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盒装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3461502
★《战争论》是西方军事学的奠基之作,也是人类历史上一部理论体系完整的军事著作,对近代西方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大作用,被誉为影响历史进程的100本书之一。
★克劳塞维茨本人也因此被视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鼻祖。《战争论》全书70多万字,书中涉及大量关于做人、做事、识人、用人、斗争、策略、战术、外交等方面的知识和技巧,每个人都能从中得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
★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是一部军事理论作品。该书在战争的概括性、战争与政治的关系、精神因素的作用、民众战争、集中兵力等许多方面都有精辟论述。
★《战争论》中写道:“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战争是完成政治目的的手段,政治的利益是战争所追求的目标,所以战争行为的决策标准是权衡利益。
★本书不仅对军事工作者和军事迷是难得的好书,无论是从政、经商还是其他——只要想在某个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人来说,这本书都值得好好读一读。
★在全世界所有军事理论的著作中,孙子兵法在借鉴此时,完全靠悟性,而《战争论》可以讲是《孙子兵法》的补充,它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以此可以借鉴管理企业。
《战争论(套装1-3册)》是克劳塞维茨在总结以往战争特别是拿破仑战争的基础上写成的,他先后研究了1566-1815年间所发生的130多个战例,总结了自己所经历的几次战争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写出了一部体系庞大、内容丰富的军事理论著作《战争论》,该书被誉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经典之作,对近代西方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被誉为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100部著作之一。在书中,作者在书中揭示了战争从属于政治的本质,指出了人的因素尤其是精神力量的作用,本书作者叙述了对战争艺术的独特见解,包括对战争和政策关系的研究,“摩擦”在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土气的重要性以及对手一般战略的看法等。阐述战争性质向民众战争转变的历史趋势,探讨了战略和战术、进攻和防御、战争的目的和手段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了集中优势兵力歼敌等理论。他的思想还受到德国古典哲学的很大影响,作为西方军事史上的理论名著,它甚至受到过恩格斯和列宁的好评。正是这部著作很早就提出了“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即暴力)的继续”这一著名的公理。
[战争论]
篇 论战争的性质
章 什么是战争
第二章 战争的目的和方式
第三章 军事天才
第四章 战争中的危险
第五章 战争中的劳累
第六章 战争中的情报
第七章 战争中的阻力
第八章 结束语
第二篇 论战争理论
章 区分军事艺术
第二章 关于战争理论
第三章 军事技术或军事科学
第四章 经验主义
第五章 批判
第六章 关于史例
第三篇 战略概论
章 战略
第二章 战略要素
第三章 精神要素
第四章 主要的精神力量
第五章 军队的武德
第六章 胆量
第七章 坚忍
第八章 数量优势
第九章 出其不意
第十章 诡诈
第十一章 空间上的兵力集中
第十二章 时间上的兵力集中
第十三章 战略预备队
第十四章 兵力的合理使用
第十五章 几何因素
第十六章 间歇
