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GB/T11313.24-2013
内容简介
GB/T ll313《射频连接器》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一第1部分:总规范 一般要求和试验方法;
一一第2部分:9.52型射频同轴连接器分规范;
一一第24部分:75 n电缆分配系统用螺纹连接射频同轴连接器(F型)分规范;
本部分为GB/T11313的第24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l.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T ll313.24—200l(射频连接器 第24部分:75 n电缆分配系统用螺纹连接射频同轴连接器(F型)》。
本部分与GB/T ll313.24—2001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一删除了“IEC型号命名”、“连接器的说明”(见GB/T11313.24—2001的第2章、第3章)。
一一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
一一增加了“标准规”(见3.2)。
一一增加了“标准试验连接器界面(0级)”(见3.3)。
一一一修改了“额定值和特性”(将反射系数指标做了适当的调整,将机械耐久性由1 000次调整为
500次)(见4.2)。
一一增加了“质量评定程序”(见第4章)。
一一增加了“制定详细规范的指南”(见第5章)。
一一增加了“附录A”(见附录A)。
本部分使用重新起草法参考IEC 61169—24:2009~射频连接器 第24部分:75 n电缆分配系统用螺纹连接射频同轴连接器(F型)分规范》。
本部分与IEC 61169—24:2009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本部分与IEC 61169-24:2009的主要差别如下:
一一删除了“表1、表2中的对于尺寸的描述”(见表l、表2)。
一一修改了“插合界面和标准规”部分尺寸(将表3中第3次和第5次a尺寸由1.136 mm士0.005 mm统一为1.075 mm士0.005 ram)(见第3章)。
一一增加了“标准试验连接器界面(0级)”(见3。3)。
一一修改了“额定值和特性”(将反射系数指标做了适当的调整,将机械耐久性由1 000次调整为500次)(见4.2)。
一一修改了“室外插孔连接器环境性能”(见4.3)。
一一修改了“附录A”(图A.2中增加密封圈)。
请注意本部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部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电子设备用高频电缆及连接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l90)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镇江蓝箭电子有限公司、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刘庆、严红忠、吴正平。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一一GB/T l l313.24—20.1。
一一第1部分:总规范 一般要求和试验方法;
一一第2部分:9.52型射频同轴连接器分规范;
一一第24部分:75 n电缆分配系统用螺纹连接射频同轴连接器(F型)分规范;
本部分为GB/T11313的第24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l.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T ll313.24—200l(射频连接器 第24部分:75 n电缆分配系统用螺纹连接射频同轴连接器(F型)》。
本部分与GB/T ll313.24—2001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一删除了“IEC型号命名”、“连接器的说明”(见GB/T11313.24—2001的第2章、第3章)。
一一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
一一增加了“标准规”(见3.2)。
一一增加了“标准试验连接器界面(0级)”(见3.3)。
一一一修改了“额定值和特性”(将反射系数指标做了适当的调整,将机械耐久性由1 000次调整为
500次)(见4.2)。
一一增加了“质量评定程序”(见第4章)。
一一增加了“制定详细规范的指南”(见第5章)。
一一增加了“附录A”(见附录A)。
本部分使用重新起草法参考IEC 61169—24:2009~射频连接器 第24部分:75 n电缆分配系统用螺纹连接射频同轴连接器(F型)分规范》。
本部分与IEC 61169—24:2009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本部分与IEC 61169-24:2009的主要差别如下:
一一删除了“表1、表2中的对于尺寸的描述”(见表l、表2)。
一一修改了“插合界面和标准规”部分尺寸(将表3中第3次和第5次a尺寸由1.136 mm士0.005 mm统一为1.075 mm士0.005 ram)(见第3章)。
一一增加了“标准试验连接器界面(0级)”(见3。3)。
一一修改了“额定值和特性”(将反射系数指标做了适当的调整,将机械耐久性由1 000次调整为500次)(见4.2)。
一一修改了“室外插孔连接器环境性能”(见4.3)。
一一修改了“附录A”(图A.2中增加密封圈)。
请注意本部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部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电子设备用高频电缆及连接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l90)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镇江蓝箭电子有限公司、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刘庆、严红忠、吴正平。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一一GB/T l l313.24—20.1。
目 录
]詢言
l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插合界面和标准规
3.1 通用连接器(2级)
3.1.1 插孔连接器
3.1.2 插针连接器
3.2 标准规
3.2.1 插孔连接器用标准规
3.2.2 中心接触件可接受的电性能测试
3.2.3 基准面电接触
3.3 标准试验连接器界面(0级)
3.3.1 插孔标准试验连接器
3.3.2 插针标准试验连接器
4 质量评定程序
4.1 通则
4.2 额定值和特性
4.3 室外插孑L连接器环境性能(见附录A)
4.4 试验一览表和检验要求
4.4.1 交收试验
4.4.2 周期试验
4.5 程序
4.5.I 质量一致性检验
4.5.2 鉴定批准及其维持
5 制定详细规范的指南
5.1 通则
5.2 详细规范的识别
5.3 元件的识别
5.4 性能
5.5 标志、订货文件及有关事项
5.6 试验、试验条件和严酷度的选择
5.7 F型射频同轴连接器的空白详细规范格式
附录A(规范性附录) 推荐的室外F型连接器界面尺寸
l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插合界面和标准规
3.1 通用连接器(2级)
3.1.1 插孔连接器
3.1.2 插针连接器
3.2 标准规
3.2.1 插孔连接器用标准规
3.2.2 中心接触件可接受的电性能测试
3.2.3 基准面电接触
3.3 标准试验连接器界面(0级)
3.3.1 插孔标准试验连接器
3.3.2 插针标准试验连接器
4 质量评定程序
4.1 通则
4.2 额定值和特性
4.3 室外插孑L连接器环境性能(见附录A)
4.4 试验一览表和检验要求
4.4.1 交收试验
4.4.2 周期试验
4.5 程序
4.5.I 质量一致性检验
4.5.2 鉴定批准及其维持
5 制定详细规范的指南
5.1 通则
5.2 详细规范的识别
5.3 元件的识别
5.4 性能
5.5 标志、订货文件及有关事项
5.6 试验、试验条件和严酷度的选择
5.7 F型射频同轴连接器的空白详细规范格式
附录A(规范性附录) 推荐的室外F型连接器界面尺寸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