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2008791
与上海产业发展情况。
序1
总论篇
长三角地区经济: 2014年发展与2015年展望3
一、 2014年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分析4
二、 2014年长三角地区三大经济动力分析9
三、 2015年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趋势预测18
附录长三角地区各省市主要经济发展指标预测模型28
产业篇
长三角地区工业: 2014年发展与2015年展望39
一、 2014年长三角地区工业经济运行总体概况39
二、 2014年长三角地区重要工业行业发展态势52
三、 2015年长三角地区工业发展展望56
长三角地区服务业: 2014年发展与2015年展望60
一、 2014年长三角地区服务业总体发展状况及特点60
二、 2014年长三角地区服务业行业发展状况及特点68
三、 2015年长三角地区服务业发展展望80
长三角地区金融业: 2014年发展与2015年展望82
一、 2014年长三角地区金融业发展情况82
二、 2014年长三角地区金融业发展特点92
三、 2015年长三角地区金融业发展展望104
长三角地区交通运输业: 2014年发展与2015年展望108
一、 2014年长三角地区交通运输总体运行情况108
二、 2014年长三角地区港口运行情况117
三、 2014年长三角地区航空运输业运行情况130
四、 2015年长三角地区交通运输业发展趋势展望137
长三角地区信息产业: 2014年发展与2015年展望139
一、 2014年长三角地区信息产业发展情况139
二、 2014年长三角地区新兴信息产业发展概况147
三、 2015年长三角地区信息产业发展形势与展望157
专题篇
新华—浦发长三角小微企业景气指数报告(2014年上半年度)167
一、 2014年上半年度的宏观经济形势168
二、 2014年上半年度长三角地区小微企业样本分布情况169
三、 2014年上半年度长三角地区小微企业综合景气指数171
四、 2014年上半年度长三角地区小微企业分类景气指数174
五、 2014年上半年度长三角地区小微企业分行业的景气指数
181
六、 2014年上半年度长三角地区小微企业分规模的景气指数
187
七、 2014年上半年度长三角地区小微企业分区域的景气指数
191
八、 2014年上半年度长三角地区小微企业投融资景气指数
197
九、 2014年上半年度长三角地区小微企业雇用景气指数207
十、 2014年上半年度长三角地区个体工商户景气指数212
新华—浦发长三角地区小微企业景气指数报告(2014年下半年度)
215
一、 2014年长三角小微企业样本分布情况215
二、 2014年长三角地区小微企业综合景气指数217
三、 2014年长三角地区小微企业分类景气指数220
四、 2014年长三角地区小微企业分行业的景气指数222
五、 2014年长三角地区小微企业分规模的景气指数226
六、 2014年长三角地区小微企业分区域的景气指数229
七、 2014年长三角地区小微企业投融资景气指数235
八、 2014年长三角地区小微企业雇用景气指数238
九、 2014年长三角地区小微科技企业景气指数242
上海自贸区建设对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246
一、 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概况246
二、 上海自贸区对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溢出效应254
三、 上海自贸区对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预测263
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的历程与现状271
一、 一体化地位不断提升272
二、 一体化需求显著增强272
三、 一体化载体明显优化274
四、 一体化版图大幅扩围274
五、 一体化领域日渐深化275
六、 一体化机制不断升级279
长三角地区典型城市城乡发展一体化评价报告(2014)286
一、 典型城市城乡发展一体化新进展286
二、 典型城市城乡经济一体化比较291
三、 典型城市城乡居民收入水准比较295
四、 典型城市城乡生活质量一体化比较297
五、 典型城市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比较302
长三角区域合作进入协同发展时代
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形成了全新的重大部署:一是更加重视大流域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纽带和联动规律,提出了“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两大战略;二是更加重视城市群在大流域发展中的发动机和引领规律,更加重视城市群建设中的协同规律,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2015年4月16日正式发布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就充分体现了国家区域发展新战略的重大战术安排。
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引领和标准,我国区域发展进入了协同发展时代。在长三角地区,多年来一直贯彻的是一体化发展思路与模式,但区域一体化发展与区域协同发展是有本质性区别的。前者,资源高度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为加快提升其他不发达城市和乡村的发展水平,必须构建以强带弱、以城带乡的一体化体制机制和特殊政策倾斜,逐步缩小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后者,在一个区域大板块中,各个城市都有各自的发展特色和优势,通过功能的合理分工和合作共赢的协同机制,调动各个地区积极性,在多个增长极和创新源的带动下,逐步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区域共同繁荣。
