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2610019
“决志信主”等同于悔改归信吗?复兴是情绪化的吗?
复兴是人为操作的吗?复兴是可以复制的吗?
真正的复兴必定会带来生命的改变和美德的增加。因此,真正的复兴来自圣灵大能的降下,使人真正认罪、悔改,使周围的世界出现“整体性的变革”。
伊恩·默里分析了1750年到1858年在美国大部分宗派中出现的复兴运动,用大量历史事实推论得出复兴与奋兴之间的差别。帮助读者去伪存真,认识真正的复兴。
本书的史料翔实、论点清晰、论据充分,是美国教会史研究领域的扛鼎之作,获得学术界的广泛好评。
在美国两百余年的教会史上,曾数次发生信徒数目爆炸式增长的事件,其中最有名的一次即18世纪40年代开始的“大觉醒”,领导该运动的领袖是著名的爱德华兹(J. Edwards)及怀特菲尔德(G.. Whitefield)。此后,类似的复兴一波波兴起,大量奋兴布道家和神学家涌现,最终也带来了对“复兴”本质问题的大讨论。
本书是一本历史学术著作,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叙述了1750年起至1858年为止的美国教会增长历史,也就是第一次“大觉醒”之后陆续发生的数次复兴的历史。作者不仅仅是在罗列史料,更是通过对历史真相的还原、历史细节的描述,揭示所谓真正的“复兴”与虚假的、表面的“复兴主义”的区别之所在,指出“复兴主义”是美国新教福音派发展的致命伤,而真正的“复兴”才是美国教会乃至整个国家在未来再度走向健康、公义、自由与和平的希望。
序
引 言
第一章 戴维斯和“复兴”的含义
第二章 普林斯顿与“荣耀计划”
第三章 弗吉尼亚的荣耀
第四章 神学燃起烈焰
第五章 第二次大觉醒
第六章 1800年的肯塔基州
第七章 奋兴运动的出现
第八章 东北五杰
第九章 新措施与旧复兴
第十章 分道扬镳
第十一章 新时代的幻象
第十二章 浸信会的转变
第十三章 亚历山大与纽约复兴
第十四章 旧派与新派,过去与未来
附录
附录一 英国的奋兴运动
附录二 美国南方的复兴
注释
本书得以付梓,两种感受最先涌上我的心头。其一,庆幸自己能有机会研究这一主题,对晤先人,他们虽已逝去,其话语却仍影响着我们。其二,本书得以成形,仰赖多人帮助,我心中不胜感激。
我对美国教会史的兴趣,可以追溯至20世纪50年代。不过,本书的基础,却来自两次演讲的内容。1973年夏天,我受邀去美国,就复兴这一主题演讲。一次是在宾夕法尼亚州卡莱尔市,救恩浸信会的家庭研讨会(Family Conference of Grace Baptist Church);另一次是在佛罗里达州的彭萨科拉神学院(Pensacola Theological Institute)。我一直感激这些研讨会的主办方,也感激众多与会的人,他们的善意向我开启了一个充满友谊的新世界。我们一家人都明白了为什么乔治·怀特菲尔德(George Whitefield)说“美国人是天底下最好客的人”。同样是在1973年夏天,我有机会拜访与这段历史颇有渊源的几处地方,这更加深了我进一步研究这一主题的念头。不过,直到20世纪80年代,我们在澳大利亚定居之后,我才得以进行更严肃的研究,并开始写作。在新南威尔士州蓝山地区的黑泽布鲁克市(Hazelbrook in the Blue Mountains of New South Wales),我惊喜地发现了罗伯特·埃文斯牧师(Rev Robert O Evans)的私人图书馆,这真令我乐不可支。埃文斯先生一直是美国复兴史方面的专家,他的帮助无比慷慨!
