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0192093
内容简介
本教材以环境监测岗位能力为核心,以工作任务为主线,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职业岗位所需环境监测知识和技能,培养职业素质,着重突出职业性、实用性和创新性。本书可作为各类院校环境类专业的教学参考用书,也可作为中、高级环保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的辅导教材。
本教材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学习项目,以工作任务为载体构建教材内容。本教材以环境监测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了体现岗位核心能力的7个典型学习项目,即地表水监测、污水监测、环境空气监测、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土壤污染监测、植物污染监测和噪声监测。每个学习项目中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构建了循序渐进的学习任务,全书共有29个学习任务。每个任务分“学习目标”、“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和“思考与练习”4个模块。“知识学习”力求简洁、够用,“技能训练”着重能力与职业素养。
本教材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学习项目,以工作任务为载体构建教材内容。本教材以环境监测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了体现岗位核心能力的7个典型学习项目,即地表水监测、污水监测、环境空气监测、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土壤污染监测、植物污染监测和噪声监测。每个学习项目中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构建了循序渐进的学习任务,全书共有29个学习任务。每个任务分“学习目标”、“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和“思考与练习”4个模块。“知识学习”力求简洁、够用,“技能训练”着重能力与职业素养。
目 录
导论 环境监测概述 项目一 地表水监测 任务1 地表水监测方案的制定 任务2 水样的采集与保存 任务3 pH值和电导率的测定 任务4 色度的测定 任务5 浊度的测定 任务6 氨氮的测定 任务7 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 项目二 污水监测 任务1 污水监测方案的制定 任务2 悬浮物的测定 任务3 汞的测定 任务4 六价铬和总铬的测定 任务5 镉、铜、铅、锌的测定 任务6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任务7 生化需氧量的测定 任务8 挥发酚的测定 项目三 环境空气监测 任务1 环境空气监测方案的制定 任务2 颗粒物的测定 任务3 二氧化硫的测定 任务4 二氧化氮与氮氧化物的测定 项目四 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 任务1 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方案的制定 任务2 排气中颗粒物的测定 任务3 烟气黑度的测定 项目五 土壤污染监测 任务1 土壤监测方案的制定 任务2 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任务3 金属污染物的测定 项目六 植物污染监测 任务1 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任务2 金属污染物的测定 项目七 噪声监测 任务1 环境噪声监测 任务2 工业企业噪声监测 附录1 任务学习通知单样本 附录2 实训报告样本 附录3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节选) 附录4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2002)(节选) 附录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节选) 附录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节选) 附录7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2008)(节选) 参考文献
在线试读
一、 环境监测及其发展
环境监测是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监测”为监视、测定、监 控,广义上,是在一定时期内对污染因子进行重复测定,追踪污染物种类、浓度的变化;狭义上,是对污染物进行定期测定,判断是否达到环境标准 或评价环境管理和控制环境系统的效果。环境监测的发展主要包括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的污染监测阶段或被动监测阶段;70年代的主动监测阶段或目的监测阶段;70年代末期以来,连续自动监测技术进入了环境领域,形成了以连续自动监测系统为骨干的环境监测技术,该阶段被称为污染防治监测阶段或自动监测阶段。 环境监测的发展趋势为:由经典的化学分析向仪器分析发展;由手工操作向连续自动化迈进;由微量分析向痕量、超痕量发展;由污染物成 分分析发展到化学形态分析;监测仪器向仪器的联合使用和电子计算机化发展。
二、环境监测工作过程
环境监测的工作过程一般分为接受任务、现场调查、制定方案、实施方案、结果评价和编制监测报告,见图0—1。
三、环境监测的作用和意义
(1)通过环境监测来提供代表环境质量现状的数据,判断环境质量是否符合国家制定的环境质量标准,评价当前主要环境问题。
(2)找出环境污染严重的区域和区域中重要的污染因子,作为主要管理对象,评价该区域环境污染防治对策和措施的实际效果。
(3)通过环境监测,评价环保设施的性能,为制定综合防治对策提供基础数据。
(4)通过环境监测追踪污染物质的污染路线和污染源,判断各类污染源所造成的环境影响,预测污染的发展趋势和当前环境问题的可能趋势。
(5)通过环境监测来验证和建立环境污染模式,为新污染源对环境的影响进行预测评价。 (6)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研究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提供基础数据。
(7)通过积累大量的不同地区的环境监测数据,并结合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制定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法规和环境质量标准。
(8)通过环境监测不断揭示新的污染因子和环境问题,研究污染原因、污染物迁移和转化,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
总而言之,环境监测的作用和意义是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发 展趋势,为环境管理、环境规划和环境科学研究提供依据。
环境监测是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监测”为监视、测定、监 控,广义上,是在一定时期内对污染因子进行重复测定,追踪污染物种类、浓度的变化;狭义上,是对污染物进行定期测定,判断是否达到环境标准 或评价环境管理和控制环境系统的效果。环境监测的发展主要包括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的污染监测阶段或被动监测阶段;70年代的主动监测阶段或目的监测阶段;70年代末期以来,连续自动监测技术进入了环境领域,形成了以连续自动监测系统为骨干的环境监测技术,该阶段被称为污染防治监测阶段或自动监测阶段。 环境监测的发展趋势为:由经典的化学分析向仪器分析发展;由手工操作向连续自动化迈进;由微量分析向痕量、超痕量发展;由污染物成 分分析发展到化学形态分析;监测仪器向仪器的联合使用和电子计算机化发展。
二、环境监测工作过程
环境监测的工作过程一般分为接受任务、现场调查、制定方案、实施方案、结果评价和编制监测报告,见图0—1。
三、环境监测的作用和意义
(1)通过环境监测来提供代表环境质量现状的数据,判断环境质量是否符合国家制定的环境质量标准,评价当前主要环境问题。
(2)找出环境污染严重的区域和区域中重要的污染因子,作为主要管理对象,评价该区域环境污染防治对策和措施的实际效果。
(3)通过环境监测,评价环保设施的性能,为制定综合防治对策提供基础数据。
(4)通过环境监测追踪污染物质的污染路线和污染源,判断各类污染源所造成的环境影响,预测污染的发展趋势和当前环境问题的可能趋势。
(5)通过环境监测来验证和建立环境污染模式,为新污染源对环境的影响进行预测评价。 (6)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研究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提供基础数据。
(7)通过积累大量的不同地区的环境监测数据,并结合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制定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法规和环境质量标准。
(8)通过环境监测不断揭示新的污染因子和环境问题,研究污染原因、污染物迁移和转化,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
总而言之,环境监测的作用和意义是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发 展趋势,为环境管理、环境规划和环境科学研究提供依据。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