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5702445
航空母舰涉猎的海洋、海军和海战知识丰富,是一座知识宝藏。航空母舰集中应用了现代科学技术,是高新科技的集中体现。航空母舰涉及现代军事科学的各个领域,集军事科学理论之大成。航空母舰的运用与诸多重大事件相关,是一部折射历史的百科。航空母舰已经成为当代军事爱好者学习、求知的对象;成为军事科学工作者探索、研究的目标;成为社会各界人士普遍关注的焦点。《系列丛书·纵横海空:航空母舰多样化任务剖视》论述了航空母舰作用的另一面,在介绍国外航空母舰在威慑、兵力投送、科学试验和抢险救灾等领域应用的基础上,叙述了航空母舰多样化任务实践,这一卷突出了航空母舰军事实践的多样性。
引言
航空母舰编队攻防兼备,能够履行多种使命
航空母舰是一座“海上城市”
航空母舰编队可独立执行海上复杂任务
章 多能编队——遂行多样化任务能力是航空母舰编队的天然特性
越造越大的航空母舰,为完成多样化任务提供了天然基础
航空母舰专业设置集海军专业之大成,为遂行多样化任务提供了技术基础
航空母舰良好的生活设施,宽大空阔的空间,为遂行多样化任务提供了物质基础
第二章 我们近的航空母舰在哪里?——应对军事危机中的航空母舰
古巴危机中武力慑止苏联建立桥头堡的构想,迫使苏联撤出导弹。
不过,也激发出苏联发展远洋海军的强大动力
美国出兵入侵格林纳达
第三章 军演明星——联合军事演习中的航空母舰
1998年笔者作为军事观察员在观摩环太平洋演习中,与航空母舰近
距离接触的经历使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航空母舰在美军主导的海上演习的核心地位
环太平洋演习在变化中发展,参演的兵力人数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
演习次数越来越频繁,演习内容越来越广泛,航空母舰以其强大的持续作战能力奔波于各演兵场
第四章 “胡萝卜”+“大棒”的组合——炮舰外交中的航空母舰
人们常说帝国主义的军事外交是“胡萝卜”+“大棒”,实际上美国
的军事外交从来都是“大棒”在前,为了提高航空母舰在军事外交
中的作用,美国从未放松过提高航空母舰“棒击”他人的能力
人们常说航空母舰是国家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综合实力的体现,
所以,人们也看见它时常伴随首脑身旁,在为首脑外交护航的同时,
以强大综合作战能力显示强大的国家实力
第五章 得天独厚的平台——战法和军事技术试验中的航空母舰
在改装潮中,“兰利”号也从运煤船改装成航空母舰,但是,指挥
者却不知在战争中如何运用它,约瑟夫·里夫斯把它训练成一艘真正的战舰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量裁军之际,刚刚成为海上新霸主的航空
母舰也成为核爆炸的试验品,美国“独立”号航空母舰在核爆炸中损毁
宽大的平台为多种改装提供了基础,高速机动能力为在不同区域
遂行任务提供了支撑,航空母舰在科学试验和探险中有着广泛的运用
第六章 钢铁侠之柔情——抢险救灾中的航空母舰
观看过美国《布鲁斯号航空母舰》一片的观众都记得,当美国大兵
在废墟中发现奄奄一息的小混血儿时,如何能在大撤退之际救活这
个战争中的不幸者,美国陆军军官首先想到的是航空母舰,因为它
有自己的医院,有比当时朝鲜战场上任何医院都好的医疗条件
不仅在军事危机发生时,人们才会问“我们近的航空母舰在哪里?”
