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哲学/宗教哲学批判性思维与创造力:越思考越会思考

批判性思维与创造力:越思考越会思考

香港大学思维训练教材,轻松读懂批判性思维,学会在问题情境中运用创造力,以生成、评价和改进新想法

作者:Joe Y. F. Lau,彭正梅,杨昕,赵琴 出版社:学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09月 

ISBN: 9787548614029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43.99

类别: 哲学 SKU:5d86b5de5f98494bcc142a0b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8614029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本书作为香港大学的思维课程教材,其特色在于“轻而重”,不仅灵活使用列表形式呈现内容要点,语言简明,逻辑缜密,而且涵盖了本领域重要的理论内容,所征引的案例涉及各种专业领域,满足读者的基础需要。本书的亮点在于专辟章节探讨了如何利用创造力去生成创意,并运用批判性思维去改进创意和想法。本书作为系统性的思维训练教材,其实用性、简明性尤为突出,堪称优秀的批判性思维自学手册,为入门和进阶的批判性思维学习者提供参考。 
内容简介
本书是香港大学思维训练课程的教材。作为21世纪的核心技能之一,创造力被认为是人类在人工智能面前*后的领地。本书介绍了批判性思维与创造力的一些基本原则和工具,它们可以使你的思考更加系统、逻辑和富有想象力。在本书中,批判性思维与创造力被认为是一个硬币的两个面——我们在问题情境中需要创造力将事物联系起来、生成新想法,同时也需要批判性思维去评价和改进这些想法。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刘彦方,英国牛津大学学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哲学博士,现任香港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其研究领域包括思维方法、认知科学和心智哲学等。

 

【译者简介】

彭正梅,安徽六安人,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曾留学德国和美国,长期致力于比较教育学、德国和美国教育学、西方教育哲学、知识论、比较课程论与教学论研究。译著颇丰,至今已出版二十余种。

 

杨昕,安徽安庆人,安徽中澳科技职业学院副教授,曾在南京大学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英国及美国学习。目前从事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批判性思维和国际教育等研究。

 

赵琴,江苏泰兴人,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教育学院在读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硕士。

目  录

丛书总序 / iii

前言 / xvii

第 1 章   引言 / 1

1. 1  全球化时代的思维技能 / 1

1. 2  有关批判性思维的一些错误概念 / 2

1. 3  改进我们的思维 / 3

练习 / 8

第 2 章   清晰地思考和写作 / 10

2. 1  字面意义 / 11

2. 2  建立观点之间的联系 / 12

2. 3  有效写作和演讲的五点建议 / 14

练习 / 18

第 3 章   定义 / 20

3. 1  报告性定义 / 21

3. 2  规约性定义 / 23

3. 3  精确性定义 / 23

3. 4  好定义的标准 / 24

3. 5  定义技巧 / 26

3. 6  关于定义的三个错误观念 / 27

练习 / 28

第 4 章   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 / 31

4. 1  必要条件 / 31

4. 2  充分条件 / 32

4. 3  描述两个事物是如何相互关联的 / 32

4. 4  勾销谬误 / 33

4. 5  不同类型的可能性 / 34

4. 6  可能性的互斥性和穷尽性 / 35

练习 / 36

第 5 章   语害 / 38

5. 1  语意不清 / 38

5. 2  概念扭曲 / 42

5. 3  言辞空废 / 45

5. 4  无处不在的官样文章 / 47

练习 / 48

第 6 章   真理 / 51

6. 1  相对主义 / 51

6. 2  陈述 / 52

6. 3  真理的类型 / 53

练习 / 55

第 7 章   基本逻辑 / 57

7. 1  一些基本概念 / 57

7. 2  逻辑联结词 / 60

练习 / 64

 