我还要特别感谢悉尼大学图书馆、宾夕法尼亚州卡莱尔市的迪金森学院(Dickinson College)、爱丁堡大学神学院(New College)以及伦敦的福音派图书馆(Evangelical Library)和威廉姆斯博士的图书馆(Dr William’s Library)。感谢费城威斯敏斯特神学院(Westminster Theological Seminary)的档案管理员格雷斯·马伦小姐(Miss Grace Mullen),她颇费周折,为我找来19世纪20年代三本稀缺而重要的小册子的副本。帮助我寻找特殊书籍的朋友不胜枚举,我不能一一提名,却真心感谢他们。特别感谢丹尼尔·坦南特先生(Mr Daniel K Tennant)和托马斯·埃利斯牧师(Rev Thomas T. Ellis)为我介绍南方的长老会历史。我的朋友们,比如罗宾·菲利普斯夫人(Mrs Robyn Phillips)、约翰·德威特博士(Dr John R. de Witt)和辛克莱尔·傅格森博士(Dr Sinclair B. Ferguson),也都不吝赐教,为本书的完成做出了很大贡献。照例,我在大西洋两岸真理旌旗出版社工作的同事们,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并使我的文稿得以成书,最终到了读者的手中。
在研究这一主题的时候,我时常想起阿奇博尔德·亚历山大(Archibald Alexander)写于1845年的一段话:“我们中许多虔诚的信徒并未意识到,他们今日所踏之土地,已因着全能者的足迹而变得圣洁,一如往昔。谁人知晓,凭着信心献上的祷告,今日仍然会得到回应。”
伊恩·默里(Iain H. Murray)
1993年7月13日于爱丁堡
《真正的复兴》是教会史研究领域的经典,不仅记录了教会的过去,更是开启当代福音派运动及其深层次需要的钥匙。当今每个渴望教会复兴的基督徒都应阅读本书。
——傅格森,救赎主神学院系统神学教授
《磐石之上》与《日光之上》作者
本书依据史实分析18-19世纪的美洲福音派复兴运动,指明如何区分“真正的复兴”与“奋兴运动”,以及此差异对今日教会的重大影响。这是精研复兴运动史的杰作,是苏醒人心的暮鼓晨钟,是期盼教会复兴者必读之作!
——吕沛渊,威斯敏斯特神学院博士
《真正的复兴》一书,我早已拜读过英文原著,受益匪浅。不管是在神学的正统性上,还是在历史的客观性上,此书都属于经典之作。
真正的“复兴”,永远是“上帝神奇的工作”,不是来自人为的操纵和宣传所造成的各种各样的“奋兴”。“复兴”的共同点就是:“相信上帝在他的话语上永远信实,相信基督已从死里复活,相信圣灵已被赐下以确保上帝的国度会不断扩展”;而人为的“奋兴”则是“情绪性的、出于人为操控的事情”。真正的复兴所代表的是“思想”,是真理方面的发现和回归,最终也落实在生命的改变和美德的增加上。因此,真正的复兴来自圣灵大能的降下,使人真正认罪、悔改,使周围的世界出现“整体性的变革”。中国教会正在经历真正的“复兴”,但也不乏各种形式的人为的“奋兴”。
唯愿默里先生此书中译本的出版,能够帮助中国教会识别何谓真正的“复兴”和人为的“奋兴”,在复兴的烈火中能够既有火热的心志,同时保持头脑的冷静和清醒,消除各种山寨版的“复兴”和“基督教”,使中国教会和社会更多得蒙真理的光照与祝福!
——王志勇,香港雅和博圣约书院院长
美国主恩基督教会主任牧师
“传道人应具备的最重要品质是什么”
1. 虔诚。对自己所传的福音坚信不疑,鲜活地感受到自己心中的信仰……
2. 虔诚会给传道人带来最有用的知识。实践性的知识比其他知识更好,也是其他一切知识得以完善的不可或缺的因素。事实上,他的工作和义务正是获取并实践这种实践性的知识,并加以解释和推介。实践性的知识是所有知识中最好的,而对于神学来说,它更是不可或缺的,因为信仰若非亲身体验就不能真正明白。
3. 真正的虔诚会指导人去选择他应该学习的知识。人类的知识广博浩瀚,没有谁能全部掌握,而信仰却可以告诉学生,什么知识对他最有益处,并使他适当地整理好其他的一切知识。
4. 虔诚是让学生发奋学习的最好动机。最能鞭策人的,莫过于与永恒有关的事情。对一个善良的人来说,义务是不可懈怠的,目标是重要无比的,因此,他会全力以赴地获取成功。
5. 真正的信仰会让传道人的话带有一种无以名状的力量。从心底涌出的话语拥有一种穿透力,它与冷漠、滥情和虚荣绝不相同。我们会看到,一个人虽然在能力上并不突出,但由于他是真正虔诚的人,他就更加尽职尽责,这样的人常常会赢得尊重,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取得成功。如果虔诚可以让最弱小的人赢得人们的敬重,那么,当它与最优秀的禀赋结合时,所能成就的事更是何等伟大啊!
