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医学中医掌中宝系列:掌中宝系列:小儿按摩不生病掌中查

掌中宝系列:掌中宝系列:小儿按摩不生病掌中查

按按小手消百病,让小儿不发烧、不咳嗽、不积食;安全天然食疗方,用食物激发孩子自愈力!本书主要立足于传统中医理论,针对婴幼儿常见疾病讲述推拿按摩的治疗方法,既方便又无副作用,符合当今家长的需求。

作者:臧俊岐 出版社:湖南科技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11月 

ISBN: 9787535791917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18.99

类别: 中医 SKU:5d86a0f75f98494bcc13ebf7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5791917

编辑推荐

每一位小宝宝的爸爸妈妈都应该看一看、学一学,并且掌握一定的宝宝按摩手法!

宝宝少生病,妈妈少担心!宝宝生病了,当父母的你是否会手足无措?大病小病都要去医院排队吗?

宝宝生病了,爸爸妈妈恨不能替他(她)承受疾病带来的病痛,着急上火没办法的时候就需要一些简单的方法来处理宝宝的突发状况,现在可以试着用按摩的手法来帮助宝宝缓解病痛并尽快恢复健康。结合中医理论,标本兼治,用按摩的方法治疗宝宝常见疾病,效果显著!

《小儿按摩不生病掌中查》从治疗已病入手,给爸爸妈妈讲解了如何用按摩的方法帮助孩子摆脱疾病的困扰、恢复健康身体。书中还有示范照片,清晰明了;同时,这些按摩对于宝宝来说也会是一种放松和享受,促进亲子间的交流。书中还附有二维码,扫一扫快速看视频,简单易学,让爸爸妈妈不再为取穴烦恼。

书中为父母们提供了简单、实用的疾病辨别方法,宝宝生病早期症状早知道,爸爸妈妈少慌张。

书中还仔细详解了儿童常见病的食疗方和护理,以及疾病不同类型的推拿方法,让你推拿有理有据。

老中医的行医经验和智慧告诉各位父母们,很多中药以及药食同源的食物都能提高免疫力,强身健体,针对不同的病症,再辅以从古至今传承下来的绿色疗法——小儿按摩,可以免去小儿打针吃药之苦,同时安全无不良反应,可以打消爸爸妈妈们的安全顾虑,让宝宝快乐健康成长。

 

内容简介

本套掌中宝系列丛书采用64开的小开本,非常方便读者携带、使用。本书针对小孩的常见病痛,指导大家利用精准的穴位按摩来缓解和治疗小孩出现的病痛,并介绍了一些必须了解的基础养生保健的知识。本书的步骤图解详细到位,每个疗法还配有二维码,使读者能通过高清视频演示轻松掌握要点和技巧,让您在家也能为宝宝改善身体不适症状。对儿童日常的养生保健、防病治病有较大的帮助。

作者简介

臧俊岐,1942年生,河南开封人。主任中医师,著名针灸学家。历任开封市针灸学会会长,开封市医药科技委员会委员,开封市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职称中医评审委员会委员。业医50余年,医术精湛,乃我国针灸界“温和派”代表人物。多次被邀请出国应诊和讲学。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科技攻关。“重铸宋代天圣针灸铜人的研究”等七项科研课题分别获部、省、市级科技成果奖,“重铸的针灸铜人”填补了世界空白。曾赴俄罗斯、赞比亚、法国、英国、刚果(金)等国进行医疗和学术交流。荣获卫生部授予的“全国援外优秀医疗队员称号。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独著、合著有《针灸医学验集》《中国灸法集粹》《经络全书》《中医疗法全书》《中国灸法全书》《图解黄帝内经》等50余部专著。其个人辞条被载入《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等多部辞典。

