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6827626
《正能力十书》套装是撷取古人经典著作的智慧精华,加以翻译,附以古今中外案例,予以评述,在轻松的阅读中掌握成功的密钥。
打开该书,您会轻轻松松地丰富国学知识,提升内在管理气质;合上该书,您会感受到古人伟大的管理智慧,人生经验,犹如醍醐灌顶般通彻明亮。
人才为我所用的道理。
领导不一定要有多么高深的专业知识,但识辨人才,发现人才为己所用,并能合理调配却是必不可少的。不管是治国也好,治企也好,得人者成事,失人者败事,这是一个千古不变的真理。
慎用卷 第二 / 035
勤教卷 第三 / 073
严绳卷 第四 / 089
自御卷 第五 / 113
明强卷 第六 / 157
诚待卷 第七 / 195
法矩卷 第八 / 219
清污卷 第九 / 247
广揽卷
第一
原文
观古今成大事之人,无不有人相助相辅,力单者无以成大业。(《曾文正公全集》)
译文
看那些古今成大事的人,无不有人鼎力相助,无不有人尽力相扶,力单势薄者是不会成就大事业的。
解读
一个人要想成事,广泛的人际关系不可少,“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有限,但如果很多人一起来办,那事情成功的几率就会无限增加。
在现在这个时代,聚集人才,广布人脉更是有着非凡的作用。一个人要想成功,就要懂得背靠大树好乘凉的道理。而企业管理者也必须要懂得广纳人才为我所用的道理。
企业要做大,没有人才是不行的。修长城,人才就是基石,要是修大厦,人才就是栋梁,而做企业,人才就是成功的保证。领导不一定要有多么高深的专业知识,但识辨人才,发现人才为己所用,并能合理调配却是必不可少的。不管是治国也好,治企也好,得人者成事,失人者败事,这是一个千古不变的真理。
案例
刘邦的队伍
一个小小的伍长,看到秦始皇的巡游派场,不禁发出“大丈夫就当如此”的感慨,而他日后还真有了始皇帝那样的地位,开辟了一个大汉朝,他就是刘邦。
仅仅凭借自己的力量,就算本事有如“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项羽,也仅仅昙花一现,败在了刘邦的手上。而刘邦呢?他为何得到了天下,这就得看看他的队伍,他这支队伍,如果换一个稍微懂管理的人,说不定也能成就一番王侯霸业。
刘邦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有自知之明,他明白自己的短处在哪里,也知道自己有什么长处,而有着自知之明的人,往往也有知人之明,因为一个连自己都不了解的人,是很难了解别人的。而刘邦还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他对人才的使用不拘一格的态度,只要你有所长,刘邦就能用你所长,这样他的队伍越来越强大,里面什么人都有,在这支队伍里,有贵族张良,有游士陈平,有小县吏萧何,还有杀狗的樊哙,有卖衣服的灌婴,有驾车的娄敬,还有强盗彭越,吹鼓手周勃,还有不出名但是脾气很大的韩信。可以说什么人都有。
就是这么一支队伍,在刘邦的带领下,成为了强大的倒秦力量,刘邦也是靠着这支队伍,最终打败了不可一世的项羽,夺取了天下。
刘邦发现了人才的重要性,所以他可以卑躬屈膝地再三挽留张良,请他留下来为他出谋划策,也可以将自己的全部家当无保留地给萧何管理,甚至能听取萧何的意见,任命一个毫无名气和战功的韩信为大将军,他把这些人都组合起来,让他们各就其位,让所有的人都能够在这支队伍里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所有的力量往一处使,这是何等的气魄。