当自然灾害发生时,人们也期盼着这个“庞然大物”的到来
第七章 在困难的地方作战——快速投送中的航空母舰
突入绝境——马耳他作战中的航空母舰
天外来客——运送战略轰炸机的航空母舰
折戟沙漠——伊朗营救人质行动中的航空母舰
海上浮岛——阿富汗战争中的航空母舰
第八章 游弋于大洋之上——支撑美国海军全球存在的航空母舰
美军的航空母舰一直是全球,几乎是世界航空母舰的一半,美
军为什么还一再宣称航空母舰不够用,因为,美军的航空母舰一直游弋于各大洋,活动在别人家门口
强化训练和技术保障,缩短不同部署周期的准备时间,提高部署效率,
充分发挥航空母舰在前沿存在中的作用
航空母舰是庞然大物,航空母舰是移动的城市,但是,航空母舰是
不具备生产能力的城市,它需要补给,因此,全球活动的航空母舰必然伴随全球分布的基地
第九章 传统兵力的非传统使命——遂行特种任务的航空母舰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在美国海军部长的指令下,“菲律宾海”
号航空母舰搭载DC-3运输机勇闯南极,实施探险
在冰山火山爆发的影响下,一架架航班被延误,“皇家方舟”号和“海
洋”号两栖直升机母舰被充当临时航班,运送旅客回家
美海军“奥里斯卡尼”号航空母舰因事故影响舰长仕途,后,屡
立战功的航空母舰成为鱼礁更出人意料
第十章 维和反恐——海上反恐行动中的航空母舰
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以劫持飞机的方式对美国本土实施攻击,
纽约陷于一片混乱之中,此时,2艘航空母舰和5艘军舰抵达纽约港
附近实施警戒,帮助恢复秩序
美国人喜欢做世界警察,号称维护世界新秩序。美军的航空母舰频
繁活动于世界各地,在反恐的同时强化美国的战略地位
第十一章 使萨达姆低头的“沙漠惊雷”——1998年海湾危机中的航空母舰
武器核查又生波澜,美英两国再次联手,欲以一声惊雷绝杀萨达姆
在国际社会紧急斡旋下,面对拉开架势的美英兵力。善变的萨达姆临战低头,“沙漠惊雷”成闷雷
快速集结的航空母舰战斗群,展示出强大的打击力,未炸之雷已经产生巨大心理影响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后记
参考文献
海军是由水面舰艇、潜艇、航空兵、陆战、岸防等多兵种组成的综合性军种,具有遂行任务多样,活动范围广阔,陆海空天合成,兵种专业繁多,装备技术复杂的特点。可以说,一个国家海军装备的研制、生产水平能体现这个国家的经济、科技和工业化、现代化水平。海军装备也因此为广大军事爱好者所关注。为了使广大军事爱好者对海军装备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海潮出版社筹划出版了一套海军装备丛书,系统介绍当今世界各国海军的一些主要装备。如,航空母舰丛书,水面舰船丛书,潜艇丛书,舰载机丛书,海军陆战、特战装备丛书等等。由于这套丛书架构复杂、内容繁多,规模庞大,一时难以完成,为了保证质量,只能分阶段编辑出版。首先编辑出版的这套以航空母舰为主要内容的丛书,共3套15种、近四百万字,较为系统、全面地介绍了航空母舰的装备构成、武备电子、作战运用、作战特点和作战保障等内容。为便于读者阅读,在卷首提纲挈领地叙述了对航空母舰的一些代表性看法和观点,希冀起到导读的参考作用。
航空母舰是一种搭载舰载飞机的海上活动基地,是以舰载机为主要作战力量的大型水面舰只。按排水量可分为大、中、小型;按动力可分为常规动力和核动力。从早由旧舰改装而成算起,已有百年的发展历史。有史以来它一直以其巨型海上综合作战平台的地位和超强的海空攻防作战能力,占据着所有海军武器装备的鳌头;以其密集装载的高新武器装备系统集现代科学技术之大成,占据着海军装备技术发展的制高点;以其大范围、长时间,高强度的海上部署和海上作战能力,体现着国家海军力量的水平。至今,世界上已有英国、日本、,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和俄罗斯等8个国家建造过航空母舰,有15个国家拥有过航空母舰,除以上8个国家外,曾拥有航空母舰的国家还有,荷兰、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巴西、阿根廷、泰国等国家。据统计,近百年来建成并服役的航空母舰多达300余艘,目前全球仍有9个国家拥有在役航空母舰20艘,其中美国拥有大型核动力航空母舰11艘,法国拥有中型核动力航空母舰1艘,俄罗斯、巴西拥有中型常规动力航空母舰各1艘,意大利拥有轻型常规动力航空母舰2艘,英国、西班牙、印度、泰国拥有轻型常规动力航空母舰各1艘。在海军舰船的发展历史上,航空母舰可谓是一个大家族。
