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2202394丛书名: 中国计算机学会学术著作丛书
内容简介
本书在体例和内容上对第3版做了重大的调整和修改,第4版主要对DSS的理论与方法做了全面的论述与阐释,而DSS的*案例将在配套的《决策支持系统(DSS)案例集》 (ISBN 978-7-302-20724-5)中作系统介绍。
全书共分10章,第1章主要介绍DSS的产生与发展,充分论述了DSS的理论基础以及同相关学科的关系,还重点介绍了新一代DSS和基于数据仓库的决策支持系统的发展状况和*研究动态;第2章和第3章阐述了DSS的基本概念和典型的DSS构造及系统结构;第4章~第7章主要介绍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数据开采技术、数据仓库技术,以及数据仓库的数据建模和元数据;第8章主要介绍DSS的重要组成部分–模型库及其管理系统;第9章和第10章论述了知识发现方法和知识库系统。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工程、经济管理、自动控制等专业的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教材;也可以作为DSS研究与开发人员的研究参考书;还可以供不同层次的经济与行政管理和企事业单位的有关领导、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使用。
全书共分10章,第1章主要介绍DSS的产生与发展,充分论述了DSS的理论基础以及同相关学科的关系,还重点介绍了新一代DSS和基于数据仓库的决策支持系统的发展状况和*研究动态;第2章和第3章阐述了DSS的基本概念和典型的DSS构造及系统结构;第4章~第7章主要介绍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数据开采技术、数据仓库技术,以及数据仓库的数据建模和元数据;第8章主要介绍DSS的重要组成部分–模型库及其管理系统;第9章和第10章论述了知识发现方法和知识库系统。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工程、经济管理、自动控制等专业的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教材;也可以作为DSS研究与开发人员的研究参考书;还可以供不同层次的经济与行政管理和企事业单位的有关领导、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使用。
目 录
第1章 概论
1.1 决策支持系统的产生与发展
1.1.1 DSS的产生背景
1.1.2 DSS的发展
1.2 DSS发展的理论基础
1.2.1 信息论
1.2.2 计算机技术
1.2.3 管理科学和运筹学
1.2.4 信息经济学
1.2.5 行为科学
1.2.6 人工智能
1.3 DSS与相关技术的关系
1.3.1 决策与预测的关系
1.3.2 DSS与管理科学、运筹学的关系
1.3.3 DSS与MIS的关系
1.4 新一代DSS的发展
1.4.1 群决策支持系统
1.4.2 分布式决策支持系统
1.4.3 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1.4.4 决策支持中心
1.4.5 战略决策支持系统
1.4.6 IIIDSS
1.5 数据仓库与决策支持系统
1.5.1 新型的决策支持技术–数据仓库和联机分析处理
1.5.2 综合决策支持系统
1.5.3 基于数据仓库的决策支持系统
第2章 决策支持系统的基本概念
2.1 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问题
2.1.1 概述
2.1.2 决策问题的性质和层次
2.2 决策支持与DSS的定义
2.2.1 决策支持
2.2.2 决策支持分类
2.2.3 决策风格
2.2.4 DSS的定义
2.3 DSS的概念模式
2.3.1 系统分析
2.3.2 专用DSS
2.3.3 DSS工具
2.3.4 DSS生成器
2.3.5 累接设计
2.3.6 ROMC分析方法
2.3.7 系统的柔性
2.3.8 系统的集成化
第3章 DSS的构造与系统结构
3.1 引言
3.1.1 DSS的基本部件
3.1.2 目标
3.1.3 功能
3.2 DSS的人机界面和问题处理系统
3.2.1 人机界面
3.2.2 问题处理系统
3.2.3 自然语言理解
3.3 DSS的库系统
3.3.1 数据库系统
3.3.2 模型库系统
3.3.3 知识库系统
3.3.4 方法库系统
3.4 DSS的系统结构
3.4.1 三角式结构
3.4.2 串联结构
3.4.3 熔合式结构
3.4.4 以数据库为中心的结构
3.4.5 四库三功能的系统结构
3.4.6 智能DSS的结构
3.5 DSS的体系结构与分析
3.5.1 DSS体系的分析
3.5.2 环境特征
3.5.3 系统的部件
3.5.4 资源
3.5.5 环境和资源的关系