第十七章 现代战争的特点
第十八章 紧张与平静
第四篇 战 斗
章 引言
第二章 现代会战的特点
第三章 战斗概论
第五章 战斗的意义
第六章 战斗的持续时间
第七章 决胜时刻
第八章 战斗是否需经双方同意
第九章 主力会战(一)
第十章 主力会战(二):胜利的影响
第十一章 主力会战(三):如何运用会战
第十二章 战略上利用胜利的手段
第十三章 会战失败后的退却
第十四章 夜袭
[战争论]
一介女流为这部著作作序难免使人诧异,虽然不必向朋友解释为何如此,但为了避免使陌生人以为我自不量力,还是有必要对此加以说明。
我所挚爱的丈夫(他已离我和祖国而去)为了完成这部由我作序的著作,几乎用尽了他生命后十二年所有的精力。完成这部著作是他的愿望,但他在世时并没有出版该著作的意愿,我曾劝他改变想法,但他总是说“应该由你出版”,他这样说或许是在开玩笑,也可能是预感到自己可能早亡(尽管当时我从未真正考虑过这句话的含义,但那时它总是让我落泪)。我的朋友们正是因为这句话,认为我有义务为亡夫的遗著作序。
虽然人们对我的行为看法不一,但大家应该理解我为本书作序时的羞怯心理——一个女人做类似的事情时总是会因为这种心理而为难。
我不敢把自己看成这本书真正的出版者,这也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我只希望做一个助手,参与到出版工作之中,这也是我的权利。在这部著作的产生过程中,我也曾担任过类似的角色,认识我们夫妇的朋友都知道这一点。我们在生活中相濡以沫,兴趣相投,即使在小事上也是如此。我的丈夫写作这本书时投入的希望和精力,以及著作方式和写作时间,我都很了解,而且没有人比我了解得更多。
亡夫天资卓越,自少年时代开始就追求光明与真理,虽然学识丰富,但他主要关注的是军事科学——这也是他的职业所需。他早走上这条正确的道路,沙恩霍斯特 功不可没;1810年,他被聘任为柏林军官学校的教官,同时,他还有幸为皇太子讲授基础军事,所有的这一切都使他能够把研究和努力集中在军事方面,并能够将研究的结论记载成文。1812年,皇太子的课业结束,亡夫在此时写了一篇文章,他的军事思想在此文中已孕育成型,然而直到1816年,他才在科布伦茨正式开始研究工作,并且在研究工作中运用了四年战争 期间所得的经验。
初,他将所思所想整理成了一些简短而彼此几乎独立的文章。我在他的手稿里发现了一篇没有标注日期的文章,似乎也是在此期间写就:
我认为此时所记的某些原则已经涉及了战略问题,虽然它们事实上几乎已融为一体,但它们是在我没有预定计划的情况下写成的,所以我只把它们视为基础素材,之前我已经确立了一些与战略有关的重要问题,并且打算用格言的形式对其加以记载,而不考虑整个体系的严密。当时,我受到了孟德斯鸠研究问题的方式的影响,认为这种格言式的记载既可以使人得到启发,也会因为其自身已经确立了许多论点,可以吸引才智卓越的读者,所以把读者定位为对战争有所了解的才智之士。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的做法是从论文中抽取要点,使智慧得以集聚在较小的范围内。但是后来我克制了自己,使自己那种惯于在论述中充分发挥,使其系统化的个性得到了表现。于是我尽力发挥自己的个性,同时也考虑了那些对战争不是很熟悉的读者。
随着研究的深入,我投入的精力越来越多,自己的著作也越来越系统,一些章节也随之进入到了著作之中。我的终意愿是对早期的文章加以充实,对后期的文章加以分析而得出结论,然后对所有的文章进行修改,使之成为具备规格的整体,整理成一本十六开的书册。但是在本书中我必须避开那些老生常谈的泛泛之论,因为我的理想不是写应景之作,而是想让它永世长存,能让有兴趣的读者时时翻阅。
因案牍劳形,在科布伦茨期间,他只能在闲暇之余从事著述。1818年,他出任柏林军官学校校长,按照该校的制度,校长并不管辖科研工作,而是由一个专门设立的研究委员会负责,尽管他认为这一职位不尽人意,但因时间比较宽裕,他终接受了这个职位,在闲暇之余进一步充实著作,并且加入了关于现代战史的一些内容。
他毫不虚荣,不计较虚名,目标是成为有用之才,不浪费上帝赐予的才能。然而在他繁忙的一生之中,从来没有这种能够满足他的愿望的职位,他也对此没有奢求。他存活于世的目的仅仅是希望著作能有益于世,所以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科研领域。他坚持在自己过世之后再出版该书,就足以说明他没有得到虚名的念头,一生的努力只是为了使著作能在后世产生长远而有益的影响。
