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历史文物考古秭归卜庄河(上下) 精

秭归卜庄河(上下) 精

作者: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文物局 编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年06月 

ISBN: 9787030220028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324.99

类别: 文物考古 SKU:5d86b5925f98494bcc142932 库存: 缺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030220028丛书名: 长江三峡工程文物保护项目报告.乙种;11

编辑推荐
本书可供考古学、历史学、人类学、生物学等研究的科研人员及文物爱好者阅读、参考。

 本书是一部综合性的考古发掘报告,按发掘区域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三峡库区卜庄河遗址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遗存。书中分别就卜庄河遗址的大溪文化、石家河文化、二里头文化、商代、周代、汉代、六朝、宋代、明代、清代等遗存进行了研究,内容涉及考古学、历史学、人类学、生物学等学科,重点总结了三峡地区古代文化的发展历程和各阶段的文化特点。 

内容简介
本书按发掘区域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三峡库区卜庄河遗址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遗存。全书分为十章,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是一部综合性的考古发掘报告。
书中分别就卜庄河遗址的大溪文化、石家河文化、二里头文化、商代、周代、汉代、六朝、宋代、明代、清代等遗存进行了研究,内容涉及考古学、历史学、人类学、生物学等学科,重点总结了三峡地区古代文化的发展历程和各阶段的文化特点。
本书可供考古学、历史学、人类学、生物学等学科的科研人员及文物爱好者阅读、参考。
目  录
壹 绪论
 一 遗址位置与地理环境
  (一)遗址位置
  (二)地理环境
 二 历史沿革
 三 工作概况
  (一)调查与发掘经过
  (二)资料整理与报告编写
  (三)报告情况说明
贰 A区
 一 位置与地貌
 二 工作情况
 三 文化堆积与分期
  (一)文化堆积
  (二)分期
 四 石家河文化遗存
  (一)概述
  (二)文化层介绍
  (三)小结
 五 二里头文化遗存
  (一)概述
  (二)遗存介绍
  (三)小结
 六 商代遗存
  (一)概述
  (二)遗存介绍
  (三)分期与年代
  (四)小结
 七 周代遗存
  (一)概述
  (二)遗存介绍
  (三)分期与年代
  (四)小结
 八 汉代遗存
  (一)概述
  (二)墓葬介绍
  (三)分期与年代
  (四)小结
 九 六朝遗存
  (一)概述
  (二)遗存介绍
  (三)分期与年代
  (四)小结
 十 宋代遗存
  (一)概述
  (二)遗存介绍
  (三)小结
 十一 清代遗存
  (一)墓葬介绍
  (二)小结
叁 B区
 一 位置与地貌
 二 工作情况
 三 文化堆积与分期
  (一)文化堆积
  (二)分期
 四 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
  (一)文化层介绍
  (二)小结
 五 汉代遗存
  (一)概述
  (二)墓葬介绍