第4章 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
第5章 数据开采技术
第6章 数据仓库技术
第7章 数据仓库的数据建模和元数据
第8章 模型库及其管理系统
第9章 知识发现方法
第10章 知识库系统
参考文献
1.1 决策支持系统的产生与发展
1.1.1 DSS的产生背景
1.1.2 DSS的发展
1.2 DSS发展的理论基础
1.2.1 信息论
1.2.2 计算机技术
1.2.3 管理科学和运筹学
1.2.4 信息经济学
1.2.5 行为科学
1.2.6 人工智能
1.3 DSS与相关技术的关系
1.3.1 决策与预测的关系
1.3.2 DSS与管理科学、运筹学的关系
1.3.3 DSS与MIS的关系
1.4 新一代DSS的发展
1.4.1 群决策支持系统
1.4.2 分布式决策支持系统
1.4.3 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1.4.4 决策支持中心
1.4.5 战略决策支持系统
1.4.6 IIIDSS
1.5 数据仓库与决策支持系统
1.5.1 新型的决策支持技术–数据仓库和联机分析处理
1.5.2 综合决策支持系统
1.5.3 基于数据仓库的决策支持系统
第2章 决策支持系统的基本概念
2.1 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问题
2.1.1 概述
2.1.2 决策问题的性质和层次
2.2 决策支持与DSS的定义
2.2.1 决策支持
2.2.2 决策支持分类
2.2.3 决策风格
2.2.4 DSS的定义
2.3 DSS的概念模式
2.3.1 系统分析
2.3.2 专用DSS
2.3.3 DSS工具
2.3.4 DSS生成器
2.3.5 累接设计
2.3.6 ROMC分析方法
2.3.7 系统的柔性
2.3.8 系统的集成化
第3章 DSS的构造与系统结构
3.1 引言
3.1.1 DSS的基本部件
3.1.2 目标
3.1.3 功能
3.2 DSS的人机界面和问题处理系统
3.2.1 人机界面
3.2.2 问题处理系统
3.2.3 自然语言理解
3.3 DSS的库系统
3.3.1 数据库系统
3.3.2 模型库系统
3.3.3 知识库系统
3.3.4 方法库系统
3.4 DSS的系统结构
3.4.1 三角式结构
3.4.2 串联结构
3.4.3 熔合式结构
3.4.4 以数据库为中心的结构
3.4.5 四库三功能的系统结构
3.4.6 智能DSS的结构
3.5 DSS的体系结构与分析
3.5.1 DSS体系的分析
3.5.2 环境特征
3.5.3 系统的部件
3.5.4 资源
3.5.5 环境和资源的关系
第4章 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
第5章 数据开采技术
第6章 数据仓库技术
第7章 数据仓库的数据建模和元数据
第8章 模型库及其管理系统
第9章 知识发现方法
第10章 知识库系统
参考文献
在线试读
第1章 概论
1.1 决策支持系统的产生与发展
1.1.1 DSS的产生背景
电子计算机问世不久就被应用于管理领域,人们开始主要用它进行数据处理和编制报表,其目的是实现办公室自动化,通常把这一类系统所涉及的技术称为电子数据处理EDP(electronic data processing,EDP)。EDP把人们从繁琐的事务处理中解脱出来,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任何一项数据处理都不是孤立的,它必须与其他工作进行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因此有必要对一个企业或一个机关的信息进行整体分析和系统设计,从而使整个工作协调一致。在这种情况下,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MIS)应运而生,使信息处理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并迅速获得发展。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的收集、传递、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MIS能实测企业的各种运行情况,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利用信息控制企业行为,帮助企业实现其规划目标。因此,MIS能把孤立的、零碎的信息变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有组织的信息系统,不仅解决了信息存放的冗余问题,而且大大提高了信息的效能。但是,MIS只能帮助管理者对信息做表面上的组织和管理,而不能把信息的内在规律更深刻地挖掘出来为决策服务。
