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21269080丛书名: 高等学校规划教材
编辑推荐
(1)系统性强:本书组织结构合理、思路清晰。以“基础→原理→器件→系统”为主线,帮助学生建立数字系统的概念。(2)论述简洁:每章每节尽量不超过五部分内容,这样便于读者记忆和理解。(3)时代性强:介绍新技术和新方法,反映学科前沿方向,适应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的需要。(4)实践性好:增加了实验和应用所需的内容,以期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教学更紧密地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促进学生的思维启发和能力培养。
内容简介
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课程是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主干课程。本书共5章:第1章是数字逻辑基础部分,具体包括数字技术的相关概念、数制与编码、逻辑代数基础及逻辑门电路等内容;第2章是组合逻辑电路部分,讲述了逻辑电路的描述方法、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和常用的MSI组合逻辑器件的原理及其应用;第3章是时序逻辑电路部分,讲述了时序逻辑电路中基本的双稳态元件、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和常用的MSI时序逻辑器件的原理及其应用;第4章是可编程逻辑器件部分,讲述了可编程逻辑的基本概念、简单可编程逻辑、复杂可编程逻辑和硬件描述语言VHDL的基础知识内容;*后一章讲述了数字系统的描述工具、小型控制器的设计、简易计算机的设计、A/D和D/A转换以及PCM编码的原理。另外,本书为了进一步体现其实践性,在附录部分给出了数字逻辑课程实验指导,门电路、器件及其型号和引脚图等内容。本书配套教学资源有PPT、习题解答等,课程网站见西安交通大学课程中心。
目 录
第1章 数字逻辑基础 1
1.1 数字技术的相关概念 1
1.1.1 物理量的表示 1
1.1.2 数字系统与数字技术 2
1.2 数制与编码 4
1.2.1 数制及其相互转换 4
1.2.2 数的表示及其运算 9
1.2.3 十进制数的代码表示及其运算 13
1.2.4 可靠性编码 15
1.3 逻辑代数基础 17
1.3.1 逻辑代数常用概念及逻辑运算 18
1.3.2 逻辑代数的定律、定理及规则 20
1.3.3 逻辑函数的表示 22
1.3.4 逻辑函数的化简 27
1.4 逻辑门电路 33
1.4.1 早期逻辑门 33
1.4.2 晶体管-晶体管逻辑(TTL) 35
1.4.3 MOS晶体管逻辑 36
1.4.4 集成电路 38
习题1 40
第2章 组合逻辑电路 43
2.1 逻辑电路的描述 43
2.1.1 框图 43
2.1.2 电路图 45
2.1.3 时序图 52
2.2 组合逻辑电路分析与设计 54
2.2.1 组合逻辑电路分析 54
2.2.2 组合逻辑电路设计 57
2.3 组合电路中的竞争与险象 59
2.3.1 竞争 60
2.3.2 险象 61
2.3.3 险象的判别 63
2.3.4 险象的消除 64
2.4 常用MSI组合逻辑器件 65
2.4.1 译码器与编码器 65
2.4.2 数据分配器与多路选择器 70
2.4.3 三态缓冲器 79
2.4.4 比较器与加法器 81
习题2 88
第3章 时序逻辑电路 90
3.1 时序逻辑电路基础 90
3.1.1 时序电路概述 90
3.1.2 时序电路的双稳态元件 93
3.2 同步时序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99
3.2.1 同步时序电路的分析 99
3.2.2 同步时序电路的设计 102
3.2.3 同步时序电路设计举例 114
3.3 脉冲异步时序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117
3.3.1 脉冲异步时序电路概述 117
3.3.2 脉冲异步时序电路的分析 118
3.3.3 脉冲异步时序电路的设计 119
3.4 常用时序逻辑器件 122
3.4.1 计数器 122
3.4.2 寄存器 130
3.4.3 脉冲发生器 135
习题3 143
第4章 可编程逻辑器件 148
4.1 可编程逻辑概述 148
4.1.1 PLD的基本结构 148
4.1.2 PLD的编程工艺和表示方法 149
4.1.3 PLD的设计过程 149
4.2 简单可编程逻辑器件(SPLD) 151
4.2.1 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 151
4.2.2 可编程逻辑阵列(PLA) 154
4.2.3 可编程阵列逻辑(PAL) 155
4.2.4 通用阵列逻辑(GAL) 162
