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2437116丛书名: 全国高等院校艺术设计规划教材
设计色彩与现代科技发展紧密联系,具有完备的科学体系,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涉及视觉传达
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动画设计、服装设计、工业设计等门类,如何有效地利用色彩、表现色彩、提高色彩的表现力成为现代设计色彩与构成的重要环节。
本书立足于色彩基本理论的创立,循序渐进地阐述了色彩的基本原理、色彩的调和与应用、色彩的意向构成、色彩的联想、色彩的创造、色彩的功能及色彩的设计写生训练与情感训练等。本书结合编者多年来在设计色彩基础教学中积累的实际经验,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设计色彩基础教学进行
了深入浅出的研究和思考,同时根据“虚讲” 和“实教”的总体教学思路,通过具体的大师案例与学生案例分析,图文并茂,充分阐述了色彩的实际运用,使学生从基础认知色彩,进而获得良好的理论知识,并应用于实践。
本书可供高校设计专业的学生与广大爱好设计专业并希望有所提高的社会人士学习与参考。本书案例丰富,讲解详细,通过对实践性色彩教学的探讨与研究,可以快速提高学生的修养,提高其审美能力与实践能力,从而为今后的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前言
色彩存在于大自然中,具有丰富性,左右我们的情绪、生活和心理,它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因
素,而是同社会、科技、地域、文化、民族、审美紧密相连,是最具表现力的设计元素。它是主观与
客观、表现与再现、联想与创新的统一体,色彩的独特表现力能够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扩大想象
空间,赋予作品新的不确定因素。 设计色彩作为现代设计的专业基础课程,已经从传统的绘画形式中
分离出来,成为具有专业指向和独特表现力的必修课程。设计色彩与构成教学是设计专业教学的重要
组成部分,是顺应设计创造活动的特殊需求,色彩是设计要素之一,自从包豪斯设计学院成立以来,
以伊顿为首的色彩教学专家就对此进行了不懈的研究与实践。然而现代设计色彩与构成教学如何进行
延续与改革,是一个亟待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设计色彩与现代科技发展紧密联系,具有完备的科学体系,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涉及视觉传达
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动画设计、服装设计、工业设计等门类,如何有效地利用色彩、表现色彩、提
高色彩的表现力成为现代设计色彩与构成的重要环节。
本书立足于色彩基本理论的创立,循序渐进地阐述了色彩的基本原理、色彩的调和与应用、色彩
的意向构成、色彩的联想、色彩的创造、色彩的功能及色彩的设计写生训练与情感训练等。本书结合
编者多年来在设计色彩基础教学中积累的实际经验,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设计色彩基础教学进行
了深入浅出的研究和思考,同时根据“虚讲” 和“实教”的总体教学思路,通过具体的大师案例与学生案例
分析,图文并茂,充分阐述了色彩的实际运用,使学生从基础认知色彩,进而获得良好的理论知识,
并应用于实践。
本书第2版主要对上一版中的文字错误进行了修订。
本书与时代接轨,注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充分利用传统文化,让色彩这一富有感染力的设计元
素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
张如画 刘伟
第1章 认识色彩
学习要点及目标