目  录

PART1“手”护小儿健康,按摩先行
了解宝宝年龄分期,看护更细心 / 002
宝宝生理病理特点,妈妈早知道 / 008
从6个方面了解宝宝的体格生长规律 / 011
望闻问切诊查疾病先兆 / 015
育儿误区,你知道多少 / 024
轻轻地抚触,让宝宝健康成长 / 030
准备充分,自信动手 / 033
按摩适应证和禁忌证 / 037
小儿按摩的调养原则 / 039
按摩前得学会为孩子取穴 / 042
图解基础按摩手法 / 045
PART2聪明父母的选择,让宝宝赢在起跑线
身体部位按摩养生操 / 052
小儿四季按摩调养 / 060
小儿健脑手操 / 068
PART3 按摩轻松取穴,效果不打折
头面颈项部按摩常用穴位
百会——升阳举陷、益气固脱 / 072
四神聪——益智补脑、安神止痛 / 073
囟门——祛风定惊、益智健脑 / 074
天庭 ——宁神醒脑、降逆平喘/ 075
天心——疏风解表、镇惊安神 / 076
太阳——宁神醒脑、祛风止痛/ 077
风府——散热吸湿、通关开窍/ 078
风池——发汗解表、祛风散寒/ 079
耳后高骨——疏风解表、安神止痛 / 080
天门——解表发汗、明目止痛 / 081
坎宫——疏风解表、清热止痛 / 082
印堂——清头明目、通鼻开窍 / 083
睛明——降浊除湿、明目定神 / 084
鱼腰——镇惊安神、疏风通络 / 085
丝竹空——降浊除湿、明目止痛 / 086
承泣——明目定神、舒经活络 / 087
听宫——聪耳开窍、祛风止痛 / 088
山根——醒目定神、通络开窍 / 089
准头——疏风解表、清热止痛 / 090
延年——疏风解表、开关通窍 / 091
迎香——祛风通窍、治鼻炎 / 092
人中——醒神开窍、解痉通脉 / 093
颊车——祛风清热、消炎止痛 / 094
承浆——生津敛液、舒筋活络 / 095
躯干部按摩常用穴位
天突 ——降逆止呕、理气平喘/ 096
膻中——理气止痛、生津增液 / 097
胁肋——顺气化痰、降气消积 / 098
中脘——健脾养胃、降逆利水 / 099
神阙——温阳散寒、消食导滞 / 100
天枢——消食导滞、祛风止痛 / 101
气海——益气助阳、消食导滞 / 102
肚角——理气消滞、止泻止痛 / 103
关元——培补元气、泄浊通淋 / 104
腹——健脾和胃、理气消食 / 105
肩井——改善肩部肌肉僵硬 / 106
大椎——清热解表、祛风止咳 / 107
风门——解表通络、止咳平喘 / 108
天宗——生发阳气、预防近视 / 109
肺俞——疏风解表、宣肺止咳 / 110
心俞——安神益智、疏肝解郁 / 111
肝俞——疏肝理气、通络明目 / 112
脾俞——健脾和胃、祛湿止泻 / 113
肾俞——改善肾脏血液循环 / 114
命门——激发生命之源 / 115
腰阳关——经络通畅阳气足 / 116
八髎——温补下元、调理肠道 / 117
长强——通调督脉、和胃助运/ 118
七节骨——温阳止泻、泄热通便 / 119
上肢部按摩常用穴位
曲池——解表退热、宣肺止咳 / 120
三关——温阳散寒、发汗解表 / 121
六腑——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 122
天河水——清热解表、泻火除烦 / 123
膊阳池——解表利尿、调理肠道 / 124
外关——补阳益气、消肿止痛 / 125
内关——宁心安神、理气镇痛 / 126
肺经——宣肺理气、清热止咳 / 127
脾经——健脾养胃、消积导滞 / 128
心经——养心安神、清热除烦 / 129
肝经——熄风镇惊、养心安神 / 130
大肠经——清利肠腑、消食导滞 / 131
肾经——补肾益脑治遗尿 / 132
胃经——和胃降逆泻胃火 / 133
小肠经——温补下焦治遗尿 / 134
总筋——散结止痉、清热利尿/ 135
一窝风——温中行气止痹痛 / 136
大横纹——行滞消食治腹胀 / 137
小横纹——清热散结治口疮 / 138
四横纹——退热除烦散瘀结 / 139
掌小横纹——宽胸宣肺、化痰止咳 / 140
内劳宫——清热除烦定心神 / 141
外劳宫——温阳散寒治感冒 / 142
小天心——镇惊安神止抽搐 / 143
外八卦——宽胸理气、通滞散结 / 144
内八卦——宽胸利膈、降气平喘 / 145
板门——健脾和胃治腹胀 / 146
少商——宣肺解郁、清热止呕 / 147
二马——顺气散结、利水通淋 / 148
合谷——镇静止痛、通经活络 / 149
下肢部按摩常用穴位
箕门——清热利尿治水泻 / 150
百虫窝——疏通经络止抽搐 / 151
阴陵泉——健脾理气、通经活络 / 152
阳陵泉——清热利湿、舒筋通络 / 153
委中——疏通经络、熄风止痉 / 154
足三里——通络导滞治腹泻 / 155
前承山——熄风定惊、行气通络 / 156
后承山——通经活络止抽搐 / 157
上巨虚——通经活络调肠胃 / 158
丰隆——化痰平喘和胃气 / 159
三阴交——通经活络、调和气血 / 160
昆仑——散热化气、通经活络 / 161
解溪——补气益血、强筋健骨/ 162
仆参——舒筋活络、安神定志 / 163
涌泉——散热生气治失眠 / 164
PART4爱的抚触,小儿更健康
小儿感冒——速效治疗不吃苦药 / 166
小儿咳嗽——止痰化咳见效快 / 170
小儿发热——清热退烧有妙招 / 174
小儿扁桃体炎——温阳散寒止头痛 / 178
小儿咽炎——清热利咽疗效佳 / 182
小儿哮喘——呼吸平缓不喘息 / 186
小儿手足口病——缓解不适有妙招 / 190
小儿口疮——消炎镇痛吃饭香 / 193
小儿夜啼——宝宝舒心,父母放心 / 197
小儿厌食——调理气血食欲好 / 201
小儿流鼻血——疏肝解郁止血快 / 204
小儿消化不良——饮食均衡胃口佳 / 208
小儿腹泻——改善肠胃少泄泻 / 212
小儿便秘——排出毒素身体好 / 215
小儿疳积——排除疳积吃饭香/ 219
小儿流涎——健脾益气面色佳 / 223
小儿遗尿——补中益气睡眠好 / 226
小儿盗汗——益气养阴心肾安 / 230
小儿湿疹——祛除湿邪治顽疾 / 234
小儿近视眼——疏通经络视力好 / 237
小儿失眠——缓解焦虑睡眠足 / 241
小儿牙痛——清热祛火消肿痛 / 244
小儿肥胖——瘦身降脂身体好 / 248
小儿鼻炎——温肺散寒效果好 / 251
小儿落枕——舒经止痛正筋骨 / 255
小儿百日咳——平衡经穴呼吸畅 / 258
小儿痱子——清心泄热祛烦躁 / 262
小儿维生素A缺乏症 ——均衡营养体质好 / 265
小儿贫血——气血旺盛精神好 / 268
小儿暑热——清热解暑解烦忧 / 271