4.3 复杂可编程逻辑(CPLD) 166
4.3.1 在系统可编程ISP器件 167
4.3.2 现场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 174
4.4 硬件描述语言(VHDL) 178
4.4.1 VHDL基础 178
4.4.2 常用语句 181
4.4.3 设计实体 186
4.4.4 层次结构设计 190
习题4 192
第5章 数字系统 194
5.1 数字系统概述 194
5.1.1 数字系统的基本模型 194
5.1.2 数字系统设计方法 197
5.1.3 数字系统设计描述工具 198
5.2 小型控制器的设计 207
5.2.1 计数器型控制器 207
5.2.2 选择器型控制器 209
5.2.3 时序型控制器 210
5.2.4 小型控制器设计举例 211
5.3 简易数字计算机系统 215
5.3.1 框图设计 216
5.3.2 控制器设计 217
5.3.3 逻辑部件的设计 225
5.4 A/D转换和D/A转换 227
5.4.1 模数A/D转换 227
5.4.2 数模D/A转换 234
5.4.3 PCM编码 236
习题5 237
附录A 数字逻辑电路实验 240
A1.1 基础知识 240
A1.1.1 实验的基本过程 240
A1.1.2 实验操作规范和常见故障检查方法 241
A1.1.3 数字集成电路特点及使用须知 243
A1.1.4 数字逻辑电路的测试方法 244
A1.2 数字逻辑电路基本实验 245
A1.2.1 软件工具的使用 245
A1.2.2 器件测试实验 246
A1.2.3 分析和设计实验 251
A1.3 综合设计实验 257
A1.3.1 设计实验一 数字时钟设计 257
A1.3.2 设计实验二 电子密码锁设计 260
A1.3.3 设计实验三 出租车计价器设计 264
A1.3.4 可参考选择题目 266
附录B 门电路、器件及其型号和引脚图 267
参考文献 276
1.1 数字技术的相关概念 1
1.1.1 物理量的表示 1
1.1.2 数字系统与数字技术 2
1.2 数制与编码 4
1.2.1 数制及其相互转换 4
1.2.2 数的表示及其运算 9
1.2.3 十进制数的代码表示及其运算 13
1.2.4 可靠性编码 15
1.3 逻辑代数基础 17
1.3.1 逻辑代数常用概念及逻辑运算 18
1.3.2 逻辑代数的定律、定理及规则 20
1.3.3 逻辑函数的表示 22
1.3.4 逻辑函数的化简 27
1.4 逻辑门电路 33
1.4.1 早期逻辑门 33
1.4.2 晶体管-晶体管逻辑(TTL) 35
1.4.3 MOS晶体管逻辑 36
1.4.4 集成电路 38
习题1 40
第2章 组合逻辑电路 43
2.1 逻辑电路的描述 43
2.1.1 框图 43
2.1.2 电路图 45
2.1.3 时序图 52
2.2 组合逻辑电路分析与设计 54
2.2.1 组合逻辑电路分析 54
2.2.2 组合逻辑电路设计 57
2.3 组合电路中的竞争与险象 59
2.3.1 竞争 60
2.3.2 险象 61
2.3.3 险象的判别 63
2.3.4 险象的消除 64
2.4 常用MSI组合逻辑器件 65
2.4.1 译码器与编码器 65
2.4.2 数据分配器与多路选择器 70
2.4.3 三态缓冲器 79
2.4.4 比较器与加法器 81
习题2 88
第3章 时序逻辑电路 90
3.1 时序逻辑电路基础 90
3.1.1 时序电路概述 90
3.1.2 时序电路的双稳态元件 93
3.2 同步时序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99
3.2.1 同步时序电路的分析 99
3.2.2 同步时序电路的设计 102
3.2.3 同步时序电路设计举例 114
3.3 脉冲异步时序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117
3.3.1 脉冲异步时序电路概述 117
3.3.2 脉冲异步时序电路的分析 118
3.3.3 脉冲异步时序电路的设计 119
3.4 常用时序逻辑器件 122
3.4.1 计数器 122
3.4.2 寄存器 130
3.4.3 脉冲发生器 135
习题3 143
第4章 可编程逻辑器件 148
4.1 可编程逻辑概述 148
4.1.1 PLD的基本结构 148
4.1.2 PLD的编程工艺和表示方法 149
4.1.3 PLD的设计过程 149
4.2 简单可编程逻辑器件(SPLD) 151
4.2.1 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 151
4.2.2 可编程逻辑阵列(PLA) 154
4.2.3 可编程阵列逻辑(PAL) 155
4.2.4 通用阵列逻辑(GAL) 162
4.3 复杂可编程逻辑(CPLD) 166
4.3.1 在系统可编程ISP器件 167
4.3.2 现场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 174
4.4 硬件描述语言(VHDL) 178
