身存在的诸多争议,一个地方本身历史中那些文明的元素,还总是能成为旅游者潜移默化的观赏与学习对象的。在林州,在林滤山大峡谷,即使不走古人翻越鲁班壑(从林州城出发)或者刘家梯(从姚村出发)的老路,只是坐着汽车穿越一下开在山腰上的隧道,隧道的这一边和隧道的那一边的不同感觉,也已经对人们以视觉为首的全部身心形成了巨大的冲击。这太行山将军背上的隧道最初开始修建于1959年冬,开工一年多以后停工;在1970年1月,当时的石板岩公社又组织了250人的专业施工队伍开凿隧道。坚硬的石英岩和非常容易塌方的片麻岩都给施工造成了巨大的困难,在付出了巨大的劳动量和流血流汗的牺牲以后,终于在1974年5月凿成了这个高6米、宽7米、长1004米,接通太行山东西两侧公路的隧道,把石板岩公社通往县城的路程缩短了一半以上。以前有人类活动的几千几百年来的历史上,山里的石板岩乡的各个自然村,要想出山,要么就要顺着大峡谷绕行露水河口,要么就要翻山走那“上去70个弯,下去100个弯”的鲁班壑或者“直上5里,直下7里”的刘家梯,这要消耗大量体力和时间,而隧道也就成了一个久已有之的梦想。如今驱车钻洞,瞬间可穿过大山的东西两侧,快捷方便使大多数人都已经放弃了那古老的“一壑一梯”的翻山之路。
我曾经在一年夏天里尝试着感受了一下翻越山口的古老交通方式,走了鲁班壑,从山外到达山里直线距离其实不超过三五千米,却上上下下整整走了半天多的时间。在路上遇到一个背着一捆新农具的当地人,他从山外的村子里回山里的村子,没有舍得买票坐车,而选择了翻山。他告诉我,走这条路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除了他这样没有事的、想省点钱儿的,还有不惜体力的人以外,就是个别放牧的人了。我们在鲁班壑的山口上坐着,登山的汗水在山口的风里逐渐冷却;荆条花儿带着庞大的山体与层层巨石的馨香,弥漫在我们逐渐平息下来的呼吸里。从向两边遥望的视野里将目光收回来的时候,正看见脚下那些光滑的石头台阶。台阶虽然因为这些年来的人迹罕至而长了草,不过正中间那些被无数双负重的脚踩踏过的地方,仍有略略的凹陷,从台阶表面上还是能看出由于长期使用造成的脚印痕迹的。在这里,山口上、山里山外、山下的平原、山上的植被,尽收眼底,一种骑在高高的墙顶上玩耍的儿童视野里的惬意,让人久久不愿离去。背着新农具的乡亲慢慢地翻过山口消失在了山的那一边,自己还在这里伫立着。古人的路是艰辛的,也是有美感的。这通天高墙一般的大山上的山口,据说是鲁班为了人们着想一斧子给劈出来的,但是完全劈开显然也不是他的力量所允许的,他为人们留下那样一个少爬数百米的豁口已经让人们感激不尽了——当然事实是,人们对于能在这么高的山上享受几百米的优惠一直心存感激,想象出了“鲁班劈山”来让自己崇拜和感谢。人在自然里获得的任何一点点优待,尤其是很恶劣的环境里的优待,都应该心存感激。这样的感激对峡谷中人来说是世世代代一直以来都绵延无尽的。与一个知道感激自然的人交谈,和一群这样的人在一起,生活由他们组成的居住环境里的时候,你会由衷地感到一种符合人性的愉悦。这或许就是在大峡谷里之所以总是有那么舒适的感觉的最深层的原因吧。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