在线试读

宝宝生理病理特点, 妈妈早知道

小儿从初生到成年,处于不断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其身体的各种组织器官、各种生理功能都处于尚未成熟状态,随着年龄的增加,才逐渐趋于完善。了解这些独特的生理、病理特点,对于掌握指导儿童保健,防病治病,有着重要的意义。

生理特点

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释义:五脏六腑稚嫩柔弱而不成熟,四肢百骸、肌肉筋骨、精血津液等形体结构以及肺气、脾气等身体的各种生理功能活动相对不足,以肺、脾、肾为突出。

特点:稚阴稚阳,即身体柔嫩、经脉未盛、气血未充、神气怯懦、脾胃薄弱、肾气未满、精气未足、筋骨未坚,阴长而阳充,互相生长。

生机勃勃,发育迅速

释义:小儿在发育过程中,无论是体格、智力,还是脏腑功能,均不断趋向完善和成熟,年龄越小,生长发育的速度也越快,如旭日初升、草木方萌、蒸蒸日上、欣欣向荣。

特点:纯阳,即正常小儿是有阳无阴或阳亢阴亏的盛阳之体,生机旺盛,蓬勃发展,对水谷精细物质的需求更为迫切。

病理特点

发病容易,传变迅速

释义:由于小儿脏腑娇嫩,患病时邪气嚣张而壮热,且因小儿神气怯弱,故邪易深入,且小儿得病之后,有变化迅速的特点,其寒热虚实,容易相互转化或同时出现。

特点: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即小儿一旦患病,邪气易实而正气易虚,同时由于“稚阴未长”,故易呈阴伤阳亢,表现热的证候,而由于“稚阳未充”,身体脆弱,尚有容易呈阳虚衰脱的一面,而表现出阴寒的证候。