  (三)小结
 六 六朝遗存
  (一)陶窑介绍
  (二)小结
 七 清代遗存
  (一)墓葬介绍
  (二)小结
肆 C区
 一 位置与地貌
 二 工作情况
 三 文化堆积与分期
  (一)文化堆积
  (二)分期
 四 周代遗存
  (一)概述
  (二)遗存介绍
  (三)小结
 五 汉代遗存
  (一)概述
  (二)墓葬介绍
  (三)分期与年代
  (四)小结
 六 六朝遗存
  (一)概述
  (二)遗存介绍
  (三)分期与年代
  (四)小结
 七 宋代遗存
  (一)墓葬介绍
  (二)小结
 八 清代遗存
  (一)概述
  (二)墓葬介绍
  (三)小结
 九 近代遗存
  (一)文化层介绍
  (二)小结
伍 D区
 一 位置与地貌
 二 工作情况
 三 文化堆积与分期
  (一)文化堆积
  (二)分期
 四 周代遗存
  (一)概述
  (二)遗存介绍
  (三)分期与年代
  (四)小结
 五 汉代遗存
  (一)概述
  (二)灰坑
  (三)墓葬
  (四)文化层
  (五)分期与年代
  (六)小结
 六 六朝遗存
  (一)墓葬介绍
  (二)小结
 七 宋代遗存
  (一)概述
  (二)墓葬介绍
  (三)小结
 八 明代遗存
  (一)概述
  (二)墓葬介绍
  (三)小结
 九 清代遗存
  (一)概述
  (二)墓葬介绍
  (三)小结
陆 E区
 一 位置与地貌
 二 工作情况
 三 文化堆积与分期
  (一)文化堆积
  (二)分期
 四 周代遗存
  (一)概述
  (二)遗存介绍
  (三)分期与年代
  (四)小结
 五 汉代遗存
  (一)概述
  (二)墓葬介绍
  (三)分期与年代
  (四)小结
 六 六朝遗存
  (一)概述
  (二)灰沟
  (三)瓦场
  (四)取土场
  (五)墓葬
  (六)文化层
  (七)分期与年代
  (八)小结
 七 宋代遗存
  (一)墓葬介绍
  (二)分期与年代
  (三)小结
 八 明代遗存
  (一)概述
  (二)遗存介绍
  (三)分期与年代
  (四)小结
 九 清代遗存
  (一)概述
  (二)遗存介绍
  (三)分期与年代
  (四)小结
柒 F区
 一 位置与地貌
 二 工作情况
 三 文化堆积与分期
  (一)文化堆积
  (二)分期
 四 商代遗存
  (一)概述
  (二)灰坑介绍
  (三)小结
 五 周代遗存
  (一)概述
  (二)遗存介绍
  (三)分期与年代
  (四)小结
 六 汉代遗存
  (一)概述
  (二)灰坑
  (三)灰沟
  (四)墓葬
  (五)文化层
  (六)分期与年代
  (七)小结
捌 G区
 一 位置与地貌
 二 工作情况
 三 文化堆积与分期
  (一)文化堆积
  (二)分期
 四 周代遗存
  (一)概述
  (二)文化层介绍
  (三)小结
 五 汉代遗存
  (一)概述
  (二)墓葬介绍
  (三)分期与年代
  (四)小结
 六 六朝遗存
  (一)概述
  (二)遗存介绍
  (三)分期与年代
  (四)小结
 七 明代遗存
  (一)概述
  (二)墓葬介绍
  (三)分期与年代
  (四)小结
玖 采集遗物
 一 概述
 二 遗物介绍
  (一)铜器
  (二)铁器
  (三)陶器
  (四)瓷器
  (五)玉器
  (六)角器
  (七)钱币
 三 小结
拾 结语
附表
 附表一 卜庄河遗址A区石家河文化陶片统计表
 附表二 卜庄河遗址出土动物骨骼标本登记表
 附表三 卜庄河遗址A区二里头文化陶片统计表
 附表四 卜庄河遗址A区灰坑登记表
 附表五 卜庄河遗址A区商代陶片统计表
 附表六 卜庄河遗址A区周代陶片统计表
 附表七 卜庄河遗址A区墓葬登记表
 附表八 卜庄河遗址古墓葬出土钱币统计表
 附表九 卜庄河遗址A区M100柱洞登记表
 附表一○ 卜庄河遗址A区六朝时期陶片统计表
 附表一一 卜庄河遗址B区墓葬登记表