在1830年被调到炮兵部门任职之前,他一直都在勤奋地伏案写作。接受新任命之后,公务愈加繁忙,致使他连一点儿写作时间都没有,于是他对书稿整理一番过后,将其分包贴上标签,然后封存起来,非常悲哀地和心爱的工作告别了。
同年8月,他被调往布雷斯劳出任第二炮兵监察部总监,12月又被调回柏林,担任格乃泽瑙元帅的参谋长。次年3月,他陪同格乃泽瑙元帅前往波森。同年11月遭到重创之后,他从波森回到布雷斯劳,希望可以在同年冬天完成夙愿,然而天意早已注定,11月7日,他回到了布雷斯劳,当月16日,他就离世而去,而他亲手封存的手稿则是在他去世之后才被启封的。
而今,他的遗著将在不增删一字的情况下按照原样出版,但是还是需要做许多整理和研究工作。在此,我对那些曾经给予过我帮助的朋友致以由衷的谢意,尤其是奥埃策耳少校 ,他积极承担了本书的校对工作,我还要感谢我亲爱的弟弟,在我不幸的时刻,他给予我支持,并且为该书的出版做了许多工作。亡夫曾经修改过一部分书稿(他在1827年所写的一篇名为《说明》的文章中提到过这个意图),我的弟弟在整理书稿时,发现了亡夫的修订稿,把它们放到了篇的有关章节。此外,还有许多朋友给过我热情的帮助和宝贵的建议,在此一并致谢,虽然我不能将他们的名字一一列出,但我相信他们一定会接受我的谢意。他们不仅仅帮助了我,也帮助了他们那个英年早逝的朋友,越是意识到这一点,我越是感激他们。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我曾与丈夫携手共度非常幸福的二十一年,虽然逝者不可复生,但他给我的关爱,以及人们对他的才能的仰慕,仍然使我感到荣幸。出于对我的信任,国王和王后召我至宫廷当值,为此我要感谢上帝,我也愿意在这个职位上鞠躬尽瘁。愿上帝赐福于我,使我不负使命,并希望由我侍奉的小皇子以后读一读本书,从中汲取力量,像他的祖先一样建功立业。
威廉王后女侍从长玛丽•冯•克劳塞维茨
1832年6月30日于波茨坦大理石宫
★克劳塞维茨的战争学说,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看,都是有史以来有关战争的论述中*超的见解。
——施利芬(德国)
★“目前我正在读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哲理推究的方法很奇特,但书本身是很好的。”
——恩格斯
★克劳塞维茨的巨著《战争论》,可能在许多年里,将要成为一切认真从事战争与和平研究的人的基本典籍。
——英国军事历史学家迈克尔·霍德华
[战争论]
战争的目的和方式
在章中,我们已经了解了战争纷繁多变的性质,接下来我们将继续研究战争性质对作战目的和作战方式的影响。
作为政治工具,设立什么样的作战目标才能达成政治目的呢?与战争的政治目的和作战的具体条件一样,作战目标也是变动不居的。
仅从纯粹的战争概念入手,我们就得承认一点:战争领域不包含战争的政治目的。因为从纯粹的战争概念的角度来说,战争是一种迫使敌人服从我们的意志的暴力行为,它始终追求的目标是彻底击溃敌人。这个目标虽然是从纯粹的概念里衍生出来的,但是在现实中人们追求的目标往往和它很接近,所以接下来我们先讨论一下现实中的目标——彻底击溃敌人。在随后的《战争计划》中,我们将探讨“什么是使敌人无抵抗之力”,在此之前,我们必须明确敌军、敌方国土、意志这三个因素,因为它们可以概括一切。
歼灭敌军就是说必须使敌军陷入无力反抗的绝境——后面我们所说的消灭敌人都是这个意思;之所以必须占领敌人的国土,是因为敌人可以在自己的国土上重建有生力量;然而,即使达成了这两个目的,只要敌人依然有作战意志,即敌人及其盟国还没有签订和约,或者敌国民众还没有屈服,我们依然不能认为战争已然结束,因为即使我们完全占领了敌人的国土,敌人在本国之内或者在盟国的支持下依然可以卷土重来,不过即使在敌人已经签订和约之后,这种情况依然有发生的可能。然而签订和约之后,很多在暗中继续反抗的人可能就会停止敌对行动,紧张的战局就会渐趋平和,因为在任何民族中,倾向于和平的人占大多数,只要签订和约,这些人就会放弃敌对行为。所以我们说只要签订了和约,战争就算告一段落。
在敌军、敌人国土和作战意志这三个因素中,军队的作用是保卫国土,所以按照正常的顺序应该先歼灭敌军,然后攻城略地,进而可以通过这些优势迫使敌人议和。通常情况下,歼灭敌军和攻城略地这两个目标是循序渐进地达成的,而且这两个目标是互相影响的,因为丢城失地会削弱敌军的力量。但是这个顺序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敌军还没有遭到重创就败退到了国土的另一边,甚至是撤退到国外,在此情况下就可以大举攻城略地,甚至可以占据敌方全境。