原文
鄙人阅历世变,但觉除得人之外,无一事可恃也。(《曾文正公全集》)
译文
我的阅历虽然在不断变化,但觉得除了求得人才之外,再也没有其他事物可以依靠。
解读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人唱不了一台戏,只有众人拾柴才会火焰高。纵观古今中外历史,凡成就一番伟业者,无不把自己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吸引人才上。
在一个企业中,最重要的也是挖掘人才,利用人才。一个人的才干再高,也是有限的,而且大多还是某一方面的偏才。而将众才为我所用,将许多偏才融合为一体,就能组成无所不能的全才,发挥出无限巨大的力量。
“人多智慧广”,唯有利用众人的智慧,才能发挥这种人类的伟大力量。
毕竟人类是不能单独生存下去的,而一个人独居无友,也不会有什么发展进步。所以,只有汇集众人的智慧和力量,全体才能进步发展,人人也才能过着富庶安乐的生活。企业也是一样,充分利用公司里的众智,才得以发展,使全体员工把所有的智慧,集中在经营上,才能汇集成一股巨大的力量,才能使企业长期立于不败之地。
案例
孟尝君食客三千
在战国时期,秦国的势力越来越强大,各诸侯国的王公贵族为了组织力量来对付秦国的入侵和挽救本国的灭亡,他们向天下网罗人才,礼贤下士,广招宾客,以便扩充自己的势力,养“士”之风盛行。因为他们都明白要成就一番伟业,必须要把自己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吸引人才上。
当时齐国的贵族孟尝君是最有名的一个,名叫田文。他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向天下发布招贤令,临淄一时间人才济济,不管是官吏还是逃犯,不管是名人还是普通人,只要是来的人他都会热情接待,收留下来,供养他们。
据说,孟尝君门下一共养了三千个食客。
而孟尝君之所以能吸引这么多的能人异士加入自己的队伍,和他求才若渴的态度是分不开的,他平时与门客闲谈,都会让随从躲在屏风后面记录,记下门客的家庭住址及生活情况。门客知道后深为感激,发誓报效知遇之恩。
所以,他就吸引了成大器谋大事的苏代、冯谖,他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匡扶国家,以丰功伟绩名载史册。当然也有一些人凭一技之长传流于世,比如当初帮助孟尝君逃出秦国追杀的“鸡鸣”、“狗盗”之徒。
当时,孟尝君率领自己的门客出使秦国。秦昭王当时觉得他很有才华,又有这么多的谋士辅助,想让他当相国。孟尝君也不好意思违背秦昭王,只好留下来。但是没多久,秦王身边的人说:“孟尝君留在秦国是不好的,因为他是王族,有封地在齐国,他怎么会一心侍奉秦王呢?”秦昭王觉得有理,打算囚禁孟尝君再找个借口杀掉。
孟尝君知道这个消息之后感到非常害怕,有门客为他出谋划策,说只要秦昭王最宠爱的妃子帮忙说话,那么秦昭王肯定会改变主意的。那个妃子还真的同意了,但是需要用狐白裘来换,但是孟尝君刚到秦国的时候,那件狐白裘早就献给了秦昭王。这时,有一个门客说:“让我去把狐白裘弄来!”说完就走了。原来这个门客最擅长的就是钻狗洞偷东西。他摸清宫廷情况,找到了储藏室。借着月光,逃过士兵的眼睛,轻易地从储藏室将狐白裘偷出来。那个妃子非常高兴,在秦昭王面前说不要杀孟尝君,秦昭王答应了,还亲自为他饯行。
孟尝君不敢再等了,当天晚上就偷偷溜走了,来到秦国东大门前刚好是半夜。按照秦国的法规,函谷关要等鸡叫时才开门,这大半夜的,鸡怎么可能叫呢?大家都犯愁了,只听人群中响起了几声“喔,喔,喔”的雄鸡啼鸣,接着,城关外的雄鸡跟着打起鸣来。原来,一个门客会学鸡叫,守关的士兵按照规定起来打开关门,放他们出去。