脏气清灵,易趋健康

释义:由于小儿生机勃勃、活力充沛,所以小儿患病虽有传变迅速、病情易转恶化的一面,但由于脏气清灵、病因单纯等特点,因而在患病之后,如能恰当及时治疗和护理,病情易好转。

特点:随拨随应,即身体较为容易恢复健康。

从6个方面了解 宝宝的体格生长规律

   体重

    体重是衡量体格生长的重要指标,也是反映小儿营养状况易获得的灵敏指标。小儿体重的增加不是等速的,年龄越小,增加速度越快。出生初的6个月呈现个生长高峰,尤其是前3个月;后半年起逐渐减

慢,此后稳步增加。出生后前3个月每月增加700~800克,4~6个月每月体重增加500~600克,故前半年每月增加600~800克,后半年每月平均增加300~400克。出生后第二年全年增加2.5千克左右,2岁至青春期前每年体重稳步增加约2千克。

为方便临床应用,可按公式粗略会计体重:

6个月龄婴儿体重=出生时体重 (月龄×0.7)

7~12月龄婴儿体重=出生体重 (月龄×0.5)

2~12岁儿童体重=年龄×2 7(或8)

    身高

身高受种族、遗传、营养、内分泌、运动和疾病等因素影响,短期的病症和营养状况对身高的影响并不显著,但是与长期营养状况关系密切。身高的增长规律与体重相似,年龄愈小增长愈快,出生时身高(长)平均为50 cm,生后年身长增长约为25 cm,第二年身长增长速度减慢,平均每年增长10 cm左右,即2岁时身长约85 cm。2岁以后身高平均每年增长5~7 cm,2~12岁身高的估算公式为:年龄×7 70 cm。

头围

头围的大小与脑的发育密切相关。神经系统,特别是人脑的发育在出生后的两年内快,5岁时脑的大小和重量已经接近成人水平。头围也有相应的改变,出生时头围相对较大,约为34 cm,1岁以内增长较快,6个月时头围为44 cm,1岁时头围为46 cm,2岁时平均为48 cm,到5岁时为50 cm,15岁时为53~58 cm,与成人相近。

胸围

胸围大小与肺和胸廓的发育有关。出生时胸围平均为32 cm,比头围小1~2 cm,1岁左右胸围等于头围,1岁以后胸围应逐渐超过头围,头围和胸围的增长曲线形成交叉。头围、胸围增长线的交叉时间与儿童的营养和胸廓发育有关,发育较差者头围、胸围交叉时间延后。

前囟

前囟为额骨和顶骨形成的菱形间隙,前囟对边中点长度在出生时为1.5~2 cm后随颅骨发育而增加,6个月后逐渐骨化而变小,多数在1~1.5岁时闭合。前囟早闭常见于头小畸形,晚闭多见于佝偻病、脑积水或克汀病。前囟是小窗口,它能直接反应许多疾病的早期体征,前囟饱满常见于各种原因的颅内压增高,是婴儿脑膜炎的体征之一;囟门凹陷多见于脱水。

脊柱

新生儿的脊柱仅轻微后凸,当3个月抬头时,出现颈椎前凸,细微脊柱的弯曲;6个月后能坐,出现第二弯曲,即胸部的脊柱后凸;到1岁时开始行走后出现第三弯曲,即腰部的脊柱能前凸。至6~7岁时,被韧带所固定形成生理弯曲,对保持身体平衡有利。坐、立、行姿不正及骨骼病变可引起脊柱发育异常或造成畸形。

望闻问切 诊查疾病先兆

望、闻、问、切四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主要方法,儿科疾病的诊断也是根据四诊参合的病史资料进行辨证,诊断为某一性质的证候的过程。同时,由于小儿自身的生理和病理特点,小儿的四诊的运用又与大人的不同。

