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2403944
经济的发展、国防事业和人类科学探索活动的需求;揭示出科技与社会、科技与自然的关系。
第1章 概论 1.1 机械发展的历史分期 1.1.1 古代(公元前5000年左右至欧洲文艺复兴) 1.1.2 近代(文艺复兴至第二次工业革命结束) 1.1.3 当代(19世纪末的新物理学革命以来) 1.1.4 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和工业革命 1.2 自然、社会、科学和技术间的几个重要关系 1.2.1 社会、科技和自然 1.2.2 科技发展背后的推动力 1.2.3 经济、科技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发展、变革密不可分 1.2.4 自然科学基础与相关科技领域的作用 1.3 为什么要学习一些科技发展史? 1.3.1 扩大知识面要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进行 1.3.2 回溯历史,了解社会,理工结合,文理渗透 1.3.3 回溯历史,激发创新精神 第2章 古代机械的发展 2.1 概述 2.1.1 古代人类使用工具的三个时代 2.1.2 古代机械发展的三个主要区域 2.1.3 中国的辉煌与落伍 2.1.4 欧洲发展中的曲折 2.2 各种古代机械发展简介 2.2.1 简单机械 2.2.2 鼓风器 2.2.3 舟与车 2.2.4 农业机械 2.2.5 纺织机械 2.2.6 计时器与天文仪器 2.2.7 起重机械 2.2.8 兵器 2.2.9 礼仪与娱乐性机械 2.2.10 各种机构与传动 2.3 古代的机械制造技术 2.3.1 铸造技术 2.3.2 锻造和其他压力加工技术 2.3.3 焊接技术 2.3.4 切削加工技术 2.4 关于古代机械的几个问题 2.4.1 古代机械的动力 2.4.2 依靠直觉和灵感的巧妙创造 2.4.3 古代与现代相通 2.4.4 关于中国古代科技的两个深层次问题 第3章 工业革命前欧洲社会和科技的进步 3.1 文艺复兴至工业革命期间的社会发展 3.1.1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 3.1.2 地理大发现 3.1.3 文艺复兴运动 3.1.4 宗教改革运动 3.1.5 启蒙运动 3.1.6 资产阶级革命 3.2 文艺复兴至工业革命前欧洲的机械科学技术 3.2.1 列奥纳多·达·芬奇 3.2.2 力学和机械理论的若干进展 3.2.3 工业革命前的机械技术 3.3 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 3.3.1 天文学的突破和科学精神的解放 3.3.2 经典力学创立之前的理论准备 3.3.3 经典力学的创立 3.3.4 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3.4 微积分理论与微分方程理论的建立 3.4.1 微积分理论的建立 3.4.2 微分方程理论的建立和发展 第4章 第一次工业革命 4.1 第一次工业革命发展概况 4.1.1 英国发生工业革命的背景 4.1.2 第一次工业革命概述 4.2 蒸汽机的发明和交通运输革命 4.2.1 瓦特改进和发明蒸汽机 4.2.2 蒸汽机发明的划时代意义 4.3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机械发明 4.3.1 蒸汽动力的广泛应用 4.3.2 纺织和缝纫机械 4.3.3 工程机械与矿山机械 4.3.4 农业机械 4.3.5 流体机械 4.3.6 武器 4.3.7 信息机械 4.4 近代机械制造业的诞生和早期发展 4.4.1 瓦特时代机械加工的状况 4.4.2 机床的改进和发明 4.4.3 互换性生产的出现 4.4.4 标准化的开端 4.5 永动机问题的理论解决 第5章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6章 工业革命期间力学的进一步发展 第7章 近代机械工程学科的诞生和发展 第8章 第三次技术革命概貌 第9章 第三次技术革命中的机械工程概述 第10章 新时期机械学理论的发展 第11章 新时期机械设计的全新面貌 第12章 新时期机械制造的全新面貌 第13章 近当代中国的机械工程 附录A 人名表 参考文献
我的专著《机械工程史》刚刚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如果有学校开设“机械工程简史”这门选修课,它应该是一本可用的教师参考书。这本《机械工程简史》的篇幅小了一半,是作为学生用书而编写的。
多年来,学界同人普遍认为,应对学生加强科技史方面的教育,加强人文素质方面的培养。我很赞同这种意见。学习一些科技发展史,有利于培养文理渗透、理工结合的人才。我主张为机械类专业的本科生开设“机械工程史”的选修课(学时8~16)或讲座(学时4~8)。这件事目前做起来的难度主要是没有教材。现在,只有个别学校开设了机械史的选修课或讲座。我期望本书的出版能有助于把机械史的教育在稍大的规模上开展起来。
本书编写的宗旨和思路已经在绪论中表达清楚。我特别注意不能就科技论科技,而要把机械工程的发展放到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和整个科技进步的大背景下加以论述。
和专著《机械工程史》比较,本书删去了两章(毛坯生产、机械工程教育);并在各章中都删减了一些内容,所涉及的事件、人物也都减少了一些。《机械工程史》当然是支撑这本教材的最重要的参考书。本书只在后面列出了最重要的参考文献。读者要对一些史实做进一步了解,则可阅读《机械工程史》,并进一步查阅文献。
书后附录A给出了书中所出现的人物的列表,尽可能地列出了其生卒年、国籍。人物依其姓(family name)的字母顺序排列。政治界、宗教界、文学艺术界人士不出现在这几个人名表中,而直接在正文中列出其姓的原文(对俄文的姓给出其对应的英文)。
本书一般是依照时间顺序分成几个阶段来叙述史实的,但个别地方为出于叙述的完整性等原因,并不严格地遵照这一原则。
机械工程史选修课教材的撰写在中国还是首次尝试,错误和不当之处肯定不少,欢迎大家提出宝贵的修改意见。
张策
2015年4月于天津大学新园村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