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1307774
编辑推荐
一个男人和四个女人的爱情绝唱。
那是一个可以把黄金忽略为粪土的年代,一个男人的生命轨迹被时代裹挟得异常扭曲。于是,四个女人在他的生命中创造了爱的奇迹,用血和泪为他铺就了一条生命之河。
那是一个可以把黄金忽略为粪土的年代,一个男人的生命轨迹被时代裹挟得异常扭曲。于是,四个女人在他的生命中创造了爱的奇迹,用血和泪为他铺就了一条生命之河。
内容简介
他的一生像一条紧紧追杀的鱼,一次次被抛到濒死的沙滩上。可幸的是天佑于他。每一次都会有一个女人为他圈起一片生命的绿洲。他的小姑,他的小七子,他的若云,他的惠兰,她们的生命都如树叶一样轻薄,她们飘然地走来又轰然地逝去,完成了男人生命中一场场爱情的圣宴。
目 录
第一章 大地是小姑
第二章 难忘初吻
第三章 霞之殇
第四章 弋河情缘
第五章 钢窗锈迹
第六章 魂系吊脚楼
第七章 一夜风流
第八章 蓝色的爱
第九章 走向彼岸
后记
第二章 难忘初吻
第三章 霞之殇
第四章 弋河情缘
第五章 钢窗锈迹
第六章 魂系吊脚楼
第七章 一夜风流
第八章 蓝色的爱
第九章 走向彼岸
后记
在线试读
第一章 大地是小姑
一
人们常说母亲是大地,这话十分确切。对于我来说,大地是小姑,就更加确切了。我甚至还可以把小姑比作是我的母亲河,因为生我的是母亲,养育我成长的——是小姑。
我虽然接到了大伢子打来的类似讣告的电话,尽管太伢子是小姑的儿子,我还是不愿轻易相信小姑已经离开人世。因为六十年代初农村三年饥荒时,我接到过小姑的死讯,可小姑还是活过来了,一直活到饥荒过去了,活到家家户户过上了好日子。我相信小姑这次也一定能活过来。我在心里默默地念叨着,小姑平安,小姑健康长寿。但接过电话,我还是丢下手头的工作,怀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立即动身,赶往小姑家的村庄。
我母亲死在月子里。母亲生下我几天后就发烧不退,也就是产后感染,搁现在打吊针兑几瓶抗菌素就好了。那时中国太落后,日本鬼子还跑来烧杀淫掳,哪儿有抗菌素?城里洋人开的医院里有,叫盘尼西林,据说比金子还贵,买不起。乡下人生病了,不是将病人抬到城里医院看医生,是抬菩萨。
我老家展坝村的祠堂里供着一尊展公菩萨。传说几百年前展氏家族这位生卒年月不详的展公,读了很多医书会看病扎针,深受乡亲敬爱。他一辈子没结婚后来不知为什么出家当了和尚,死后升了天成了神仙。家族请一位能工巧匠用泥巴将他塑成菩萨涂上油彩,还他生前的光辉形象,衣冠整洁,和颜悦色,放祠堂里供着,让他不辞劳苦继续为当地百姓医疗保健事业作贡献。
展公菩萨为乡亲看病抓药也不难。五六岁时我见过。四个壮汉抬着泥菩萨就在村里村外转悠,一旦停下来,家里人就在四周寻找,杂草树根癞蛤蟆皆可人药。听说也有吃了药病愈的,可那年我母亲却是死于展公菩萨抓的药。
我母亲发烧不退,不是因为家里穷没钱进城里医院。是我父亲不在家。父亲在南京上中学接受了进步思想,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婚后没几天就丢下难分难舍的妻子投身革命去了,直到我母亲临产他都没回来。家里只有我奶奶,她老弱无能拿不定主意,就按乡里的习俗抬菩萨抓药。母亲咳咳呛呛喝了两口热噗噗的草药汤,两腿一伸就一命呜呼了。母亲的音容笑貌我丝毫没有印象,这也难怪,她咽气时我只能算是个有一点生命的小肉团子。
母亲死后,父亲回家料理几天还是出外去革命,把我丢在乡下让奶奶抚养。父亲不是参加新四军打日寇,他娶了后妻在城里过日子。我长大了在电影上看到,解放前在城里过日子做一份体面的工作,经商做买卖或是在当时的政府机构混个一官半职,暗地里干革命叫地下斗争,比上战场刺刀见红还要惊心动魄,这才对父亲的身份有了些了解,心中平添了几分自豪。
……
一
人们常说母亲是大地,这话十分确切。对于我来说,大地是小姑,就更加确切了。我甚至还可以把小姑比作是我的母亲河,因为生我的是母亲,养育我成长的——是小姑。
我虽然接到了大伢子打来的类似讣告的电话,尽管太伢子是小姑的儿子,我还是不愿轻易相信小姑已经离开人世。因为六十年代初农村三年饥荒时,我接到过小姑的死讯,可小姑还是活过来了,一直活到饥荒过去了,活到家家户户过上了好日子。我相信小姑这次也一定能活过来。我在心里默默地念叨着,小姑平安,小姑健康长寿。但接过电话,我还是丢下手头的工作,怀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立即动身,赶往小姑家的村庄。
我母亲死在月子里。母亲生下我几天后就发烧不退,也就是产后感染,搁现在打吊针兑几瓶抗菌素就好了。那时中国太落后,日本鬼子还跑来烧杀淫掳,哪儿有抗菌素?城里洋人开的医院里有,叫盘尼西林,据说比金子还贵,买不起。乡下人生病了,不是将病人抬到城里医院看医生,是抬菩萨。
我老家展坝村的祠堂里供着一尊展公菩萨。传说几百年前展氏家族这位生卒年月不详的展公,读了很多医书会看病扎针,深受乡亲敬爱。他一辈子没结婚后来不知为什么出家当了和尚,死后升了天成了神仙。家族请一位能工巧匠用泥巴将他塑成菩萨涂上油彩,还他生前的光辉形象,衣冠整洁,和颜悦色,放祠堂里供着,让他不辞劳苦继续为当地百姓医疗保健事业作贡献。
展公菩萨为乡亲看病抓药也不难。五六岁时我见过。四个壮汉抬着泥菩萨就在村里村外转悠,一旦停下来,家里人就在四周寻找,杂草树根癞蛤蟆皆可人药。听说也有吃了药病愈的,可那年我母亲却是死于展公菩萨抓的药。
我母亲发烧不退,不是因为家里穷没钱进城里医院。是我父亲不在家。父亲在南京上中学接受了进步思想,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婚后没几天就丢下难分难舍的妻子投身革命去了,直到我母亲临产他都没回来。家里只有我奶奶,她老弱无能拿不定主意,就按乡里的习俗抬菩萨抓药。母亲咳咳呛呛喝了两口热噗噗的草药汤,两腿一伸就一命呜呼了。母亲的音容笑貌我丝毫没有印象,这也难怪,她咽气时我只能算是个有一点生命的小肉团子。
母亲死后,父亲回家料理几天还是出外去革命,把我丢在乡下让奶奶抚养。父亲不是参加新四军打日寇,他娶了后妻在城里过日子。我长大了在电影上看到,解放前在城里过日子做一份体面的工作,经商做买卖或是在当时的政府机构混个一官半职,暗地里干革命叫地下斗争,比上战场刺刀见红还要惊心动魄,这才对父亲的身份有了些了解,心中平添了几分自豪。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