第 8 章   识别论证 / 67

8. 1  什么是论证 / 67

8. 2  找出前提和结论 / 67

8. 3  提炼并改写论证 / 69

练习 / 70

第 9 章   有效和可靠的论证 / 72

9. 1  有效性 / 72

9. 2  有效论证的形式 / 73

9. 3  涉及概括的论证 / 79

9. 4  可靠性 / 80

练习 / 81

第 10 章   归纳推理 / 83

10. 1  归纳强度 / 84

10. 2  归纳推理的可反驳性 / 85

10. 3  归纳推理的类型 / 87

10. 4  演绎论证和归纳论证 / 87

练习 / 88

第 11 章   论证图 / 90

11. 1  图解理由和反对意见 / 90

11. 2  一些细节 / 92

练习 / 97

第 12 章   论证分析 / 100

12. 1  什么是好的论证? / 100

12. 2  驳斥论证的四种方式 / 101

练习 / 104

第 13 章   科学推理 / 105

13. 1 DEAR 法 / 106

13. 2  依赖专家意见 / 112

练习 / 114

第 14 章   密尔的方法 / 117

14. 1  求同法 / 117

14. 2  求异法 / 118

14. 3  并用法 / 119

14. 4  共变法 / 120

14. 5  剩余法 / 120

14. 6  密尔方法的局限 / 121

练习 / 122

第 15 章   因果推理 / 124

15. 1  为什么相关关系不是因果关系 / 125

15. 2  因果关系的好证据 / 128

15. 3  因果关系是复杂的 / 129

练习 / 130

第 16 章   图解因果机制 / 132

16. 1  因果网络 / 132

16. 2  鱼骨图 / 133

16. 3  流程图 / 134

练习 / 135

第 17 章   统计学与概率 / 136

17. 1  评价问卷调查和样本研究 / 136

17. 2  值和相对值 / 140

17. 3  误导性统计图表 / 141

17. 4  概率 / 143

练习 / 145

第 18 章   价值观 / 150

18. 1  不同类型的价值观 / 150

18. 2  道德价值观和规范性 / 151

18. 3  道德和上帝 / 153

18. 4  道德相对主义 / 153

18. 5  道德主义 ? 道德相对主义和道德情境主义 / 154

18. 6  道德讨论中应该避免的事项 / 156

18. 7  四种道德论证 / 157

练习 / 160

第 19 章   谬误 / 162

19. 1  谬误分类 / 162

19. 2  不一致谬误 / 163

19. 3  不当假设谬误 / 164

19. 4  不相干谬误 / 166

19. 5  不充分谬误 / 167

19. 6  谬误列表 / 168

练习 / 171

第 20 章   认知偏差 / 173

20. 1  记忆偏差 / 173

20. 2  情境偏差 / 174

20. 3  证据偏差 / 177

20. 4  自我偏差 / 178

20. 5  抵御认知偏差 / 179

练习 / 180

第 21 章   类比推理 / 182

21. 1  评估类比论证 / 183

21. 2  同样情况同等对待 / 184

练习 / 185

第 22 章   理性决策 / 187

22. 1  好的决策过程 / 187

22. 2  评价决策 : 一个总结 / 193

22. 3  决策中的常见错误 / 194

22. 4  决策可视化 / 196

练习 / 197

第 23 章   什么是创造力 / 199

23. 1  创造力循环 / 201

练习 / 204

第 24 章   创造性思维习惯 / 206

24. 1  创造性思维习惯 / 206

24. 2  头脑风暴和团队创造力 / 210

24. 3  创造力和自我管理 / 211

练习 / 212

练习答案 / 214

参考文献 / 233

索引 / 237

译者后记 / 240

前  言

丛书总序:培养作为21世纪技能核心的批判性思维技能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庄子》

21世纪以来,国际上出现了21世纪技能导向的教育改革运动,越来越多地从重视基础性读写算的“3R”技能(Reading,wRiting,aRithmetic)转向重视面向所有人的高阶性、多维性和复杂性的“4C”技能(Critical thinking,Communication,Collaboration,Creativity),以应对全球竞争、人工智能和知识社会带来的迫切挑战。作为21世纪技能核心的批判性思维技能,日益被认为是21世纪个体生存力、社会创新力、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以及个体自由和社会进步的标志,也应该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核心。

 

一、培养批判性思维技能:21世纪教育改革的核心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西方世界兴起的后现代诸种思考如后殖民主义、后结构主义和批判主义,并未产生一种后现代社会。“柏林墙的倒塌”反而预告了现代性的全球扩展。这种全球扩展又进一步受到全球贸易和技术进步特别是数字革命的推进,从而产生了一种知识经济的全球化,一种新的现代化形式。