望:望颜面

颜部面色是脏腑气血盛衰的外部表现,小儿面色以红润而有光泽为正常,枯槁无华为不良。中医望诊的主要色泽以五色主病,即赤、青、黄、白、黑。

红色

病因:多主热证,气血得热则行,热盛则血脉充盈而红。

病症:外感风热为面红耳赤,咽痛;阴虚内热为午后颧红。

青色

病因:多为寒证、痛证、瘀血和惊风。

病症:里寒腹痛为面色青白,愁眉苦脸;惊风或癫痫为面青而晦暗,神昏抽搐。

黄色

病因:多属体虚或脾胃湿滞。

病症:脾胃失调为面黄肌瘦,腹部膨胀;肠寄生虫病为面黄无华,伴有白斑。

白色

病因:多为寒证、虚证,为气血不荣之候。

病症:肾病为面白且有水肿,即阳虚水泛;血虚为面白无华,唇色淡白。

黑色

病因:多为肾阳虚衰,水饮不化,气化不行,阴寒内盛,血失温养,气血不盛。

病症:水饮证为目眶周围色黑。

察指纹

指纹是指小儿示指虎口内侧的桡侧面所显露的一条脉络,按指节可分为风关、气关、命关三部分。在光线充足的地方,一手捏住小儿示指,用另一手拇指桡侧,从小儿示指段命关到风关,用力且适中地推几下,指纹即显露。

正常:淡红略兼青,不浮不沉,隐现于风关之上。

病症: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三关测轻重。

望五官

中医认为,人体内五脏与外在的五官有着密切的关系,脏腑的病变往往反映在五官的变化上。因此,察看

五官,可以找到脏腑病变的痕迹。

眼睛:目为肝之窍

观察部位:眼神、眼睑、眼球、瞳孔、巩膜、结膜。

正常:目光有神,光亮灵活,肝肾气血充盈。

惊风:两目呆滞或直视上窜。

病危:瞳孔缩小或不等或散大或无反应。

舌头:舌为心之苗

观察部位:舌体、舌质、舌苔。

正常:舌体淡红润泽,活动自如,舌苔薄白而干湿适中。

气血虚亏:舌质淡白。

气滞血瘀:舌质发紫。

邪入营血:舌质红绛。

嘴:脾开窍于口

观察部位:口唇、牙齿、齿龈、口腔黏膜、咽喉。

正常:唇色淡红润泽,齿龈坚固,口中黏膜平滑。

血瘀:唇色青紫。

胃火上冲:齿龈红肿。

鹅口疮:满口白屑。

鼻子:肺开窍于鼻

观察部位:有无分泌物以及分泌物的形态、鼻子外观。正常:鼻孔呼吸正常,无鼻涕外流,鼻孔湿润。

感冒:鼻塞流清涕,为外感风寒引起的感冒;鼻流黄浊涕,为外感风热引起的感冒。

肺热:鼻孔干燥。

麻疹早期:两颊黏膜有白色小点,周围有红晕。

?察二便

小儿大小便的变化对疾病诊断有一定意义,尤其是腹泻的患儿。来看病时,家长要带一份新鲜的大便,给医生看看,便于做化验检查。若发现尿有不正常时,就需带一瓶清早的次尿,化验检查。

