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5147874
邓小平是伟大时代造就的伟大人物, *总书记说,邓小平同志留给我们的*重要的思想和政治遗产,就是他带领党和人民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创立的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不仅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历史命运,而且改变了世界的历史进程;因此他也当之无愧地赢得了中国人民的衷心爱戴和世界人民的广泛尊敬。
今天,《青年们,读邓小平吧!3》,就是要深切缅怀邓小平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建立的不朽功勋,追思和学习他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崇高风范,就是要学习邓小平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无比坚定的崇高品格、对人民无比热爱的伟大情怀、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理论品质、不断开拓创新的政治勇气、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坦荡无私的博大胸襟,在新时代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向前,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序言 邓小平和青年心心相印 / 001
治国之要 :国必须先治党严治党 / 001
一、治国必须治党 / 002
二、邓小平从严治党思想的新时代启示 / 010
稳国之见 :国要稳定也要发展 / 015
一、稳定压倒一切 / 016
二、发展才是硬道理 / 018
卫国之举:建设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 / 022
一、军队建设的指导思想要实现战略性转变 / 024
二、裁军百万,走精兵之路 / 029
三、军队要把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 / 034
四、军队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柱石 / 039
五、军队建设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 / 050
六、军队要研究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 / 053
统一之策: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 / 057
一、从现实和历史出发,构想出“一国两制” / 059
二、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问题的核心是祖国统一 / 063
三、“一国两制”成功实施,香港、澳门顺利回归 / 078
扬国之威:坚定不移地反对霸权主义行径 / 090
一、中国人有志气,自强自立,不甘屈辱 / 093
二、中国人有骨气,不做附庸,不吞苦果 / 095
三、中国人有底气,抵抗制裁,不会乞求 / 098
安国之计 :国的未来要靠新的领导集体 / 106
一、甘当伯乐做人梯 / 108
二、带头建立退休制度 / 115
三、政治交代语谆谆 / 122
邓小平是 20 世纪全世界最有魅力的、影响最为深远的政治家之一;而在他的众多魅力之中,最具有吸引力、最为浓墨重彩和光华夺目的,是他终身都在追求中国未来的那份执着和年轻心态。
邓小平“在共产主义旗帜下已经工作了六十多年”邓小平从1923 年加入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确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
之后,就一直没有动摇过,总是那么坚定不移、满怀信心地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邓小平特别希望中国青年能够像他一样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对青年人有关这方面话题的提问,他也愿意作出回答:
1956 年,对国际青年代表团提出的“中国共产党员的含意是什么?谁来决定国际古典的共产主义的原则中哪些是适合于中国的?”等问题时,邓小平回答说:“中国共产党员的含意或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
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他的目的是要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则,中国在过去民主革命没有完成的时候,首先要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民主革命完成以后,现在要建设社会主义,将来再由社会主义发展到共产主义。这样就能把中国人民引导到完全脱离剥削和压迫的社会,建设
共产主义的幸福生活。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员的含意和任务。”
1985 年 3 月,邓小平在一次会议的即席讲话中说:“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我们干的是社会主义事业,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
奋发有为的青年应像邓小平所要求的那样,要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因为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有史以来最进步、最合理、最美好的社会制度,它是人类发展的方向。
…………
导艺术,强调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旗帜鲜明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支持和领导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推动进行各方面的拨乱反正。在邓小平指导下,1978 年 12 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提法,确定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实现了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
文献研究专家刘金田推荐——
面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我们会有不同的“打开方式”,*习以为常的莫过于一些“套路”式的解读:主要内容、核心观点、历史意义、时代价值。这种打开方式不能说是不正确的。但单纯的学习、梳理、总结不足以显示经典本身的魅力,反倒会更加强化经典著作只是一种历史存在的印象。
《青年们,读邓小平吧!3》有着与以往截然不同的一种打开经典的阅读方式。理论表达通俗化,阅读起来轻松不晦涩;思想的解读让经典巧妙地关照现实,体现出新时代的特色;尊重历史的情怀粉碎了历史虚无主义的颠覆逻辑,有力地捍卫了真理的力量,塑构青年的正确历史观和意识形态。
《青年们,读邓小平吧!3》充分展现了经典的力量、真理的力量。在全面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的当下,青年们要好好学习邓小平的思想、品格、情怀、理论品质、政治勇气、战略思维、博大胸襟,以伟人为榜样,在新时代的大实践中活出一个出彩的人生。
?员的含意或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
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准绳。他的目的是要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则,中国在过去民主革命没有完成的时候,首先要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民主革命完成以后,现在要建设社会主义,将来再由社会主义发展到共产主义。这样就能把中国人民引导到完全脱离剥削和压迫的社会,建设
共产主义的幸福生活。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员的含意和任务。”
