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哲学/宗教哲学守一不移(上下册)

守一不移(上下册)

作者:净慧 著 出版社:中国商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09月 

ISBN: 9787510324215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35.98

类别: 哲学 SKU:5d86b5de5f98494bcc142a13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0324215

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此书分为上下两册,集结了净慧长老于2003年到2009年在黄梅四祖寺从首届到第七届禅七法会上的开示126讲,全书近800页,全方位地覆盖了佛法的精要。内容涵盖祖师作略、佛法见地、用功方式、大乘菩萨的精神、禅的分类、人生的终极问题、用功的境界与心态、开悟的境界与悟后保任、修福与修慧、悟的什么、在家修行的基本要求,等等方面,此书是修行的指南,更是人生的指引。是非常难得的佛学史料。 

 

 

作者简介

净慧长老,法号妙宗,1933年生于湖北新洲,近代禅门泰斗虚云老和尚得法弟子,曾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北省佛教协会创会会长、北京市佛教协会名誉会长、湖北省佛教协会名誉会长、河北省佛学院院长、《法音》《禅》杂志主编等职。自1988年以来,长老主持创建河北省佛教协会,先后住持、兴复赵州柏林禅寺、邢台玉泉寺、黄梅四祖寺、当阳玉泉寺、黄梅老祖寺、当阳度门寺、邢台大开元寺、黄梅五祖寺等多座禅宗丛林。2013年4月示寂于湖北黄梅四祖正觉禅寺。

净慧长老是当代禅门巨匠,生活禅创导者,人间佛教思想重要的实践者和推动者。住持河北赵州柏林禅寺期间,倡导以“觉悟人生,奉献人生”为宗旨的生活禅,举办“生活禅夏令营”,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公开出版的著述有《花都法雨》《坛经一滴》《中国佛教与生活禅》《双峰禅话》《入禅之门》《生活禅钥》《经窗禅韵》《做人的佛法》《心经禅解》《禅在当下》《禅堂夜话》《生活禅语》《禅宗入门》等,部分著作有英文、日文、越南文本行世。

目  录

守一不移(上)

目 录

 

黄梅四祖寺首届禅七法会开示

起七法语 3

第一讲 四祖寺与四祖禅        4

第二讲 四祖禅的见地 — 诸佛心第一 8

第三讲 四祖禅的功夫 — 一行三昧      16

第四讲 法界一相   24

第五讲 善巧安心   32

第六讲 以金刚慧断烦恼        42

第七讲 心得明净与悟理浅深         52

第八讲 大乘菩萨的真精神    64

第九讲 观身空寂,明见佛性         76

第十讲 守一不移   87

第十一讲 四祖道信大师的生平     96

第十二讲 四祖与五祖   103

第十三讲 四祖与牛头法融    113

解七法语 124

禅七答问 125

 

黄梅四祖寺第二届禅七法会开示

起七法语 133

第一讲 时时勤拂拭        134

第二讲 无心合道   139

第三讲 灵山不远,彼岸非遥         145

第四讲 融万法于一心   153

第五讲 怎样对治昏沉和妄想         157

第六讲 要真修,要实证        162

第七讲 当下证得涅        167

第八讲 六字口诀,两大要领         172

第九讲 禅是生命的自在解脱         177

第十讲 如来禅、祖师禅、生活禅          182

第十一讲 物质生活要简朴,精神生活要高尚       188

第十二讲 四 食   194

第十三讲 虚空生命        199

第十四讲 家就是路,路就是家     205

 