大便

正常:颜色黄而干湿适中,新生儿和较小婴儿的大便较稀薄。

内伤乳食:大便稀薄。

内有湿热:大便燥结。

细菌性痢疾:大便赤白黏冻状,为湿热积滞。

小便

正常:尿色多清白或微黄。

疳证:小便混浊如米泔水,为饮食失调,脾胃虚寒,消化不佳。

黄疸:小便色深黄,为湿热内蕴。

闻

听声音

包括闻听小儿的啼哭、咳嗽、声息、呼吸等声音的变化,以及利用听诊器倾听小儿的呼吸和心音。

啼哭声: 正常的小儿哭声洪亮而长,并有泪意。

呼吸声: 正常的小儿呼吸均匀,节奏适中,无杂音,无阻碍。

咳嗽声: 正常的咳嗽声音畅利,痰易咳出。

语言声: 小儿语言正常的声息应清晰响亮。

心音: 3岁以下正常小儿的心率为每分钟100次以上。

嗅气味

嗅气味包括通过嗅觉辨析口气、呕吐物和大小便的气味等。

口: 正常为无异味。

呕吐物: 呕吐酸腐夹杂不消化的食物多为食积。

二便: 大便酸臭而稀多为伤食。

问

由于婴幼儿或者儿童对自我的感受表达不是很清晰,同时对于自己的身体状况了解不全面,因此家长主要观察小儿的发病情况,以及小儿的饮食情况、生活起居等情况。

知寒热:小儿的寒热应由父母对小儿触摸的感觉得知,如手足心热、头额热、授乳时口热等。

察二便:父母主要从小儿大便的次数、形状、颜色、质量以及多少来判断小儿的身体状况。

观饮食:小儿的饮食情况可以反映其脾胃的盛衰,主要包括吃饭和喝水的情况,同时还有口唇的干湿状况。

看睡眠:正常小儿的睡眠以安静为佳,年龄越小,睡眠时间越长。睡时盗汗、磨牙、惊厥、嗜睡都是身体不正常的反应。

切

切诊主要是父母通过在小儿身体的某些部位按或触,以了解小儿的疾病状况,主要包括脉诊和按诊两个方面。

脉诊:一般3岁以下的小儿以看指纹代替脉诊,3周岁以后才采用脉诊。小儿一般采用“一指定三关”的切脉方法,即用一个拇指或示指面切按寸、关、尺。正常小儿脉象平和,与成人相比软而速。

按诊:按诊主要是用手指触摸或者按压患儿的某些部位,以了解疾病的部位、性质和病情轻重,包括触摸、按压或叩打检查皮肤、淋巴、头颈部、腹部、四肢以及其他位置。

 

准备充分,自信动手

小儿推拿属于外治疗法,简单、舒适、有效、相对安全无毒副作用,因此应用广泛,疗效显著,易于接受。但是,父母给小儿推拿之前也需要掌握一些推拿的注意事项和推拿手法,以免盲目推拿,给小儿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适宜年龄

一般来说,小儿推拿疗法主要适宜于6岁以下的小儿,6~12岁的小儿除选用小儿推拿特定穴位外,宜配合选用成人推拿的某些手法,结合体表穴位进行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随着年龄的增加,推拿次数和操作时间可相应增加。

小儿按摩手法的基本要求

①按顺序。小儿按摩疗法应按一定顺序进行,一般先头部,次上肢,再胸腹、腰背,后下肢。

②按情况。小儿按摩疗法的时间应根据各种因素决定,例如根据孩子年龄大小、体质强弱、疾病急缓、病情轻重等来进行操作时间。

③治疗次数。治疗次数因病而异,通常每天1次,高热等急性热病可每天2次,慢性病可隔天1次。每次10~15分钟,一般不超过20分钟。

小儿按摩注意事项

小儿按摩疗法安全妥当,疗效显著,适应证较广。但小儿按摩的手法与成人按摩的手法有着很大的区别,为更好地达到治疗效果和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必须清楚地了解、熟悉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以下详细介绍按摩疗法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