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推动了以21世纪技能为导向的国际教育改革运动。知识经济正在改变全球劳动力市场对技能水平的要求。在工业国家,以知识为基础的行业迅速扩张,劳动力市场需求也相应发生改变,对劳动力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深和扩展,又迫使各国革新和提升自己的劳动力培养水平,以维持和改善其国家在全球竞争中的相对位置。未来劳动力水平成为了各国全球竞争力的核心关注。各国在全球性PISA测试中排名的焦虑,就是其表现之一。因此,OECD指出,个人和社会在21世纪的生存法则就是掌握21世纪技能。在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时代的3R技能已经不能胜任新时代的要求了。于是,自21世纪以来,很多工业国家和国际组织不断推出不同版本的21世纪技能框架,并由此形成了21世纪技能教育改革运动。

各国的21世纪技能框架虽然彼此不同,但基本上都包括三个部分:生活和职业技能;ICT技能;批判性思维、合作、交流和创新技能即所谓的“4C”技能。这些技能基本上具有三个主要特征:横向的或通用的,不与特定的领域直接联系,但与很多领域相关;多维度的,包含知识、技能和态度;与高阶技能和行为相关,涉及应对复杂问题和突发情况的能力。[ ]从国际教育史来看,这些技能中具有革命性的部分就是4C技能。因此,我们还可以把21世纪技能改革运动理解为从21世纪之前的知识性和基础性的3R运动变革为21世纪技能性和高阶性的4C运动。

作为高阶技能的4C,正是全球知识经济时代所迫切需要的技能。美国全球的管理教育机构AMA(American Management Association)在2012年对768位企业管理者认为4C对企业的重要性进行了调查,90%以上的管理者认为这些技能重要或重要(表1)。当技术越来越聪明时,作为人的独特的4C技能变得尤为必要和迫切,其中,批判性思维技能重要。

 

表1. 认为4C技能对企业发展重要或重要的企业管理者比例[ ]

4C技能 百分比

批判性思维技能 97.2%

沟通技能 95.5%

合作技能 93%

创造力和创新技能 91.6%

 

批判性思维技能居于21世纪技能的核心。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的21世纪技能框架的核心是作为道德成熟和理智成熟的个体为自己思考并承担起自己的学习和行动责任的能力,这种“自我反思”是自主性、互动地使用技术以及在异文化中交流三个组成部分的共同核心或更高阶的部分。在美国的21世纪技能框架中,“生活和职业技能”就是个体要适应多种不同的角色和职责,要在具有模糊、多变的环境中有效地工作,必然需要自我调整和自我反思的技能;“信息、媒体与技术技能”的核心是个体批判性地评估信息和使用信息的技能;在“学习和创新技能”的4C技能中,没有批判性思维,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创造,也不可能有真正的沟通与合作。在对各国21世纪技能框架的进一步梳理中,我们可以发现批判性思维技能处于重要的位置上(表2)。

表2. 21世纪技能重要性排序图[ ]

 

 

美国教育战略家托尼?瓦格纳(Tony Wagner)提出21世纪的“七大生存技能”(Seven Survival Skills),同样把批判性思维放在首要的位置:1.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2.合作与领导力;3.机敏与应变力;4.首创精神与企业家精神;5.有效的书面与口头沟通能力;6.信息的获取与分析;7.好奇心与想象力。瓦格纳这份源于商业领袖、政治家、学者、教育家所提出的21世纪技能清单,显示了他们担心21世纪的学生“不会思考”。[ ]

在不断走向计算机化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社会对人知识习得数量的要求不是降低而是提高了,但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仅靠积累大量知识难以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才,难以培养创新人才,只有知识不会思考的人脑会逐渐被人工智能所取代。没有思考和高阶技能,知识只是死的知识、惰性的知识,要成为活的知识,要导向知识的深层理解、善于思考并在新情境中使用知识,就必须导向高阶技能,导向批判性思维。这样一种超越基础知识、培养高阶技能的转向,是一个重大的教育范式和课程领导范式的变革。[ ]