长三角地区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总量已经升级到全球六大城市群的前列,但这一区域的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以及各城市之间,行政分割仍很明显,发展各自为政,公共服务各自为政,户籍和民生也是各自为政,而要实现我们理想的区域一体化蓝图,多年的实践证明,体制机制瓶颈障碍依然很强,突破很不容易,路途仍很遥远,而国家层面力推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我们提升长三角区域发展水平提供了新契机、新思路。
一、 把握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发展的重大背景因素
协同已成为我国区域合作发展的新主题。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将是长三角地区构建协同发展新格局的布局和启动阶段。要把握国家推进区域协同发展的大政方针和战略导向,也要把握宏观经济形势及当前最为社会各界广泛认同的环境治理需求。
1.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探索和引领
京津冀协同发展成为国家战略,一方面是要彻底解决北京过度拥堵、过度集中、雾霾趋重问题,另一方面是要打破三个省市的自家“一亩三分地”思维定式,构建大区域共同发展的协同机制。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任何一项探索性举措都旨在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区域合作老大难问题,对全国各区域,特别是长三角地区具有积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比如中央层面成立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及专家咨询委员会,制定国家层面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为突破行政壁垒,落实总体部署提供了强有力的协调和保障机制。从长三角地区多年的区域合作实践看,也正是缺少了国家层面强有力的协调和保障机制,才使区域一体化发展步履艰难。又如,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特别强调疏解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着力解决核心城市的大城市病,为周边城市提供更多发展空间,跨越行政区域构建大首都区域的多中心空间结构。这是一项具有重大创新意义的战略布局,也体现了中央高层对全国重点区域协同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和导向,无疑对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地区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引作用。另外,为加快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层面将设立专项基金,各个省市也都在谋划设立专项基金。如北京在2014年就已投入25亿元设立京冀协同发展产业投资基金,为北京外迁企业入驻河北产业园区提供资金支持和综合服务。这类跨地区使用的政府基金,对于促进区域合作非常重要,也是长三角地区早有设想但多年来一直没有取得突破的重要举措。
2.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城市间的竞争态势趋于缓和,协同发展更易形成共识
国家层面对经济增长速度下行的认可,以及不再过度强调高增长,为各地的产业结构调整腾出了施展的空间,同时也为一直紧绷的抢项目、抢人才地区竞争提供了缓和的空间。多年来在GDP这一指挥棒下,长三角地区大部分城市几乎都走了同一条发展路子,用优惠政策和廉价土地招商引资,用强政府之手和服务配套争抢高新技术产业投资。这种竞争态势积极的一面是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动力源泉,推进了整个长三角地区的对外开放和政策创新;不利的一面是各个城市产业结构趋于雷同,水平竞争多于纵向合作。特别是作为核心城市的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等也加入比拼税收优惠,比拼送土地、送扶持资金的竞争行列,结果引进和发展了一大批不符合大城市定位的低效率项目,还引发了严重的大城市病。2015年,各个城市的政府工作报告都降低了GDP增长目标,上海甚至没有明确提出GDP增长目标,这样就可以大大降低因转移一般产业项目而带来的经济增长压力,各方也可好好坐下来谋划产业转移中的协同发展机制,更好地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
3. 生态环境治理压力加大,进一步为区域协同发展破题