①按摩前

    首先需营造一个安静、温暖(室温28 ℃左右)且舒适的环境和氛围。

明确诊断,选用穴位:采用合适的按摩手法,考虑全面,有中心有重点。

清洁手部:按摩前父母的双手宜先洗净,剪短指甲,父母的戒指要拿下,避免伤及孩子肌肤。另外,可在孩子的身上涂抹一些痱子粉或滑石粉,避免损伤孩子的肌肤。

搓热孩子的手掌:按摩前好让孩子自己搓热双手,可提高疗效。

②按摩中

姿势适当:让孩子尽量采取舒适的姿势,可减少因不良的姿势所引起的酸麻反应。

力道平稳:力道不应忽快忽慢,宜平稳、缓慢。

父母的双手要保持清洁,不要损伤小儿被按摩部位的皮肤,并要注意室温及被按摩部位的保暖。

按摩动作不一定要墨守成规照步骤来,只要让小儿感到舒适即可。

按摩过程中可依照小儿的喜好,如小儿只喜欢你按摩肩膀,那就只按肩膀即可,不用勉强他一定要让你按

其他部位,否则会让他更排斥。

按摩时间应控制在10~20分钟,如果小儿的状况无法持续到20分钟,即使5分钟也没关系,以小儿状态来决定时间长短。

③按摩后

    饮水充足:按摩完可让孩子喝500毫升的温开水,可促进新陈代谢,有排毒的疗效。

避免浸泡冷水:父母不可立刻用冷水给孩子洗手洗脚,一定要用温水将手、脚洗净,且双脚要注意保暖。

避免剧烈运动:按摩后适当静养休息,不可进行剧烈运动,以利于经络平稳运行,达到较好的按摩效果。

按摩适应证和禁忌证

小儿按摩疗法安全妥当,疗效显著,适应证较广。尽管如此,仍不是所有的病症都适合运用按摩疗法,为防止意外事故发生,我们必须清楚了解和区分按摩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适应证

1. 呼吸系统如小儿感冒、咳嗽、支气管炎、哮喘等。

2. 消化系统如婴幼儿腹泻、小儿腹痛、小儿呕吐、小儿疳积等。

3. 泌尿系统如小儿遗尿、膀胱湿热等。

4. 其他系统如惊风、夜啼、小儿麻痹症等。

禁忌证

    1. 急性传染病如水痘、肝炎、肺结核、猩红热等。

2. 各种恶性肿瘤的局部,极度虚弱的危重病及严重的心脏、肝脏、肾脏病等。

3. 各种皮肤病患处,及皮肤破损处如烧伤、烫伤等。

4. 出血性疾病。

5. 骨与关节结核、化脓性关节炎、骨折早期和截瘫初期等。

6. 诊断不明,不知其治疗原则的疾病。

 

图解基础按摩手法

小儿按摩治疗通过不同的按摩手法增强免疫功能,同时可以保证小儿气血充盈、食欲旺盛、发育正常等。通过经络与相应脏腑的联系,使其体内的脏腑产生相应的生理变化,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推法:舒筋活络,行气活血

直推法:用拇指、示指或者中指中的任一手指指腹在皮肤上做直线推动。

旋推法:用拇指指腹在皮肤上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推动。

分推法:用双手拇指指腹按在穴位上,向穴位两侧方向推动。

手法要领:力度由轻至重,速度由慢至快。对初次接受按摩的小儿需观察反应,随时询问其感觉以便调节力度和速度。

捏法:通经活络,健脾和胃

用拇指和示指、中指相对,挟提皮肤,双手交替捻动,向前推进。

手法要领:力度可轻可重,速度可快可慢。可单手操作,也可双手操作。

运法:理气和血,宣通筋络

以拇指或示指的螺纹面着力,附着在施术部位或穴位上,做由此穴向彼穴的弧形运动,或在穴位的周围做周而复始的环形运动。

手法要领:宜轻不宜重,宜缓不宜急,要在体表旋转摩擦推动,不带动深层肌肉组织。

揉法:消肿止痛,祛风散热,理气消积

用指端、大鱼际、掌根或者手肘,在穴位或某一部位上做顺时针、逆时针方向旋转揉动。

手法要领:手指和手掌应紧贴皮肤,与皮肤之间不能移动,而皮下的组织被揉动,按揉幅度可逐渐扩大。

掐法:镇惊熄风,开窍醒神

用拇指、中指或示指在身体某个部位或穴位上,做深入并持续的掐压。

手法要领:力度需由小到大,由轻到重,使其作用为由浅到深。

拿法:祛风散寒,活血行气,开窍提神

用拇指与示指、中指或其他手指相对呈钳形,使其相对用力,捏住某一部位或穴位,做一收一放或持续揉捏的动作。

手法要领:腕放松灵活,要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力量集中于指腹和手指的整个掌面着力。

