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5429408丛书名: 饮文斋文丛
内容简介
自序:以史鉴今,以哲启思
我认为,搞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要具备三个基本功,即理论、方法、历史。所谓理论,就是说要形成自己的理论观点,不能人云亦云,要坚持正确的,反对错误的。所谓方法,就是阐述理论观点的途径,运用了哪些方法,是调查得来的,还是从实践中探索的?抑或是理论推导的?所谓历史,就是说,对于你的理论观点,以前的历史能否提供佐证?前人都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对你的理论观点有什么指导意义?自从立志做学问以来,在学术研究中,我比较注意这三个基本功的训练。比如,对哲学的研究,我习惯于进行哲学史的考察,习惯于总结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的经验;对历史的研究,我善于抓住时代人物思想的轨迹,看其行为的合理性,还善于结合历史人物所处时代看其思想、行为的必然性。本卷的《思哲论史》就是这方面研究成果的积累。对于西方思想家,如对康德、叔本华、尼采、海德格尔、马尔库塞、弗洛伊德、弗洛姆的研究,我都结合他们所处时代的特征、所在国家的国情,乃至世界的格局进行探讨。叔本华、尼采代表着德国新兴资产阶级不满封建专制的桎梏对人性的压抑,而主张人性的解放、权力的崇拜、意志的胜利;海德格尔、马尔库塞代表着先进知识阶层对人类命运的同情和存在的荒谬性的体认,为自己和社会指出一条存在的价值之路、理性的批判之器、人性社会的改造之途;弗洛伊德、弗洛姆代表着实验派知识分子试图用人本心理的研究和方法,解释人类的行为受个体经验和社会现实的影响,试图揭示在“个体存在”和“社会存在”的巨大“冰山”之下隐蔽着的“个体无意识”和“社会无意识”,才是导致个体病态和社会病态的真正根源。总之,以历史的眼光看思想家的所思所想所言,从时代的角度分析他们的理论根源,才能了解他们思想的“初心”和“本意”,进而对他们的理论有更深刻的把握和体认。这是我研究思想史一贯坚持的方法。
对中国古代史的研究,我则从历史人物所处时代的生产力发展特征、生产关系形成的历史必然性,以及人物性格的心理结构等方面探讨他们的历史功过。比如,对元朝历史的研究,无论是“横扫天下无敌手”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还是创建元帝国的一代枭雄——忽必烈,我都依据其民族的生存方式、生产方式、社会组织方式、军事斗争方式,以及他们的心理特征、性格类型等,既从宏观历史,又从微观个体心理方面分析他们创造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对中国革命史的研究,我探讨了中国革命的成功,是在把握世界历史发展规律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历史发展的特殊性基础上的成功;是以*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紧密结合的成功;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和领袖集体引领历史的成功。我认为,遵循这样的思路进行历史研究,才能得出相对正确的思想观点和理性认识。
当然,研究历史是为了今天的借鉴,叔本华、尼采为今天人们的思想解放、挑战传统、不迷信、不盲从、观念更新、言论自由、心态开放提供了哲理依据。弗洛伊德、弗洛姆为今天人们的心理问题找到了个体与时代的病因;为在转型社会,普通人如何做到心理调适,当政者如何适应人们的心理预期,打造适合人们健康发展的健全社会,提供了基本理论和方法。成吉思汗及其蒙古帝国的崛起,复兴了“丝绸之路”,与今天*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必然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有责任、有能力继承我国历史的优良传统,在和平发展的共识下,开辟人类经济互通、合作共赢、社会共同进步、和谐发展的新愿景。“以史鉴今”,重在鉴今,这是历史和思想史研究的现实需要使然。
本卷还收录了我20多年前在《沈阳日报》“学哲学”专栏上发表的大众哲学“小品”。所谓“小品”,指的是文章短小,每篇千字左右,但每篇都阐述了一个哲学原理,并以大量的历史事实、科学史实,以及日常生活现象、成语故事、寓言传说为案例,目的在于在当时党中央号召“全党学哲学”的时代背景下,以哲学启迪人们的思维、开拓人们的视野、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而思索人生的价值和积极参与改造社会的实践,获得生活的成功和理性的升华。“以哲启思”,重在启思,如果读者能通过哲学的思考,让自己的思想更客观、更成熟、更理性,那么我们这个社会则会更进步、更文明、更先进!
