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1156414丛书名: 21世纪与管理规划教材·物流管理系列
内容简介
本书以物流配送系统为对象,论述了配送的基本原理,归纳了配送的主要模式,研究了配送方案优化的数学方法,对配送中心进行了深入探讨,对智能配送系统作了初步探索,介绍了创新的分销和配送战略概念,分析了配送操作中的难点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第二版不仅更新了统计数据,而且增加了许多现实案例,使本书更具实际操作性。
目 录
第1章 配送概述
引导案例 联华生鲜食品加工配送中心
1.1 配送产生的背景及配送概念
1.2 配送的类型
1.3 零库存与配送
1.4 配送的现状与发展
本章小结
第2章 物流配送系统
引导案例 日本物流配送业的经验与启示
2.1 系统和系统工程
2.2 配送对象与配送模式
2.3 配送系统举例
2.4 配送领域中各种技术方法的应用
2.5 配送管理的难点与对策
本章小结
第3章 配送方案的优化
引导案例 旅行商问题
3.1 配送优化的概述
3.2 物流配送网络布局优化
3.3 货物配装优化
3.4 物资调度优化
3.5 配送路线优化
3.6 物流配送系统模拟仿真优化
3.7 北京顺鑫首联生鲜配送中心案例
本章小结
第4章 配送中心
引导案例 沃尔玛配送中心
4.1 配送中心概述
4.2 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
4.3 配送中心的选址
4.4 配送中心选址的定量方法
4.5 配送中心的设施设备
4.6 配送中心的装卸搬运系统
4.7 各国配送中心案例、特点及启示
本章小结
第5章 智能配送
引导案例 面包的配送案例
5.1 智能配送简述
5.2 智能配送系统的主要技术
5.3 智能配送系统设计
本章小结
第6章 创新的分销和配送战略
引导案例 蒙牛公司销售与分销应用案例
6.1 现代物流与分销
6.2 创新的分销与配送战略
6.3 分销管理系统应用
本章小结
引导案例 联华生鲜食品加工配送中心
1.1 配送产生的背景及配送概念
1.2 配送的类型
1.3 零库存与配送
1.4 配送的现状与发展
本章小结
第2章 物流配送系统
引导案例 日本物流配送业的经验与启示
2.1 系统和系统工程
2.2 配送对象与配送模式
2.3 配送系统举例
2.4 配送领域中各种技术方法的应用
2.5 配送管理的难点与对策
本章小结
第3章 配送方案的优化
引导案例 旅行商问题
3.1 配送优化的概述
3.2 物流配送网络布局优化
3.3 货物配装优化
3.4 物资调度优化
3.5 配送路线优化
3.6 物流配送系统模拟仿真优化
3.7 北京顺鑫首联生鲜配送中心案例
本章小结
第4章 配送中心
引导案例 沃尔玛配送中心
4.1 配送中心概述
4.2 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
4.3 配送中心的选址
4.4 配送中心选址的定量方法
4.5 配送中心的设施设备
4.6 配送中心的装卸搬运系统
4.7 各国配送中心案例、特点及启示
本章小结
第5章 智能配送
引导案例 面包的配送案例
5.1 智能配送简述
5.2 智能配送系统的主要技术
5.3 智能配送系统设计
本章小结
第6章 创新的分销和配送战略
引导案例 蒙牛公司销售与分销应用案例
6.1 现代物流与分销
6.2 创新的分销与配送战略
6.3 分销管理系统应用
本章小结
在线试读
第1章 配送概述
1.1 配送产生的背景及配送概念
1.1.1 配送产生的背景
配送的雏形最早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这个时期,物流运动中的一般性送货方式开始向备货、送货一体化方向转化。从形态上看,初期的物流只是一种粗放型、单一型的活动。这时的配送活动范围很小,规模也不大。在这个阶段,企业开始配送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产品销售和提高其市场占有率。因此,配送主要是以促销手段的职能来发挥其作用的。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一些发达国家,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逐渐加快,以及由此带来的货物运输量的急剧增加和商品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配送得到最初的发展。
配送作为一种新型的物流手段,是在变革和发展仓库业的基础上开展起来的。传统的仓库业是以储存和保管货物作为主要职能,其基本功能是保持储存货物的使用价值,为生产连续运转和生活正常进行提供物资保障。但是在生产节奏加快、社会分工不断扩大、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迫切要求缩短流通时间和减少库存资金的占用。因此,急需社会流通组织提供系列化、一体化、多项目的后勤服务。许多经济发达国家的仓储业开始调整内部结构,扩大业务范围,转变经营方式,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对仓储功能提出的新要求。许多老式仓库变成了商品流通中心,其功能由货物“静态储存”转变成“动态储存”,其业务活动由原来的单纯保管、储存货物转变成向社会提供多种服务,并且把保管、储存、加工、分类、挑选和输送等连成一个整体。这样,配送就真正形成和发展起来了。
总之,配送的产生既是社会化分工进一步细化的结果,又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
……
1.1 配送产生的背景及配送概念
1.1.1 配送产生的背景
配送的雏形最早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这个时期,物流运动中的一般性送货方式开始向备货、送货一体化方向转化。从形态上看,初期的物流只是一种粗放型、单一型的活动。这时的配送活动范围很小,规模也不大。在这个阶段,企业开始配送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产品销售和提高其市场占有率。因此,配送主要是以促销手段的职能来发挥其作用的。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一些发达国家,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逐渐加快,以及由此带来的货物运输量的急剧增加和商品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配送得到最初的发展。
配送作为一种新型的物流手段,是在变革和发展仓库业的基础上开展起来的。传统的仓库业是以储存和保管货物作为主要职能,其基本功能是保持储存货物的使用价值,为生产连续运转和生活正常进行提供物资保障。但是在生产节奏加快、社会分工不断扩大、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迫切要求缩短流通时间和减少库存资金的占用。因此,急需社会流通组织提供系列化、一体化、多项目的后勤服务。许多经济发达国家的仓储业开始调整内部结构,扩大业务范围,转变经营方式,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对仓储功能提出的新要求。许多老式仓库变成了商品流通中心,其功能由货物“静态储存”转变成“动态储存”,其业务活动由原来的单纯保管、储存货物转变成向社会提供多种服务,并且把保管、储存、加工、分类、挑选和输送等连成一个整体。这样,配送就真正形成和发展起来了。
总之,配送的产生既是社会化分工进一步细化的结果,又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