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0639888
内容简介
包容性创新这一概念无论从理念上还是从政策角度,对于我们而言都是全新的。本书梳理了包容性创新的概念框架,并依据社会排斥理论、BOP战略、福利经济学等理论,剖析了包容性创新的机理,指出地方政府包容性创新的突破口,书中尝试并建立了符合当地包容性创新的绩效评级体系,并从政府角度提出包容性创新政策的框架建议。本书理论联系实际,丰富和深化了包容性创新理的论研究,为专家学者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也为地方政府有效组织和实施包容性创新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和支撑。
前 言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二○二○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一○年翻一番,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近些年中国经济突飞猛进,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然而在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的同时,一些严峻问题也随之涌现:改革开放及经济快速增长的成果并未惠及社会所有成员,收入分配差距和贫富差距并没有得到实质性解决,反而急剧拉大;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传统产业、不发达地区和低收入人群被排斥在创新大背景之外;低收入人群和弱势群体的潜在需求并未得到重视和挖掘,其创新创业能力未能被制度化地加以开发利用;尤其在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社会经济需要转型升级,需要扩大内需,需要通过创新驱动发展的模式来刺激经济内生力。在当前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为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及健康的生态环境,我们必须重塑发展理念,从单纯追求GDP增长方式转向更有利于低收入群体的包容性增长(Inclusive Growth),强调经济增长在创造就业与创造价值的同时消除由于个人背景或环境造成的机会不平等。但现有的创新系统是精英型的创新,基本上是以企业、政府、高校以及科研院所为核心构成的,关注的是经济效益与技术效率,不会把低收入群体纳入考虑,当然这种情况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包容性创新(Inclusive Innovation)的提出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为实现包容性增长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包容性增长”这一概念早是由亚洲开发银行在2007年提出来的,其基本内涵是指倡导机会平等的增长,其终目的是让普通民众限度地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收益。2010年9月16日,胡锦涛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上发表了题为《深化交流合作,实现包容性增长》的致辞,指出“实现包容性增长,根本目的是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包容性增长寻求的是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与单纯追求GDP增长相对立。包容性增长又被称共享型增长或机会均等的增长,是一种全新的增长理念。既要通过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和其他发展机会,又要使发展机会均等化;既要通过保持经济的高速与持续的增长,又要通过减少与消除机会不均等来促进社会的公平与包容性;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让社会和各阶层人群分享到增长的利益,让弱势群体得到保护。简而言之,包容性增长就是让所有人享受经济增长带来的好处,促进社会的公平与包容性。2011年4月,博鳌亚洲论坛召开,胡锦涛主席发表《包容性发展:共同议程与全新挑战》主旨演讲,阐述中国对这一概念的看法以及中国在“包容性发展”方面的实践。胡锦涛主席正式提出了“包容性发展”这一概念,强调:“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获得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 “包容性发展”很快取代“包容性增长”进入公众是视野,引起了广大专家学者研究的兴趣。包容性发展理论的提出,说明中国乃至亚洲的发展和经济增长模式已经到了转型的关口,必须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转向包容性增长、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共享繁荣。由“包容性增长”向“包容性发展”的转变,是为了突出关注重点的变化。发展不仅包含了经济的增长,而且还包含了社会、教育、医疗、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共同发展。由此可见,包容性发展与科学发展观是一脉相承的。在“包容性增长”到“包容性发展”的实践发展中,“包容性创新”应运而生。2012年5月,中国财政部、世界银行联合在北京举办了“亚太地区包容性创新政策论坛”。来自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全球研究联盟等国际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包容性创新的概念和模式、基层创新的推进和传播、有利于推动包容性创新的政策环境、有关国家的包容性创新实践等内容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与交流。我国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让全体中国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中国政府已将建立和谐社会、减少收入差距、扩大基本公共服务作为重要的发展目标。包容性创新与中国现阶段社会经济转型升级密切相关,它意味着单纯追逐快速外向的经济增长模式将得到改变。人们普遍关注民生幸福、社会公平和生态环境,在更高的程度上开发和利用社会群体创新力,形成经济改革成果惠及社会多数人的创新机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勇于实践,善于创新,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战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包容性创新与中国密切相关,但这一概念无论从理念上还是政策角度,对于我国政府而言仍然是全新的。本书梳理了包容性创新的概念框架,包括背景、内涵及演进,总结归纳了其内涵特征,分析了包容性创新与传统创新的差异,概括了包容性创新的模式,并依据社会排斥理论、BOP战略、福利经济学等理论剖析了包容性创新的机理,研究了包容性创新的基本手段和途径,建构其促进机制,丰富和深化了包容性创新的理论研究,因而这本书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同时,在本书中,著者还运用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剖析包容性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及动态演化特征,从政府角度提出包容性创新的政策框架建议,为有效组织和实现包容性创新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与支撑,这对推进国家层面的包容性创新战略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著 者2017年10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