天亮了,秦昭王得知孟尝君一行已经逃走,立刻派出人马追赶。追到函谷关,人家已经出关多时了。
孟尝君就靠着平时的人才积累,关键时候哪怕是鸡鸣狗盗之士,也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他凭借这些人的帮忙,离开秦国,保全性命,逃回了齐国。
原文
无兵不足深虑,无饷不足痛哭,独举目斯世,求一攘利不先,赴义恐后,忠愤耿耿者,不可亟得;或仅得之,而又屈居卑下,往往抑郁不伸,以挫,以去,以死。(《曾文正公全集》)
译文
没有军兵,尚不足焦虑,没有粮饷,也不足痛哭,只有举目当世,想求得一个见利不争,义字当头,忠挚耿直的人才,不能立即得到,或者仅得到一个,却又因地位卑下,往往因此而抑郁不舒,受尽挫折,终至罢官死亡。
解读
没有军兵和没有粮饷都不是什么大事,只有没有人才才是值得焦虑的事。
有了人才,军兵和粮饷自然而然就来了,所以说,一个企业,其他什么没有都不要紧,最紧要之处是寻找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
“千金易得,人才难求”,这就需要管理者在招贤纳士上必须多下一番功夫,对人才要广泛搜罗,要耐心陶铸,要诚心待人,发现有才的破格录用,这样才能使各类人才投入自己麾下,为自己所用。
总之,领导者要想取得成功,就得学会善于发现人才,网罗人才,礼待人才,并且大胆使用,因才授职,尽其所长,这才是领导者成就大事大业的核心。
案例
狄仁杰任用契丹将军
唐朝名相狄仁杰也以举贤荐能而名垂青史,尤其是他举用契丹降将的故事,更为时人所称许。当时,武周天下是“千金易得,人才难求”,没有大将来对付契丹的进攻,而当时多次领兵侵扰唐朝边境的契丹大将就是李楷固、骆务整,这两个人骁勇异常,作战章法有度,深为唐军将士所忌恨。
但是不久后,李、骆两位因为主将李尽忠病死,迫于形势所逼,他们率军投降了唐朝。当时很多和李、骆打过仗的唐将义愤填膺地跑到武则天面前说:“这两个逆贼不可留,留下来是养虎为患,”主张斩杀二人,以扬国威。
还有一些文臣也纷纷谏言说:“这两名贼将一直是我朝的心腹大患,一直以我朝为敌,在边境斩杀我大量将士,占我土地,如果不杀的话,只怕军心不服,朝野起怨啊。”但是,武则天还是想听取宰相的意见,当时狄仁杰明白这两人是天生的战将,是不可多得的将才,如果就这样斩杀,岂不是浪费了人才。
于是他力排众议,准备保下这二人,为朝廷所用。
于是他给朝廷上书说:“楷固、务整二将骁勇善战,是不可多得的将才,今日他们归顺我朝,可见其能识时务,若陛下能恕其不死,授其官爵,臣想他们二人必定会心怀感恩之心,为我朝南征北战,扫平契丹贼寇,平息边疆之患,将功补过。如若不分青红皂白,斩杀降将,势必逼迫敌将死战,今后估计也不会有降将敢来归附我朝,这样一来,我朝克敌的阻力就加大了。”
满朝文武看到狄仁杰的精辟分析,纷纷拜服,于是重新任命他们二人为将军,数年后,李、骆二将奉命领军北伐契丹,因为他们二人对契丹的地理及风土人情了如指掌,同时洞悉敌人的军情和战术,率领大军势如破竹,取得巨大胜利。武则天亲自摆宴为二人庆功,之后,李、骆二人成为效忠唐朝的大将,屡立战功。
这件事就充分说明了将才是战争胜利的重要基础,领导者要想取得成功,就得善于发现人才,网罗人才,同时能大胆起用,因才授职,这样,才能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
原文
求人之道,须如白圭之治生,如鹰隼之击物,不得不休。又如蚨之有母,雉之有媒,以类相求,以气相引,庶几得一而可及其余。(《曾文正公全集》)
译文
