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围绕“审美”“兴趣”,提供多样化的音乐作品
内容着眼全球,开阔学生视野
视听品赏——知识讲解——演奏体验——作品创编,循序渐进式学习
让学生在演奏实践中感知节奏、音色、力度、速度……
视频 微课,扫一扫二维码,视听、示范更便捷
关注过程性评价与记录,每讲设有评价表、展示墙
前言
本书是为开设“趣味打击乐”相关课程的同学编写的打击乐基础课程教材。目的是为了让喜欢打击乐的零基础同学通过聆听品赏、演奏体验、作品创编,了解不同地域独具特色的打击乐器以及其中蕴含的文化。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遵循以下几方面原则:
在编写内容上,着重突出“以兴趣为入手,拓展综合视野”这一特征,教材的定位主要是面向零基础的学生,重点培养学生对于打击乐的学习兴趣,增加对打击乐相关知识、内容的了解。因此,本书在内容编写时不再强调传统打击乐教材编写的技能型,而是从地域文化内涵角度来了解打击乐。例如,在单元,主要围绕着不同的鼓棒、鼓的颜色、鼓皮的材质等,各种不同地域的作品欣赏,展现出各地域鼓的文化内涵。在第二单元、第三单元,同学们可以了解到各地域的不同风格的打击乐器、大量的电子打击乐产品、电子虚拟打击乐器软件,以及当下打击乐与各种表演艺术的融合等内容。
在板块设计上,改变了采用以演奏技能学习的不同阶段来组织章节的传统打击乐类教材的结构编排模式,而是以“地域、文化、发展”为主线,进行板块的串联和整合,将本教材分成了三个单元共9讲的内容。这些单元之间既相互联系又彼此独立。学习者或使用者可以根据各自的学习或教学需要,自由灵活地跳转、重组学习。
在学习载体上,本教材配备了与教材配套的作品演奏视频欣赏、演奏学习微课、演奏示范、作品创作的小案例、app虚拟乐器软件等丰富的学习素材,用二维码扫码的方式分享给学习者,让学习者或教学者便捷利用手机、平板、电脑进行配套媒体欣赏,以便激发学习趣味、演奏与创作的欲望。
在实践体验上,注重多样化的体验,并做了一些尝试性的创新。例如,在教材中除了有传统的视听体验和打击乐演奏练习,还增加了打击乐片段创作体验活动,在多种创作案例的启发下,学习者可以进行个性化的作品创作。同时,本教程还增加了iPad虚拟打击乐器app软件的推荐。让学习者演奏体验具有异国情调、乡土气息的打击乐器成为一种简单便利的事情。同时,这些打击乐器app软件也为教材中很多创编内容作了技术上的、乐器上的支持。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软件更新较快,文中提到的app软件仅作参考。
在学习评价上,本教材追求多元化评价方式,重点关注学习者的过程性评价与记录。因此,在每个演奏学习和实践部分的教材都配有相应的过程性评价表。在每一讲都设计了展示墙板块,鼓励学习者留有学习的痕迹,记录自己学习的收获和创作的心得体会等。
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得到杨浦区教师进修学院的大力支持,得到复旦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领导、各位专家、同行们的关心帮助,得到复旦大学出版社的厚爱。本书的责任编辑高丽那老师精心审稿,提出很多宝贵的修改意见,使本书增色。同时复旦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小复旦人打击乐队”的队员们、打击乐课程班学员们、在校各年级同学们提供了大量的相关创作表演素材,在此一并致谢!
本教材尽管是在多年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基础上进行编写的,但因本人学识水平有限,疏漏错误实在难免,敬请批评指正。
谢燕慧
2017年10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