·
了解光色原理,掌握色彩的物理属性。
·
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重点掌握色彩的三大属性。
·
了解色立体,掌握色相、明度、纯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
了解色彩的构成方法,通过练习掌握色彩的对比和调和方法。
核心概念
色相 明度 纯度 对比 调和
引导案例
荷兰画家彼埃·蒙德里安认为:“在自然中,如同在艺术中一样,色彩总是在某种
程度上依赖于关系,但并不总是受制于它们。在写实的表现中,色彩总是为普遍性的
事物的主观化留下余地。尽管色彩通过关系变成了色度、层次以及色彩之间的对比等,
但色彩仍保留了优势地位。只有通过对均衡了的色彩关系进行确切的表现,色彩才能
被控制住,普遍性的东西才能确定地出现。”在他的后期作品当中,画面几乎都是由三
原色( 红、黄、蓝) 和无彩色( 黑、白、灰) 的色块并置构成的,并利用直线来进行色
块面积的分割,尽可能表现均衡与和谐,画面色彩关系的构成,最大限度地超越了写实。
如图1.1 所示。
(a)《红黄蓝的构成图》(b)《红黄蓝的构成图》
图1.1 彼埃·蒙德里安作品
1.1 光 色 原 理
色彩的产生源于科学家们长期对光学的研究,它的发现为我们认识色彩提供了科学的理
论依据。
1.1.1 眼睛与光源
我们能够顺利感知色彩需要两个必要的条件——眼睛和光源。光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客
观条件,当光线进入眼睛投射在视网膜上,视网膜上的感色细胞就会把光的信息经过视神经
传递到大脑,人就可以辨别出不同的颜色,如图1.2 所示。光是通过三种途径进入人的视线
中的,如光源光,可以直接进入眼睛;反射光,是光照射在物体上,物体表面部分的光在眼
睛中的反射;透射光,是通过某种透明的物质界面而进入眼睛的光。眼睛属于人体器官,我
们对色彩的认识是通过视觉认知的结果,了解色彩的过程同时涉及物理学、生理学和心理学
等多方面知识。
光学理论认为:光是以电磁波形式存在的辐射能,主要包括宇宙射线、X 线、紫外线、
可见光、无线电波、交流电波等,当电磁波只有400~700nm 波长时,其波谱成为可见光谱,
而其他两端的则统称为不可见光谱,如图1.3 所示。
图1.2 眼球结构示意图图1.3 可见光示意图
1.1.2 光与色
了解光与色的关系,要从艾萨克·牛顿的物理实验入手,他使阳光透过缝隙落在三棱镜上,
在三棱镜中,白色光线被分为光谱色彩,将已经分开的光线透过镜体投射到一面墙上,呈现
出连续的七色带光谱,即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色彩。如果我们把其中的绿色分
离出来,用透镜把剩下的红、橙、黄、青、蓝、紫几种色彩聚合起来,获得的调和色将是红
色,它就是绿色的补色。用同样的方法将黄色分离,将剩下的其他颜色进行调和后将获得紫色,
它就是黄色的补色。由此可见,每一种光谱色相都是其他所有光谱色相的补色。色光混合属
于加色混合,将朱红、翠绿、蓝紫按适当的比例调和后,大体可以得到全部的色彩,这三种
颜色被称为色光的三原色,如图1.4 所示。
物体是通过吸收和反射光谱射线来呈现色彩的,我们把物体反映出来的色彩称之为固有
色,在绘画中常用颜料色来表现物体的色彩关系。红、黄、蓝被称为颜料色中的三原色,它
的混色规律与光源色相反,多种色彩混合后得到的色彩,明度和纯度逐渐降低,颜色越多,
色彩越暗,逐渐趋于黑色,如图1.5 所示。
图1.4 色光混合图1.5 色料混合
注意
色光混合的三原色为红、绿、蓝。色料混合的三原色为红、黄、蓝。
1.2 基 本 原 理
1.2.1 色彩类别
按照光学原理,能被眼睛看到的光为有彩色,不能被眼睛看到的光为无彩色。
有彩色是指在光谱中包括的全部色彩,以红、橙、黄、绿、青、蓝、紫为基本色,如图1.6
所示。通过基本色之间不同量的混合,可以获得成千上万种色彩,如果将基本色再与不同量
的黑色、白色、灰色相混合,可以得出更多的色彩。色彩倾向的微妙变化,能够带给人们数
以万计的色彩效果,为人类的生活增添无限趣味。
图1.6 基本色相