求人才的方法,要像白圭治理他的生产那样,像鹰隼袭击食物那样,不得到绝不罢休。又要像青蚨子母相依不离、家鸡可招野鸡,以类相求,同气相引,这样,就可以从得到一个人才而得到别的许多人才。
解读
俗话说得好,“千金易得,一将难求”。这足以说明人才的难得性。一个优秀人才的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求取人才,如果看准了,就要有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世间并不因为有能工巧匠的需要,山上就会长出又高又直的栋梁,也不会因为英明的君主有对人才的渴求,老天就会造出出类拔萃的人才。
世界上德才兼备的人才是十分罕见的,是可遇不可求的,即便是有中等能力的人才,也需要努力追求才能得到。因此对于有用的人才,一定要用心追求,或结以交情,或待之以诚,或激之以情,想尽一切办法让其为自己效劳。而且求得了一个人才,还要注重人才间的互相吸引,让他们结伴而来,接踵而至,收得一而可及其余之效。
如果领导者能有这样的精神,能让人才发自心底地觉得你需要他,那他就一定不仅自己来,还会吸引更多的人前来为你所用。
案例
身在曹营心在汉
在《三国演义》中,除了诸葛亮之外,徐庶也是经天纬地的人才。当时刘备“仁德布于天下”,名声较好,同时在广揽天下人才,徐庶受其感召,主动来投。先以言语相试,他为了看看刘备是不是一位贤主,就对刘备说:您现在的坐骑的卢马会防主,我建议您还是换一匹坐骑。而刘备当时说:人定胜天,岂能是一匹马能控制的。于是乎,徐庶便对刘备有了很好的印象,但没投奔,可是心里有了这个意思。
后来刘备“拜”徐庶为军师,凡事请教,言听计从,与曹军对战,取得了几场胜利,但是曹操心里就不高兴了,他打算将徐庶招募到自己的帐下,听从了谋士程昱的计策。把徐庶的老母抓住,写了一封徐母笔迹的信,打算将他骗到曹营。
作为大孝子的徐庶当然不会置母亲于不顾,看信后泪如泉涌,五内俱焚,只得前往曹营。当刘备知道徐母被软禁的情况后,就好像自己的母亲遭难,大哭说:“子母乃天性之亲,还有什么说的?你去吧,不要担心我,等你和老夫人相见之后,说不定哪天我还能得到先生指教。”刘备对人才的渴望就如同一个痴情的人。当一个自己朝思暮想的人才不能辅佐自己且要离自己远去对方阵营,因为他一直抱有的宏图大志,这个时候,他的感受不是平常人可
以感受到的。最后玄德以鞭指曰:“吾欲尽伐此处树木。”众问何故。玄德曰:“因阻吾望徐元直之目也。”
一个领导者对自己的下属能如此体谅,做下属的怎么会不竭诚以报。因此徐庶当即表示,我是因为母亲的缘故不得已才去曹操那里,以后即便是曹操再怎么逼我,也“终身不设一谋”。而徐庶到了曹营之后,根本就没有给曹操出过什么有用的计策,反而在三分天下最关键的一役——赤壁之战中冷眼旁观,徐庶看破了孙刘联军的苦肉计、诈降计、连环计,但是没有点破,而是带领一队人马回许昌了。曹操几十万大军在赤壁全军覆没。
而最重要的是,徐庶离开刘备走了一段,又赶回来,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而且不顾忧心如焚,还专门绕道去诸葛亮家里推荐刘备。后来将自己的同门师兄弟诸葛亮推荐给刘备,让这些经天纬地的人才结伴而来,接踵而至,收到了一而可及其余的效果。
刘备和曹操都希望得到徐庶这样的人才,可就是因为两人对待徐庶的方式大不相同,导致结果也大不相同。
原文
窃疑古人论将,神明变幻,不可方物,几于百长并集,一短难容。恐亦史册追崇之词,初非预定之品要。以衡才不拘一格,论事不求苛细,无因寸朽而弃连抱,无施数罟以失巨鳞,斯先哲之恒言,虽愚蒙而可勉。(《曾文正公全集》)
译文
