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4676818
目录
第一篇
中医基础理论入门
第1章
绪论
第2章
阴阳五行学说
第3章
藏象学说
第4章
气、血、津液
第5章
经络
第6章
病因与发病
第7章
基本病机
第8章
防治原则
第二篇
中医诊断入门
第9章
四诊
第10章
八纲辩证
第11章
病性辩证
第12章
脏腑辩证
第三篇
中药学入门
第13章
中药基础知识
第14章
解表药
第15章
清热药
第16章
泻下药
第17章
祛风湿药
第18章
化湿药
第19章
利水渗湿药
第20章
温里药
第21章
理气药
第22章
消食药
第23章
止血药
第24章
活血化瘀药
第25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
第26章
安神药
第27章
平肝息风药
第28章
开窍药
第29章
补虚药
第30章
收涩药
第四篇
方剂学入门
第31章
方剂学总论
第32章
方剂学各论
第五篇
临证诊治入门
第33章
中医妇科
第34章
中医皮肤科
第35章
中医儿科
第36章
中医内科
第六篇
针灸学入门
第七篇
推拿学入门
五迟是指立迟、行迟、语迟、发迟、齿迟;五软是指头项软、口软、手软、足软、肌肉软,均属于小儿生长发育障碍病证。西医学上的脑发育不全、智力低下、脑性瘫痪,佝偻病等,均可见到五迟、五软证候。五迟以发育迟缓为特征,五软以痿软无力为主症,两者既可单独出现,也常互为并见。多数患儿由先天禀赋不足所致,证情较重,预后不良;少数由后天因素引起者,若症状较轻,治疗及时,也可康复。
古代医籍有关五迟、五软的记载颇多,早在《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中就记载有“齿不生候”、“数岁不能行候”、“头发不生候”、“四五岁不能语候”。《小儿药证直诀·杂病证》云:“长大不行,行则脚细;齿久不生,生则不固;发久不生,生则不黑。”记载了五迟的某些典型症状。《张氏医通·婴儿门》指出其病因是“皆胎弱也,良由父母精血不足,肾气虚弱,不能荣养而然”。《活幼心书·五软》指出:“头项手足身软,是名五软。”并认为:“良由父精不足,母血素衰而得。”《保婴撮要·五软》指出:“五软者,头项、手、足、肉、口是也。……皆因禀五脏之气虚弱,不能滋养充达。”有关其预后,《活幼心书·五软》明确指出:“苟或有生,譬诸阴地浅土之草,虽有发生而畅茂者少。又如培植树木,动摇其根而成者鲜矣。由是论之,婴孩怯弱不耐寒暑,纵使成人,亦多有疾。”
[病因病机]
五迟五软的病因主要有先天禀赋不足,亦有属后天失于调养者。
先天因素父精不足,母血气虚,禀赋不足;或母孕时患病、药物受害等不利因素遗患胎儿,以致早产、难产,生子多弱,先天精气未充,髓脑未满,脏气虚弱,筋骨肌肉失养而成。后天因素小儿生后,护理不当,或平素乳食不足,哺养失调,或体弱多病,或大病之后失于调养,以致脾胃亏损,气血虚弱,筋骨肌肉失于滋养所致。
五迟五软的病机总为五脏不足,气血虚弱,精髓不充,导致生长发育障碍。
肾主骨,肝主筋,脾主肌肉,人能站立行走,需要筋骨肌肉协调运动。若肝肾脾不足,则筋骨肌肉失养,可出现立迟、行迟;头项软而无力,不能抬举;手软无力下垂,不能握举;足软无力,难于行走。齿为骨之余,若肾精不足,可见牙齿迟出。发为血之余、肾之,苗,若肾气不充,血虚失养,可见发迟或发稀而枯。言为心声,脑为髓海,若心气不足,肾精不充,髓海不足,则见言语迟缓,智力不聪。脾开窍于口,又主肌肉,若脾气不足,则可见口软乏力,咬嚼困难;肌肉软弱,松弛无力。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