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0207117
内容简介
本书是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第二版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全书按照党的十八大精神修订而成,并吸收了近几年理论界的*成果。全书一方面介绍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另一方面,结合中国经济建设的实际阐述其在中国的发展。全书知识结构清晰可辨,重点突出,内容全面,是一部较为优秀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
目 录
导论
0.1 研究对象
0.2 研究任务
0.3 研究方法
0.4 理论品质
第1章 经济制度的变革与经济体制的演化
1.1 经济制度变革的规律
1.2 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
1.3 资源配置方式与经济体制
1.4 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关系
第2章 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2.1 商品
2.2 货币
2.3 价值规律
2.4 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第3章 剩余价值的生产与分割
3.1 货币转化为资本
3.2 剩余价值的生产
3.3 价值向生产价格的转化
3.4 剩余价值的分割
第4章 剩余价值的流通过程
4.1 资本循环
4.2 资本周转
4.3 社会资本再生产
4.4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第5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阶段
5.1 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向垄断的过渡
5.2 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5.3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5.4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第6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6.1 社会主义公有制
6.2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6.3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则
第7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7.1 社会主义按劳分配
7.2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7.3 个人收入分配中的公平与效率
第8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8.1 市场经济的一般性与特殊性
8.2 计划与市场的有机结合
第9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基础
9.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9.2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9.3 市场体系和市场秩序
第10章 社会主义经济的宏观调控与保障体系
10.1 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内容
10.2 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和手段
10.3 社会主义币场经挢的保障体系
第11章 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
11.1 经济全球化的产生与发展
11.2 发达资本主义的国际经济关系
11.3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
11.4 国际经济新秩序
第12章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对外开放
12.1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对外开放
12.2 对外开放的基本形式与战略格局
12.3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后记
二版后记
三版后记
0.1 研究对象
0.2 研究任务
0.3 研究方法
0.4 理论品质
第1章 经济制度的变革与经济体制的演化
1.1 经济制度变革的规律
1.2 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
1.3 资源配置方式与经济体制
1.4 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关系
第2章 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2.1 商品
2.2 货币
2.3 价值规律
2.4 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第3章 剩余价值的生产与分割
3.1 货币转化为资本
3.2 剩余价值的生产
3.3 价值向生产价格的转化
3.4 剩余价值的分割
第4章 剩余价值的流通过程
4.1 资本循环
4.2 资本周转
4.3 社会资本再生产
4.4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第5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阶段
5.1 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向垄断的过渡
5.2 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5.3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5.4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第6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6.1 社会主义公有制
6.2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6.3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则
第7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7.1 社会主义按劳分配
7.2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7.3 个人收入分配中的公平与效率
第8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8.1 市场经济的一般性与特殊性
8.2 计划与市场的有机结合
第9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基础
9.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9.2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9.3 市场体系和市场秩序
第10章 社会主义经济的宏观调控与保障体系
10.1 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内容
10.2 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和手段
10.3 社会主义币场经挢的保障体系
第11章 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
11.1 经济全球化的产生与发展
11.2 发达资本主义的国际经济关系
11.3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
11.4 国际经济新秩序
第12章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对外开放
12.1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对外开放
12.2 对外开放的基本形式与战略格局
12.3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后记
二版后记
三版后记
在线试读
在工业生产集中并形成垄断的同时,银行业也在集中并走向垄断。银行业的集中是以工业生产集中为基础的。工业生产集中,一方面使资本周转过程中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数量增大,银行存款因而大量增加;另一方面,大型工业企业也需要从银行获得数额巨大、期限较长的贷款以发展生产。这就要求把银行资本集中起来,满足工业生产发展的需要。而银行资本集中的必然结果就是形成银行业的垄断。
银行垄断形成后,银行的作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银行由普通的中介人变成了的垄断者。银行的新作用集中表现在银行和工业企业间的相互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银行通过金融活动对工业企业实行全面监督,进而决定其命运。银行作用的新变化,使银行和工业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进而形成了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的融合,即金融资本。金融资本形成的主要途径是:(1)“资本渗透”,即银行企业和工业企业相互购买对方的股票,成为对方的股东,或者银行投资办工业企业,工业企业投资办银行。于是,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就相互融为一体。(2)“人事结合”,双方互派人员进入对方的管理机构担任要职,从而相互控制。在金融资本形成的同时,也就产生了金融寡头。金融寡头是指掌握着庞大金融资本的少数的垄断资本家或资本家集团,又叫财团,是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实际统治者。
银行垄断形成后,银行的作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银行由普通的中介人变成了的垄断者。银行的新作用集中表现在银行和工业企业间的相互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银行通过金融活动对工业企业实行全面监督,进而决定其命运。银行作用的新变化,使银行和工业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进而形成了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的融合,即金融资本。金融资本形成的主要途径是:(1)“资本渗透”,即银行企业和工业企业相互购买对方的股票,成为对方的股东,或者银行投资办工业企业,工业企业投资办银行。于是,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就相互融为一体。(2)“人事结合”,双方互派人员进入对方的管理机构担任要职,从而相互控制。在金融资本形成的同时,也就产生了金融寡头。金融寡头是指掌握着庞大金融资本的少数的垄断资本家或资本家集团,又叫财团,是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实际统治者。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