谨以此序,向那些注重向历史学习、向理论学习、向实践学习并善于思考人生真谛的人们致敬!
我认为,搞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要具备三个基本功,即理论、方法、历史。所谓理论,就是说要形成自己的理论观点,不能人云亦云,要坚持正确的,反对错误的。所谓方法,就是阐述理论观点的途径,运用了哪些方法,是调查得来的,还是从实践中探索的?抑或是理论推导的?所谓历史,就是说,对于你的理论观点,以前的历史能否提供佐证?前人都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对你的理论观点有什么指导意义?自从立志做学问以来,在学术研究中,我比较注意这三个基本功的训练。比如,对哲学的研究,我习惯于进行哲学史的考察,习惯于总结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的经验;对历史的研究,我善于抓住时代人物思想的轨迹,看其行为的合理性,还善于结合历史人物所处时代看其思想、行为的必然性。本卷的《思哲论史》就是这方面研究成果的积累。对于西方思想家,如对康德、叔本华、尼采、海德格尔、马尔库塞、弗洛伊德、弗洛姆的研究,我都结合他们所处时代的特征、所在国家的国情,乃至世界的格局进行探讨。叔本华、尼采代表着德国新兴资产阶级不满封建专制的桎梏对人性的压抑,而主张人性的解放、权力的崇拜、意志的胜利;海德格尔、马尔库塞代表着先进知识阶层对人类命运的同情和存在的荒谬性的体认,为自己和社会指出一条存在的价值之路、理性的批判之器、人性社会的改造之途;弗洛伊德、弗洛姆代表着实验派知识分子试图用人本心理的研究和方法,解释人类的行为受个体经验和社会现实的影响,试图揭示在“个体存在”和“社会存在”的巨大“冰山”之下隐蔽着的“个体无意识”和“社会无意识”,才是导致个体病态和社会病态的真正根源。总之,以历史的眼光看思想家的所思所想所言,从时代的角度分析他们的理论根源,才能了解他们思想的“初心”和“本意”,进而对他们的理论有更深刻的把握和体认。这是我研究思想史一贯坚持的方法。
对中国古代史的研究,我则从历史人物所处时代的生产力发展特征、生产关系形成的历史必然性,以及人物性格的心理结构等方面探讨他们的历史功过。比如,对元朝历史的研究,无论是“横扫天下无敌手”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还是创建元帝国的一代枭雄——忽必烈,我都依据其民族的生存方式、生产方式、社会组织方式、军事斗争方式,以及他们的心理特征、性格类型等,既从宏观历史,又从微观个体心理方面分析他们创造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对中国革命史的研究,我探讨了中国革命的成功,是在把握世界历史发展规律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历史发展的特殊性基础上的成功;是以*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紧密结合的成功;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和领袖集体引领历史的成功。我认为,遵循这样的思路进行历史研究,才能得出相对正确的思想观点和理性认识。
当然,研究历史是为了今天的借鉴,叔本华、尼采为今天人们的思想解放、挑战传统、不迷信、不盲从、观念更新、言论自由、心态开放提供了哲理依据。弗洛伊德、弗洛姆为今天人们的心理问题找到了个体与时代的病因;为在转型社会,普通人如何做到心理调适,当政者如何适应人们的心理预期,打造适合人们健康发展的健全社会,提供了基本理论和方法。成吉思汗及其蒙古帝国的崛起,复兴了“丝绸之路”,与今天*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必然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有责任、有能力继承我国历史的优良传统,在和平发展的共识下,开辟人类经济互通、合作共赢、社会共同进步、和谐发展的新愿景。“以史鉴今”,重在鉴今,这是历史和思想史研究的现实需要使然。
本卷还收录了我20多年前在《沈阳日报》“学哲学”专栏上发表的大众哲学“小品”。所谓“小品”,指的是文章短小,每篇千字左右,但每篇都阐述了一个哲学原理,并以大量的历史事实、科学史实,以及日常生活现象、成语故事、寓言传说为案例,目的在于在当时党中央号召“全党学哲学”的时代背景下,以哲学启迪人们的思维、开拓人们的视野、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而思索人生的价值和积极参与改造社会的实践,获得生活的成功和理性的升华。“以哲启思”,重在启思,如果读者能通过哲学的思考,让自己的思想更客观、更成熟、更理性,那么我们这个社会则会更进步、更文明、更先进!