6. 传道人的榜样会让他的话语更有分量。常言道:行胜于言。榜样胜过最好的辩才,能够更有效地谴责恶行、激励美德。榜样比训令更容易让人理解。训令往往模糊不清、惹人争辩,而一个圣洁的生命却可以立刻触及并抓住人心。……总而言之,一个献身于福音事业的人,应该表现出真实可见的、不同寻常的圣洁。
教会如何辨别复兴和上帝的同在?
关于复兴的最后一个问题是:教会如何辨别复兴和上帝的同在?哭泣的会众、无尽的喧闹和狂热的情绪,并非复兴开始的特征。相反,在第二次大觉醒的大部分时间内,东北部地区从未发生过此类事情(而现在有些人却认为此类事情是复兴不可或缺的因素)。埃比尼泽·波特注意到:“这些复兴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信徒集会的时候并没有人放声大哭,也没有混乱的情况发生。”上帝的同在和他的工作的规模,并不会表现在此类事情上。我们应当关注的,是“上帝真理的能力”给信徒们留下了多么深刻的印象。传道人不应有意地煽动信徒的情绪,而应当避免骚乱的发生。波特说:“事实上,传道人的目标应当是让罪人对真理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传道人应该劝勉信徒进行平静而庄重的操练,而不是兴奋过度、大喊大叫。”希曼·汉弗莱也说,传道人应当“更多地强调‘灵性上的热情’,而不是让信徒提高肺活量,或是活动肌肉”。爱德华·格里芬1832年回顾了整个复兴时期,他写道:“在复兴期间,传道人所采用的方法不外乎两种:清楚地讲解上帝的真理和祷告。传道人应该尽可能冷静而庄严地分享真理,力求使真理生动活泼、贴近听众的内心,而不应该煽动听众的情绪。聚会一直平静有序,只是听众的脸上浮现出庄严的表情,并悄然流下了泪水。”我们已经看到,复兴开始的时候,牧师们还是像以往一样地讲道,而复兴的最初迹象都是上帝那奥秘的工作临到,“恍若天堂的露珠般悄然落下”,将人心中的杂念全部去除,只留下他们所听到的真理。然后,会众便充满了敬畏之情,而他们的沉默和安静,标志着新的时代开始了。许多见证人都亲眼目睹了这样的情景,他们所留下的见证都表达了同样的观点。
复兴带来的改变
1. 许多地方都发生了复兴。我们并没有采用什么特殊的方法,讲道、赞美和祷告的方式都与过去人们所熟悉的一样,只是此前的人们心灵刚硬。复兴的最初迹象是我们中有几个敬虔的人开始恒切地祷告。
2. 在我看来,经历这次复兴的人,都从心底认识了罪是何等令人憎恶,以及罪的后果是多么可怕,人们也认识到,卑微的罪人不配接受圣洁上帝的怜悯。人们为一切的罪感到痛心:自己的罪、同胞的罪、放荡不羁的罪,尤其是对上帝的怜悯不知感恩的罪—这是最可憎的罪。人们也相信,公义的上帝会审判并惩罚那些得罪他的人。
3. 信徒对天父上帝无限的爱与恩典有了鲜活生动的认识:为了拯救世人,上帝赐下了他的独生爱子。信徒也对救主无限的爱有了鲜活生动的认识:基督的救赎工作,他一生的辛劳和痛苦,他的死,都彰显了他的恩典。信徒也明白,唯有三位一体的真神上帝才是良善的,配得一切敬拜。
4. 信徒深刻地认识到人的灵魂是何等宝贵,他们炽烈地爱着这些灵魂,为他们的悔改归主和得救寝食难安……我从未见过这样的爱和同情之心,他们恒切地为罪人的得救和上帝教会的兴旺而祷告,情真意切。而且,他们并非只为某一地区或是某一团体献上祷告,而是为所有的人:天主教徒和新教教徒、犹太人、穆斯林和异教徒。他们甚至爱着那些最野蛮的国家,那些早已被其他人遗忘的国度……上帝是怜悯之源,他赐给所有信徒爱心、恩典和祷告的灵!