按法:通经活络,祛寒止痛

用手指或手掌在身体某处或穴位上用力向下按压。

手法要领:按压的力量要由轻至重,按压持续一段时间,再慢慢放松。

摩法:理气活血,温中健脾

用手指或手掌在身体某一部位或穴位上,做皮肤表面顺时针、逆时针方向的回旋摩动。

手法要领:指或掌不要紧贴皮肤,在皮肤表面做回旋性的摩动,作用力温和而浅,仅达皮肤与皮下组织。

擦法:温经散寒,消肿止痛,健脾和胃

用手指或手掌或大、小鱼际在皮肤上进行直线来回摩擦的一种手法。

手法要领:在操作时多用介质润滑,防止皮肤受损。以皮肤发红为度,切忌用力过度。

摇法:疏经通络,滑利关节

以关节为轴心,做肢体顺势轻巧的缓慢回旋运动。

手法要领:摇动的动作要缓和稳妥,速度要慢,幅度应由小到大,并要根据病情,适可而止。

搓法:舒筋通络,调和气血

用双手在肢体上相对用力进行搓动的一种手法。

手法要领: 频率一般为30~50次/分,搓动速度开始时由慢而快,结束时由快而慢。

小儿扁桃体炎  温阳散寒止头痛

小儿扁桃体炎是小儿常见病的一种,4~6岁的小儿发病率较高。扁桃体是人体呼吸道的道免疫器官。但它的免疫能力只能达到一定的效果,当吸入的病原微生物数量较多或毒力较强时,就会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发生炎症,出现红肿、疼痛、化脓、高热、畏寒,伴有头痛、咽痛等症状。

【病因】营养不良、佝偻病、消化不良、平时缺乏锻炼,以及有过敏体质的小儿,因身体防御能力减低,容易发生扁桃体炎,特别是有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或后天获得性免疫功能低下的患儿,抵御病原微生物的能力低下,就更容易患急性扁桃体炎。

【症状】小儿患扁桃体炎时全身的感染症状很明显,孩子表现为:高热可达39℃~40℃,同时伴有寒战,全身乏力,头痛及全身痛,食欲不振,恶心和呕吐。检查咽部时可发现扁桃体上有脓。

【治则】清热解表,消炎止痛。

按摩疗法

1点揉  内关

用拇指指腹点揉内关穴1~2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宜。对侧以同样的方法操作。

 

 

 

 

 

2点揉  合谷

用拇指指腹点揉合谷穴1~2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宜。对侧以同样的方法操作。

 

 

 

 

 

3推摩  心经

用拇指指腹推摩心经1~2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宜。对侧以同样的方法操作。

 

 

 

 

 

4按揉  风池

用拇指指腹按揉两侧的风池穴1~2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宜。

 

 

 

 

 

 

临证加减:风热外侵者

1退  六腑

将示指、中指并拢,用指腹自肘推向腕,推30~50次。

2掐  小天心

用拇指指尖掐小天心穴,称为揉小天心。

 

临证加减:阴虚火旺者

1推  三关

将示指、中指并拢,用两指指腹从手腕推向肘部200次。

2补  脾经

用拇指指腹从患儿拇指指尖桡侧面向指根方向直推100 次。

 

膳食调养:芹菜猕猴桃梨汁

原料:芹菜45克,猕猴桃70克,雪梨95克。

做法:1洗净的芹菜切小段,洗好的雪梨切条形,改切小块,洗净的猕猴桃取果肉切丁。

2取备好的榨汁机,选择搅拌刀座组合,倒入切好的食材。

3注入适量纯净水,盖好盖子,选择“榨汁”功能,榨取果汁。

4断电后倒出果汁,装入杯中即成。

专家点拨:患儿居室要保持空气新鲜,但又要防止受凉,避免烟尘、异味刺激,诱发咳嗽。患儿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防止精神刺激、情绪波动。饮食富营养易消化,避免煎炸辛辣、酸、咸等刺激性食物。

抢先评论了 “掌中宝系列:掌中宝系列:小儿按摩不生病掌中查”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医学衷中参西录(精装)

EUR €46.99
评分 4.50 / 5
加入购物车

黄帝内针

EUR €43.99
评分 5.00 / 5
加入购物车

李德修三字经派小儿推拿 ——简单易学有效的小儿推拿宝典,儿童经络使用手册,让您悉心“掌”握孩子的健康。

EUR €27.99
评分 5.00 / 5
加入购物车

医学衷中参西录(全三册)

EUR €74.97
评分 5.00 / 5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