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11494775
(1)内容完整旨在使读者掌握模具设计方法,了解全面工艺技术,为合理设计模具结构打下必要的基础。
(2)体系全面系统符合现代设计的要求,全书列出各类模具设计,着重介绍模具结构分析,便于讲授和自学。
(3)重点突出取材有简有详对一般模具结构设计从简,对复杂模具结构设计从详,做到完整阐述。
(4)图、表丰富书中有丰富的经验数据图、表,资料完整,文、图、表紧密配合,可供生产中实际应用参考。
《多工位级进模设计实用手册》一书可供生产一线的冲压工程技术人员、工人在现场使用,也可供相关专业在校师生作为参考书。
《多工位级进模设计实用手册》一书结合现代模具企业对模具设计师的工作要求,以先进、实用、通用为目的,介绍了多工位级进模在工业中的生产地位、冲压变形的基本原理、多工位级进模的设计步骤和注意事项、相关工艺参数及工艺计算、排样设计、零部件设计、多工位级进模的结构精解、自动监测与安全保护和高速压力机等。本书在后面的章节还编写了丰富的多工位级进模排样设计实例、多工位级进模结构设计实例及全套详细的多工位级进模设计图解实例。无论对初学模具设计与制造者,还是有一定基础的模具技术人员来说,都能起到快速易读易懂的效果。本书所介绍的实例,角度不同,各有特点,都具有较好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多工位级进模设计实用手册》一书共分为12章,并附有附录。各章针对题目均作了比较详细的分析与介绍。本书从实用角度和生产程序出发,内容包括概述、冲压变形的基本原理、多工位级进模设计步骤和注意事项、多工位级进模设计一般资料、多工位级进模的排样设计、多工位级进模主要零部件设计、多工位级进模的结构精解、多工位级进模的自动监测与安全保护、高速压力机、多工位级进模排样设计实例、多工位级进模结构设计实例及多工位级进模设计图解。
第12章中的内容除了制件的工艺分析、排样设计、模具总装图设计及冲压动作原理以外,还附有全套详细的模具零件图,着重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并对每副模具作了详细的解说,读者可直观地了解每个模具零件的形状尺寸、几何公差、表面结构等要素及有关技术要求等,无论对初学模具设计与制造者,还是具有一定基础的模具技术人员来说,都能起到快速易读易懂的效果。
本书的编写兼顾了理论基础和生产实践两个方面,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晦涩难懂的理论分析,同时应用了大量的模具结构图及模具零部件图来解说,力求做到通俗易懂,且内容全面,实用性强。
前言
第1章 概述
1.1 多工位级进模在工业生产中的地位
1.2 多工位级进模的实质和特点
1.3 多工位级进模应用的必要条件
1.4 多工位级进模的应用
1.5 多工位级进模的组成及分类
第2章 冲压变形的基本原理
2.1 金属塑性变形的基本概念
2.1.1 塑性变形的物理概念
2.1.2 塑性变形的基本形式
2.1.3 金属的塑性与变形抗力
2.1.4 影响金属塑性和变形抗力的主要因素
2.2 冲压应力应变状态
2.2.1 应力状态
2.2.2 应变状态
2.2.3 应力与应变的关系
2.2.4 硬化与硬化曲线
2.3 冲压成形中的变形趋向性
2.4 变形趋向性的控制及其运用
第3章 多工位级进模设计步骤和注意事项
3.1 多工位级进模设计步骤
3.2 多工位级进模设计注意事项
第4章 多工位级进模设计一般资料
4.1 冲压件形状、尺寸及几何公差的精度分析
4.2 冲裁工艺
4.2.1 冲裁过程工艺分析
4.2.2 冲裁间隙
4.2.3 冲裁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
4.2.4 冲裁力及卸料力、推料力、顶料力计算
4.2.5 纯冲裁级进模冲压设备的选择
4.2.6 降低冲裁力的措施
4.3 弯曲工艺
4.3.1 弯曲变形分析
4.3.2 弯曲工艺质量分析
4.3.3 弯曲件展开尺寸计算
4.3.4 弯曲件工作部分尺寸设计
4.3.5 弯曲力、顶件力及压料力
4.4 拉深工艺
4.4.1 拉深变形过程及特点
4.4.2 拉深变形中毛坯的应力应变
4.4.3 带料圆筒形连续拉深工艺计算
4.4.4 带料拉深系数、拉深次数和相对拉深高度
4.4.5 整体带料连续拉深经验计算法
4.4.6 各次拉深凸、凹模圆角半径的确定
4.4.7 拉深高度计算
4.4.8 各次拉深凸、凹模间隙的确定
4.4.9 拉深凸、凹模工作部分尺寸确定
4.4.10 压边力及拉深力的计算
4.5 成形工艺
4.5.1 翻边
4.5.2 翻孔
4.5.3 校平
4.5.4 起伏成形
4.6 压力中心计算
第5章 多工位级进模的排样设计
5.1 排样图设计原则
5.2 排样图设计时应考虑的因素
5.3 排样设计技巧
5.3.1 排样的类型及方法
5.3.2 材料利用率的计算
5.3.3 工艺废料与设计废料
5.4 载体设计
5.4.1 工序件在载体上的携带技巧
5.4.2 制件在带料上获取的冲压方法
5.4.3 载体的类型与特点
5.5 分段冲切废料设计
……
第6章 多工位级进模主要零部件设计
第7章 多工位级进模的结构精解
第8章 多工位级进模的自动监测与安全保护
第9章 高速压力机