5. 许多人的道德准则被完全地转变过来。我所认识的一些人正是这样。有些地区先前名声狼藉、放荡不羁、堕落败坏,如今却非常敬虔、循规蹈矩。那些整天醉酒、咒骂、说谎和争吵的人,如今完全转变过来。酗酒之徒的吵嚷被锡安的诗歌取代,放肆之徒的咒骂让位于恒切的祷告,撒谎的舌头因敬畏上帝而学会了宣讲真理,挑动事端的人变成了与人和睦的人……
6.过去,许多家庭并不敬畏上帝,生活愚昧而败坏,他们没有信仰,也没有规矩。如今,他们的生活井然有序,每日都一同敬拜上帝、读上帝的话语、唱赞美诗,并向恩典的宝座献上祈祷……
7. 经历这次复兴的人不仅明白称义的重要性,也明白了成圣的重要性,他们知道“非圣洁没有人能见主”,他们希望自己以及“凡称呼主名的人”都“离开不义”,希望自己的同胞都以耶稣基督的信仰为标杆,希望自己圣洁的言语能够发出光来,让一切看到自己善行的人都将荣耀归给上帝。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像在天堂一般完全圣洁,享受与上帝的同在。这就是为什么我说“黎明已经来到”。我们蒙受祝福,正在经历一次真正的复兴。我们对耶稣基督的信心是从天上而来的。我们应当为此感谢圣父、圣子和圣灵。
复兴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复兴后期所发生的许多事情,让凡有理智的人都充分意识到,在推动福音工作的方式上,有些传道人犯了一些偏执和情绪化的错误,让人扼腕叹息。毫无疑问,在复兴期间,尤其是在复兴初期,圣灵确实大大地浇灌下来,许多人也真心悔改归信。但是,有些传道人过于放任会众的狂热情绪,过分强调身体反应的重要性,好像这些随便的反应本来就是超自然的现象,本意是为了引起冷漠的世人的注意……
结果,某些身体虚弱的症状,却被人们当作唤醒不信者的超自然方法。倘若这种身体反应得不到限制,就会更频繁地发生,结果,这种明显带有传染性的严重神经疾病,被许多人看作复兴中不可或缺的因素。这种情绪狂热会导致许多严重的后果。其一是谬误。它让许多人误入歧途,其中不乏一些品格高尚的长老会牧师。其二是分裂。很多受到复兴影响或者肯定复兴的人从长老会教会中分裂出去,形成了新的群体,他们所传播的神学没有严谨的体系,错误百出。虽然许多分离出去的人在冷静下来之后又回到原来教会的怀抱,但是,的确有一些人背离了正统的神学体系(这本是他们从前所学习的,他们也曾长时间地传扬这一切),渐行渐远。其三是情绪狂热。在其影响下,肯塔基州至少有三位长老会牧师改宗,成了震颤派教徒,俄亥俄州也有这样的情况发生。一些夫妻曾经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如今却劳燕分飞,他们的儿女也在最狂热的环境中成长。考虑到他们的朋友的缘故,我不想说出这些受到蛊惑的人的名字。无法掩盖的事实真相是:这种情绪狂热的情况,对肯塔基州及田纳西州部分地区的长老会教会,起到的几乎完全是拆毁的作用。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