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16开纸 张: 铜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1028344
内容简介
文集共收入苏秉琦先生自1936年至1997年所写论著共136种。按体例包括:考古发掘报告(全书一种,节选两种,简报两种);专著两种;其余为论文、讲稿与讲授提纲,讲话与谈话记录和题词。
文集共分为三卷,除将《斗鸡台沟东区墓葬》和未正式发行的《斗鸡台沟东区墓葬图说》以及《斗鸡台沟东区墓葬编后记》3种合一单独成第一卷之外,第二、三两卷按发表的时间编排。二、三两卷的分界,基本依作者学术思想的发展过程划分,也兼顾两卷分量的均衡。所以,这三卷既为统一的文集,又可各自独立。
本书为第三卷。
目 录
辽西古文化古城古国 ——试论当前考古工作重点和大课题 晋文化问题 ——在“晋文化研究会”上的发言(要点) 给侯马工作站同志的一封信 关于陶寺发掘报告编写及有关问题 谈“晋文化”考古 谈课题 纪念仰韶村遗址发现六十五周年(代序言) 中华文明的新曙光 象征中华的辽宁重大文化史迹 秦皇与碣石 ——关于金山嘴秦行宫遗址的讲话 “大地湾会”讲话(提要) 从兰州到包头 ——在“包头市文管处座谈会”上的发言(提要) 在“中国考古学会第六次年会”上的讲话 生日答词 文化与文明 ——在辽宁“兴城座谈会”上的讲话 近代中国考古学方法论(提纲) 变革的时代变革的学科 关于环太湖地区考古的通信 再谈筹建考古实验站与课题问题 ——给山东省文物局负责人的一封信 给青年人的话 向建立中国学派的目标攀登 西南地区考古 ——在“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考古座谈会”上的讲话 现阶段烟台考古 ——在“第一次环渤海考古座谈会”上的讲话 中国考古学从初创到开拓 ——一个考古老兵的自我回顾 从中国文化起源到中国文明起源(提纲) 华人·龙的传人·中国人 ——考古寻根记 关于胶东考古的通讯 ——给山东莒县博物馆苏兆庆同志的信 环渤海考古的理论与实践 ——在“第二次环渤海考古专题系列座谈会”上的讲话(提纲) 环渤海考古与青州考古 关于保北和南庄头遗址的两次通讯 祝贺与期望 写在《中国文明曙光》放映之前 在“中国考古学会第七次年会”上的讲话 加强泰山“大文物”的研究 《往来成古今——中国重大考古发现》前言 关于学科建设的思考 在“北京琉璃河出土西周有铭铜器座谈会”上的发言 走向世界面对未来 ——新年述怀 中国科学技术考古学会成立大会致词 重建中国古史的远古时代 为《北方文物》创刊十周年题词 祝贺《沈阳文物》创刊题词 文明发端玉龙故乡 ——谈查海遗址 在“中国考古学会第八次年会”闭幕式上的讲话(提纲) “纪念城子崖遗址发掘6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贺信 在“中国文明起源研讨会”上的讲话 关于重建中国史前史的思考 《上马墓地》序言 《大甸子》序 关于泥河湾考古的通信 祝贺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建所四十年题词 在“第四次环渤海考古座谈会”上的讲话(提纲) 环渤海考古的新起点 ——世界的中国考古学 关于辽河文明 ——与日本富山电视台内藤真作社长谈话(一) 祝贺福建省博物馆建馆四十周年题词 重建中的“中国史前史” 中国考古学的黄金时代即将到来 ——纪念北京大学创设考古专业四十年 迎接中国考古学的新世纪 在北京大学“迎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考古学”国际学术讨论会 开幕式上的致词 晋文化与北朝文化研究的新课题 论西辽河古文化 ——与赤峰史学工作者的谈话 “赤峰·中国北方古代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题词 在“中国考古学会第九次年会”上的讲话 日本富山电视台建台二十五周年祝词 国家起源与民族文化传统(提纲) “海峡两岸考古学与历史学学术交流研讨会”开幕致词 《中国考古文物之美》序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成立四十周年纪念 在北京市考古学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中日合作《东北亚考古学新研究》序 关于环渤海一环日本海的考古学 ——与日本富山电视台内藤真作社长谈话(二) 对晋文化的再认识 ——在“丁村文化与晋文化考古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六十年圆一梦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考古学派, 《四川考古论文集》序 良渚文化的历史地位 ——纪念良渚遗址发现六十周年 岭南考古开题 ——杨式挺《岭南文物考古论集》序 创业艰苦成绩辉煌 百万年连绵不断的中华文化 ——苏秉琦谈考古学的中国梦 中国文明起源新探 附录一 《苏秉琦考古学论述选集》编后记 附录二 《华人·龙的传人·中国人——考古寻根记》编后记 附录三 本世纪中国考古学的一个里程碑(《中国文明起源新探》前记)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