第10章 多工位级进模排样设计实例
第11章 多工位级进模结构设计实例
第12章 多工位级进模设计图解
附录
参考文献
模具作为现代制造业中的特殊工艺装备,越来越广地被应用到各领域中。冲压是一种先进的少、无切屑加工方法,它具有生产率高、加工成本低、材料利用率高、制件尺寸精度稳定,易于达到产品结构轻量化、操作简单、容易实现机械化与自动化等一系列优点,在汽车、航空航天、仪器仪表、家电、电子、通信、军工、玩具、日用品等产品的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世界上一些工业发达国家的冲压生产和模具工业得到高度重视并迅速发展,据有关资料介绍,某些国家模具总产值已超过了机床工业的总产值。
多工位级进模是冲压模具中一种先进高效的冲压模具。它是在单工序冲压模具上发展起来的多工序集成模具。对某些形状较为复杂的,具有冲裁、弯曲、成形、拉深等多工序的冲压零件,可在一副多工位级进模上冲制完成。多工位级进模是实现自动化、半自动化的生产装备,是确保冲压加工质量稳定的一种先进模具结构形式。合理的模具结构既要保证生产产品的各项技术指标要求,又要缩短模具制造周期,降低模具制造成本,以满足现代化工业生产对模具高质、高效、低成本的要求。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机械行业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多。因而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中就需要拓宽他们的知识面,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本书针对多工位级进模应用的实际状况,从工程实用角度出发,对多工位级进模基本工艺的特点、工艺参数及工艺计算、排样设计、零部件设计与模具结构设计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为了使更多从事模具工作的技术人员系统、全面地了解并掌握多工位级进模的基本结构和设计方法,进一步提高多工位级进模的设计水平,受机械工业出版社的委托,并在同行的大力支持和鼓励下,作者在长期从事冲压工艺及级进模设计、制作、生产的基础上,不断地总结实践中的经验,广泛吸收国内外多工位级进模的先进工艺和典型结构编写了本书。
本书共分为12章,并附有附录。各章针对题目均作了比较详细的分析与介绍。本书从实用角度和生产程序出发,内容包括概述、冲压变形的基本原理、多工位级进模设计步骤和注意事项、多工位级进模设计一般资料、多工位级进模的排样设计、多工位级进模主要零部件设计、多工位级进模的结构精解、多工位级进模的自动监测与安全保护、高速压力机、多工位级进模排样设计实例、多工位级进模结构设计实例及多工位级进模设计图解。
第12章中的内容除了制件的工艺分析、排样设计、模具总装图设计及冲压动作原理以外,还附有全套详细的模具零件图,着重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并对每副模具作了详细的解说,读者可直观地了解每个模具零件的形状尺寸、几何公差、表面结构等要素及有关技术要求等,无论对初学模具设计与制造者,还是具有一定基础的模具技术人员来说,都能起到快速易读易懂的效果。
本书的编写兼顾了理论基础和生产实践两个方面,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晦涩难懂的理论分析,同时应用了大量的模具结构图及模具零部件图来解说,力求做到通俗易懂,且内容全面,实用性强。
本书根据社会对模具人才的需要,结合现代科技的发展形势编写而成,本书的特点如下:
(1)内容完整旨在使读者掌握模具设计方法,了解全面工艺技术,为合理设计模具结构打下必要的基础。
(2)体系全面系统符合现代设计的要求,全书列出各类模具设计,着重介绍模具结构分析,便于讲授和自学。
(3)重点突出取材有简有详对一般模具结构设计从简,对复杂模具结构设计从详,做到完整阐述。
(4)图、表丰富书中有丰富的经验数据图、表,资料完整,文、图、表紧密配合,可供生产中实际应用参考。
本书可供生产一线的冲压工程技术人员、工人在现场使用,也可供相关专业在校师生作为参考书。
本书由金龙建编写,在编写过程中陈杰红、金龙周、金欢欢、陈波、陈月霞、金小霞、郑春喜、金哩哩、吴金宵等工程师及洪慎章教授参加了书稿的整理工作,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陈炎嗣高级工程师和上海交通大学塑性成形技术与装备研究院洪慎章教授的热情帮助和指导。同时,书中部分实例由台州旭瑞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担任制作,在制作和调试过程中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除此之外,还借鉴了相关企业的技术资料,除参考文献有说明外,可能还有遗漏,在此一并向相关人士表示真诚的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金龙建
于上海
2014年4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