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8936137
徐学义教授,第三批全国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长期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倡导中西合参,擅长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治疗中医内科脾胃病、肝病、老年病、男科及妇科疾病等。
徐师一生,在中医学术研究方面,以求实、求真、求新为追求,以经方、经药为依托,以临床实用为立足点,为中医学术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徐师深入实践,倡导宏观辨病和微观辨证相结合,病症详参,不断总结提炼,在诸多内科疑难杂症、妇科和男科的诊治研究方面,都积累了极其丰富的宝贵经验;另外,合各家所长,继承古法,勇于创新,在脏腑病机理论认识和阐述方面,徐师都有不少突破前人旧说的新创见,又广收博采,探微索隐,自创了一些临床上行之有效的专方,活用灵效。其突出成就集中体现在临床、理论、经方、经药四个方面,本书的总结提炼也以突出这四方面为宗旨。
在临床方面,主要介绍徐师临证思维的基本特点,以及对疑难杂症的辨证立法巧思和具体方药运用经验。
在理论方面,徐师在50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深谙《黄帝内经》对中医学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病因病机学说等阐述,《神农本草经》对药物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配伍应用等理论及中医各家不同时期的学术思想,并结合临床应用,对中医临床治法有自身独特的认识。
在经方、经药方面,主要精选其解读精辟、结构精巧、内涵丰富、临床运用广泛的医方为范例,归纳总结其经方、经药的独特风格。
“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孟子》),徐师少小诵典,白首研经,半世治方,毕生临床,徐师学验之博富,理论之精深,望借此书传承徐师学术精髓,推动中医学术发展。
在编纂期间,为了使其理论、见解、经验都落到具体运用的实处,每一部分都精选了体现他匠心独运的临床案例,对其辨证用药所以然之理做了深入浅出的分析。本书先介绍了徐师治病的治疗原则及治疗方法,注重从整体出发,又强调辨证论治,辨病与辨证并重,重视脾胃,主张王道,注意气血,强调舌脉;然后具体介绍了医案,医案包括内科、皮肤科、五官科、妇科、男科等。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由于笔者学术水平有限,对徐师学术思想的认识与其实际水平尚有较大差距,希望借此抛砖引玉,使更多的同道从中获益。
一、汗法
又称为解表法,是指通过开泄腠理、调畅营卫、宣发肺气等作用,以促进发汗,疏散外邪,解除表证,主要用于使在表的邪气随汗而解的一种治法。治疗外感六淫之邪的表证外,以及麻疹初起、疹点隐隐不透,水肿病腰以上肿甚,疮疡初起等而有寒热表证者。由于病性有寒热之别,伴有兼夹邪气,体质有强弱的不同,故汗法又有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扶正解表(益气解表、助阳解表、滋阴解表、养血解表)之别。因“血汗同源”,治疗应以遍身微汗为佳,不可令其如水淋漓,若汗出不彻,则病邪不解;汗出太过,则耗气伤津,甚至阳随汗泄而呈亡阳之变。结合病情,汗法又当与补法、下法等配合运用,但“汗而勿伤”。
1.辛温解表法
适用于外感风寒表证,因风寒袭表,腠理闭塞,营阴郁滞,肺失宣降,症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或有汗、咳嗽、苔薄白、脉浮等。常用麻黄、桂枝、羌活、防风、荆芥、白芷、杏仁等配伍组方,以发散表邪。代表方如麻黄汤、桂枝汤、九味羌活汤。
2.解表清热法
适用于外感风寒,里有郁热,症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烦躁、口渴等。常用生石膏等寒温并用,解表清里。代表方如大青龙汤。
3.解表化饮法
适用于外感风寒,里有寒饮伏肺,症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咳喘、痰涎清稀量多、舌苔白滑、脉浮等。治以麻黄、桂枝、干姜、细辛、五味子等配伍合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代表方如小青龙汤。
4.辛凉解表法
适用于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邪在肺卫,症见身热头痛、微恶风寒、有汗、口渴、咽痛等。常用金银花、连翘、薄荷、桑叶、牛蒡子、桔梗等为主组方,疏散风热,清热解毒。代表方如银翘散、桑菊饮。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