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0352558
内容简介
法治社会中大量不法行为的长期存在,是要求完全守法的亚里士多德的法治理论难以解释的。因为根据此理论,国家没有理由不尽力消除这些不法行为,守法主体没有理由不完全守法.这种现实和经典理论之间的差异是由于受社会投人资源有限的制约,守法主体完全可能只冒很小的风险而获得远大于其违法成本的收益。本书选择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守法主体的守法行为进行分析,并运用冯 · 诺伊曼和摩根斯顿创立的期望效用函数理论,参照波斯纳在《法律的经济分析》中使用的线性分析方法,建立相应的经济模型,并结合甲企业对劳资关系的处理为例证、指出在以经济发展为优先目标的现代社会,如果不违反经济规律,作为整体的守法主体不可能达成完全守法。如果不能确立完全守法要求的优先地位,这种不法行为一定程度存在的事实似乎无解。
目 录
引论
节 选题的来源和实践意义
第二节 守法和守法行为的研究概况
第三节 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
第四节 经济学分析的优势
第五节 基本理论模型
第六节 选取甲企业对劳资关系的处理的理由
小结
章 甲企业对劳资关系的处理
节 得不到法定补偿的张某工伤案
第二节 苏某被变相解雇案
第三节 工资争议案
第四节 聘请法律顾问
小结
第二章 无法避免的立法瑕疵
节 立法瑕疵的期望效用函数模型
第二节 导致良性违法的法律规定
第三节 无效率的法律程序
小结
第三章 执法资源受限下的无奈
节 执法投入的预期效用函数理论模型
第二节 “GDP至上”的执法困境
小结
第四章 新法适应过程的存在
节 新法适应过程的期望效用函数理论分析
第二节 新《劳动合同法》
小结
第五章 不法行为选择的博弈分析
节 搭便车理论
第二节 独木桥博弈
小结
第六章 强化不法行为选择的行为经济学
节 规避理论
第二节 确定效应
第三节 反射效应
第四节 基于案例决策效应
第五节 禀赋效应
小结
第七章 建立和谐劳资关系的守法对策分析
节 守法对策的基本理论模式
第二节 立法瑕疵的改进
第三节 行政执法效率的提高
第四节 弱势群体的成本制约
小结
第八章 良好守法行为达成的条件
节 同守法行为相关的几个结论
第二节 良好守法行为达成的条件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节 选题的来源和实践意义
第二节 守法和守法行为的研究概况
第三节 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
第四节 经济学分析的优势
第五节 基本理论模型
第六节 选取甲企业对劳资关系的处理的理由
小结
章 甲企业对劳资关系的处理
节 得不到法定补偿的张某工伤案
第二节 苏某被变相解雇案
第三节 工资争议案
第四节 聘请法律顾问
小结
第二章 无法避免的立法瑕疵
节 立法瑕疵的期望效用函数模型
第二节 导致良性违法的法律规定
第三节 无效率的法律程序
小结
第三章 执法资源受限下的无奈
节 执法投入的预期效用函数理论模型
第二节 “GDP至上”的执法困境
小结
第四章 新法适应过程的存在
节 新法适应过程的期望效用函数理论分析
第二节 新《劳动合同法》
小结
第五章 不法行为选择的博弈分析
节 搭便车理论
第二节 独木桥博弈
小结
第六章 强化不法行为选择的行为经济学
节 规避理论
第二节 确定效应
第三节 反射效应
第四节 基于案例决策效应
第五节 禀赋效应
小结
第七章 建立和谐劳资关系的守法对策分析
节 守法对策的基本理论模式
第二节 立法瑕疵的改进
第三节 行政执法效率的提高
第四节 弱势群体的成本制约
小结
第八章 良好守法行为达成的条件
节 同守法行为相关的几个结论
第二节 良好守法行为达成的条件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评论
还没有评论。