长三角地区各个城市面临的水污染和雾霾,都是大区域性的。比如太湖水污染,不仅影响到环太湖的各个城市,而且影响到上海、杭州等大城市。眼下最棘手的雾霾,不仅城市严重,农村也严重,如果安徽、江苏雾霾严重,上海、浙江也难以逃脱。大区域出现的雾霾,已经敲响了警钟,也大大提升了大区域协同治理的紧迫性。如果还是各自为政,自家孩子自己抱,各家只算自己账,只会延迟治理、累积矛盾,损害整个长三角的投资环境和国际形象。特别需要提出的是,对上海、南京、杭州、苏州等经济高度发达的国际性城市,如果不能兼顾其他城市的一些发展诉求和环境治理难题,在雾霾这种大区域的环境污染下,根本不可能独善其身。危机既是压力,也是机会和动力。2013年9月,国务院印发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就对区域协作提出了明确要求。2014年1月,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在上海召开了高规格的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会议,专题研究讨论了《长三角区域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在治理雾霾上形成了一些积极共识和协同行动。随着协同治理雾霾行动的不断升级,必将进一步推进长三角地区协同发展的机制创新,包括将催生一些跨地区使用的生态环境治理基金、产业转移基金、基础设施建设基金等,也将推动制定三省一市共同遵守的协同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法规,更有可能建立促进长三角协同发展的高规格政府协调机构和其他专业机构。
4. 上海建设全球城市,长三角打造全球最大城市群,更加凸显城市协同战略的重要性
上海已经明确提出新一轮城市发展(2020-2040年)的新战略, 这就是全球城市战略,这一战略要求上海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集聚全球一流企业、一流机构和一流人才,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长三角世界最大城市群,形成全球经济影响力和资源配置力,形成鲜明文化魅力和创新活力,成为全球城市网络最重要的节点之一。上海建设全球城市,需要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协同支撑。根据著名地理学家戈特曼的重要研究结论,成熟的世界级城市群具有“区域内城市密集、拥有一个或几个国际城市,相互间有比较明确的分工和紧密的经济社会联系并形成有机整体和整体优势,是国家经济的核心区域”。上海建设全球城市,必须实施城市空间再造和功能再布局,突破“一城独大”瓶颈,培育郊区新城,带动周边城市,以现代化、国际化的长三角城市群承载上海全球城市的战略功能和全球影响力、竞争力。
二、 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发展的主要任务
基于上述四个重大背景因素,我们认为,在中央“四个全面”的有力推动下,长三角地区的协同发展将进入开题、破题的攻坚阶段。要着重从三个方面积极推进区域协同发展:
1. 功能重组:特大城市做减法,中小城市做加法
积极复制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北京疏解城市功能的新理念,先从上海、南京、杭州、合肥、苏州等特大城市的减负、瘦身开始,调整错配的产业布局,疏解过度集中的资源配置,通过功能和资源的空间优化,释放更多发展能量,推动长三角地区的转型升级。比如上海可以把更多劳动密集型电子信息加工组装产业转移到江苏的苏北地区,既可以腾出更多的建设用地用于高科技研发和智能制造产业,又可以降低外来人口过多流入的压力;同时对于苏北地区,可以为当地的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又如,上海高度集中了大学和医院的优质资源,而周边城市恰恰在大学和医院方面非常薄弱,如果这些资源扩散出去,不仅可以丰富和提升周边城市的大学和医疗水平,而且上海也可在对外扩散中实现大学和医院的空间发展。再如,上海非常看重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但目前以标箱为衡量的建设目标,标箱越多,高速公路上的集卡压力和环境污染压力也越重,而宁波、南通也有很好的港口条件,上海完全可以把一些集装箱航运功能转移到宁波、南通。长三角地区的各个特大城市、各个核心大城市要从更加有效利用宝贵土地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质,以及带动区域发展的战略层面,更加积极主动地重新考虑城市的功能定位和产业承载的结构与规模,在周边多培育造就一些发达的中小城市,构建分工合理、功能协同的现代化城市群。
2. 生态共建:全方位协同,一体化防控
促进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长三角各地必须共同努力、取得实效的重要任务。一是推进全方位协同。所有的城市都应进入协同治理体系,严格遵守生态底线,坚决执行国家层面制定的长三角区域发展规划及功能区布局规划,认真落实三省一市四方达成共识的生态环境治理规划和行动计划。在生态环境治理的各个环节推进协同、共防共治,包括共同规划、共同监测、共同处罚、共同建设、共同出资、共同补偿等。二是推进一体化防控。在生态环境治理的关键环节建立健全一体化的机构和防控机制。比如可以考虑设立长三角生态环境治理委员会,建立长三角一体化的环境规划、环境标准和环境监测平台。建立长三角生态环境基金,在环境污染源头治理、流域性生态环境修复工程上推进一体化建设,对区域性生态保护功能区建设建立一体化的经济补偿等。
3. 交通同城化:建设城际轨道,完善枢纽体系
这些年在高铁和跨海跨江大桥建设的推动下,长三角的交通条件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如果与东京、巴黎、纽约、首尔等比,差距仍然较大,其中最大的差距就在于城际轨道很不发达,从大城市到绝大部分中小城市(县级市),城际轨道仍为空白;再是交通枢纽,现在除了上海的虹桥大型交通枢纽功能很突出外,其他大中型城市的交通枢纽明显薄弱,特别是各个枢纽之间没有形成层级鲜明、有机链接的交通枢纽体系。长三角地区将进入城际轨道建设加速阶段,对交通联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轨道交通本身要覆盖大区域、形成大流量,并与城市地铁、高速公路、高架道路系统链接,才能确保盈利,确保系统有效。关键要积极推进长三角地区城际轨道和交通枢纽的整体规划,消除各自为政,争取形成区域一张图;同时也要积极推进跨地区合作建设和整体运营,消除断头路,消除段段收费,为跨城通勤、提高同城效应创造发达的交通体系。
三、 构建长三角地区协同发展的有效机制