4.4.1 VHDL基础 178
4.4.2 常用语句 181
4.4.3 设计实体 186
4.4.4 层次结构设计 190
习题4 192
第5章 数字系统 194
5.1 数字系统概述 194
5.1.1 数字系统的基本模型 194
5.1.2 数字系统设计方法 197
5.1.3 数字系统设计描述工具 198
5.2 小型控制器的设计 207
5.2.1 计数器型控制器 207
5.2.2 选择器型控制器 209
5.2.3 时序型控制器 210
5.2.4 小型控制器设计举例 211
5.3 简易数字计算机系统 215
5.3.1 框图设计 216
5.3.2 控制器设计 217
5.3.3 逻辑部件的设计 225
5.4 A/D转换和D/A转换 227
5.4.1 模数A/D转换 227
5.4.2 数模D/A转换 234
5.4.3 PCM编码 236
习题5 237
附录A 数字逻辑电路实验 240
A1.1 基础知识 240
A1.1.1 实验的基本过程 240
A1.1.2 实验操作规范和常见故障检查方法 241
A1.1.3 数字集成电路特点及使用须知 243
A1.1.4 数字逻辑电路的测试方法 244
A1.2 数字逻辑电路基本实验 245
A1.2.1 软件工具的使用 245
A1.2.2 器件测试实验 246
A1.2.3 分析和设计实验 251
A1.3 综合设计实验 257
A1.3.1 设计实验一 数字时钟设计 257
A1.3.2 设计实验二 电子密码锁设计 260
A1.3.3 设计实验三 出租车计价器设计 264
A1.3.4 可参考选择题目 266
附录B 门电路、器件及其型号和引脚图 267
参考文献 276
前 言
序
数字系统的典型代表——计算机已有近七十年的发展历史。在人类文明长河中,70年不过是转眼一瞬间,但是计算机的出现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令人瞩目的变化。人类的生活、工作都因为计算机的存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领域因计算机的引入而焕发生机,新的领域因计算机的存在而不断出现,计算机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角落。
计算机的基础是数字逻辑。计算机是根据布尔代数、二进制、数字逻辑电路所构造的复杂的数字系统。但不管今天的计算机有多复杂,它仍然是由*基本的数字逻辑电路一点点构成的。要理解、设计、制造计算机,必须要对数字逻辑和数字系统有深刻认识,正因为此,美国计算机权威学术机构ACM和IEEE-CS、中国历届计算机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都把“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列为计算机专业乃至电子与信息类专业的*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
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计算机系统设计技术的发展,数字逻辑及数字系统设计在组合逻辑与时序逻辑设计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和方法,硬件系统设计除了采用逻辑门等小规模集成电路器件以外,更多地使用了中大规模甚至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器件。另外,通过引入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设计者可以利用硬件描述语言完成从逻辑级到系统级的描述、设计和验证,使得设计正确性和设计效率更高,设计成本更低,所设计的系统性能更好,更为可靠。这些新内容必须补充到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课程中,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的数字系统设计手段。
本书的主编朱正东博士和伍卫国博士是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学者、教授,另外几位参编者张超博士、符均博士和陈国岗老师分别是信息与通信、自动控制和电子技术领域的年轻学者和资深教师。他们长期从事数字逻辑课程的教学工作,不仅教学经验丰富,而且还在计算机、电子、自动控制、通信等领域从事相关的研究工作,成果颇丰。他们集多年教学和科研经验重新编写了本书,旨在为电子与信息类专业的学生提供一本内容更全面、结构更合理、更容易学习和掌握的教材。该书保持了原西安交通大学编著和使用的《数字逻辑》教材的基本内容与特点,结合数字设计技术的**发展,更新了可编程逻辑技术等内容,增加了目前在数字系统设计中占主导地位的硬件描述语言VHDL,其目的是便于读者掌握新技术,以新的手段从事数字系统的设计。
本书具备下列特点:
(1)系统性强:本书组织结构合理、思路清晰。以“基础→原理→器件→系统”为主线,帮助学生建立数字系统的概念。
(2)论述简洁:每章每节尽量不超过五部分内容,这样便于读者记忆和理解。
(3)时代性强:介绍新技术和新方法,反映学科前沿方向,适应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的需要。
(4)实践性好:增加了实验和应用所需的内容,以期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教学更紧密地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促进学生的思维启发和能力培养。
我相信,在教学实践中采用本书,将会有效改善该课程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也热切希望通过教学实践,得到对本书的改进反馈意见,大家共同努力,使本书成为一本优秀的教材。
北京航空航天教授 钱德沛
前 言
本书是为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信息类专业本科生规划建设教材,教材内容适合于电子和电气的所有相关专业,以及需要数字系统来实现自动控制的其他专业。各专业可以根据各自特点及其计划课时选择教材中的内容讲授,具体可参照书中“教学课时安排建议表”。
该教材的编著得到了国家985三期建设项目的支持,也是2014年西安交通大学教学改革教材建设项目之一。
西安交通大学自1977年恢复本科招生以来,电子信息类专业已使用了两个版本的《数字逻辑》教材。第1版是由知名学者蒋大宗教授等于1979年6月编著的。该教材系高等学校工科电子类统编教材之一,是按1978年4月在上海召开的该专业教材编审会所讨论通过的大纲来编写的。该教材在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广泛使用。第2版是由西安交通大学鲍家元教授等于1997年7月编著的,该教材是由国家教育委员会高等学校理科计算机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计算机及应用教材建设组评选出版,是按照1992年召开的全国数字逻辑教材详细大纲审定会制定的《数字逻辑教材详细大纲》,并参考了《ACM/IEEE-CS 91教程》中“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知识单元所提出的专题及主要概念编写而成。该教材自出版以来经过三次修订一直使用至今,受到了广大老师与学生的好评。
编者自2001年开始使用第2版教材讲授该课程以来,一直被该教材的内容丰富、论述的深度所吸引。同时,也一直被该教材没有现场可编程、在系统可编程以及硬件描述语言等新内容而感到焦虑。尤其是近年来,各学校为了减轻学生负担,压缩了课时,该教材中的许多内容也已名存实亡。尤其是在集成电路与可编程技术高速发展、数字系统日新月异的今天,教材应该不断吸取国内外的先进理论和思想,结合长期教学实践中的研究成果充实教材内容。今天,终于在教师和学生的千呼万唤中,编者凭着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在广泛研究国内外先进成果的基础上重新编写了本教材。
本书继承了西安交通大学《数字逻辑(第2版)》的优点,精简了它的内容,引用了它的许多经典例子,增加了对数字系统的相关概念、晶体管开关的特性、逻辑门电路、555定时器及其构成的施密特单稳态和双稳态触发器的介绍,补充了现场可编程、在线可编程以及硬件描述语言VHDL等内容,在*后数字系统一章还增加了数字系统的描述工具、小型控制器的设计、简易数字计算机系统的设计、A/D和D/A转换以及PCM编码原理等内容。为了增强教材的实用性,真正体现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本书将数字逻辑电路实验指导,门电路、MSI逻辑器件的型号和引脚图等内容作为附录来提供。本书配套教学资源有PPT、习题解答等,可登录http://www.hxedu.com.cn注册及下载。课程网站见西安交通大学课程中心(首页>任课教师>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朱正东)。可以这样说,新编教材增强了教材的先进性和实用性。读者通过本教材的学习将掌握数字技术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熟悉从简单开关电路到复杂计算机的所有数字系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会深入了解数字系统是如何工作的,并能够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数字系统的分析、设计以及故障检查及排除之中。
本书共5章,由朱正东,伍卫国教授主编和统稿,张超副教授、陈国岗老师、符均老师参加了编写、修改与审阅工作。王萍副教授、李昕副教授和田琛博士均提出了很多需要增加的内容和修改意见,本书也一一给予采纳。在此,编者表示衷心感谢!