航空母舰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初创阶段。主要是实现在军舰上搭载飞机,能够执行简单的任务。1909年,法国发明家克雷曼·阿德发表了《军事飞行》一书,首次提出了航空母舰的设想。1910年11月14日,美国飞行员尤金·伊利驾机从“伯明翰”号轻巡洋舰上成功起飞,两个月后的1911年1月18日,他又驾机在“宾夕法尼亚”号重巡洋舰上成功降落,1912年11月,美海军飞行员埃利森驾机,利用压缩空气弹射器,完成了从军舰上弹射起飞,从而拉开了飞机上舰的序幕。1912年,法国海军将装有浮筒的鸭式双翼水上飞机搭载在“闪电”号鱼雷供应舰上,拥有了世界上艘水上飞机母舰。英国海军在1912年年底进行了将轻巡洋舰改装成水上飞机母舰的试验,1914年又将一艘运煤船改建成了“皇家方舟”号水上飞机母舰,取得成功后,英国海军几次三番地改造了“暴怒”号,探索了飞机直接在舰船甲板上起降,终于在1918年9月,建成了一艘由客船改建的具有全通式飞行甲板的“百眼巨人”号航空母舰,同时英国人着手设计“竞技神”号,从而捷足先登,使英国成为世界上早设计建造和拥有航空母舰的国家。日本海军不甘落后,在专门设计的基础上,于1922年12月建成了“凤翔”号,并赶在“竞技神”号之前服役,使日本海军拥有了世界上专门设计建造的艘航空母舰。航空母舰一诞生,就引起各国海军的高度关注,1914年7月次世界大战爆发,同年12月24日夜,英国海军的3艘搭载水上飞机的航空母舰参加了对德国库克斯港的攻击,虽然因缺乏经验和带弹量小,攻击没有成功,但却开创了航空母舰参战的首次战例。1918年7月19日,英海军“暴怒”号航空母舰在4艘驱逐舰的掩护下,抵近日德兰半岛,从航空母舰上起飞的6架固定翼舰载机对德国特纳港实施攻击,一举击毁2艘德国飞艇,取得了航空母舰作战的首次成功。1922年年初,华盛顿海军裁军会议签约,协定除了对各国航空母舰总吨位的限额作了分配外,还次给航空母舰正式下了定义,把标准排水量在1万吨至2.7万吨,以装载和起降飞机为专门目的而建造的军舰定义为航空母舰。根据条约规定的特别条款,美国把在建的2艘战列舰改建成了“列克星敦”号和“萨拉托加”号航空母舰;日本改建成了“赤城”号和“加贺”号航空母舰;英国改建成了“勇敢”号和“光荣”号航空母舰,并对“暴怒”号航空母舰进行了翻新改装;法国则改建成了“贝亚恩”号航空母舰。改建航空母舰成了早期航空母舰发展的主要特征。航空母舰在次世界大战中初露锋芒,确立了地位。
……
舰上的各种仓库中分门别类地存放着各种物资,以保证航空母舰上日常生活和作战的需要。飞机库很大,除存放、维修飞机、武器外,还可临时设置成舞厅、球场、健身馆等,供舰员进行文体活动。舰上有几十个大小住舱。军官根据职务、军衔一人或数人住一间。水兵和士官则集体住在装有三层铺的大舱里。
近年来,各国海军在航空母舰的居住性上都主张适当减少卧室空间,而增大休息室和娱乐室等活动空间,并且使卫生室等尽量配套。这样就能充分利用航空母舰上的有限空间,有效地改善舰员的居住环境及健康、卫生条件,使舰员的生活不再局限于自己的卧室,扩大了活动范围,丰富了休息的内容,调剂了舰员的精神生活。航空母舰生活设施的改善,同时也消除了舰员彼此间的互相干扰,改善了舰员之间的相处关系。
21世纪是发展海洋的世纪,尤其在陆地资源日益匮乏的情况下,开发海洋是发展经济的必然趋势,海洋经济也越来越成为各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因此,各国海外利益的相互交错是新形势下国家利益的典型特征,国家海洋利益的巨大拓展,已越来越成为各海洋国家发展航空母舰的强大动力。据资料统计,绝大多数国家外贸进出口货物的70%~80%是由海运来完成的,其他一些战略资源如铁矿石、石油等的进口更是靠海上运输来完成。除了海上运输,对海底资源的开发也是海洋利益的争夺点。21世纪以来,随着陆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加速和耗费日增,各国纷纷加大勘探开采海洋油气资源及新型能源,例如可燃冰等,海洋利益已成为众多国家国民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的有机组成部分。尤其在遭受金融危机的重创下,发展海洋经济已成为许多国家寻求经济复苏的重要手段。数据表明,在新世纪,绝大多数国家海洋经济在国家经济中的比重在逐年上升。因此,面对如此重要的海外及海洋利益,没有以航空母舰为核心的海军远洋作战兵力是难以肩负其重任的。在国家利益特别是海洋利益的强烈驱动下,发展航空母舰势在必行,它是一个国家海外利益拓展的需求,也是保护国家海外利益的能力保证。
航空母舰把飞机作战的高度机动性和舰船在海上的活动能力结合起来,有效地将空中作战能力延伸到浩瀚的海面上,大大增强了海军的制空制海和对陆投送能力。融合了当代先进科学技术的现代航空母舰和以它为核心组成的航空母舰战斗群,不但能够满足未来海上立体战争的需要,执行多种复杂的作战任务,在百年军事实践中显示了航空母舰的重要作用和强大威力,引起了世界各国海军的重视。而且,以其独有的遂行多样化任务的能力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
航空母舰是能够有效进行海上军事威慑的战略性力量。历史的经验证明:一个世界强国必然是海洋强国,而海洋强国必须拥有一支强大威慑力和实战力的海上军事力量,尤其是在和平时期其威慑功能更加重要。航空母舰不仅是海上战略性力量,有着强大的威慑力,而且也是可以广泛用于武装冲突和局部战争的常规力量。拥有了航空母舰,就可以对对方国家或海上对手产生强大的威慑效应。一个没有航空母舰的大国海军也很难发挥自身应有的作用。可以推断,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发展航空母舰将成为很多国家实施战略威慑,促进海洋问题和矛盾的顺利解决,维护国家海洋利益的有效举措。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