因此,美国教育研究机构“课程重构中心”(Center for Curriculum Redesign, CCR)对美国面向2030年的课程变革做了细致规划,提出从四个维度即知识、技能、品格和元学习来重构面向2030年的美国课程。知识维度强调要更加针对地与真实世界相关,以提升思考的基础和现实性;技能维度着重发展以4C为核心的21世纪技能;品格维度强调从价值观和信念来帮助学习者做决策;元学习维度包含元认知和成长型思维,强调对学习的反思性的调控。[ ]这四个维度课程的核心就是批判性思维。

相应地,21世纪技能的教学和评价也是以批判性思维作为核心。比如美国的21世纪学习示范学校(The 21st Century Learning Exemplar Schools)使用“21世纪技能”量表来监控和评价教学过程和学习结果(表3)。该量表既是教学工具,也是评价工具。教学主要是基于项目式学习,评价任务力求让学生的推理和思维可见。在21世纪技能中,批判性思维与问题解决和决策紧密相关,学习者需要运用批判性思维来规划学习与研究、管理项目、解决问题和做出明智决策。批判性思维是创新和创造力的前提,交流与合作也离不开批判性思维。

表3.“21世纪技能”评价量表 

21世纪技能 卓越 熟练 基本 新手 计分

批判性思维技能 在评价、分析与综合方面持续展示多种技能 经常应用批判性思维 发展多种批判性思维技能 在评价和分析方面,存在困难 

问题解决技能 准确确定解决问题的顺序,在多种情境中应用问题解决技能 通常能以考虑周到的顺序解决问题 能够识别各部分问题,但需要得到帮助才能解决问题 感到跟随问题解决步骤和得出答案具有挑战性 

创造力和创新技能 始终在项目中展示灵活性和原创性,提出很多新问题和做事的方法 通过教师提出一些建议和观点,学生可以创造新事物 喜欢创造性地思考,但有时不能提出很多新观点 自己很难提出新的和原创性的观点 

交流与合作技能 当与他人分享观点以及合作学习时,会很激动,参与感强 是一个很好的团队成员——倾听他人的观点,把自己的观点解释得很清楚 喜欢成为团队的一部分,但遇到太多不同观点或他人不认同某一观点时,会很困惑 有时很难与他人合作并接受他人的观点。喜欢以自己的方式做事 

评论     总分

 

批判性思维技能成为21世纪技能教育改革运动的核心,不仅有着其所强调的经济、社会、文化甚至政治意义,同时也在显示,从人类批判精神的发展史来看,这种核心恰恰也是人的更高发展的核心,体现了人的尊严和价值的普遍提高。

 

 

二、迈向理性的普遍使用:批判性思维精神史的考察

 

批判性思维的精神源泉可以追溯到2500年前苏格拉底的教学实践。苏格拉底认为,未经批判的生活是不值得生活的。他在自己的教学中不断去追问别人所主张的信条,他发现,即使那些权威所声称的信条,也有很多证据不充分、思维不清晰和逻辑不一致性。苏格拉底之后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及后来的怀疑主义者都强调系统且理性的思考,借以超越表象,探讨事物表面之下更为深层的现实。

黑暗的中世纪之后,文艺复兴时期涌现了一大批学者,开始对宗教、艺术、社会、人性、法律和自由进行批判性思考。其中明确探讨理智误用的是培根于1605年出版的《学术的进展》,该书可以被视为批判性思维的本教科书。培根强调,理智是人的部分,能指导意志的活动。因此,学问和知识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在他看来,学问受到轻蔑有三种原因:宗教狂热和猜忌;政治傲慢;学者本身的错误和不成熟。

笛卡尔于1628年写成的《指导心灵的规则》,可以被认为是第二本批判性思维的教科书。他强调直觉和演绎是人类理性的运用方式,是获得一切真知的正确的方法。思维要清晰和精确,思考的每个部分都需要进行质疑和检验。

抢先评论了 “批判性思维与创造力:越思考越会思考”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眨眼之间:不假思索的决断力

EUR €24.99
加入购物车

韩非子(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EUR €33.99
加入购物车

最好的抉择

EUR €36.99
加入购物车

道德经—中华经典藏书

EUR €26.99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