黄梅四祖寺第三届禅七法会开示

起七法语 213

第一讲 人生的终极问题        214

第二讲 人的生死问题   219

第三讲 培养信心   226

第四讲 因果法则   231

第五讲 戒律是善恶的标准    237

第六讲 从容面对生死   242

第七讲 淡化我执   248

第八讲 开悟机缘与佛力加持         253

第九讲 用功的境界与心态    259

第十讲 开悟的境界与悟后保任     263

第十一讲 什么是平常心        269

第十二讲 见性是禅的生命    273

第十三讲 临济四料简   277

第十四讲 千岁宝掌和尚和老祖寺          282

第十五讲 延续慧命的严肃性         287

第十六讲 禅宗是无相法门    292

第十七讲 破除四相        296

第十八讲 知见的厘清和建立         301

第十九讲 佛法住持世间的因缘     306

第二十讲 有人心就有禅宗    311

第二十一讲 静中讲话   315

解七法语 320

 

黄梅四祖寺第四届禅七法会开示

起七偈      323

第一讲 藉教悟宗   324

第二讲 战胜自我   330

第三讲 只在此心   333

第四讲 把守心城   337

第五讲 功夫次第   343

第六讲 佛教的四个层面        351

第七讲 禅与喝茶   356

第八讲 修道要具足三种心    362

第九讲 学修并重,农禅并重         369

第十讲 开悟的境界        374

 

 

 

 

 

 

 

 

在线试读

第九讲 禅是生命的自在解脱

(2004 年 12 月 4 日)

 

我们天天在这里打坐、经行、喝茶、吃点心,目的就是要融入禅的生活。我们不少人都有很多的体会,也不免有个别的人懵懵懂懂的,不知怎么回事。禅,要想把它讲清楚,讲得尽人皆知,好像也不大可能。因为即使讲的人自己觉得讲清楚了,听的人可能觉得越听越糊涂。禅本来就不是说得清楚的事,也不是说的事。禅是要行的,要体会,禅是一种实际的经验。它是生命的经验,生活的经验,人性升华的经验,开悟的经验。经验的东西,需要自己亲自体会,才能感到亲切有用。

 

古代祖师对禅的境界都不是直接说破,而是运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象征禅。古代禅师提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是“如何是祖师的西来意”。西来意是什么呢?西来意就是禅的本质。这个问题不止一千个人问过,也不止一千种回答的方法。提的问题只有一个,回答的方法却万别。如果你仔细去体会,这一千种回答好像都对,但也好像都没说清楚。有人问赵州和尚 :如何是祖师西来意?赵州和尚说 :庭前柏树子。庭前柏树子和祖师西来意有什么联系?从常识的角度去理解,一点联系也没有。但是我们一定要知道,禅在本质上是超常识的,完全是一种生命的认同,真理的把握,佛性的圆融。祖师西来意,庭前柏树子。如果是即将开悟的人,在和祖师的一问一答之间,他体会了,他就会觉得赵州和尚把问题说清楚了,就是这么回事 ;但是从我们这些迷失的旁观者看来,不明白。所以从禅本身来说,不经过修行,不通过真正的彻悟,无法体会禅的真实意义。

 

我们现在的人要怎么来了解禅呢?我觉得禅可以从三个层面去理解,去把握。第一个层面,禅是生命的自在,这是从信仰的角度、修行的角度把握禅。第二个层面,禅是生活的潇洒,这是讲开悟以后如何在生活实践中运用禅,它是禅者和光同尘、教化众生的生活实践。第三个层面,禅是思想的空灵,这是从文化的层面来把握禅。在历代的文学家、艺术家的作品当中,可以看出禅对他

们作品的影响,这个影响的实质,就是思想的空灵。有了思想的空灵,他的作品就不俗,他的作品就像从山里边流出的泉水一样,清清亮亮,活活泼泼,源源不断,怎么品味怎么有味。禅是生命的自在,禅是生活的潇洒,禅是思想的空灵。

 

作为有信仰的人,修禅所要达到的目标,就是生命的自在解脱。达到了生命的自在解脱,自然就有生活的潇洒,和光同尘,入廛垂手,教化众生,大显神通。这两者一个是体,一个是用。如果从文化的角度来体会禅的空灵,有些人就不一定真正修过禅,他可能只是从知识文化思想修养方面进入到禅的表层,他也有可能得到很多体会。一个诗人、一个文学家、一个画家,只要他接触到禅,把禅和他的创作灵感结合起来,思想的空灵性就能在他的作品中表现出来。唐宋以来的文学家、诗人、画家,都有很多这方面的作品。这就是禅文化的层面。禅生命、禅生活、禅文化,三个不同的层面,都能体现禅的精神。不过从根本上讲,我们学禅的目标,还是要获得生命的自在解脱。