然而在事实上可以看到,许多和约被缔结的时候,参战方之一并没有陷入无力反抗的绝境,甚至双方依然处于势均力敌的局面。所以说在纯概念领域里的战争目的——彻底击溃敌人——虽然是实现政治目的的终手段,也是紧随其他手段的终手段,但是在现实中它其实无法始终发挥作用,它也不是达成议和协定的必要条件,而且在具体的条件之下,特别是当敌人的力量具有压倒性优势的时候,彻底击溃敌人只是一种毫无意义的概念游戏。
从纯概念领域推断出来的战争目的之所以无法与现实中的战争斗榫合缝,是因为纯概念领域的战争和现实之中的战争极为不同。如果这二者是相同的,那么强弱对比悬殊的国家之间就不会发生战争,因为在纯概念领域中,只有当精神力量能够弥补物质力量之间的差距时才会发生战争,但是对于如今的欧洲来说,物质力量之间的差距并不是精神力量能够弥补的。因此,势如卵石的国家之间发生战争,是因为现实中的战争与纯概念领域的战争相差太大。
在现实中,除了无力抵抗可以议和,还有另外两种情况也可以议和,即获胜的机会渺茫,或者获胜的代价太大。
如前所述,由于概然性的介入,严格意义上的内在规律无法完全掌控战争发展的全过程,而且产生战争的条件更多地具有偶然性的时候,进行战争的动机就越弱,战争形势也会趋于和缓。在这种情况下,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概然性的推断也能使人们产生议和的想法,所以说战争不是非得以你死我活的结局收场。我们可以这样设想:如果战争动机微弱、局势和缓,即使是微乎其微的偶然条件,也可以使弱势一方让步,当然,强势的一方如果已经预料到这种情况,它就会去尽力达成这个目标,而不是非得彻底击溃敌人。
既然战争是受制于政治目的的理性行为,那么在战争中愿意做出多大的牺牲就是由政治目的决定的。这里所说的牺牲包括两个方面,即牺牲的规模和承受牺牲的时间。所以,对已经做出的牺牲和即将做出的牺牲的考虑,对敌对双方能够议和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当需要做出的牺牲超过了政治目的所能承受的范围的时候,人们就会放弃政治目的而议和。
在战争中,如果其中一方无法对另一方形成压倒性的优势,那么获胜概率和所作牺牲的变动就是影响双方是否议和的重要因素。如果双方都希望议和,政治分歧就会得到调和。如果其中一方急于议和,那么另一方的态度就会比较强硬,只有彼此希望议和的想法能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双方才会议和,一般而言,不急于议和的一方会占据有利地位。
由于政治目的的性质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所以它在实际行动中有明显而重要的差别,但是我们在此只能作一般性的论述,因为随着战事的推进,初的政治目的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甚至到后会变得面目迥异,这主要是由于政治目的受制于已然的结果和可能出现的结果。
这就引发了一个问题:怎么增加战胜敌人的概率?
首先,使用击溃敌人的常规方式——歼灭敌军、攻城略地。但是我们必须知道,使用这种方式增加获胜筹码与使用这种方式彻底击溃敌人,是两种不同的事物。向敌军发动攻击的时候,意图是紧随击之后发动暴风骤雨式的猛攻,直到彻底歼灭敌人,还是以次的战果来威慑敌人,这二者是截然不同的。如果目的是后者,那么只要我们歼灭的敌军能够达到目的即可。攻城略地的方式与此相同:如果作战目标是彻底击溃敌人,那么歼灭敌军才是具有决定意义的行动,攻城略地则是这种行动的自然结果;如果没有歼灭敌军就进驻敌占区,只能说这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策略。与此相反,如果我们确信敌人的目的不是进行两败俱伤的决战,我们的目的也不是彻底击溃敌人,那么占领守备薄弱或者完全不设防的地区就可以带来利益:如果这种利益大到足以使敌人对战争的结局很悲观的程度,那么占领敌人的地盘就是可以进行议和的筹码。此外,还有一种不必击溃敌人就能增加取胜筹码的特殊方法,即利用与政治有直接关联的措施分化敌人的同盟,使敌人的同盟完全失效,或者为自己争取盟友,或者展开对自己有利的政治攻势。这些措施无疑能够增加取胜的概率,而且也比击溃敌军更为简单有效。其次,想方设法损耗敌人的力量,也就是说使敌人丧师失地。