 附表一二 卜庄河遗址C区周代陶片统计表
 附表一三 卜庄河遗址C区墓葬登记表
 附表一四 卜庄河遗址D1区灰坑登记表
 附表一五 卜庄河遗址D区墓葬登记表
 附表一六 卜庄河遗址D1区周代陶片统计表
 附表一七 卜庄河遗址D1区M58柱洞登记表
 附表一八 卜庄河遗址E2区灰坑登记表
 附表一九 卜庄河遗址E2区周代陶片统计表
 附表二○ 卜庄河遗址E区墓葬登记表
 附表二一 卜庄河遗址E2区六朝时期陶片统计表
 附表二二 卜庄河遗址F区灰坑登记表
 附表二三 卜庄河遗址F区商代陶片统计表
 附表二四 卜庄河遗址F区周代陶片统计表
 附表二五 卜庄河遗址F区墓葬登记表
 附表二六 卜庄河遗址F区汉代陶片统计表
 附表二七 卜庄河遗址F区M116柱洞登记表
 附表二八 卜庄河遗址G区墓葬登记表
附录一 卜庄河遗址动物群研究报告
附录二 卜庄河遗址人骨性别年龄鉴定报告
附录三 卜庄河遗址陶片、土样半定量分析报告
附录四 卜庄河遗址(墓葬)石器岩性鉴定报告
后记
在线试读
贰 A区
一 位置与地貌
A区位于卜庄河遗址的东北部,即原卜庄河轮船客运码头处。北面临长江,南面接原卜庄河集镇卜葛街,东面至通往船码头的人行小路,西面到原卜庄河供销社。东西长200、南北宽约80米。海拔70~100米。A区实际上是原卜庄河集镇区域,全是居民住房、街道、船码头、道路、台阶、猪栏、厕所等建筑物,并种植有部分蔬菜。三峡大坝库区一期蓄水时,随着居民移民搬迁,这里即开垦并种上大片蔬菜、红苕等农作物,又加上江水淹没冲刷等各种原因,致使该区遭到严重破坏,地面全是高坎、沟、石碚坎、房基、街道、水泥地面,特别是集镇移民搬迁后,这里形成一大片废墟。
二 工作情况
1991年6月中旬,配合砖厂取土工程,在A区发掘一座战国墓(编号为M4)。2002年3月至2003年4月,配合三峡大坝工程建设,继续在A区发掘。由于A区地貌情况极其复杂,地面覆盖层特别厚,为便于发掘,首先用挖掘机将大片现代覆盖层挖掉,用钢钎凿掉水泥层,拆掉石碚坎,清走垃圾,然后进行勘探调查。在此基础上,我们在高低不平、十分有限的范围内,选择了三片地段布方发掘(图四)。为布方方便,采用按顺序直接编制探方号。A区前后分为1991年6月、2002年3月至6月、2002年8月至2003年1月、2003年3月至4月共四次发掘,布5米×5米探方124个。实际发掘面积为3106平方米。
三 文化堆积与分期
 (一)文化堆积
  据调查和发掘情况观察,A区原始地貌呈南高北低倾斜走势,加上长期江水侵蚀、雨水冲刷、开垦、农田基本建设等各种原因,地貌发生较大变化,所剩文化堆积层不多,仅存三小块残破不全的零星堆积。其时代为新石器时代石家河文化时期、二里头文化时期、商代、周代、六朝时期和宋代。受地势影响,文化层呈南高北低倾斜堆积。
石家河文化时期的文化堆积,主要分布在AT5~AT8、AT33、AT47探方。二里头文化时期的文化堆积,主要分布在AT6、Ar17、AT19、AT21、AT27~AT29、AT32、AT33、AT43探方。商代文化堆积主要分布在AT19、AT20、AT27、AT28、AT30、AT34一AT44、AT51探方。周代文化堆积主要分布在AT28、AT30、AT33、AT61探方。六朝时期文化堆积范围小,仅在AT50、AT51探方内有少量发现。宋代文化堆积主要分布在AT6、AT27、AT28、AT30、AT32探方,但遗物特别少。
  ……

抢先评论了 “秭归卜庄河(上下) 精”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国家宝藏(青少年版)

EUR €40.99
加入购物车

考古的故事

EUR €47.99
加入购物车

译文纪实系列·故宫物语

EUR €40.99
评分 5.00 / 5
加入购物车

镇馆之宝(二)

EUR €33.99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