谨以此序,向那些注重向历史学习、向理论学习、向实践学习并善于思考人生真谛的人们致敬!
目 录
辑一:哲学家思想研究
主体性的道德哲学——论康德伦理学的特征及其意义 / 3
时代的悲观意识——叔本华哲学的历史和理论根源探讨 / 12
论海德格尔对西方哲学的扬弃 / 23
论弗洛姆思想的历史与理论根源 / 40
挣脱幻想的锁链——弗洛姆的社会无意识理论述评 / 52
论弗洛姆的社会哲学思想 / 91
弗洛姆的“社会性格”思想述评 / 101
论卢卡奇的总体性范畴 / 111
辑二:美学研究
究竟应该怎样评价普列汉诺夫的美感论 / 125
浅谈研究自然美本质的方法论 / 135
论中国根雕艺术的审美价值 / 142
诗词创作论 / 151
辑三:元史研究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一生及其历史地位——2013年9月28日在“扬州讲坛”上的讲演 / 157
一代枭雄:忽必烈的一生及其历史地位——2014年10月9日在“扬州讲坛”上的讲演 / 176
辑四:中国革命史研究
论中国革命的历史必由之路 / 201
辑五:大众哲学研究
孩子和水的分离——辩证的否定观 / 219
水的三态变化说明了什么——度的意义 / 221
人们是怎样认识“光”的?——谈谈否定之否定 / 223
“木马术”何以制胜——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 / 225
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 227
“牵牛”与“弹琴”——事物的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 / 229
马为什么跑向绞刑架——事物的因果联系 / 231
《窦尔敦卖西瓜》的启示——形式与内容的辩证法 / 233
牛痘是怎样被发现的——偶然性与必然性 / 235
大理石与雕像——可能性与现实性的辩证法 / 237
脱离了身体的手还是手吗?——整体与部分的辩证法 / 239
在太阳东升西落的背后——现象与本质的辩证法 / 241
“此岸”和“彼岸”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 243
最蹩脚的建筑师也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 245
达尔文创立进化论的秘密何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 247
哲学家泰勒斯何以能致富——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 249
“音乐”与“具有音乐感的耳朵”——认识的主体和客体 / 251
从蚂蚁、蜘蛛和蜜蜂谈起——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 / 253
对物质结构“奥秘”的探索——认识的不断深化和无限发展 / 255
“站在巨人的肩上”——认识的群众路线 / 257
伽利略沉冤昭雪说明了什么?——真理的客观性 / 259
“下雨”的哲学思考——真理与谬误 / 261
“长河”与“水滴”——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 / 263
怎样知道梨子是酸是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265
到底有无“天外来客”?——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非确定性 / 267
勒维烈的成功与失败说明了什么?——实践检验和逻辑证明的辩证关系 / 269
“天鹅皆白”与“凡人皆死”的逻辑悖论——归纳与演绎 / 271
人类历史有没有“太阳的东升西落”?——社会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 273
人间的普罗米修斯——劳动在人类社会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 275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怎么发生的?——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 277
“黄色文明”是失败的文明吗?——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279
错批了马寅初的教训——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281
历史迷宫的锁钥——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历史的生存和发展 / 283
“身体”和“衣服”——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法 / 285
“嫦娥”何以能奔月——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 287
“水在地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 289
“狼孩”为什么不能变成人——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 291
“鸳鸯大逃亡”说明了什么?——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 293
张华的行为值不值得?——道德的社会作用 / 295
亚里士多德的智慧从哪里来?——哲学是最高的社会意识形式 / 297
唐太宗选弓箭的启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 299
安泰的力量哪里来?——领袖和群众 / 301
鲁滨孙为何能在荒岛上生存?——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 303
管子思想的启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 305
从大禹治水谈起——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 / 307