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如果使用这种手段的目的是消耗敌人的力量,那么它的作用与使用这种手段达到其他目的的作用就是不一样的,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们之间的差别微乎其微,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被迷惑,因为细如牛毛的差别往往会对使用力量的方式产生决定性的作用,特别是在作战动机很微弱的情况下。不过,在某些条件下,用其他方法也能达到损耗敌人力量的目的。这既不矛盾,也合情合理,并不是什么错误。
除了使敌人丧师失地,还有三种方法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侵而不占,即侵入敌人的领地之后搜刮军用物资,或者是进行破坏,也就是说,入侵的目的不是占地也不是歼敌,而只是使敌人遭到一般性的损失。第二,将作战行动集中于能够使敌人增加损失的对象。一般而言,军队的用法有两种,一种在作战目的是击溃敌人的情况下有利,这种情况更多地隶属于军事,一种在作战目的不是击溃敌人或者无法击溃敌人的情况下有利,这种情况更多地隶属于政治。然而如果从全局来看的话,这两种情况都隶属于军事,只要对军队的用法与当时的条件相吻合,哪一种用法都是合适的。第三,顿挫敌军士气,就应用的广泛程度来说,这是一种重要的方式。
我们使用顿挫这个词,是因为它可以使这种方式的特征一目了然,而且这个词也确实可以说明这种方式的特质,而不仅仅是为了方便修辞。在军事行动中,顿挫的意思是,以持续性的军事行动消耗敌军的物质力量和作战意志。
达到较大的目的就意味着需要消耗更多的力量,所以我们想利用持久战来战胜敌人,就必须尽可能地降低自己的目的。当我们为自己设定的目的是单纯抵抗的时候,我们的作战方式的效果就能够化,对于取得的结果也有把握。然而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所说的单纯抵抗是有尺度的,它指的并不是地被动,因为地被动并不是作战。我们所说的单纯抵抗,意思是利用这种手段尽可能地消耗敌人的力量,迫使敌人放弃自己的作战意图。之所以说单纯抵抗有消极性,原因就在这里。
显而易见,在积极意图都能够实现的前提下,消极意图在每一次作战行动中产生的效果弱于积极意图的效果。然而,我们说单纯抵抗的结果容易把握,就是因为消极意图的效果容易实现,这也是消极意图和积极意图的区别所在。当然,消极意图在每一次作战效果中的缺陷,只能通过打持久战的方式来弥补。因此,如果打算通过持久战来顿挫敌人,那么建基于消极意图的单纯抵抗就是必然采取的手段,这也是在战争领域中随处可以看到攻防之别的根源。现在我们不打算继续从更深的层次讨论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后续再议——而只是想说明,这种消极意图本身所具备的有利条件和较强的作战形式有利于实现这个意图,而且战果大小与获胜把握之间的力学关联也体现在这种意图中。
如果集中全力进行单纯抵抗而产生的有利条件能够抵消敌人的优势,那么仅仅依靠打持久战就能增加敌人的消耗,即使敌人的政治目的达到了也是得不偿失,因为这意味着他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敌人往往会放弃政治目的。由此可见,当弱者与强者对抗的时候,往往会采用这种顿挫敌军士气的方法。
七年战争期间,腓特烈大帝原来没有击败奥地利帝国的机会,如果他企图追随查理十二的步伐,就必定遭到惨败,然而天赋异禀的他通过巧妙地使用兵力,在七年之内使敌方的联盟损耗的力量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期,所以敌方终只好同他议和。这就说明达成作战目标的方法很多,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作战目的都是彻底击溃敌人。歼灭敌军、攻城略地、单纯占地、单纯入侵、政治攻势、单纯抵抗,等等,都是达成作战目的的方法,而且任意一种方法都可以顿挫敌军的士气,至于哪一种比较有效,则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此外还有一系列可以达成作战目标的捷径,不过这些方法因人而异。在与人类交往有关的领域中,哪一个不迸发着具有个人特质的火花?