推进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的关键是要有有效的机制作保障。要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东风,着力构建好三大机制:
1. 构建高规格的区域协同决策机制
这是形成区域协同良好格局的前提和保障。长三角地区的政府间合作至今多数停留在协商、倡议层面,但因缺乏整体的顶层设计和统筹推进,在政策和具体行动方面实现紧密联动的区域合作仍然较少,所以一定先要在建立高规格的区域协同决策机制上争取新的突破。最理想的方案是,参照京津冀协同发展模式,国家层面成立领导小组,并在国家发改委内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甚至设立一个专业的司局负责统筹;再一种方案是,参照20世纪80年代上海经济区模式,成立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委员会,下面再设立若干个专业委员会,建立专门的工作班子,赋予其统筹、协调的决策和监督功能。
2. 构建协同发展的保障机制
从国家层面,应该对长三角协同发展提供积极的战略定位保障、整体规划保障和协同资金保障,乃至从立法层面对这三个保障和相关配套政策予以法律机制的保障。从地方层面,要积极构建三个基础性的保障机制:一是政策配套保障机制。各地都要按照统一的区域规划和达成的协同方案,由综合部门牵头,制定专门的配套政策并保障落实。比如生态补偿政策,各地必须协同、衔接,才能保障共治成效。二是立法保障机制。各地人大应该积极制定相关法律,强化制度保障,强化监督作用。三是资金保障机制。2011年长三角三省一市共同出资设立区域发展促进基金,是一个突破性举措,但相对于区域性重大问题,几千万的资金总量杯水车薪。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北京2014年已投入25亿元,设立京冀协同发展产业投资基金,为北京外迁企业入驻河北产业园区提供综合服务;2014-2018年,北京共计划投资100亿元,重点扶持三地协同发展相关产业、综合服务配套及首钢老工业区重振等。长三角地区应借鉴欧盟、京津冀等地区的经验,各地都应积极主动地拿出一定的财政资金用于协同发展项目,特别是经济发达的城市更应多拿一些、多贡献一份。
3. 构建一体化运作的推进机制
推进协同发展,要有跨地区一体化运作的机构和载体,通过这类机构和载体才能更加有效地落实共建项目和协同项目,而且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可以更多地导入市场化、社会化的推进机制。如设立长三角协同发展基金,各地政府共同出资,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然后建立专业化的运作团队和市场化的运作机制,保证基金发挥作用、安全使用、各方受益。又如可以考虑成立长三角发展银行,可由各地的商业银行出资,专门对协同发展中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项目转移、振兴县域经济等提供融资服务。最后,可以考虑建立长三角地区一体化运作的城际轨道建设公司、营运公司,提高轨道建设和运行的规模效应和相互衔接。要积极推动大学、科研机构、公共服务机构、交易市场、养老机构的跨地区发展和机构整合,形成一体化运作的体系和机制。在环境保护、扶贫帮困、公益慈善等领域可以多发展一些跨地区的非政府组织,通过各种社会纽带把长三角地区的各个城市和人群更多地链接起来。
执笔:王振、薛艳杰
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形成了全新的重大部署:一是更加重视大流域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纽带和联动规律,提出了“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两大战略;二是更加重视城市群在大流域发展中的发动机和引领规律,更加重视城市群建设中的协同规律,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2015年4月16日正式发布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就充分体现了国家区域发展新战略的重大战术安排。
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引领和标准,我国区域发展进入了协同发展时代。在长三角地区,多年来一直贯彻的是一体化发展思路与模式,但区域一体化发展与区域协同发展是有本质性区别的。前者,资源高度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为加快提升其他不发达城市和乡村的发展水平,必须构建以强带弱、以城带乡的一体化体制机制和特殊政策倾斜,逐步缩小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后者,在一个区域大板块中,各个城市都有各自的发展特色和优势,通过功能的合理分工和合作共赢的协同机制,调动各个地区积极性,在多个增长极和创新源的带动下,逐步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区域共同繁荣。
长三角地区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总量已经升级到全球六大城市群的前列,但这一区域的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以及各城市之间,行政分割仍很明显,发展各自为政,公共服务各自为政,户籍和民生也是各自为政,而要实现我们理想的区域一体化蓝图,多年的实践证明,体制机制瓶颈障碍依然很强,突破很不容易,路途仍很遥远,而国家层面力推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我们提升长三角区域发展水平提供了新契机、新思路。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