1985 年 3 月,邓小平在一次会议的即席讲话中说:“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我们干的是社会主义事业,*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
奋发有为的青年应像邓小平所要求的那样,要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因为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有史以来*进步、*合理、*美好的社会制度,它是人类发展的方向。
…………
导艺术,强调实事求是是*思想的精髓,旗帜鲜明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支持和领导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推动进行各方面的拨乱反正。在邓小平指导下,1978 年 12 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提法,确定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实现了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
5. 坚持和平统一的方式,但不能承诺不使用武力
邓小平构想的“一国两制”,是基于和平的愿望来解决香港和台湾问题的。他在多次谈话中都表达了自己的这一愿望。同时,这也是他多年来想为世界上许多争端找到一条出路而在脑子里经常想的一个问题。
1984 年 2 月,他在会见一位美国朋友时说:世界上有许多争端,总要找个解决问题的出路。我多年来一直在想,找个什么办法,不用战争手段而用和平方式来解决这种问题。我们提出“一国两制”的方式来解决大陆、台湾问题是合情合理的。否则始终顶着,僵持下去,总会爆发冲突,甚至武力冲突。如果不要战争,只能采取“一国两制”的方式。
邓小平每当谈到用“一国两制”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时,总是要表达他那种和平愿望的诚意。在他看来,台湾与大陆统一是毫无疑问的,问题是怎么统一。可供选择的方法,无非是两种:武力解决或和平谈判。
邓小平认为,举行和平谈判要比使用武力好得多,首先应立足于和平谈判,尽可能地避免使用武力。邓小平提出用“一国两制”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是从和平的愿望出发的,是为了避免诉诸武力。但是,他也仍然强调不排除使用武力。邓小平坚定地指出:“我们坚持谋求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但是始终没有放弃非和平方式的可能性,我们不能作这样的承诺。如果台湾当局永远不同我们谈判,怎么办?难道我们能够放弃国家统一?当然,绝不能轻易使用武力,因为我们精力要花在经济建设上,统一问题晚一些解决无伤大局。但是,不能排除使用武力,我们要记住这一点。我们的下一代要记住这一点。这是一种战略考虑。”
邓小平反复声明,不排除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可能性,并不是针对台湾人民的,而是在以下几种情况下才会有使用武力的可能性:
一是大陆主张和平谈判,但是谈判是双方的事,没有另一方的合作,就谈不起来。一方很热,另一方很冷,就坐不到谈判桌上来。选择和平谈判的方式,这只是大陆一方的主观愿望,能不能实现还要看台湾一方。台方会做出何种选择,到目前为止,我们还不得而知。假如台湾一意孤行,永远不同大陆谈判,或者谈起来距离相差太远,根本谈不成,怎么办呢?国家就不统一了吗?如果台湾当局无意统一,宣布台湾“独立”,搞成“两个中国”。在这种情况下,大陆就不得不使用武力来捍卫国家统一。如果我们事先承诺不使用武力,台湾当局会更加有恃无恐,加快民族分裂的步
伐。
二是如果台湾当局顽固坚持用“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并以武力威胁大陆,反攻大陆,改变大陆的社会制度,大陆能够束手待毙吗?在这种情况下,大陆也就只好采用武力的方式来抵挡台湾的进攻,捍卫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
三是一旦外国插手,把台湾彻底拿走,划归他们的势力范围,真正成了外国的“航空母舰”,中国人能够坐视不管吗?在这种情况下,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捍卫国家主权,既肯定无疑,也理所当然。总而言之,一旦出现上述几种情况,中国人民就顾不得那么多了,只好面对现实 ,横下一条心,打完仗再说,不能因为有损失而放弃国家的统一,不能因为要付出代价而放弃国家的主权。但是,只要不出现上述这几种情况,中国都不会轻易使用武力,哪怕晚一点统一,也要先把国家建设搞好。
…………
2013 年 6 月 13 日,习近平总书记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和
他率领的中国国民党访问团全体成员时说:“过去 5 年,我们两党、两岸双方和两岸同胞共同努力,开辟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确道路,推动两岸关系取得了重大进展。新形势下,中共中央将继续实行既定的大政方针,致力于巩固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造福两岸同胞,造福中华民族。希望两党和两岸双方继续增强互信、保持良性互动,稳步推进两岸关系全面发展,巩固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各项基础,团结两岸同胞,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
2014 年 2 月 18 日,习近平总书记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及随访的台湾各界人士时指出:“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两岸关系存在的很多问题一时不易解决,这也不要紧,我们共同努力解决,但不应让它们影响两岸同胞发展关系、合作交流。同时,两岸同胞是一家人,有着共同的血脉、共同的文化、共同的连结、共同的愿景,这是推动我们相互理解、携手同心、一起前进的重要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注台湾人民的心态,他说:“我知道,台湾同胞因自己的历史遭遇和社会环境,有着自己特定的心态,包括特殊的历史悲情心
结,有着强烈的当家作主‘出头天’的意识,珍视台湾现行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希望过上安宁幸福的生活。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我们完全理解台湾同胞的心情。熨平心里创伤需要亲情,解决现实问题需要真情,我们有耐心,更有信心。亲情不仅能疗伤止痛、化解心结,而且能实现心灵契合。我们尊重台湾同胞自己选择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也愿意首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历史不能选择,但现在可以把握,未来可以开创。” “两岸双方要巩固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基础,深化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共同认知。这个基础是两岸关系之锚,
锚定了,才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只要这个基础得到坚持,两岸关系前景就会越来越光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两岸同胞顺应历史潮流作出的共同选择。只要我们都从“两岸一家亲”的理念出发,将心比心,以诚相待,就没有什么心结不能化解,没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和平发展是两岸同胞的共同追求,两岸共享其利、同受其惠。我们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方针政策不会改变,促进两岸交流合作、互利共赢的务实举措不会放弃,团结台湾同胞共同奋斗的真诚热情不会减弱,制止“台独”分裂图谋的坚强意志不会动摇。我们真诚希望台湾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台湾同胞过上安宁幸福的生活。”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