我私下怀疑古人在任用将才时,往往定义他们神明变幻,超过想象,几乎所有优点集于一身,一点短处都不能容忍。这恐怕是史书上的溢美之词,并不是选拔将才之初就定下来的。其实,选才应该不拘一格,评论事情不要过于严苛,不能因为一点短处就不用很有才干的人,不能因为结了太细的网就漏了大鱼。这才是以前圣贤常说的话,就算是很愚昧的人,也可以此来勉励。
解读
领导者在选拔下属的时候,不应该太注重他的小缺点,评论事情不能过于严苛,不能一味地讲原则,要多开创一些新的思维、新的方法,从各种可能的地方去选拔人才。
用人不要去关注他的小小的那些缺陷,他的出身、背景、贫贱、资历都不要去计较,甚至这人性格中一些小小的缺点也不要太去关注。只要是这人身上有值得你任用的地方,就应该将它无限放大,忽略那些无关紧要的缺陷,让他们的优点得到充分发挥,这才是领导者用人时应该做的。
案例
韩信拜将
淮阴人韩信,最初的时候就是一个布衣百姓,但是祖上是贵族,所以他也还是有几分贵族的习性,喜欢佩带刀剑,他的父母早亡,自己没有学到什么手艺,每天就是读读兵书,然后在村子里混吃混喝,惹得大家都很讨厌他,当时下乡南昌亭亭长一直觉得韩信不是普通人,有朝一日必会出人头地的,韩信曾经多次前往下乡南昌亭亭长处吃闲饭,接连几个月,每天在饭点的时候就出现了,亭长的妻子非常嫌恶他,所以就提前把饭煮好,在屋子里就吃掉了。等开饭的时候,韩信去了就没有赶上饭点,韩信知道她的用意。
一怒之下,再也没有回去。于是他就去河边钓鱼,有一位漂母看他饿得可怜,就每天带点饭来给他吃,一连几个月都如此,韩信非常感动,对那位大娘说:“我一定重重地报答老人家。”大娘生气地说:“大丈夫不能养活自己,我是可怜你这位公子才给你饭吃,难道是希望你报答吗?”
淮阴有个杀猪的非常看不惯韩信,跟他说:“你长得倒是壮实,又天天佩戴刀剑,你吓唬谁呢?我看你就是个胆小鬼。”又当众侮辱他说:“你要有种,就拿剑刺我;如果你是胆小鬼,就从我胯下爬过去。”韩信瞧了他几分钟,然后低下身去,趴在地上,从他的胯下爬了过去。整个大街的人都瞧不起他。
等项梁起义之后,韩信认为机会来了,于是带着宝剑投奔了项梁,但是一直没有得到重用,在项羽手下的时候,也是个执戟郎中,他多次给项羽献计,但项羽根本不作理睬。
一直到刘邦入蜀后,韩信离楚归汉,认识了萧何,这时,他才得到了一个机会。这倒也幸亏萧何没有计较他的没落出身、蹭吃蹭喝的背景、胯下之辱的经历,而只看重他的军事才能,然后将这种才能无限地扩大,报告给刘邦,善于识人的刘邦在萧何的极力举荐下,终于拜他为大将军,统率全军。
识才,用才,惜才,才能得人心,也才能治天下。具有真才实学的韩信,最终被刘邦识中,让他的军事才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
原文
概天下无无瑕之才、无隙之交。大过改之,微瑕涵之,则可。(《曾文正公全集》)
译文
大抵天下没有完美无缺的人才,也没有完全没有缝隙的交情。只要能将大的错误改正,小的错误包涵,也就可以了。
解读
人们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这是人性中潜藏的心理动机。而用人者就一定要懂得去欣赏别人,不要一点错误都包容不下。因为天底下没有完美无缺的人才,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些缺陷和不足。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用人就要多盯别人的长处,如果老盯着别人的短处,心里自然就会把这些短处无限放大,满眼看到的都是缺点,从而可能导致从主观上去否定一个很有才能的人。
真正的领导者知道,只要这个人的长处对我有利,我就可以借其之力,来弥补我的不足,助我一臂之力,而对别人,是不会求全责备的。
