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4369434
★
【权威】来自中国台湾的科普读物“小牛顿”系列曾荣获台湾地区26个出版奖项,三度荣获台湾出版金鼎奖。全新的小牛顿“科学与人文”系列由多位中科院研究所科学家、科普专家、教育专家审定,具有权威性。
★
【丰富】全套共6册,涵盖植物、动物、宇宙、物理、化学、地理等6大领域。用90个主题、180个细分科学知识点来讲解,并配以24个有趣的科学视频进行拓展,扫描二维码即可快捷观看,利用多媒体延伸阅读。用近千幅全彩高清插图配合知识点丰富呈现,内容详实有深度。
★
【创新】本系列将“科学”与“人文”相结合,将科学的触角伸入更多领域,探索故事背后的科学知识,使科学更生动、多元、发散。
★
【实用】“理解”是掌握知识的*好方法。本系列将故事情节从“科学”角度剖析讲解,让孩子了解科学原理、掌握科学知识、探寻文化和科学的关系。
华语世界具有影响力的原创儿童科普读物!马英九、林良(台湾儿童文学巨擘)倾力推荐!
《坚持不懈的愚公》故事中的愚公,真的能够把山填平吗?天空上数不清的繁星,究竟是怎么来的呢?《火焰山》上的火焰为什么不会熄灭呢?其实,在小朋友耳熟能详的故事里,蕴藏着许多有趣的科学现象。本系列借由生动的小故事,引发儿童的学习动机,将科学原理活泼生动地带到孩子生活的世界,拉近幻想与现实的距离,让枯燥生涩的科学知识染上缤纷色彩。
《孙悟空为什么难灭火焰山的火?——故事中的天文地理》
4 坚持不懈的愚公
8 葡萄园里的宝藏
12 蛇发女妖
16 小松鼠上学去
20 沙滩上的珍珠
24 火焰山
28 雪童子
32 是晴还是雨
36 盘古开天地
40 星星的由来
44 聪明的谋士
48 牛郎和织女
52 两个太阳
56 俄里翁和毒蝎子
60 无底洞
坚持不懈的愚公
在王屋山和太行山的山脚下住着一个大家族,老族长叫作愚公。由于邻近的小镇在山的另一头,因此每当愚公一家人有事想到镇上时,就得辛苦地翻越两座山才能到达。在一个炎热的夏天,愚公翻过山头到镇上去拜访他的好朋友──智叟。智叟看着气喘吁吁的愚公,就对他说:“哎呀,这条山路这么险峻,而你的年纪也越来越大,不如你们整个家族就搬到镇上来吧,也省去来回奔波的辛苦。”愚公想了想,对智叟说:“你说的是,但那间屋子是祖产,我也住了一辈子了,我怎么舍得离开它呢?既然有山挡路,那我就想办法将它们搬走。山搬走了,也就有了平坦的道路啦!”智叟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认为愚公被太阳烧坏了脑袋。没想到,当愚公回家后,立刻把子孙们招集起来,让每个人带上铲子和竹篓,开始了“移山”的工程。智叟找到了愚公,劝道:“靠着人力怎么可能把山移走呢?你们这样做太不明智了。”愚公却坚定地回答:“山不会长高,但我们家族有世世代代的人。就这样一铲铲地挖,一篓篓地搬,总有一天,这座山会被我们铲平!”智叟听了,只能无奈地摇摇头走了。掌管王屋山和太行山的两位山神听了愚公的话后,感到很害怕:“要是山真的被铲平了,那我们不就无家可归啦?”两位山神立刻向天帝求救。天帝听说了愚公的事情后,对愚公的恒心和毅力很是感动,于是天帝派遣了两名力士,将王屋山和太行山移到了别处。这样一来,愚公一家人终于不需要再翻山越岭就能到小镇了,两位山神也能保住他们的家了。
大自然里的愚公——河流
山那么高耸、那么庞大,要想把它搬开,简直是不可能的任务。但其实在大自然中,的确有“愚公”时时刻刻、孜孜不倦地一点一滴在“移山”呢!那就是河流。当河流由高山流向海洋时,流水靠着本身的冲击力量,以及它所携带的“各种工具”,如砂子和小石头,就可以持续地挖掘河道两旁和底部的岩石,这种现象被称为“河流的侵蚀作用”。根据河流的“施工”位置,还可将河流侵蚀作用区分成“侧向侵蚀”“下切侵蚀”,以及“向源侵蚀”。侧向侵蚀可以让河谷越来越宽,下切侵蚀则让河谷不断加深,向源侵蚀使得河流变得更长。靠着流水这种一点一滴的侵蚀力量,原本高耸盘据的大山也不得不“让路”,于是,通往深山里的“天然通道”就这样形成了。人类就能利用这条天然通道进入僻远的深山地区,甚至可以沿着河谷修筑道路,缩短山两头的距离。如此说来,我们真该好好感谢河流这位自然界的愚公呢!
河流侵蚀所产生的雕刻作品
河流的侵蚀力量可以雕塑出各种美丽作品,如峡谷、瀑布和曲流等。在山岳地带,由于河床的坡度较陡,河道也较狭窄,因此河流的下切力量很大,可以快速地让河谷变深而生成壮观的峡谷地形。有时,在支流进入主流的汇合处会出现瀑布,这是因为主流的下切力量大于支流,使得主流的河道比支流低,两条河道之间的高低落差就形成了瀑布。当河流进入平原地区,由于坡度变缓,因此河流会向两岸侵蚀而产生宽广的河谷。若是河流两岸的岩石软硬程度不同,则河流会往岩石较软的那一岸侵蚀,但却在岩石较硬的那一岸堆积新的沉积物,久而久之,河流就会变得弯弯曲曲的,被称为“曲流”。若是弯曲程度过大,河流会截弯取直,河水由取直部位直接流过,使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牛轭湖”。形成曲流的条件是河流两岸所遭受的侵蚀力量不同。若一侧河岸遭受较大程度的侵蚀,而另一侧河岸以堆积沉积物为主,就会产生弯弯曲曲的河流。当河流弯曲程度过大,其中一段河道就会脱离主河道而成为牛轭湖。
![插图](https://static.easterneast.com/file/easternspree/img/606d63e4f0f22413d6e76ea5_397624.jpg)
![插图](https://static.easterneast.com/file/easternspree/img/606d63e9f0f22413d6e76ea6_397629.jpg)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