本教材的建设还得到了校教务处处长徐忠锋教授、段琛博士,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罗新民教授、桂小林教授,教务主任王枫老师,计算机系主任赵仲孟教授、张兴军教授,计算机系数字逻辑资深工程师马晓农老师,新型机所所长董小社教授,档案馆胡亚南副研究馆员等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编者在此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另外,要特别感谢的是知名学者白中英教授、缪相林教授、董渭清教授和毛文林教授,四位教授长期从事数字逻辑课程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他们给予了编者许多指导和帮助。
限于作者水平,书中难免存在错误及不妥,敬请各位读者及专家斧正!
编 者
2014年11月
于西安交通大学
数字系统的典型代表——计算机已有近七十年的发展历史。在人类文明长河中,70年不过是转眼一瞬间,但是计算机的出现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令人瞩目的变化。人类的生活、工作都因为计算机的存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领域因计算机的引入而焕发生机,新的领域因计算机的存在而不断出现,计算机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角落。
计算机的基础是数字逻辑。计算机是根据布尔代数、二进制、数字逻辑电路所构造的复杂的数字系统。但不管今天的计算机有多复杂,它仍然是由*基本的数字逻辑电路一点点构成的。要理解、设计、制造计算机,必须要对数字逻辑和数字系统有深刻认识,正因为此,美国计算机权威学术机构ACM和IEEE-CS、中国历届计算机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都把“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列为计算机专业乃至电子与信息类专业的*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
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计算机系统设计技术的发展,数字逻辑及数字系统设计在组合逻辑与时序逻辑设计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和方法,硬件系统设计除了采用逻辑门等小规模集成电路器件以外,更多地使用了中大规模甚至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器件。另外,通过引入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设计者可以利用硬件描述语言完成从逻辑级到系统级的描述、设计和验证,使得设计正确性和设计效率更高,设计成本更低,所设计的系统性能更好,更为可靠。这些新内容必须补充到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课程中,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的数字系统设计手段。
本书的主编朱正东博士和伍卫国博士是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学者、教授,另外几位参编者张超博士、符均博士和陈国岗老师分别是信息与通信、自动控制和电子技术领域的年轻学者和资深教师。他们长期从事数字逻辑课程的教学工作,不仅教学经验丰富,而且还在计算机、电子、自动控制、通信等领域从事相关的研究工作,成果颇丰。他们集多年教学和科研经验重新编写了本书,旨在为电子与信息类专业的学生提供一本内容更全面、结构更合理、更容易学习和掌握的教材。该书保持了原西安交通大学编著和使用的《数字逻辑》教材的基本内容与特点,结合数字设计技术的**发展,更新了可编程逻辑技术等内容,增加了目前在数字系统设计中占主导地位的硬件描述语言VHDL,其目的是便于读者掌握新技术,以新的手段从事数字系统的设计。
本书具备下列特点:
(1)系统性强:本书组织结构合理、思路清晰。以“基础→原理→器件→系统”为主线,帮助学生建立数字系统的概念。
(2)论述简洁:每章每节尽量不超过五部分内容,这样便于读者记忆和理解。
(3)时代性强:介绍新技术和新方法,反映学科前沿方向,适应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的需要。
(4)实践性好:增加了实验和应用所需的内容,以期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教学更紧密地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促进学生的思维启发和能力培养。
我相信,在教学实践中采用本书,将会有效改善该课程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也热切希望通过教学实践,得到对本书的改进反馈意见,大家共同努力,使本书成为一本优秀的教材。