案例
甘戊使齐与卫侯拜将
每一个君王都期待能得到一个十全十美的臣子,这样就能省不少的心,一旦发现臣子有过失,就不能容忍,那就有可能因为一点点缺点,损失一个能做事的人,因为每个人都会有缺点,每个人的能力都有短板,正如俗话所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在战国时期,甘戊出使齐国,需要渡一条大河。停在岸边的船夫说:“大人,这小小的河只是一个小小的间隔,如果您自己没本事渡过去,您还能去齐国的君主那里去游说吗?”甘戊回答说:“您这样说就不对了,难道您不知道吗,这世间的事物各有所长。比如谨慎守节、诚恳老实的臣子可以让他们去侍奉君主,但是却无法上阵杀敌;而骐骥那样的千里马,能够日行千里,但是把它们关在屋子里,让它们和小野猫比赛捉老鼠,那肯定是输的,而干将那样天下闻名的宝剑,用来做木工活的话,肯定比不上一把普通的斧头,现在,您划着船,让船顺着水势漂流着,我肯定不如您;可是说到去游说各个小国大国的君主,您肯定不是我的对手了。”
在公元前
377
年的时候,孔夫子的嫡孙子思向卫国的君王推荐苟变说:“这个人有做大将的潜质,他的才干可以率领战车五百辆与敌人作战。”但是卫侯回答说:“我早就知道他是大将之才,但是我一直没有重用他也有我的理由,因为我曾经听说他在做税收小吏的时候,有一次到民间去收税,趁公务的便利,吃了百姓的两个鸡蛋,对于这样的人,我怎么能重用呢?”
子思说:“贤明的君王任用人才,就和木工选用木材一样,要取他的长处,抛弃他的短处。如果是合抱粗的杞树和梓树,就算有一些枯朽的地方,高明的木工也不会因此而将整根木头都舍弃不用。而您如今正处在这征战不已的乱世,正是急于选用将才的时候,但是却为了两个鸡蛋的缘故而舍弃了真正能征善战的将才,这样的事可千万不要被邻国知道啊!”卫侯听了这话,连连道谢说:“我诚恳地接受您的教诲。”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也有自己的不足,而对想成大事者而言,能够正确地对待人才,取其所长,来弥补自己或者团队的不足,那大业可成。
原文
窃惟行政之要,首在得人。吏治之兴废,全系乎州县之贤否。安徽用兵十载,蹂躏不堪,人人视为畏途。通省实缺人员,仅有知府二人,州县二人。
即候补者,亦属寥寥。每出一缺,遴委乏员。小民久困水火之中,偶得一良有司拊循而煦妪之,无不感深挟纩,事半功倍。(《曾文正公全集》)
译文
我认为行政的重要任务,首先就是得人。吏治的兴废,全取决于州县最高长官是否贤能。安徽用兵十年,被糟踏得不成样子,人人以为那里是可怕的去处。全省确实缺乏官员,只有知府二人、州县长官二人。即使是候补官员,也寥寥无几。每次有了空缺,总是缺乏人员选任。平民百姓长期困迫在水火之中,偶尔遇上一位好官加以抚慰、给予温暖,他们一定会备受感动,心里感到热乎乎的。这样,就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解读
人才是世间最宝贵的财富,有了人才才能成事,所以说行政的首要之道,就是得人。
家国兴衰,事业成败,均系于用人。曾国藩用人不拘一格,只要这个人有才,哪怕是和他有嫌隙,他也一定会保荐。他有着罕见的发现人才的天赋,也正因为此,曾国藩才在晚清变局中迈到了一个无法逾越的高度。可以说,对于一个领导者而言,发现人才的本领,其价值往往超过了发现人才的价值。
尤其是困局之中,就更需要人才发挥作用了。安徽常年征战,能在职者没有几人,就是有空缺,能候补的也不多,使人民遭受兵祸之苦。这时候如果能发现一个能给人民以抚慰,给予温暖的好官,就必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这些,都是需要领导者来做的,选对了人,人民逃离水火,没选对人,人民陷入更深的水火之中。