无彩色主要指黑色、白色、灰色。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因为它们不包括在可见光谱中,
不能被视觉感知,故称为无彩色。其中,灰色由黑白调和而成,由于调入量的不同,会形成
深浅不同的灰色系列,如图1.7 所示。但在绘画中我们常把黑、白、灰这三种颜色归为有彩色,
这是因为,首先,它会影响色彩的明度和彩度。其次,它能够影响人的心理感受,因此从色
彩情感的方面来看,黑、白、灰是能够被感知到的,故而被划分到有彩色系中。
图1.7 无彩色
1.2.2 色彩属性
色相、明度、纯度被称为色彩的三大属性,存在于有彩色系中的任何一种颜色中。
1. 色相H(Hue)
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或名称,是一个色彩有别于其他色彩的表象特征。色相的差异由光
波的长短来确定,依次排列为:红、橙、黄、绿、青、蓝、紫等,这是一种有规律的色彩排
列,是一个色相向另一个色相过渡的阶梯,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因此色彩学家常将其排列成
一个封闭的圆环。为了展现各色相间过渡的均匀性,常将圆环平均分成几个等份,选取5、6、
8 种基本色相,然后再进行间隔中的色相推移变化,可形成8 色、20 色、24 色或更多色彩的
色相环,如图1.8 所示。间隔色越多,各色相间的差别就越小,变化就越细微,有时这种变
化甚至用肉眼都分辨不出来。
2. 明度V(Value)
明度是指色彩的明亮程度,也叫亮度或深浅度。
明度最高的为白色,最低的为黑色,它是由光波的振
幅决定的。无彩色和有色彩的所有颜色都含有明度变
化,有彩色中各色相间本身就存在明度的对比和变化,
如光谱色中,居于中间位置的黄色,色彩明亮,最容
易被视觉感知,它属于高明度色彩;处于边缘的紫色,
颜色深暗,视觉感知度低,被称为低明度色彩;其他
各种色彩有序排列,显示出不同的明度深浅变化。在
色相环中选定一种色彩,通过加入不同量的白色,可
以使色彩的明度产生逐渐变亮的阶梯式变化;如果逐渐加入黑色,色彩将逐渐向深暗变化,
使明度变低。这种变化效果称为色相的明度推移,如图1.9 所示。
图1.9 明度推移
图1.8 24色色相环
3. 纯度C(Chroma)
纯度是指色彩的鲜艳程度,也叫饱和度或彩度。由于受光波波长的单一程度的影响,光
波越长越单纯,色光越鲜亮。光色越复杂,越靠近纯度为0 的白光。我们可以通过一组实验
来观看色彩的纯度变化。在色相环中选定一个颜色,再用黑色和白色调出一种与之明度相等
的灰色作为调和剂。将色彩中逐渐加入不等量的灰色,并将每次调和后的色彩按顺序排列,
从排列中可以观察到,色彩由最高彩度逐渐向中彩度过渡,直到变为低彩度色彩,如图1.10
所示。
图1.10 纯度推移
提示
色相的明度和纯度并不呈正比,纯度高并不意味着明度也高,只是显示相应的明度值。
无彩色由于没有色彩倾向,故纯度为0。
1.2.3 相关名词
光源色:光源色是指光本身的颜色,按光源所获得的渠道可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固有色:固有色泛指物体在自然光的影响下所呈现出来的色彩。对固有色的把握,主要
是准确地把握物体的色相。
环境色:对主物体色彩的影响,除了自然光之外还有设置在主物体周围的其他物体,它
们的固有色也会对其产生影响,因为处于同一种环境空间中,故称为环境色。
媒介色:黑色和白色可以随意游离在各种颜色中间,与任何一种颜色相混合,却不改变
颜色的色彩倾向,因此被称为媒介色。在现代设计色彩中也常将金色和银色划归为媒介色。
原色:原色是最基本的颜色,在色光中主要指红色、绿色和蓝色;在颜料色中指红色、
黄色和蓝色。
间色:间色是指红、黄、蓝三种颜色中的任意两种调和得到的色彩,也叫作“第二次色”。
复色:复色是指三原色中的任意一个与间色调和得到的色彩,或者是两个间色调和得到
的色彩,也叫作“三次间色”。
补色:补色是指三原色中的任意一个色彩与其他两个色彩调和后的间色的对比关系,如
红与绿、黄与紫、蓝与橙等。
邻近色:邻近色是指色相环中相邻的颜色,二者色相性质相似。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