主体性的道德哲学——论康德伦理学的特征及其意义 / 3
时代的悲观意识——叔本华哲学的历史和理论根源探讨 / 12
论海德格尔对西方哲学的扬弃 / 23
论弗洛姆思想的历史与理论根源 / 40
挣脱幻想的锁链——弗洛姆的社会无意识理论述评 / 52
论弗洛姆的社会哲学思想 / 91
弗洛姆的“社会性格”思想述评 / 101
论卢卡奇的总体性范畴 / 111
辑二:美学研究
究竟应该怎样评价普列汉诺夫的美感论 / 125
浅谈研究自然美本质的方法论 / 135
论中国根雕艺术的审美价值 / 142
诗词创作论 / 151
辑三:元史研究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一生及其历史地位——2013年9月28日在“扬州讲坛”上的讲演 / 157
一代枭雄:忽必烈的一生及其历史地位——2014年10月9日在“扬州讲坛”上的讲演 / 176
辑四:中国革命史研究
论中国革命的历史必由之路 / 201
辑五:大众哲学研究
孩子和水的分离——辩证的否定观 / 219
水的三态变化说明了什么——度的意义 / 221
人们是怎样认识“光”的?——谈谈否定之否定 / 223
“木马术”何以制胜——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 / 225
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 227
“牵牛”与“弹琴”——事物的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 / 229
马为什么跑向绞刑架——事物的因果联系 / 231
《窦尔敦卖西瓜》的启示——形式与内容的辩证法 / 233
牛痘是怎样被发现的——偶然性与必然性 / 235
大理石与雕像——可能性与现实性的辩证法 / 237
脱离了身体的手还是手吗?——整体与部分的辩证法 / 239
在太阳东升西落的背后——现象与本质的辩证法 / 241
“此岸”和“彼岸”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 243
最蹩脚的建筑师也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 245
达尔文创立进化论的秘密何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 247
哲学家泰勒斯何以能致富——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 249
“音乐”与“具有音乐感的耳朵”——认识的主体和客体 / 251
从蚂蚁、蜘蛛和蜜蜂谈起——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 / 253
对物质结构“奥秘”的探索——认识的不断深化和无限发展 / 255
“站在巨人的肩上”——认识的群众路线 / 257
伽利略沉冤昭雪说明了什么?——真理的客观性 / 259
“下雨”的哲学思考——真理与谬误 / 261
“长河”与“水滴”——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 / 263
怎样知道梨子是酸是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265
到底有无“天外来客”?——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非确定性 / 267
勒维烈的成功与失败说明了什么?——实践检验和逻辑证明的辩证关系 / 269
“天鹅皆白”与“凡人皆死”的逻辑悖论——归纳与演绎 / 271
人类历史有没有“太阳的东升西落”?——社会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 273
人间的普罗米修斯——劳动在人类社会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 275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怎么发生的?——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 277
“黄色文明”是失败的文明吗?——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279
错批了马寅初的教训——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281
历史迷宫的锁钥——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历史的生存和发展 / 283
“身体”和“衣服”——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法 / 285
“嫦娥”何以能奔月——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 287
“水在地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 289
“狼孩”为什么不能变成人——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 291
“鸳鸯大逃亡”说明了什么?——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 293
张华的行为值不值得?——道德的社会作用 / 295
亚里士多德的智慧从哪里来?——哲学是最高的社会意识形式 / 297
唐太宗选弓箭的启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 299
安泰的力量哪里来?——领袖和群众 / 301
鲁滨孙为何能在荒岛上生存?——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 303
管子思想的启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 305
从大禹治水谈起——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 / 307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