20世纪70年代末,学术界对于应用系统分析、传统运筹学、管理信息系统(MIS)进行了认真的反思。人们发现,应用系统分析、传统运筹学在解决现实世界问题(特别是比较复杂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等问题)时遇到了不少障碍。应用系统分析的许多模型、方法往往看起来有用,但有时并不真正能用,很多研究成果仅仅停留在研究室里和书面报告之中,大部分束之高阁,真正为决策者采纳并付诸实施的成功案例并不多,系统分析人员与决策者(特别是高层决策者)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传统的系统分析方法对系统中人的因素和作用考虑不够,或缺乏有效的手段去考虑是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在电子数据处理(EDP)之后发展起来的MIS也没有达到预期的社会经济效果,这是由于MIS技术及方法论上固有的缺陷造成的;特别是刻板的结构化系统分析方法、漫长的生命周期及信息导向的开发模式,使传统的MIS难以适应多变的外部及内部管理环境,对管理人员的帮助十分有限。这种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反思还产生了另一个重要的结论:系统分析人员和信息系统本身都不要企图取代决策者去作出决策,支持决策者才是他们正确的地位。于是人们自然期望一种新的用于管理的信息系统,它在某种程度上可克服上述缺点,为决策者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帮助。
……
1.1 决策支持系统的产生与发展
1.1.1 DSS的产生背景
电子计算机问世不久就被应用于管理领域,人们开始主要用它进行数据处理和编制报表,其目的是实现办公室自动化,通常把这一类系统所涉及的技术称为电子数据处理EDP(electronic data processing,EDP)。EDP把人们从繁琐的事务处理中解脱出来,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任何一项数据处理都不是孤立的,它必须与其他工作进行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因此有必要对一个企业或一个机关的信息进行整体分析和系统设计,从而使整个工作协调一致。在这种情况下,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MIS)应运而生,使信息处理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并迅速获得发展。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的收集、传递、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MIS能实测企业的各种运行情况,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利用信息控制企业行为,帮助企业实现其规划目标。因此,MIS能把孤立的、零碎的信息变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有组织的信息系统,不仅解决了信息存放的冗余问题,而且大大提高了信息的效能。但是,MIS只能帮助管理者对信息做表面上的组织和管理,而不能把信息的内在规律更深刻地挖掘出来为决策服务。
20世纪70年代末,学术界对于应用系统分析、传统运筹学、管理信息系统(MIS)进行了认真的反思。人们发现,应用系统分析、传统运筹学在解决现实世界问题(特别是比较复杂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等问题)时遇到了不少障碍。应用系统分析的许多模型、方法往往看起来有用,但有时并不真正能用,很多研究成果仅仅停留在研究室里和书面报告之中,大部分束之高阁,真正为决策者采纳并付诸实施的成功案例并不多,系统分析人员与决策者(特别是高层决策者)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传统的系统分析方法对系统中人的因素和作用考虑不够,或缺乏有效的手段去考虑是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在电子数据处理(EDP)之后发展起来的MIS也没有达到预期的社会经济效果,这是由于MIS技术及方法论上固有的缺陷造成的;特别是刻板的结构化系统分析方法、漫长的生命周期及信息导向的开发模式,使传统的MIS难以适应多变的外部及内部管理环境,对管理人员的帮助十分有限。这种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反思还产生了另一个重要的结论:系统分析人员和信息系统本身都不要企图取代决策者去作出决策,支持决策者才是他们正确的地位。于是人们自然期望一种新的用于管理的信息系统,它在某种程度上可克服上述缺点,为决策者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帮助。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