所以用人,就要发现那些贤明有才的人,并且要恰当地使用之。
案例
于成龙治罗城
父母官父母官,说的就是当地的官员相当于老百姓的父母,能够给予老百姓照顾,给予百姓温暖,让百姓免于灾患,免于受苦受难,所以,一个地方官员的选拔或者一个基层干部的任用,对于领导者来说,至关重要。
被康熙皇帝称为“天下廉吏第一”的于成龙少有大志,从小过着简朴的农耕生活,接受着正式的儒家教育。但是他一直没有得志,一直到了顺治十八年,年近
44
岁的于成龙,得到了一个机会,接受朝廷的委派,不顾亲朋的阻拦,抛妻别子,怀着“此行绝不以温饱为志,誓勿昧天理良心”的抱负,去了遥远的边荒之地广西罗城,当七品县令。
罗城那个地方刚刚被清统治,还不到两年的时间,当地的局势动荡,之前的两任知县一死一逃。当于成龙到达罗城时,只见满目萧然,荒草丛生,就算是县府中央,也只有几间破破烂烂的茅草屋而已,县衙也是三间破茅房。
他不得不去关帝庙中暂行安顿。面对这样的困境,跟他前来的五名仆人全部逃走了,但是他坚持了下来,迈开廉政为民的第一步。
当时,驻扎在罗城的清廷绿营兵,穷奢极欲,常常进村扰民,强行勒索,白吃白喝。于成龙见状,马上上书,要求部队严令约束士兵。而当时县衙里的小吏下乡办事,当地的里长就会强迫村民摆酒设宴招待这些官吏,让村民苦不堪言,他下令取消,规定里长只要负责粮税的征收,不要理会招待事宜,而除了正粮之外,对于其他的一些七七八八的摊派,于成龙也请求上司一律减免。而对于派工那些不能免的工作,他会提前制定正式派单,避免农忙时派工,严禁额外摊派。
那时,每年的
4 月至
9
月是官府催交粮赋的月份,刚好也是农忙时节。当时官家的锣声一响,面对沉重徭役的农户都心惊胆战。四处筹钱纳粮,这样就耽误了农时;那些贫困凑不到的人,只能丢荒田地,全家出去躲债。于成龙发现这种情况之后,马上上书上司,建议不要在农忙季节征粮赋,免误生产。对于那些确有困难的百姓,可以公布名单,实行减免。而对于那些无理刁难,多收百姓钱粮的情形,于成龙规定,凡是送粮来的百姓可以在官校砝码上查验,自行核对。对于那些欺骗百姓的人,一律严加惩处。他还经常亲自去各收粮点查访,监督执行。
于成龙在减轻百姓赋税的同时,也不断地发展生产,重视劝教兴学,移风易俗,革除旧习。设立养济院,救养孤寡,修建孔庙,开馆办学。从此罗城文风昌盛,社会昌盛,都得益于于成龙的治理。
康熙是中国古代少有的英明天子。他得知后,非常欣赏于成龙的社会声望和人格魅力,他明白重用这样的清官,可以肃清朝廷的官僚之风,也是百姓和地方之福。在康熙二十年,他亲自召见于成龙,赏赐他白银、良马,鼓励他保持气节,称其为“天下第一廉吏”。
原文
拣选将才,必求智略深远之人,又须号令严明能耐劳苦,三者兼全,乃为上选。(《曾文正公全集》)
译文
挑选将才,必须要找有深远智慧和谋略的人,而且要号令严明,能吃苦耐劳,这三个条件都具备了,才是最好的人选。
解读
曾国藩挑选将才,忽略了人际关系的因素,而着重看他能不能号令严明、是否有智慧和谋略、能不能吃苦耐劳。曾国藩是很有见地的,历史上有“一将难求”的说法,真正的将才决定着国家的兴亡和战争的胜负,所以不能苛求,当然也不能滥求,具备这三点硬性指标的都堪当大用。
古代的将才带兵,现在的将才带人,这样的将才包括官员、企业领导、社团领袖等,挑选这样的人也一定要看他们是否具备这三点因素。如果很难找到三者兼具的人,也要挑选无限接近的人。在此三点中,有坚强品质是前提,也是最重要的,其次是要有远见和智慧,再次就是要有纪律性,按照这样的顺序去挑选将才,至少也能做到个八九不离十了。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