在战争中,无论是在政界还是在战场上,个人特质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在这里只是想说明有这些方法而不打算对其分类,因为这是学究的做法。因为存在这些方法,所以达成目标的途径是很多的。
如果仅仅把这些方法当成特例,或者认为它们在实效上的差别无关紧要,这就是对这些方法的低估。为了避免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意识到引发战争的政治目的五花八门,或者说必须意识到为了捍卫国家安全而进行的拼死之争,与受外力作用而缔结的乌合之盟或者即将土崩瓦解的同盟为履行义务而勉强进行的战争,有很大的区别。事实上,这两种战争之间的过渡地带存在很多种战争,如果我们在理论上有否认其中一种的权利,这就等于对它们通盘否认——这实际上是无视现实。
上面所谈到的是作战目的,接下来我们谈谈作战手段。
斗争——这是的作战手段。无论斗争的形式有多少种、斗争与为了发泄仇恨而进行的蛮斗的区别有多大、斗争中究竟夹杂了多少不是斗争的活动,但是斗争是战争中产生的所有结果的源头。这一点是战争概念所固有的东西。即使现实活动纷繁复杂,这一点也是无法否认的,而且这一点很容易证明。
军队以斗争这个概念为基础,有军队的地方就有斗争,战争中产生的一切结果都是经由军队实现的,所以与军队相关的一切——组建军队、维持军用物资、整军备战——都隶属于军事活动。在这三者中,组建军队、维持军用物资是手段,整军备战是目的。
战争不是个体之间的斗争,而是由许多个体斗争组成的整体。我们可以用两种方法来区分这个整体中的单位,一种是按照军队本身的建制区分,即主体区分,一种是按不同的作战任务区分,即客体区分。军队的建制形式是,由一定数量的兵员组成军事单位,一定数量的单体进而可以构成更高一级的单位。从这个角度来说,军队中任何一个单位的斗争,都可以构成一个或多或少可以区别的斗争单位。另外,按照斗争对象划分,也可以把斗争分成单位。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在这里所说的单位,指的是在斗争中可以相互区别的每一次战争。
如上所述,斗争这个概念是军队的基础,军队的使用事实上就是若干战争决策和战争部署,所以说所有的军事行动都与战斗有直接或者间接的联系。
征募兵员,厉兵秣马,平时的操练,睡眠,吃喝,行军,等等,这一切都是为了在时机来临的时候进行战斗。既然与军事活动有关的一切终的落脚点都是战斗,那么部署作战方案就等于掌握了与军事活动有关的一切。部署方案和指挥作战在先,军事效果在后,并不能产生于部署方案和指挥作战之前。
战斗中的所有活动都是为了歼灭敌军,或者说是为了使敌军失去作战能力,这一点是战斗这个概念固有的,所以说歼灭敌军是达到作战目的的手段。我们在前面说过,达成政治目的,击溃敌人并不是的手段,因为还有其他的东西可以成为作战目标,所以说歼灭敌军不一定是战斗的目的。虽然有些次要战斗的终目的是为了击溃敌军,但是这不一定是它的直接目的。
军队的建制形式是很复杂的,如果对利用军队有影响的情况频频出现,军队面临的斗争就尤为复杂,因为这样的斗争必定是由经纬交织的许多不同部分组成的。这些不同部分所追求的目标各不相同,可能这些目标有时候不是歼灭敌军,但它们能够对歼灭敌军提供较大的间接性的助力。比如当一个步兵营奉命驱逐占领某个高地、某座桥梁或者其他地方的敌人的时候,这个步兵营的目的就是占领这个地方,歼灭敌人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手段,如果利用佯攻即可达到目的,那么这就是完成任务。
局部战场如此,整个战区也是如此,因为整个战区不仅仅是军队之间的对抗,也是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对抗。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呈现的关系形态会更为复杂,作战方式必然有所增加,作战部署会更为繁复,而且由于作战目的具有层级从属关系,初的手段和后的目的之间的距离就会越来越大。所以,由于种种原因,在某些战斗中,歼灭敌军并不是目的,而只是一种手段。在所有类似的情况下,战斗本身并没有价值,它只是衡量力量的一种尺度,只有它的结果才有价值。并且,在势如卵石的情况下,只要加以估量,进而判断出力量的强弱,弱势的一方就会做出让步,这时战斗也不会发生。
为什么有时候整个战争活动很频繁,但是实际发生的战斗却没有显著的作用呢?原因如上所说,因为战斗的目的不一定全都是歼灭敌军,有时候不必进行实际战斗,而仅仅需要通过部署兵力对敌人形成压倒性的优势就可以达到作战目的。关于这一点,战史中有数不尽的例子可以作为佐证,至于说这些例子中有多少是兵不血刃而达到目的,以及有多少例子能够禁得起批判,我们在这里暂时不说,因为我们只是想说明这样的例子的确存在。
虽然战争中的手段除了战斗再无其他,但是对于这种手段的利用方式有很多种,目的不同,采取的方式也不同。这样说好像我们的研究徒劳无功,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因为战争的手段——战斗,能够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一条线索,这条线索纵贯整个军事活动,能够使整个军事活动成为一个整体。
我们曾经说过歼灭敌军是作战目的之一,但是没有说过与其他目的相比,这个目的的重要性有多大。从总的方面来说,这个目的的重要性暂时无法确定,因为它的重要性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接下来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它的重要性。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