北京航空航天教授 钱德沛
前 言
本书是为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信息类专业本科生规划建设教材,教材内容适合于电子和电气的所有相关专业,以及需要数字系统来实现自动控制的其他专业。各专业可以根据各自特点及其计划课时选择教材中的内容讲授,具体可参照书中“教学课时安排建议表”。
该教材的编著得到了国家985三期建设项目的支持,也是2014年西安交通大学教学改革教材建设项目之一。
西安交通大学自1977年恢复本科招生以来,电子信息类专业已使用了两个版本的《数字逻辑》教材。第1版是由知名学者蒋大宗教授等于1979年6月编著的。该教材系高等学校工科电子类统编教材之一,是按1978年4月在上海召开的该专业教材编审会所讨论通过的大纲来编写的。该教材在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广泛使用。第2版是由西安交通大学鲍家元教授等于1997年7月编著的,该教材是由国家教育委员会高等学校理科计算机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计算机及应用教材建设组评选出版,是按照1992年召开的全国数字逻辑教材详细大纲审定会制定的《数字逻辑教材详细大纲》,并参考了《ACM/IEEE-CS 91教程》中“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知识单元所提出的专题及主要概念编写而成。该教材自出版以来经过三次修订一直使用至今,受到了广大老师与学生的好评。
编者自2001年开始使用第2版教材讲授该课程以来,一直被该教材的内容丰富、论述的深度所吸引。同时,也一直被该教材没有现场可编程、在系统可编程以及硬件描述语言等新内容而感到焦虑。尤其是近年来,各学校为了减轻学生负担,压缩了课时,该教材中的许多内容也已名存实亡。尤其是在集成电路与可编程技术高速发展、数字系统日新月异的今天,教材应该不断吸取国内外的先进理论和思想,结合长期教学实践中的研究成果充实教材内容。今天,终于在教师和学生的千呼万唤中,编者凭着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在广泛研究国内外先进成果的基础上重新编写了本教材。
本书继承了西安交通大学《数字逻辑(第2版)》的优点,精简了它的内容,引用了它的许多经典例子,增加了对数字系统的相关概念、晶体管开关的特性、逻辑门电路、555定时器及其构成的施密特单稳态和双稳态触发器的介绍,补充了现场可编程、在线可编程以及硬件描述语言VHDL等内容,在*后数字系统一章还增加了数字系统的描述工具、小型控制器的设计、简易数字计算机系统的设计、A/D和D/A转换以及PCM编码原理等内容。为了增强教材的实用性,真正体现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本书将数字逻辑电路实验指导,门电路、MSI逻辑器件的型号和引脚图等内容作为附录来提供。本书配套教学资源有PPT、习题解答等,可登录http://www.hxedu.com.cn注册及下载。课程网站见西安交通大学课程中心(首页>任课教师>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朱正东)。可以这样说,新编教材增强了教材的先进性和实用性。读者通过本教材的学习将掌握数字技术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熟悉从简单开关电路到复杂计算机的所有数字系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会深入了解数字系统是如何工作的,并能够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数字系统的分析、设计以及故障检查及排除之中。
本书共5章,由朱正东,伍卫国教授主编和统稿,张超副教授、陈国岗老师、符均老师参加了编写、修改与审阅工作。王萍副教授、李昕副教授和田琛博士均提出了很多需要增加的内容和修改意见,本书也一一给予采纳。在此,编者表示衷心感谢!
本教材的建设还得到了校教务处处长徐忠锋教授、段琛博士,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罗新民教授、桂小林教授,教务主任王枫老师,计算机系主任赵仲孟教授、张兴军教授,计算机系数字逻辑资深工程师马晓农老师,新型机所所长董小社教授,档案馆胡亚南副研究馆员等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编者在此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另外,要特别感谢的是知名学者白中英教授、缪相林教授、董渭清教授和毛文林教授,四位教授长期从事数字逻辑课程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他们给予了编者许多指导和帮助。
限于作者水平,书中难免存在错误及不妥,敬请各位读者及专家斧正!
编 者
2014年11月
于西安交通大学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