 

有生命自在的禅者,可能有生活的潇洒和思想的空灵,也可能没有。有些大禅师能够把禅的精神在生活实践当中全面展开,但也要看到有一些禅师,由于他的生活环境不同,所受教育不同,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所处的年龄段不同,在禅的三个方面,大部分能够做到生命的自在,还有一部分也能够做到生活的潇洒,只有比较少的人,在禅文化方面也有巨大的成就,能够得到思想的空灵。当然这三者也不能截然分开,这仅仅是从表面的形式来看。因为每一位禅师有他自己的风格,有他自己在教化方面的侧重点。不过以禅的眼光看,得到思想空灵的人,禅文化上可能有成就,但是生活是否潇洒、生命是否自在,那就不一定。所以修禅一定要从根本入手,从信仰入手,从行持入手,才能够获得真实的受用。我们在禅堂里修禅,这就是根本。

 

但是我们也要想到,有多少人能进禅堂?有多少人有机会接触这种修行生活?又有多少人接触到这种修行生活以后能够获得真实利益?越是高深的东西,越是究竟的东西,可能局限性越大。因为它有不共的一面。不共的一面越是强烈,局限性也就越大。相反地,禅文化可以用各种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能够在社会上比较广泛地传播,所以禅文化产生的影响,虽然不一定很深刻,但是它传播了一种清净的文化,超然的文化,空灵的文化,也能够对时代、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说,文字禅,或者口头禅,都有用,都能够丰富我们时代的文化内涵,都能够净化我们时代的人心,直接间接地起到弘扬佛法的作用。传播禅文化,就是做佛教文化编辑工作的意义所在。禅文化传播的结果,也极有可能引起社会人士来关注禅、进入禅、体会禅、实践禅。所以禅既可以由根本到枝末,也可以由枝末到根本 ;可以从边缘到核心,也可以从核心到边缘。这三个方面不能偏废,一定要同时重视。从禅文化传播的社会功能上来讲,它的巨大影响,不是禅堂打坐这样一种高深专门的修行活动所能够做得到的。

 

不过从解决生命的根本问题来说,我们一定要重视从发菩提心、真实修行,进入禅的核心,求得生命的解脱,这是一个根本问题。只有这个问题得到落实,得到兑现,得到社会承认,禅才真正有意义。我们在这个地方,从早到晚,废寝忘餐,精进不懈,求的什么呢?最终的目标,就是希望得到生命的解脱。对于有一部分人来说,如果在生命解脱的同时,也能获得生活的潇洒和思想的空灵,那就是禅的全面发展。禅是如此,整个佛法的信仰修行,大体上与禅差不多。

 

我们做寺院管理工作的人,做佛教文化宣传工作的人,做大护法的人,都要理解佛法的这三个层面,理解禅的这三个层面。这样,我们做事情才不会陷入盲目,才知道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主要的有时候会发挥根本的作用,次要的也不能够忽视,有时候次要的也能发挥根本的作用。因为不共的东西局限性大,共性的东西影响面大。所以这三者要同时并重,要全面开花结果,这才是佛教、禅宗兴盛的景象。

 

抢先评论了 “守一不移(上下册)”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阅读更多
缺货

和繁重的工作一起修行:平和喜乐地成就事业

EUR €20.99
评分 5.00 / 5
加入购物车

易经的奥秘:完整版

EUR €41.99
阅读更多
缺货

宜居道理——家居环境和布局的选择与宜忌分析

EUR €24.99
加入购物车

美的历程(李泽厚代表名作)

EUR €34.99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